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比较酪蛋白磷酸肽-无定形磷酸钙复合物(casein phosphopeptide-amorphous calcium phosphate,CPP-ACP)、含氟酪蛋白磷酸肽-无定形磷酸钙复合物(casein phosphopeptide-amorphous calcium phosphate fluoride,CPP-ACPF)、含氟磷酸三钙(tri-calcium phosphate fluoride,TCP+F)、Duraphat 保护漆4种再矿化制剂对酸蚀牙釉质刷牙磨损后表面硬度和表面形态的影响。方法:选择因阻生拔除的下颌第三磨牙制成釉质块,选择硬度值介于280~330 HV的釉质块50个,随机分为5组。将5组样本进行可口可乐酸蚀处理,5次/d,5 min/次,共5 d。采用电动牙刷对酸蚀后的5组釉质块进行刷牙磨损,刷牙所用的压力为2 N,2次/d,3 min/次,共5 d。刷牙间隔期5组样本分别涂布去离子水、CPP-ACP、CPP-ACPF、TCP+F、Duraphat,继续磨损-再矿化-酸蚀处理5 d。采用显微硬度法测量处理前后牙釉质表面硬度,采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牙釉质表面形态的变化。结果:CPP-ACP组、CPP-ACPF组显微硬度值继续降低,与去离子水组无统计学差异(P >0.05);TCP+F组、Duraphat组显微硬度值出现增加,明显高于去离子水组(P<0.05)。SEM显示除去离子水组以外,其余4组釉质样本表面均变得平整。结论:Duraphat和TCP+F可以防止持续酸蚀牙釉质的磨损。  相似文献   

2.
目的 用显微硬度测量法研究酪蛋白磷酸肽-无定形磷酸钙(casein phosphopeptide-amorphous calcium phosphate,CPP-ACP)对碳酸饮料酸蚀后的牙釉质的再矿化作用.方法 收集临床拔除的第三磨牙共15颗,制成牙釉质样本30个,完全随机分为:去离子水组(阴性对照组)、CPP-ACP组(实验组)、氟保护漆组(阳性对照组),每组10个样本.各组样本分别用可口可乐酸蚀,7次/d,每次2 min,8h内完成,共7d,然后分别进行再矿化处理.去离子水组置于去离子水中,不做其他处理;CPP-ACP组和氟保护漆组分别用CPP-ACP和氟保护漆处理.分别在酸蚀前、酸蚀后和再矿化后用维氏显微硬度计测定釉质表面硬度并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经可口可乐酸蚀后的牙釉质表面硬度值较酸蚀前有明显下降(P<0.05);经再矿化处理后,CPP-ACP组和氟保护漆组牙釉质表面硬度值与去离子水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CPP-ACP组和氟保护漆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CPP-ACP组和氟保护漆组经过再矿化处理后,脱矿釉质表面有矿物质沉积.结论 CPP-ACP能促进钙盐沉积于脱矿釉质表面而提高酸蚀牙釉质的显微硬度,显著促进酸蚀釉质再矿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酪蛋白磷酸多肽-无定形磷酸钙(CPP-ACP)与氟化钠(NaF)对脱矿釉质再矿化显微硬度的影响。方法取正畸拔除的离体前磨牙30颗,乳酸凝胶法制备人工早期釉质表层下脱矿后,按随机数字表分为空白对照组、CPP-ACP组、NaF组3组。采用MH-5型显微硬度计测量处理前及处理后牙釉质标本的显微硬度,观察牙釉质显微硬度的变化。结果 CPP-ACP组与NaF组牙釉质表面显微硬度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P-ACP与NaF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P-ACP在体外实验中能抑制酸性环境中牙釉质脱矿,促进牙釉质再矿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酪蛋白磷酸多肽-非结晶型磷酸钙(CPP-ACP)及其与氟(F)联合应用对牙釉质表层下脱矿再矿化的影响,为正畸后的釉质脱矿提供一种治疗途径。 方法:取正畸拔除的前磨牙70颗,乳酸凝胶法制备人工早期釉质表层下脱矿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7组:5.0%CPP-ACP、1.0% CPP-ACP、0.1% CPP-ACP、5.0%CPP-ACFP、磷酸钙饱和溶液、饱和溶液+F及去离子水组。对各组进行显微放射照相并测量脱矿深度与脱矿量。结果:除去离子水组外,各组再矿化后较再矿化前脱矿深度和脱矿量均显著降低(P<0.05);5.0%CPP-ACFP组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P<0.01),5.0%CPP-ACP组与1.0%和0.1% CPP-ACP组比较脱矿深度和脱矿量显著降低(P<0.05,P<0.01),0.1% CPP-ACP组与磷酸钙饱和溶液、饱和溶液+F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均低于去离子水组(P<0.05,P<0.01)。