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本研究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IMRI)技术观察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运动相关皮层的激活图,探讨卒中后脑功能重组特点及其与运动恢复的关系。方法:采用GE1.5T双梯度16通道磁共振成像系统,对9例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9例志愿者进行Bold—IMRI检查。IMRI应用被动对指运动作为任务刺激。所有数据进行离线后处理,应用SPM2软件处理fMRI图像,观察运动相关皮层激活情况。比较正常被试与卒中病人之间IMRI结果的异同,测量脑激活区体积以及信号强度,计算单侧化指数(LI),考察卒中病人患手运动时LI与肌力的关系。结果:正常被试对指运动激活对侧感觉运动皮层(SMC)、双侧辅助运动区(SMA)。卒中病人患手运动时健侧半球激活增多,健手运动时fMRI结果基本同正常被试。LI也进一步确定,卒中病人患手运动时健侧激活增多。相关分析表明,卒中病人患手运动时LI与肌力呈正相关趋势。结论:本研究表明IMRI能客观地显示脑卒中后患者运动皮层激活与正常被试不同。提示存在脑功能代偿与重组。本研究探讨了病人患侧和健侧半球激活体积与肌力的关系,提示IMRI是研究脑卒中后运动康复与脑功能重组之间关系的一种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2.
穴位是针灸治疗的刺激点,穴位主治作用还未得到比较完整的科学的解释,近年影像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的应用,使在活体非创伤性地研究针刺不同穴位对大脑活动的影响成为可能。本文对2004年以来利用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针刺不同穴位脑活动效应的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国内外许多学者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magneticresonanceimaging,fMRI)技术,对针刺不同穴位的脑功能成像及临床应用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为促进针刺治疗疾病机制的探讨,提供了一定的可视性依据。笔者分别对针刺健康人上肢穴位、下肢穴位、上下肢配穴的磁共振脑功能成像以及其在针灸临床应用的概况,做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4.
经皮神经电刺激合谷穴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合谷穴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表现,为揭示针灸效应中枢机制提供可视性数据.方法:对8名健康右利手年轻被试者进行左手合谷穴经皮神经电刺激,同时进行全脑fMRI,对脑内活动区域进行定位.结果:经皮神经电刺激合谷穴激活的脑功能区主要以对侧为主的双侧枕叶视觉皮层(BA19),前扣带回、海马回、对侧...  相似文献   

5.
电针刺激光明、外关组穴fMRI脑功能成像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建立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平台,观察电针刺激光明(GB37)、外关(SJ5)组穴时对人脑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5名健康志愿者,电针刺激光明(GB37)、外关(SJ5)组穴,采用Siemens公司Sonata 1.5T磁共振成像系统进行全脑功能扫描.数据经SPM软件统计分析得出刺激状态与静息状态信号对比的脑激活统计参数图,观察脑皮层相应功能区的激活状况.结果电针刺激右侧光明(GB37)及外关穴(SJ5)可使受试者双侧大脑枕叶距状沟附近的视觉皮质及顶下小叶皮层区的fMRI信号显著增加.结论特定的功能组穴与相应皮层兴奋区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fMRI影像技术结合SPM分析是研究电针作用机制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在最大可能保留胶质瘤邻近脑运动功能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27例邻近脑运动功能区胶质瘤患者的临床及磁共振成像(MRI)资料,并行双手对指fMRI成像.结果 27例中9例激活的功能区主要位于水肿灶内,环绕肿瘤表面;11例见激活功能区移位分散,部分位于肿瘤范围内;5例激活功能区较少,范围也较小,2例未见明显功能区激活,而对侧功能区激活明显.结论 fMRI对邻近脑运动功能区胶质瘤患者的术前评价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有利于尽可能地保留肿瘤周围的脑运动功能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运动皮层实时脑功能的成像技术和Functool,ICA和SPM的后处理技术。方法:15例正常志愿者进行23次对指运动实时脑功能扫描,经Functool,IAC和SPM软件后处理成像,并对3种软件的成像进行分析。结果:Functool处理后,23次实时脑功能成像显示了手指运动对侧初级皮层运动区/感觉区(M1/S1)、辅助运动区(SMA)明显激活,同侧激活区较小或者未见激活区。双侧小脑皮质有明显激活,同侧较大。5次运动前区双侧有激活,4次对侧有较小激活区。12次ICA,SPM所获图像与相应的Functool图像一致。结论:实时脑功能成像能对全脑进行实时扫描,Functool,ICA和SPM后处理能够较好地显示相应的脑运动皮层激活区。  相似文献   

8.
