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3 毫秒
1.
目的观察双藤清痹丸结合醋酸泼尼松治疗热毒瘀阻型皮肌炎的临床疗效,探讨双藤清痹丸对泼尼松增效减毒作用。方法将71例热毒瘀阻型皮肌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均予醋酸泼尼松口服,治疗组同时加用双藤清痹丸;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后中医临床症状体征、肌力、肌肉疼痛(VAS)、生活质量(ADL)积分及外周血急性时相反应物水平、肌酶水平、激素用量、激素副反应、病情复发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和97.1%;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临床症状体征、肌力、肌肉疼痛和ADL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ESR、CRP和肌酶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ESR和肌酶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激素用量较初用量均明显减少(P〈0.05,P〈0.01);组间同期比较,激素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在避免感染、预防高血压、高血糖、改善失眠、消除痤疮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复发率为8.33%,对照组复发率为77.1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藤清痹丸能够有效改善热毒瘀阻型皮肌炎患者的肌无力和肌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激素用量,缓解激素的毒副反应,降低合并症的发生率,具有增效减毒、稳定病情、预防复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六味地黄丸对激素和环磷酰胺(CTX)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干预作用.方法 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常规采用激素标准疗程给予泼尼松,同时给予CTX 8~12 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累积总剂量≤150 mg/kg),并予对症处理;治疗组同时加服六味地黄丸.结果 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肌酐、血沉、补体C3等指标两组治疗后均显著改善(P<0.01),除血肌酐外,其他指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复发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六味地黄丸能显著提高激素及CTX对LN的疗效,减少其复发,并能对抗激素及CTX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药对黄芪生地结合糖皮质激素(GC)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疗效及对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 52例L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药对黄芪生地治疗;对照组(27例)以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为主的治疗,两组分别观察治疗6个月。记录两组糖皮质激素用量、撤减量及临床疗效、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活动指数(SLEDAI)积分、不良反应及实验室指标。结果(1)两组患者病情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激素能够逐渐减量,治疗组激素撤减量总量(50.23±12.43)mg稍高于对照组(48.76±13.61)m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泼尼松用量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治疗中因病情反复激素需加量的病例比率(16.00%)显著低于对照组(44.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SLEDAI积分,炎症指标,肝、肾功能,血糖,血电解质,血、尿常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 h尿蛋白定量治疗组[(1.06±0.22)g/L]明显低于对照组[(1.43±0.55)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在柯兴综合征、感染、胃肠道出血、精神神经症、心血管异常及股骨头坏死例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失眠、潮热、虚汗、肥胖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黄芪生地配合激素治疗LN,能减少激素的用量及其引起的部分不良反应,有利于激素的撤减和病情的稳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八珍颗粒联合身痛逐瘀汤治疗风湿性多肌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6例风湿性多肌痛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泼尼松10~15 mg/d口服,口服2~4周后逐渐减量,每2~3周减2~2.5 mg。研究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予八珍颗粒和身痛逐瘀汤口服。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2组风湿性多肌痛活动性评分、ESR以及CPR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2周后2组患者泼尼松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研究组泼尼松用量开始减少,但对照组数值较2周升高,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8,12周,研究组泼尼松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八珍颗粒联合身痛逐瘀汤治疗风湿性多肌痛疗效肯定,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可以减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化纤汤辅助口服西药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8例,在口服糖皮质激素泼尼松的基础上加服中药化纤汤治疗;对照组28例,口服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治疗。疗程为3月。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肺总量(TLC)、一氧化碳弥散功能(DLco)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4.6%,对照组81.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咳嗽、气短喘息症状以及肺部velcro啰音的改善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TLC、DLco改善更加明显(P〈0.05)。结论:中药化纤汤能显著改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指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观察引火汤对长期运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长期接受激素疗法R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 例口服甲泼尼龙片、甲氨蝶呤片、碳酸钙D3片;治疗组50 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汤剂引火汤口服。两组疗程均为6 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骨代谢标志物(甲状旁腺激素、25 羟基维生素D3)、L2 4骨密度平均值(BMD)、血清钙磷水平、炎症指标(血沉、C反应蛋白)及关节VAS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方案均可有效降低PTH水平(P<0.05),治疗组在降低甲状旁腺激素(PTH)及改善25 羟基维生素D3、BMD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关节炎症与疼痛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引火汤可以改善RA患者长期口服抗风湿药物后的骨代谢及钙磷代谢平衡,与抗风湿药联用后可以增强抗炎作用,但目前研究尚不能证实其确切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对糖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增效减毒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法,将符合标准的92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泼尼松,并予必要的对症处理.