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原外训官兵应对方式与SCL-90的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谷有全  杨金升  石向群  张晓燕 《医学争鸣》2006,27(22):2074-2076
目的: 对急进高原执行任务的应急机动作战部队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 方法: 以某部队进驻青藏高原驻训期间200名官兵为研究对象,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官兵在不同环境下的应对方式及心理状况进行了测评,并且分析应对方式和心理状况间的关系. 结果: 急进高原官兵的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及应对方式中的消极应对因子分不同高度间自身对比差异显著(P<0.01),并且SCL-90总分及阳性项目数分别与消极应对因子分呈正相关. 结论: 该调查研究提示科学合理的适应性训练和心理干预能有效引导军人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改善外训官兵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军人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针对新时期部队军人护士的心理健康特点、影响因素及提高军人护士对军事应激调控能力的措施等报道少见.文章探讨军人护士在新时期部队精简整编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应对措施.方法:采用心理测量法和心理访谈法对123名军人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123名军人护士中,焦虑分<50分者占70.73%;各种心理问题发生率在0.81%~3.25%;心理应激分<70分者占71.54%. 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军人护士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其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提高优质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新疆干旱沙漠地区军人干预前后心理疲劳状况及特制应对方式的变化。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式对新疆干旱沙漠地区某部队100名军人进行中文版多维疲劳量表(MFI-20)和特制应对方式问卷调查,干预3个月后用相同问卷再次进行心理测评。结果干预后干旱沙漠环境中军人疲劳总分和各因素得分均低于干预前,军人消极应对方式低于干预前。结论干预后干旱沙漠地区军人疲劳程度和消极应对方式程度有所缓解,干旱沙漠地区军人心理疲劳干预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驻干旱沙漠地区军人心理疲劳状况及特制应对方式的特点.方法 对我国新疆干旱沙漠地区某部队226名军人(实验组)和市区某部队247名军人(对照组)进行中文版多维疲劳量表(multidimensional fatigue inventory-20,MFI-20)和特制应对方式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军人的疲劳总均分、...  相似文献   

5.
李洪华 《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8):151-153
研究和测查高职高专学生所面临的主要心理挫折及应付方式,探讨影响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的深层原因。加强对高职高专学生的挫折心理教育与有效挫折应对方式的训练,能有效控制挫折心理状况的发生,为有针对性地开展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素质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制军人情绪调节方式量表,为部队情绪调控训练与心理选拔提供参考.方法 对心理学家、军事专家、军人进行开放式问卷和半开半闭问卷的调查研究,据此编制初始问卷,再整群抽样测查6地区陆海空军人( n =1738),对问卷进行鉴别力分析、因素分析及信效度检验,最后形成22题的正式问卷,即军人情绪调节方式量表.结果 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5,分半信度为0.854;各因素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680~0.769,分半信度为0.659~0.723;量表各因素与问卷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656~0.791;量表各因素之间相关系数为0.110~0.791;量表中鉴别指数D≥0.4的题目占全部题目数的42.86%.结论 编制的军人情绪调节方式量表具有良好信效度,为部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训练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心理素质训练对军人应对方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心理素质训练对军人应对方式的影响.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式随机抽取某集团军官兵380人作为被试对象,有效人数训练组(n=152人),对照组(n=160人). 训练组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心理素质训练,对照组进行常规军政训练. 训练前后分别测量两组被试对象的应对方式,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心理素质训练后,① 训练组军人的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自责、退避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② 训练组士兵的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自责、退避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③ 训练组军官的应对方式中合理化、求助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幻想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结论: 心理素质训练能改善军人的应对方式,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我国军人心理应激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经常处于特殊环境和特定事件之中。军人在战前、战时、战后和平时军事生活、训练中,都存在应激反应^[1]。应激反应对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同时健康也能改变个体的抗拒或应对能力^[2]。降低军人的应激反应。