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3 毫秒
1.
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山西省人民医院全麻下择期行非心脏手术、且年龄≥60岁的老年病人100例,使用神经心理学测试量表评估患者术前术后认知功能,分析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年龄、术前合并高血压和术前抑郁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有显著性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术前合并高血压和抑郁是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有关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七氟烷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全麻吸入药物,大量临床数据显示其会增加围术期认知功能障碍(perioperative neurocognitive disorders, PND)的发生概率,造成患者认知功能下降,阻碍患者康复和预后。PND是典型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是以认知减退、记忆力和注意力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其病因病机复杂多样,目前还没有一种被广泛认可的有效预防和临床治愈PND的药物。以往研究可知海马神经炎症是其主要发病机制。因此,评估和探索神经炎症的药物靶点是一个重要课题。星形胶质细胞和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与神经炎症、认知功能障碍密切相关,本综述总结了目前关于星形胶质细胞和NLRP3炎症小体在神经炎症中的发病机制以及通过调控星形胶质细胞和NLRP3炎症小体来缓解神经炎症的药理学相关靶点和方法,为PND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是临床手术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与临床的不良预后关系密切。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是多因素共同参与、多因素之间交互作用所导致的结果,早期预防和干预,尽量减小围术期伤害性刺激,运用多模式的非阿片类药物进行疼痛管理、控制炎症反应、改善术后环境等可能成为其治疗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钱刚  徐珂嘉  李慧  康瑜  张光明 《医学研究杂志》2023,52(6):194-196,10
手术等因素引起的外周炎性细胞因子升高通过血-脑脊液屏障可以导致中枢性炎症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血-脑脊液屏障作为外周炎症向中枢传递的重要环节,其屏障作用在围术期的改变对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治疗手段,预防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探讨围术期血-脑脊液屏障的结构功能的改变和干预方法。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综述,血-脑脊液屏障的构成和功能,损害血-脑脊液屏障的机制,影响围术期血-脑脊液屏障通透性的因素和血-脑脊液屏障通透性改变的干预方法。为寻找适宜的干预方法提供理论基础,对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预防和治疗具有潜在前景。  相似文献   

5.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8):791-793
神经外科手术主要包括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肿瘤、脑血管病、疼痛等疾病,由于涉及神经血管及显微外科操作,其复杂性有别于其他外科手术,这也给神经外科手术麻醉提出更高要求。在神经外科麻醉管理中常见患者术后出现认知障碍,本文介绍了神经外科麻醉手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机制及脑保护等相关问题,为临床围术期预防和治疗神经外科手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提供更好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对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5例择期行手术治疗的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在全身麻醉诱导30mins后,用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奥拉西坦4.0 g静脉滴注,术后连用5 d。两组患者均在术前1周及术后1周采用系列神经心理学系列量表(听觉词语学习测验、记忆、延迟回忆及概念形成等)进行测试。结果观察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奥拉西坦组改善了观察组神经心理学系列测试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奥拉西坦能显著降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老年患者非心脏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静 《医学综述》2009,15(20):3107-3109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多见于老年患者心脏手术后,但非心脏手术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亦不少见。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重社会负担并干扰药物治疗效果,延长患者住院周期。本文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病因和神经功能保护的策略等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老年术后认知障碍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志莲  李军  连庆泉 《温州医学院学报》2005,35(5):435-436,F0003
老年人术后常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的并发症,表现为精神错乱、焦虑、人格的改变及记忆受损,这种手术后人格、社交能力及认知能力和技巧的变化称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按照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标准对认知功能障碍的分类,POCD属于神经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cognitiveimpai rment,MCI),其特征是由一般的医疗处理引起而不属于谵妄、痴呆、遗忘障碍等临床类型,最重要的是其诊断需神经心理学的测试.  相似文献   

9.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与年龄、手术创伤、炎症、疼痛、麻醉等多因素作用有关,而手术创伤导致的术后疼痛可能起着 重要作用。本文就术后疼痛在POCD发病中的相关机制,如神经损伤、神经重塑、应激创伤等以及如何加强老年患者POCD的 预防与治疗等方面对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总结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及热点,通过评估患者的术后疼痛状态,制订合理的多模式 镇痛,从而有效预防、干预POCD的发生发展,对于加强老年患者围术期脑功能的保护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针刺对全身麻醉后相关并发症的治疗作用,包括术后疼痛和术后恶心呕吐。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是最近研究较多的术后并发症之一,通过研究针刺在阿尔海默氏症治疗中的作用,进一步分析针刺在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中可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是一种轻度的认知功能紊乱,是指术前无认知 障碍的患者在麻醉手术后出现精神活动、人格、社交活动及认知能力的改变。记忆减退是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核心 症状及表现,年龄是术后长期认知功能损害的主要危险因素。POCD的发生将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生存 质量,增加术后死亡率,给个人和社会造成严重负担。如何有效地预防、干预POCD的发生发展,减少不良后果,是 手术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围手术期亟需解决的问题。虽然POCD的病理生理机制仍然不明,但目前倾向于认为炎症 在POCD中扮演重要作用。无菌手术诱导外周炎症反应,通过相关途径传入中枢,因个体差异,导致了不同严重程度 的中枢炎症反应,进而引起POCD。因此,针对POCD的防治方法也应着重围绕减轻炎症反应展开。  相似文献   

