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青少年网络成瘾和亚健康状态之间的关系,以及消极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为改善青少年亚健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青少年网络成瘾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问卷、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对广州市1261名初高中学生间隔9个月先后进行两次问卷调查。结果青少年网络成瘾对身心亚健康存在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P<0.001),网络成瘾组身心亚健康的风险是正常组的11.11倍;消极应对方式在网络成瘾与青少年身心亚健康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β=1.49,占总效应值的53.02%)。结论网络成瘾会通过消极应对方式影响青少年健康,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早期干预能够提高青少年健康生活质量,有效预防青少年亚健康状态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背景与目的:肝细胞癌(HCC)是原发性肝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其起病隐匿,预后较差,位居癌症相关死亡原因第3位。KIF4A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呈高表达且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然而其在HCC中的作用及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分析KIF4A基因在HCC中的表达情况及预后价值,并探讨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下载获取HCC相关的表达数据和临床参数,使用R语言和Perl包等软件分析KIF4A在正常肝组织、H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方法和随时间变化的ROC曲线评估KIF4A在HCC中的预后价值;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用于预测影响HC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纳入相关临床病理因素,使用R软件构建预测肝癌患者预后的列线图。采用免疫组化法验证KIF4A在HCC组织及其对应癌旁组织的临床标本中的表达水平;GSEA富集分析用于探讨KIF4A在HCC中可能调控的分子信号通路。结果:KIF4A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P<0.001),且KIF4A高表达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OS)明显短于低表达患者(P=0.002),ROC曲线1、3、5年OS的曲线下面积(AUC)依次为0.783、0.662、0.574。肿瘤临床分期(HR=2.084,95%CI=1.590~2.733,P<0.001)、T分期(HR=1.980,95%CI=1.541~2.543,P<0.001)和KIF4A表达水平(HR=1.113,95%CI=1.062-1.167,P<0.001)与患者OS明显有关,且KIF4高表达(HR=1.089,95%CI=1.034-1.147,P=0.001)是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结果显示KIF4A表达水平对总分值有显著影响,而其他临床病理因素对总评分的影响相对较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证实KIF4A在HCC组织中呈阳性表达,而在癌旁肝组织中呈弱阳性或阴性表达;GSEA富集分析结果提示KIF4A可能参与调控碱基切除修复、细胞周期、DNA复制、错配修复、m TOR信号通路、核酸切除修复、P53信号通路、癌症通路、磷脂酰肌醇信号传导等9条信号通路。结论:KIF4A在HCC组织中呈高表达,与HCC患者的肿瘤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以及生存预后密切相关,并参与调控多条肿瘤相关信号通路,提示KIF4A可能是HCC患者预后预测和靶向治疗的潜在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背景:近年来,肾移植后并发症明显降低,但移植后淋巴漏仍有很多报道。目的:探讨肾移植后淋巴漏的原因。方法:分析396例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移植中髂血管周围有无肿大淋巴结分为淋巴结肿大组(n=21)和无肿大组(n=375),分析两组移植后淋巴漏的原因。结果与结论:两组共发生淋巴漏27例,总发生率为6.82%。淋巴结肿大组5例,发生率为23.81%,移植后3d出现淋巴漏,平均持续时间为23d,淋巴液引流量日均为191mL;无肿大组22例,发生率为5.87%,移植后8d出现淋巴漏,平均持续时间为11d,淋巴液引流量日均为96m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淋巴结肿大组移植后病理诊断淋巴结结核1例,出现淋巴漏1例;反应性淋巴结肿大9例,出现淋巴漏1例;慢性淋巴结炎11例,出现淋巴漏3例;无淋巴结肿大组1例移植肾功能丢失,1例死亡。说明肾移植后淋巴漏与肿大淋巴结性质、手术操作、排斥及感染等因素有关,影响人肾存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染色体异常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检测25例肝细胞癌染色体DNA异常情况,并与临床指标作相关分析。结果25例肝癌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染色体DNA拷贝数的扩增或缺失,较为常见的染色体DNA异常是+1q(72%)、+1p(64%)、+2q(、48%)、+2p(48%)、+5q(48%)、+Xq(48%)、+7q(44%)、-4q(48%)、-16p(48%)、-8p(40%)、-17p(36%);相关分析显示+17p、+18p、-8p、-13q、-11q、-8q染色体异常事件与临床指标部分相关。结论肝细胞癌存在明显的染色体异常,部分染色体异常事件是非随机性的,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并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染色体异常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检测25例肝细胞癌染色体DNA异常情况,并与临床指标作相关分析。结果 25例肝癌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染色体DNA拷贝数的扩增或缺失,较为常见的染色体DNA异常是+1q(72%)、+1p(64%)、+2q(48%)、+2p(48%)、+5q(48%)、+Xq(48%)、+7q(44%)、-4q(48%)、-16p(48%)、-8p(40%)、-17p(36%);相关分析显示+17p、+18p、-8p、-13q、-11q、-8q染色体异常事件与临床指标部分相关。结论肝细胞癌存在明显的染色体异常,部分染色体异常事件是非随机性的,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并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6.