结论:CPP-ACP溶液可于体外使脱矿牙釉质发生再矿化,且矿化作用可被氟加强;再矿化作用与CPP稳定的钙磷浓度呈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模拟正畸矫治后的牙釉质脱矿,应用显微硬度仪和扫描电镜评估多乐氟对脱矿釉质的再矿化效果。方法将因正畸矫治拔除的前磨牙75颗,随机分为5组(各15颗牙):A组不作任何处理;B组脱矿处理;C组脱矿后+人工唾液处理;D组脱矿+人工唾液+1g/L氟保护漆处理;E组脱矿+人工唾液+多乐氟处理。应用显微硬度仪测量所有样本釉质表面的显微硬度值,应用扫描电镜观察样本釉质表面形态。结果 A组的显微硬度值最高,B组的显微硬度值最低,D组和E组的显微硬度值均高于C组,差异均有显著性(F=803.22,P〈0.05);D组和E组的显微硬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观察显示,B组表现为明显的脱矿,C组、D组和E组均出现了再矿化,但D组和E组的再矿化程度明显高于C组。结论多乐氟对脱矿釉质具有再矿化作用,与1g/L氟保护漆的再矿化效果相比未见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酪蛋白磷酸肽-无定形磷酸钙(casein phosphopeptide-amorphous calcium phosphate,CPP-ACP)体外再矿化脱矿牙本质的效能和机制.方法 ①制备牙本质片20片,37%磷酸脱矿30s,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分别经人工体液(simulated body fluid,SBF)和CPP-ACP处理15 d之后进行显微硬度测定、表面形貌观察及X线衍射分析.②构建胶原纤维镍钛网,采用透射电镜观察CPP-ACP和SBF处理的重组胶原,并进行选区衍射分析.结果 处理15 d后CPP-ACP组和SBF组牙本质表面显微硬度分别为(47.92±4.25)和(42.72±4.65)维氏硬度值,CPP-ACP组显著高于SBF组(P<0.05),且扫描电镜见CPP-ACP组牙本质表面较SBF组明显致密,有大量以羟基磷灰石为主的沉积物生成.透射电镜见CPP-ACP组重组胶原纤维上及周围分布有密集呈梭形的长50 ~ 60 nm的无定形磷酸钙.SBF组仅见少量类圆形无定形磷酸钙.结论 CPP-ACP可促进离体脱矿牙本质再矿化,表面形成以羟基磷灰石为主的矿物质沉积,可用于根面龋和牙本质过敏的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酪蛋白磷酸肽钙磷复合体对邻面去釉牙釉质再矿化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正畸减数的双尖牙为实验样本30个,采用去釉砂条去釉和35%的磷酸抛光,随机分成A、B、C3组,A组应用酪蛋白磷酸肽钙磷复合体,B组应用氟保护漆,C组未处理为对照组,经体外PH循环20d后采用定量的显微硬度检测。结果:每2组的显微硬度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小于0.05)其中A组最高;C组最低。结论:酪蛋白磷酸肽钙磷复合体对邻面去釉牙釉质具有很好的再矿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陈宏  丁熙  张秀华  W ZHANG  Y LI  S LEE 《浙江医学》2010,32(3):362-364
目的观察含氟牙膏在模拟口腔环境下对脱矿牙釉质显微硬度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正畸治疗拔除的离体牙16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8颗。实验组样本采用含氟牙膏处理,对照组采用无氟牙膏处理。采用显微硬度计分别测定两组牙齿脱矿前后、唾液浸泡后及再矿化后的牙釉质表面显微硬度,并行组间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再矿化后牙釉质显微硬度值[(200.5±21.3)KHN]显著高于对照组[(143.4±18.8)KHN](P〈0.01),而脱矿前后及唾液浸泡后两组间牙釉质表面显微硬度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模拟口腔环境的离体牙体外实验中,含氟牙膏能够有效提高脱矿牙釉质的显微硬度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碳酸氢钠溶液对人牙釉质抗酸性的影响。方法取制备好的釉质标本40块,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块,设置实验组3组与对照组进行矿化及抗酸实验,分别测定矿化实验及抗酸实验前后各组釉质表面显微硬度值,比较实验前后各组标本显微硬度值的变化。结果矿化实验后,3组实验组釉质标本表面显微硬度值均较实验前显著升高(P〈0.01),对照组硬度值较实验前略有下降,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酸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显微硬度值均下降,混合矿化液组下降程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氟化钠矿化液组与碳酸氢钠矿化液组的下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碳酸氢钠溶液可增加釉质抗酸性,且能协同氟化物增强其抗酸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研究含不同浓度微量元素锶(Sr)的含氟矿化液对脱矿牙釉质表面显微硬度值的改变,探讨微量元素Sr的含氟矿化液对脱矿牙釉质的再矿化作用。