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Laboratory animal requirements of environment and housing facilities)是影响动物进化、生态反应、育种、保种、动物生产及动物实验重要基本条件。定期或不定期监测实验动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是否维持在适应状态至关重要,因此,实验动物的环境设施监测与遗传监测、营养监测、微生物监测一样,是保证实验动物质量的基本手段。本文对2005年江苏省已取得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的14家单位,23处环境设施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国标中规定实验动物遗传质量监测方法主要是生化标记,它是通过蛋白质的变化来推测相应基因的变化。而微卫星DNA标记是对DNA的直接监测,要比生化标记更准确、更可靠。旨在把微卫星DNA标记应用到大小鼠、仓鼠、沙鼠、家兔、犬、猴和猪等常用实验动物的遗传监测当中,以期建立常用实验动物微卫星DNA标记的遗传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封闭群实验动物的遗传学质量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封闭群实验动物的遗传学质量控制周玮(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上海200051)1.封闭群动物的遗传质量及监测标准封闭群动物广泛地被用于药物实验和生物制品的鉴定。但目前采用的封闭群繁殖制度均难以使一个封闭群的遗传特性保持稳定。因而造成应用封闭群动物的...  相似文献   

4.
实验动物的遗传质量可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为此实验动物遗传质量的控制和监测愈加受到国内外不同研究领域的关注。本文就实验动物遗传检测方法的应用、不同类群实验动物的遗传检测和鉴定、国内外实验动物遗传检测的现状加以概述。  相似文献   

5.
基因工程在实验动物中的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系统分析论述了国内外实验动物的基因图谱、分子遗传标记、基因改造与操纵、转基因动物等基因工程方面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阐述了基因工程技术在实验动物育种、遗传检测、特定动物模型建立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并针对我国实验动物基因工程的研究现状,对今后的研究与应用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6.
简介我国对实验动物的有关要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动物是指经过人工培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进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来源清楚,可用于教学、科学研究、药品或生物制品的生产和鉴定以及其它科学实验的动物。实验动物是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内,进行实验研究的四个基本要素(实验动物、设备、信息和试剂,简称AEIR要素)之一[1],它已经被公认为是不可缺少的“活的精密仪器”。因此,各国相继颁布了一系列的实验动物法规,对实验动物的质量、环境及设施、营养、从业人员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强制实施实验动物的标准化。1988年10月31日,我国的《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经国务院批准,由国…  相似文献   

7.
转基因动物在皮肤病学研究中的应用徐宏彬刘维达(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南京210042)转基因动物是指用实验方法导入的外源基因在其染色体基因组内稳定整合并能遗传给后代的一类动物。随着基因转移技术的发展,应用转基因动物的研究日益增...  相似文献   

8.
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和重要支撑条件,实验动物标准化是实验动物的核心工作,其三个基本环节包括动物生产条件的标准化、动物应用条件的标准化和动物质量的标准化,生产条件的标准化和应用条件的标准化是前提,而动物质量的标准化是核心。实验动物的遗传控制、微生物控制、环境控制和营养控制是保证动物质量标准化的根本内容,加强质量检测,是保证实验动物标准化的重要举措,检测中心是实施质量检测的执法机构。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CAR杆菌的PCR监测方法,筛查国内部分实验动物样本中CAR杆菌携带状况.方法 利用CAR杆菌的特有16SrRNA基因序列片段267bp设计引物,通过从日本实验动物中央研究所获取的CAR标准株DNA,建立实验动物CAR杆菌16SrRNA基因PCR监测方法.结果 利用建立的CAR杆菌16SrRNA基因PCR监测方法对国内455份实验动物样本进行筛查,未检出CAR杆菌感染.结论 建立了敏感性好,特异性高的实验动物CAR杆菌PCR监测方法,未见动物携带CAR杆菌.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实验动物工作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实验动物工作现状阳建春(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近年来,广东省实验动物工作发展很快,实验动物条件,实验动物的质量拥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实验动物的宏观管理方面的水平也进一步地提高,1939年起,经省政府批准,广东省的实验动物工作由省科委进行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11.
《当代医师》2014,(4):464-464
遵照国家科学技术部1988年颁布的《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和卫生部1998年颁布的《医学实验动物管理实施细则》,本刊对论文中有关实验动物的描述,要求写明:⑴品种、品系及亚系的确切名称;⑵遗传背景或其来源;⑶微生物检测状况;⑷性别、年龄或月龄、体重;⑸质量等级及合格证书编号;⑹饲养环境和实验环境;⑺健康状况;⑻对动物实验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们对实验动物科学的认识,在生物医学研究工作中,为了使实验结果更精确,实验易重复,对具有遗传上同基因性、纯合性、均一性的近交系实验动物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虽然近交系动物的遗传是相对稳定的,但在长期保种、繁育过程中仍有可能发生遗传性的改变,也可因管理等原因造成基因污染。因此,必须定期进行遗传监测。  相似文献   