12.
老年患者术后精神和认知障碍的发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研究老年患者术后精神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率及相关因素.方法对上海仁济医院2000年1月至2005年4月的380例年龄≥65岁的老年患者进行术后精神障碍测定;对上海仁济医院及其合作医院2004年4月至2005年4月期间年龄≥65岁的135例非神经、非心血管手术的老年患者进行术后认知障碍测定.结果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为17.9%,体外循环、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及围术期低血压是主要相关因素.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29.6%,年龄及术中低血压持续时间是重要相关因素.结论老年患者术后精神与认知功能障碍与体外循环、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围术期低血压、年龄及术中低血压时间相关.  相似文献   

13.
吴天慧 《安徽医学》2014,(8):1106-1108
目的探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与围术期炎性反应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60例老年患者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25例)和非认知功能障碍组(35例),测定围术期炎性因子。结果认知功能障碍组患者术后1 h、6 h的IL-1β、IL-6较术前有明显提高,术后6 h C反应蛋白(CRP)较术前有提高(P<0.05);非认知功能障碍组术后1 h、6 h的IL-6较术前有升高,术后6 h CRP较术前有提高(P<0.05);认知功能障碍组中术后1 h的IL-1β和术后6 h的IL-6均高于非认知功能障碍组(P<0.05)。结论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的认知功能障碍与围术期的炎性因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神经炎症参与了多种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的中枢系统疾病的发病过程,且大量研究表明神经炎症参与调节了主要包括学习记忆能力与情绪在内的认知功能。本文通过总结不同疾病动物模型及临床数据探讨神经炎症与学习记忆能力及情绪的关系,并探讨了以神经炎症作为治疗手段研究的靶点用于改善疾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并对此进行了讨论与展望,从而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及其治疗药物的研发进一步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老年大鼠术后认知功能和对海马区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80只雄性老年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胫骨骨折髓内固定组、部分肝叶切除组和剖腹探查组(n=20),Morris水迷宫分别于术后1、3、7、14(P1、P3、P7、P14)天测定老年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ELISA测定各时间点海马区炎症因子TNF-α、IL-6和IL-1β的表达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老年大鼠在三种手术后均不同程度出现了认知功能下降和海马区炎症因子表达升高(P0.05);与胫骨骨折髓内固定组和剖腹探查组相比,部分肝叶切除组认知能力下降和炎症因子表达升高持续时间最长(P0.05)。结论 (1)胫骨骨折髓内固定组、部分肝叶切除组和剖腹探查组三种手术方式均能成功诱导出老年大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模型。(2)胫骨骨折髓内固定术和剖腹探查术诱导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和炎症因子表达的持续时间短,更适于早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造模,部分肝叶切除术诱导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和炎症因子表达的持续时间长,更适于中远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造模。  相似文献   

16.
Zhang CH  Li XH  Chen L  Wang JW  Wei X  Yao WL  Tian YK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9):2054-2057
目的比较停跳与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和血清S100b的差别方法心内直视手术的患者60例。分为停跳组和不停跳组,分别接受停跳和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分别在术前第1天和术后第7天对患者进行神经精神测验。术前及术后24h取患者血标本,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S100b蛋白。结果停跳组、不停跳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42.9%、34.8%,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停跳组和不停跳组术后24h血清中S100b的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不减少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和血清S100b的释放。  相似文献   

17.
林兰英  林群  林财珠 《医学综述》2009,15(24):3795-3797
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是通过一定的刺激使大脑皮质各功能区在磁共振设备上成像的方法,可以反映大脑的神经活动水平,对大脑的神经活动能准确地进行功能检测,并在活体人脑定位各功能区。fMRI是一种全新的对人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价的影像学手段。通过fMRI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脑功能区改变的研究,可为术后认知障碍的临床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和直观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李莉 《医学综述》2009,15(5):765-768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是指患者在手术后出现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常发生于大手术或急诊手术后的老年患者。近年来随着高龄手术患者的增多,术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越来越多,老年人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也逐渐被人们重视。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可导致患者康复延迟、住院天数延长和医疗费用增加,严重时甚至影响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是手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尤其在全身麻醉后。表现为以记忆力和精神集中力损害为主要特征的认知功能损害,常持续数周或数月,导致病死率增加、康复延迟、其他并发症增多、住院天数延长和医疗费用的增加等。全身麻醉药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诱因。通过研究全身麻醉药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可以为术后认知障碍的临床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术中和术后使用神经节苷脂治疗对患者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40例,并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神经节苷脂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各个阶段的治疗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在认知功能障碍评分(mini menlal state examination,MMSE)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术中和术后使用神经节苷脂治疗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该种治疗方法起效快、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使更多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