方法采集和制备的牙釉质标本随机分为7组,采用酸蚀凝胶法制成人工龋,制备后的人工龋用不同浓度Sr(其中Sr的含量分别为0,10,50,100,150,200 mg/L)的氟矿化液(含氟均为100 mg/L)处理,采用表面显微硬度仪分别测定处理前后釉质表面显微硬度值。结果经不同浓度Sr的含氟矿化液作用后的离体牙标本表面显微硬度均比再矿化前有所增加。Sr浓度低于100 mg/L时,脱矿牙釉质表面显微硬度值随着Sr浓度增加而增加;但当Sr浓度高于100mg/L后,反而有所下降。结论含Sr的氟矿化液加强了牙釉质的再矿化并抑制脱矿,且其再矿化的程度与Sr浓度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普通含氟牙膏、酪蛋白磷酸肽钙磷复合体(CPP—ACP)及含氟CPP—ACP(CPP—ACPF)促进脱矿牙骨质再矿化的效果。方法制备健康牙骨质块,开窗后脱矿液脱矿96h,分为空白对照组、普通含氟牙膏组、CPP—ACP组和CPP—ACPF组,每组10个样本,将实验药品按要求在牙骨质表面反复涂擦3min,流水冲洗5min,每天1次。28d后扫描电镜观察各组牙骨质表面形貌,通过能谱分析测定牙骨质表面的微区成分(Ca、P含量及Ca/P),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各组间Ca、P、Ca/P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各组牙骨质表面形貌不同: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再矿化后均可见不同程度矿物质沉积,以CPP-ACPF组沉积物最厚。能谱分析结果显示各实验组钙磷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各实验组之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PP—ACP及CPP—ACPF均能促进脱矿牙骨质再矿化,CPPACP与氟可能具有协同抗龋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2种不同浓度的氟制剂对牙釉质表面显微硬度值的影响。方法将牙釉质块随机分为A、B 2组,脱矿30 min后在2组牙釉质表面分别涂布0.9%中性氟化钠溶液和1.0%氟化食醋3 min,并在人工唾液中浸泡30 min,24 h后测定牙釉质表面显微硬度值。结果 2组氟制剂涂布后牙釉质表面显微硬度值均有显著提高,涂布1.0%氟化食醋组的牙釉质表面显微硬度值高于0.9%中性氟化钠溶液组,统计学分析人工唾液浸30 min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2种不同浓度的氟制剂均可使牙釉质表面显微硬度显著提高,1.0%氟化食醋效果优于0.9%中性氟化钠溶液。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骨碎补总黄酮对聚乙烯微粒引起单核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采集20例健康人体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随机分组培养.A组(对照组):仅单核细胞;B组:单核细胞+聚乙烯微粒;C组:单核细胞+聚乙烯微粒+帕米磷酸钠(10 mg/L);D组:单核细胞+聚乙烯微粒+骨碎补总黄酮(5 mg/L);E组:单核细胞+聚乙烯微粒+骨碎补总黄酮(10 mg/L);F组:单核细胞+聚乙烯微粒+骨碎补总黄酮(20 mg/L).培养48 h后,检测细胞上清液中TNF-α的含量.结果 TNF-α含量B组高于A组(P〈0.01);C、D、E、F组分别低于B组(P〈0.01);C组与D、E、F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和E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和F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组低于D组(P〈0.01),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D、E、F组有逐渐减少趋势.结论在体外聚乙烯微粒可以刺激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过量分泌TNF-α.在体外骨碎补总黄酮和帕米磷酸钠均可有效抑制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过量分泌TNF-α.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在体外骨碎补总黄酮和帕米磷酸钠抑制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过量分泌TNF-α的效果相似.