背景:近年来,肾移植后并发症明显降低,但移植后淋巴漏仍有很多报道。 目的:探讨肾移植后淋巴漏的原因。 方法:分析396例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移植中髂血管周围有无肿大淋巴结分为淋巴结肿大组(n=21)和无肿大组(n=375),分析两组移植后淋巴漏的原因。 结果与结论:两组共发生淋巴漏27例,总发生率为6.82%。淋巴结肿大组5例,发生率为23.81%,移植后3 d出现淋巴漏,平均持续时间为23 d,淋巴液引流量日均为191 mL;无肿大组22例,发生率为5.87%,移植后8 d出现淋巴漏,平均持续时间为11 d,淋巴液引流量日均为96 m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淋巴结肿大组移植后病理诊断淋巴结结核1例,出现淋巴漏1例;反应性淋巴结肿大9例,出现淋巴漏1例;慢性淋巴结炎11例,出现淋巴漏3例;无淋巴结肿大组1例移植肾功能丢失,1例死亡。说明肾移植后淋巴漏与肿大淋巴结性质、手术操作、排斥及感染等因素有关,影响人肾存活。  相似文献   
7.
凌玉  李晔  郭雅 《广西医学》2011,33(4):483-484
目的 促进临床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建设.方法 采取听取汇报、实地查看、检查有关记录和资料的方式对全区15个临床类别实践技能考试基地考试工作情况进行评估,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从总体情况来看,各基地评估结果均达标,基本能按照评估指标的要求进行工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基地设置、考站设置、考官管理、保密管理...  相似文献   
8.
9.
背景:近年来,肾移植后并发症明显降低,但移植后淋巴漏仍有很多报道。目的:探讨肾移植后淋巴漏的原因。方法:分析396例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移植中髂血管周围有无肿大淋巴结分为淋巴结肿大组(n=21)和无肿大组(n=375),分析两组移植后淋巴漏的原因。结果与结论:两组共发生淋巴漏27例,总发生率为6.82%。淋巴结肿大组5例,发生率为23.81%,移植后3d出现淋巴漏,平均持续时间为23d,淋巴液引流量日均为191mL;无肿大组22例,发生率为5.87%,移植后8d出现淋巴漏,平均持续时间为11d,淋巴液引流量日均为96m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淋巴结肿大组移植后病理诊断淋巴结结核1例,出现淋巴漏1例;反应性淋巴结肿大9例,出现淋巴漏1例;慢性淋巴结炎11例,出现淋巴漏3例;无淋巴结肿大组1例移植肾功能丢失,1例死亡。说明肾移植后淋巴漏与肿大淋巴结性质、手术操作、排斥及感染等因素有关,影响人肾存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和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98-07~2008-12收治的11例SPTP临床资料.结果 11例均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以腹部不适和腹部肿块为主,9例患者术前行细针穿刺活检,4例患者术前获得确诊.11例均行手术治疗,8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1例行胰腺不规则切除术的病人术后出现胰瘘,1例患者术后6月出现肿瘤复发,给予再次手术治疗后治愈.结论 细针穿刺病理组织学检查联合免疫组化分析是术前确诊SPTP的可靠方法,手术完整切除肿瘤可获得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