13.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6,16(2):I0001-I0001
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位于北京市丰台区东大街20号。架实验动物科学研究,生产繁育、动物实验及实验动物人才培训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实验动物专业单位现没有实验动物饲料生产、动物实验、科学研究等6个科室驶实验动物做生物,遗传、病理,营养等专业学科,技术人员100多人,现有各种设施面积近3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14.
所谓实验动物,是指经过严格人工培育、人工繁殖、物种来源清楚、遗传背景明确、人为控制微生物及寄生虫等,用于科学实验的动物。现阶段,我国实验动物状况令人堪优。一些部门受某些因素影响,把实验动物的诸多控制简单化为经济控制。只强调单只供应成本及数量,忽视了繁育实验动物所必须的四大控制,由此提供的动物不能称其为实验动物,  相似文献   

15.
实验动物学作为生物医学体系中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1],其山两个相关的理论体系构成: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前者研究实验动物的遗传、育种、质量控制、疾病防治及动物福利等内容;后者指以科学实验为H的,在动物福利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对动物进行各种实验研究处理,获得科学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6.
《当代医师》2014,(7):938-938
遵照国家科学技术部1988年颁布的《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和卫生部1998年颁布的《医学实验动物管理实施细则》,本刊对论文中有关实验动物的描述,要求写明:(1)品种、品系及亚系的确切名称;(2)遗传背景或其来源;(3)微生物检测状况;(4)性别、年龄或月龄、体重;(5)质量等级及合格证书编号;(6)饲养环境和实验环境;(7)健康状况;(8)对动物实验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7.
《当代医师》2013,(11):1473-1473
遵照国家科学技术部1988年颁布的《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和卫生部1998年颁布的《医学实验动物管理实施细则》,本刊对论文中有关实验动物的描述,要求写明:(1)品种、品系及亚系的确切名称;(2)遗传背景或其来源;(3)微生物检测状况;(4)性别、年龄或月龄、体重;(5)质量等级及合格证书编号;(6)饲养环境和实验环境;(7)健康状况;(8)对动物实验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8.
遗传学监测是用于检查实验动物遗传学质量的一套程序,它以最有效的方法和技术来鉴定动物品系,剔除发生遗传变异和基因污染的动物。具体万法和要求因监测对象不同而异。对近交系动物,首先要用多种方法测定各位点的基因型是否纯合;其次,每一近交系均有其固有的一套基因型即遗传像谱(genetic profil-e),国际上对通用品系均有标准像谱可供参考,遗传学监测就要检测每个品系的遗传像谱有否发生变异。而对远交群动物,则要监测其基因频率、多态性位点的比例及杂合性等。为了提高监测的准确度,一般要使检测的位点尽可能分布在不同的染色体上,每条染色体的被检位点尽可能分布在离着丝点距离不同的位置  相似文献   

19.
实验动物计算机管理软件的研制汤百争,涂自智,李频,俞远京,周肆清(湖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学部)实验动物作为一门综合学科,不仅涉及微生物、兔疫、遗传、营养、环境卫生等实验动物学的的学科,而且还涉及生产供应等一些行政管理工作。因此实验动物及动物实验均需要有...  相似文献   

20.
豚鼠遗传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豚鼠作为一种常用的实验动物,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各个领域,其遗传质量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着它的发展和应用。遗传检测目的是为了证实各品系动物应具有的遗传特性,检查是否发生遗传污染和遗传突变等,确保被检对象符合该品系的要求。生化标记和分子标记技术的出现,为实验豚鼠基因纯合度、遗传类型检测、遗传质量监测提供了更为简便可靠的研究手段。本文就生化标记、细胞学标记和分子标记在豚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为豚鼠遗传检测方法的建立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