减少军事应激损伤,对于促进军人身心健康,提高平战时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3]。在我国,军人心理健康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对国内外有关军人心理应激进行了研究归纳分析,为提高我国军人应激管理水平、保障部队战斗力可提供有益的经验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高原军人主观应激、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高原军人主观应激、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择驻西藏某部队官兵490名,应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生活事件量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进行调查. 结果: 人格的内外向维度和来自工作环境的主观应激对高原军人的积极应对方式影响较大,人格的神经质维度、来自适应和人际事件的主观应激对消极应对方式的影响较大;路径分析表明高原军人的主观应激可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应对方式,但通过人格特征的中介再间接作用于应对方式的作用更强. 结论: 高原军人的主观应激和人格特征对其应对方式均有一定影响,其中人格特征对应对方式的间接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应对方式在军人心理弹性与负性情绪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某部官兵358名,采用心理弹性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抑郁-焦虑-压力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变量间的关系。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344份,有效率为96.09%。受试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为(23.24±4.73)岁。心理弹性、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和负性情绪两两相关(P均<0.01);心理弹性可解释负性情绪方差变异的21.2%(P<0.01),加入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方式后,可多解释7%的方差变异。心理弹性通过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间接影响负性情绪[(χ2=35.744,df=17,χ2/df=2.103,拟合优度指数(GFI)=0.975,调整拟合优度指数(AGFI)=0.948,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0.057],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7.03%,其中积极应对方式在总中介效应中占比75.43%,消极应对方式占比24.00%。结论 应对方式在军人心理弹性与负性情绪间起到并行多重中介作用,其中积极应对方式中介效应较大,提示应重点关注低心理弹性军人群体,着重训练其积极应对方式,有效降低官兵负性情绪水平,提高作业效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心理训练对军人心理社会应激耐受力的影响. 方法对某部全训士兵进行为期8个月的心理训练,应用心理社会应 激调查表(PSS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测试比较.结果实验组心理社会应激总值、正性情绪、积极应对各因子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负性情绪、消极应对、SAS、SDS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心理训练是提高军人心理社会应激耐受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训练对野外驻训官兵应付方式的影响。方法将野外驻训官兵480人随机分为团体心理训练组与对照组各240人,进行3个月的团体心理训练与部队常规管理教育,采用应付方式问卷对两组野外驻训官兵进行训练前后的测评对比,并与中国军人常模比较。结果团体心理训练组训练后解决问题、求助的因子分高于训练前;自责、幻想、退避的因子分低于训练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对照组训练后解决问题、求助两项因子分高于训练前;退避因子分低于训练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团体心理训练组训练后解决问题、求助两项因子分高于对照组;自责、退避两项因子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训练前的求助因子分低于中国军人常模;退避的因子分高于中国军人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团体心理训练组训练后解决问题、求助的因子分高于中国军人常模,自责、退避的因子分低于中国军人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对照组训练后解决问题的因子分高于中国军人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心理训练改善野外驻训官兵应付方式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高技术战争要求军人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近似实战的野战训练对参训官兵的心理会造成极大压力,并由此制约参战人员技能的发挥。而军人本身的个性因素、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及生活事件等均影响其应激损害的程度。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性研究的方法,旨在探讨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与首次参加野战训练士兵患癔症的关系,为促进野战训练官兵的心理健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心理训练提高军人心理社会应激耐受力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探索心理训练对军人心理社会应激耐受力的影响。方法:对某部全训士兵进行了为期8上月的心理训练,应用心理社会社会应激调查表(PSSG)、焦虑自评量(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实验缓 对照组测试比较,结果:实验组心理社会应激总值,正值情绪,积极应对各因子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负性情绪,有应对、SAS、SDS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心理训练是提高军人心理社会应激耐受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对驻新疆部队官兵心理应激的影响路径。