同时试验组48例,加服六味地黄丸.结果试验组总体疗效、Ⅰ型者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TG、TC等指标两组均改善显著(P<0.05、0.01),但均以试验组为优(P<0.05);其复发率亦以试验组为低(P<0.05).试验组出现的阴虚火旺证候积分值及副作用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为低(P<0.05、0.01).结论六味地黄丸能显著提高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减少肾病综合征的复发,并能对抗激素的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减毒增效升白汤联合化疗对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恶性肿瘤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服用减毒增效升白汤,1剂/日,水煎服;对照组服用利血生200mg、鲨肝醇100mg,3次/日,口服。两组疗程均4周。试验采用单盲法。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免疫学指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熙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O.01)。治疗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对照组治疗后只有NK指标优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减毒增效升白汤可改善免疫学指标,提高机体免疫力,达到减毒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天星健骨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20例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给予甲氨喋呤片每次10 mg,每周1次;来氟米特片每次10mg,每日1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天星健骨方胶囊,每次1.35~2.25g,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握力及疼痛水平,并检测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水平以及安全性指标变化.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6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握力及疼痛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ESR、CRP、RF、IgG、IgM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治疗后CRP、IgG、IgM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天星健骨方治疗RA具有较好疗效,可明显改善其症状和体征,且不良反应明显少于西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滋阴清热中药对激素治疗风湿性多肌痛的干预作用.方法:将40例首发风湿性多肌碥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18例),两组均给予泼尼松,首始剂量为15mg/d,持续4-6周后,根据病情减量.治疗组同时加服滋阴清热中药,每日2次,疗程2个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阴虚热郁症侯积分值治疗组明显降低(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CRP、ESR、HGB、PLT和IgG、IgA、IgM值均有明显改善(P〈0.05,P〈0.01),但各指标改善两组之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激素用量在治疗后6月治疗组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治疗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滋阴清热中药联合泼尼松能提高对PMR的疗效,并可减少激素用量,可对抗激素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山东中医杂志》2017,(12):1042-1045
目的:系统比较改良后的中药药浴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与传统药浴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药物使用量、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银屑病患者300例,按就诊顺序分为3组,各100例。以改良后的中药药浴方式药浴后进行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作为治疗组;以传统中药药浴方式药浴后进行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作为对照1组,两组药浴所选中药品种、光疗方式均相同,唯药浴方式有所不同;单纯光疗组为对照2组。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分别对3组患者皮损情况进行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指数(PASI)评分。结果:治疗组和对照1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节约了药量;治疗组和对照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后的中药药浴方式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节约了药量,两组疗效均高于单纯窄谱中波紫外线组,3组疗法均有很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中药配合介入疗法治疗贲门癌3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中药扶正消瘤汤配合介入疗法治疗贲门癌的临床效果.方法:69例贲门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采用Seldinger技术经一侧股动脉穿刺插管,将导管选择至贲门区肿瘤供血动脉注入化疗药物,并配合服用中药大黄(庶虫)虫丸.治疗组33例,在介入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服用中药扶正消瘤汤.结果:近期有效率治疗组69.7%,对照组63.6%,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卡氏评分下降不明显(P>0.05),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治疗组消化道反应及白细胞减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带瘤生存时间治疗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提示中药扶正消瘤汤配合介入疗法用于贲门癌的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毒副反应,延长带瘤生存时间,优于单纯介入疗法.  相似文献   

13.
《山东中医杂志》2017,(4):294-296
目的:观察术前应用针刺联合中药治疗创伤骨折后高血凝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符合研究条件的股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中药组、针药组和西药组各30例。中药组予活血通脉汤治疗;针药联合组在中药组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西药组予以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治疗。三组治疗均至术前1 d。观察各组治疗前后血栓弹力图各参数凝血反应时间(R时间)、凝固时间(K时间)、凝固角(α角)、血栓最大幅度值(MA)和血栓硬度值(G值)、D-二聚体(D-dimer)水平变化及深静脉血栓DVT情况。结果:治疗后,三组的R、K时间均延长,α角、MA值、G值和D-dimer均减小(P0.05或P0.01),针药组和西药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针药组及西药组的R时间延长幅度及MA值、G值、D-dimer减小幅度大于中药组(P0.05)。术前1 d,B超发现中药组有6例DVT形成,西药组有3例DVT形成,而针药组无DVT形成,针药组与中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联合能改善创伤骨折后的高血凝状态,降低术前DVT形成风险,且疗效优于单用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14.