骨碎补总黄酮能有效抑制由磨损微粒介导的TNF-α的高表达,有望成为将来防治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的一种很有潜力的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制备以聚碳酸丙烯酯(PPC)和氟化钠(NaF)为基础的新型PPC/NaF牙贴片,探讨其再矿化性能和体外细胞毒性,阐明不同氟含量的含氟贴片促进脱矿釉质再矿化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方法 以PPC为载体搭载不同质量分数(0、0.5%、2.5%和5.0%)NaF,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PPC/NaF牙贴片。将离体牙制备成釉质块试件,并根据牙贴片中氟含量的不同随机分为PPC组、0.5%PPC/NaF组、2.5%PPC/NaF组和5.0%PPC/NaF组,每组各10个样本。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各组试件釉质表面形态表现,显微硬度仪测定脱矿前后和再矿化后各组试件釉质表面显微硬度,并计算显微硬度恢复百分比(SMHR)。将小鼠成纤维L929细胞与PPC/NaF牙贴片浸提液进行共培养,CCK-8实验检测各组小鼠成纤维L929细胞的相对增殖率(RGR),并评估其细胞毒性等级。 结果 脱矿后各组釉质试件的表面显微硬度均明显低于脱矿前(P<0.05)。经不同氟含量PPC/NaF牙贴片处理后,各组釉质试件的再矿化后表面显微硬度均明显高于再矿化前(P<0.05),但仍低于脱矿前(P<0.05),各组釉质试件的SMHR由高到低依次为5.0%PPC/NaF组、2.5%PPC/NaF组、0.5%PPC/NaF组和PPC组。SEM观察,PPC组釉质试件表面孔隙数量仍较多,表面可见不规则的颗粒状沉积物;0.5%PPC/NaF组釉质试件表面孔隙明显减少,但表面仍可见明显釉质塌陷且晶体沉积疏松,不均匀;2.5%PPC/NaF组釉质试件表面几乎不见孔隙,表面较为规则并覆盖大量针状晶体,排列密集紧凑;5.0%PPC/NaF组釉质试件表面被大量针状或不规则颗粒状的晶体覆盖,有些区域可见层状沉积物。与PPC组比较,5.0%PPC/NaF组小鼠成纤维L929细胞RGR明显降低(P<0.05),各组小鼠成纤维L929细胞采用不同氟含量的PPC/NaF牙贴片处理后的RGR均大于75%,细胞毒性等级为0级或1级。 结论 PPC/NaF牙贴片能够有效促进脱矿釉质发生再矿化,无细胞毒性;随着氟含量的增加,其再矿化作用也随之增强。  相似文献   

15.
[摘要]氟保护漆Duraphat是一种用于牙齿表面的含氟涂膜材料,由氟化物、成膜材料和挥发性溶剂组成,包含5%的氟化钠(即含2.26%的氟),大量研究表明氟保护漆Duraphat在防龋、治疗牙釉质脱矿以及牙本质过敏症具有良好的效果.现对氟保护漆Duraphat临床应用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洛贝林对恩氟烷麻醉小鼠的催醒效果.方法 将36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恩氟烷+生理盐水组(A组)、恩氟烷+洛贝林1 mg/kg组(B组)、恩氟烷+洛贝林3 mg/kg(C组)、恩氟烷+洛贝林5 mg/kg组(D组)、恩氟烷+洛贝林10 mg/kg组(E组)、恩氟烷+洛贝林15 mg/kg组(F组);观察不同剂量的洛贝林对恩氟烷麻醉小鼠麻醉持续时间的影响.结果 与A组相比,B、C、D组均对小鼠有催醒作用(P〈0.05),其中D组的催醒效果最明显(P〈0.01),而E、F组催醒效果不明显(P〉0.05),B、C、D、E、F组中小鼠麻醉持续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合适浓度的洛贝林对恩氟烷麻醉小鼠有催醒作用,未发现洛贝林对小鼠的催醒作用存在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用于食管癌切除术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45例术后均行静脉自控镇痛,随机分为3组(n=15):对照组(C组),PCIA泵中含芬太尼20μg/kg、托烷司琼5mg;F1组,PCIA泵中含芬太尼10μg/kg、氟比洛芬酯100mg、托烷司琼5mg;F2组:PCIA泵中含舒芬太尼0.2μg/kg、氟比洛芬酯100mg、托烷司琼5mg。观察患者术后镇痛、镇静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术后各时间点,C组和F1组镇痛视觉模拟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2h、24h、48h,F2组镇痛视觉模拟评分低于C组和F1组(P〈0.05),3组镇静效果和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具有较强镇痛作用,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可作为临床术后镇痛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