方法随机整群选取驻新疆官兵757名,运用军人社会支持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军人职业倦怠量表和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进行调查,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路径分析。结果 1社会支持、职业倦怠、消极应对进入心理应激回归方程,可解释心理应激45.0%的变异量。2路径分析显示:消极应对和职业倦怠在社会支持与心理应激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分别占总效应的6.9%和30.0%。结论社会支持、职业倦怠、消极应对是心理应激的重要影响因素;消极应对、职业倦怠在社会支持与心理应激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驻岛军人应对方式对心理干预效果的影响。方法采取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raint copying style questionnaire,TCSQ)及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对某部驻岛71名军人进行问卷调查,并通过心理干预后观察其变化及相关性。结果在干预前,该部驻岛军人SCL-90除偏执因子外,其余各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军队常模(P〈0.05或P〈0.01),消极应对分高于常模(P〈0.05)。干预后,该部驻岛军人躯体化、抑郁、焦虑及恐怖等因子分均显著减少(P〈0.05)。躯体化、抑郁及焦虑因子前后差值,与消极应对分呈负相关(P〈0.05);人际关系因子前后差值与积极应对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驻岛军人强化训练过程中,心理问题较多;应对方式会影响心理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部队官兵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热区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易应对方式量表、生活事件量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调查驻热带和亚热带热区部队1500名基层陆军官兵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心理社会因素。结果热区部队官兵SCL-90中的躯体化、焦虑两因子分显著高于军人常模(P〈0.05),而敌对、恐怖及精神病性因子分显著低于军人常模(P〈0.05或P〈0.01)。热区部队官兵心理健康与多种因素呈显著相关性,前五位相关因素依次是人格特征中的神经质维度、生活事件中的前途问题、生活事件中的人际关系、消极应对方式和获得社会支持水平。结论热区部队官兵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较好。其影响因素包括人格特征、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等多种心理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18.
军人心理调适操的编制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近年来,部队心理学工作者提出、制定了多种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措施与方案,对提高军人心理素质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我们在工作中体会到,军人作为一个群体,整体心理训练的效果比个体心理训练的效果好,因为在群体心理训练过程中,个体间情绪容易相互感染,行为因相互暗示而易达到一致性。我们按照易学、实用、易推广的原则,编制了军人心理调适操,该套心理操动作连贯、舒畅,快慢节奏合理,充分考虑并结合了人的情绪、行为、生理等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心理弹性训练对水面舰艇军人自我意识(自我接纳、自我效能和自我概念)与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取与团体辅导目标基本一致的舰艇部队军人100名,随机分成训练组(n=45,参加训练)和对照组(n=55,不参加任何训练).2组被试在训练前、中、结束时和训练结束6个月后分别采用自我接纳问卷(SAQ)、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Wallance自我概念量表(WSCS)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进行心理评估.根据心理弹性理论及构成要素设计10次团体训练的内容,每周1次、每次2h,在10周内完成.训练组按抽签法分成组1(n =22)和组2(n =23),训练成员的自我意识、情绪管理、人际沟通、问题解决和社会支持等能力;对照组不参加任何形式的训练.11名被试因执行任务未能全程参与(脱落),训练前训练组与对照组在年龄、军龄、职务和文化程度,SAQ、GSES、WSCS、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得分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 ①与训练前结果相比,训练组在训练结束时和训练结束6个月后测SAQ、GSES和WSCS得分均有显著提高(P<0.05,P<0.01),其中GSES在训练第5次结束后就有显著提高(P<0.01),而SAQ和WSCS在训练第10次结束后显著提高(P <0.05,P<0.01).训练组在训练中、结束时和6个月后SAQ、GSES和WSCS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②与训练前结果相比,训练组训练中和训练结束时,积极和消极应对方式得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训练结束6个月后积极应对显著提高(P<0.01),消极应对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训练组在训练结束6个月后测积极应对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心理弹性训练能有效提升水面舰艇军人的自我意识,提高其积极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海岛部队官兵身心健康状况,为做好官兵心理教育和合理安排训练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工具,对某驻岛部队420名官兵进行测评,并将结果与军人常模比较。结果:驻岛部队官兵身心健康状况总体上是好的,健康人群占有效样本总体的98.3%,但人际关系、偏执、抑郁、敌对等因子分值均高于军人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驻岛部队官兵整体健康状况良好,城乡入伍的官兵心理健康状况之间无明显差异。应针对部队特点,积极开展有效的心理工作,以提高官兵的整体心理素质,保障官兵身心健康,提高战斗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