唐宇  蓝芳  邱菲  邱少彬 《河北中医》2014,(2):226-228
目的:观察中药烫疗联合西药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 R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RA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应用中药烫疗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34例应用单纯西药治疗,2组均治疗15 d后比较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实验室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23%,对照组总有效率67.6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晨僵持续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及双手平均握力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P<0.01),且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1),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中药烫疗联合西药可改善RA患者关节病变,具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六味地黄丸对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干预作用。方法 两组均给予泼尼松首始剂量1mg/(k·d),晨8:00顿服,持续8~12周后,每2周减5.0mg,至0.5mg/(k·d)时,改为2天剂量合并隔日顿服,再以每2~3周减5.0mg,至0.4mg/(kg·2d)时维持6~12个月,并给予必要的对症处理。治疗组同时加服六味地黄丸每次8粒,每天3次,至泼尼松减至维持量时。结果 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等指标两组均改善显著(P<0.05,P<0.01),但均以治疗组为优(P<0.05);其复发率亦以治疗组为低(P<0.05)。治疗组出现的阴虚火旺证候积分值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为低(P<0.05,P<0.01)。结论 六味地黄丸能显著提高激素对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减少其复发,并能对抗激素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山东中医杂志》2016,(11):972-974
目的 :探讨以辨证论治为基础的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狼疮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45例狼疮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85例和对照组60例。试验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自身抗体表达情况及尿蛋白定量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但试验组患者改善更明显(P0.05),且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治能有效改善和缓解LN患者的病情,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隔物温和灸配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观察隔附子饼温和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增效作用,探讨治疗RA新的有效方法。方法:60例患者按随机原则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以甲氨蝶呤口服作为基础治疗,并根据病情酌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之上加用隔附子饼灸关元、足三里。两组治疗时间3个月。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与治疗前对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完全停用非甾体类消炎药患者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隔附子饼温和灸治疗RA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NSAIDs的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妊娠剧吐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胃动素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对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干预作用。方法:两组均给予泼尼松,首始剂量1mg/kg/日,早晨8点顿服,持续8周后,每2周减5mg,至30mg/日时,缓慢减量。有狼疮肾炎的患者,用环磷酰胺(CTX)0.8g静脉输注,每月1次。治疗组同时加服六味地黄丸8粒,每天3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有效率80.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口腔溃疡、月经不调、肝功异常及补体C3、24小时蛋白尿等指标两组均改善显著(P<0.05,P<0.01),但以治疗组为优(P<0.05);其复发率以治疗组为低(P<0.05)。治疗组出现的阴虚火旺症候积分值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为低(P<0.05,P<0.01)。结论:六味地黄丸能显著提高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对SLE的疗效、减少其复发,并能对抗激素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加味阳和汤配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风湿性多肌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加味阳和汤对糖皮质激素治疗风湿性多肌痛使用剂量的影响。方法风湿性多肌痛患者61例,随机分为2组,中药组(加味阳和汤加泼尼松组)32例,对照组(单用泼尼松组)29例,两组均给予泼尼松20mg/d,2周后根据病情酌情减量,中药组加服加味阳和汤煎剂,每天l剂,共治疗12用。结果两组对风湿性多肌痛活动性疗效:中药组32例临床缓解9例(28.1%),显效15例(46.9%),有效7例(21.9%),无效l例(3.1%),总有效率96.9%;对照组29例分别为3例(10.3%),ll例(37.9%),10例(34.5%),5例(17.2%)及82.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U=2.109,P〈0.05);中药组血沉比对照组下降快(t=2.957,P〈0.05);中药组泼尼松用量比对照组用量小(t=10.23,P〈0.05)。结论加味阳和汤有助于缩短治疗风湿性多肌痛的疗程,减少糖皮质激素的剂量,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