覃文华  江万荣 《海南医学》2009,20(5):131-135
儿童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围产期新生儿脑损伤的主要疾病,也是引起脑瘫、智力低下、生长发育落后、癫痫等疾病的重要因素。新生儿HIE的发生包括一系列复杂的病理生理及生化学改变,其病变发生的部位、程度与缺氧缺血持续时间及发生HIE时脑成熟的程度有关。儿童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头部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为计算机体层摄影(CT)、B超及磁共振成像(MRI),CT/MRI检查可显示脑损伤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功能性磁共振可反映脑性瘫疾(CP)患儿某些脑功能及局部代谢的异常,磁共振频谱成像(MRS)还能显示患儿脑内生物化学构成及脑代谢的异常变化。CT与MR的有机结合,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分析病因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1例左侧颞、顶、枕交界区损伤的脑卒中后失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电针刺激通里、悬钟组穴为干预手段,采取语言学评价和功能影像学实验相结合,探索电针组穴治疗前后的语言功能变化,以及穴位刺激后的脑功能激活与语言功能变化的关联。方法使用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表对语言功能进行评估,电针采用北京大学医学部神经科学研究所研制的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MRI机采用德国生产的Siemens Novus1.5T超导磁共振扫描机,功能图像采集采用BOLD脑功能图像,分析采用SPM5软件包对fMRI数据进行处理和统计。结果经过电针通里、悬钟治疗后,复述动词、听动词理解和阅读动词文字理解亚项有显著的进步,尤其是阅读动词文字理解在整体语言亚项里的分值最高,动词的恢复明显地好于名词。电针通里、悬钟组穴出现了双侧颞叶的激活,且以左侧激活脑区较右侧为多;且电针左侧目标穴位减去左侧假针的结果依然显示有左侧颞叶的激活。结论针刺通里、悬钟对卒中后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收集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期刊、万方数据库等应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探讨针刺不同穴位脑区功能效应的研究文献,分析其脑功能成像特点并对单穴针刺刺激后脑功能成像特点进一步探索。结果表明针刺穴位可特异性地激活相应的脑区;针刺不同的穴位,所激活的脑区是有差异的。发现目前关于单穴针刺研究较少,大部分病例集中在健康人,研究内容上相对单一,试验设计和质量控制有待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手厥阴经电刺激干预对脑外伤后昏迷患者意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110例脑外伤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高压氧干预治疗,治疗组给予高压氧联合手厥阴经电刺激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意识状态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压氧联合手厥阴经电刺激干预能提高脑外伤后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昏迷意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姚业轩 《中外医疗》2013,(12):46-47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该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80例临床资料,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治疗。结果标准大骨瓣开颅治疗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后神经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开颅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神经功能改善明显,肢体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3.
何世花 《中外医疗》2013,(18):37-38
目的探讨亚低温护理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及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0年8月—2012年4月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亚低温护理,护理2周后,观察两组神经功能损伤情况及血流动力学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研究组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亚低温护理可以促进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恢复,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血流动力学,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4.
电针和补阳还五汤治疗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电针、补阳还五汤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的再生作用。方法 采用手术造成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电针、补阳还五汤治疗,进行神经电生理和HRP追踪观察。结果 电针组、补阳还五汤组的神经传导速度和诱发动作电位振幅恢复率高、脊髓前角和脊神经节标记细胞数多,与西药组、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其中电针组优于补阳还五汤组。结论 电针、补阳还五汤均能更好地促进神经早期的功能恢复,是一种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再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眼针联合电针、运动功能训练治疗缺血性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及其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特征变化。方法  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缺血性卒中偏瘫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90)和观察组(n=90),对照组采用电针联合运动功能训练,观察组采用眼针、电针联合运动功能训练。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运动功能、生活质量以及神经传导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中风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 0.05~0.01);2组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压积(HCT)水平均明显降低(P < 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 0.01);2组Barthel指数评分、Fugl-Meyer运动评测量表(FMA)评分明显升高(P < 0.01),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降低(P < 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 0.01);2组内囊后肢、大脑脚区域FA值明显升高(P < 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 0.05);2组生活质量量表(SF-36)各评分均明显升高(P < 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  在电针及运动功能训练的基础上联合眼针治疗缺血性卒中偏瘫,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减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改善血液循环,提高机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现代神经康复技术对脑出血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病程在2周内的偏瘫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配合电针及现代神经康复技术为主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现代神经康复技术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8周均采用Fugl-Meyer及Barthel指数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Fugl-Meyer及Barthel指数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针配合现代神经康复技术可以明显改善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静脉高氧液治疗对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26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按脑损伤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高氧液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的血氧饱和度(SpO2)、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观察两组1周内的死亡率。结果治疗第1d、3d、7d观察组患者的SpO2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第7d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明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1周内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高氧液治疗能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邱耀忠 《中外医疗》2016,(16):100-102
目的:研究在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早期骨修补术的应用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7月月—2015年12月期间于该院接受骨修补治疗的90例患者随机分组,研究组45例患者在伤后3个月内接受颅骨修补术治疗,对照组45例患者伤后半年以后行颅骨修补术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恢复较好患者(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整体致残率(13.33%)显著低于对照组(33.33%),P<0.05。且术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较之对照组明显减轻,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P<0.05。结论在脑外伤患者治疗中早期应用骨修补术治疗,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脑外伤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能力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糖和糖化血清蛋白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检测了35例糖尿病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和38例无糖尿病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糖(Glu)、糖化血清蛋白(GSP)水平变化,并与30例健康对照组做了比较。结果糖尿病重型颅脑损伤组Glu和GSP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无糖尿病重型颅脑损伤组(P<0.05);无糖尿病重型颅脑损伤组Glu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无糖尿病重型颅脑损伤组治疗后血清Glu水平为(4.8±1.4)mmol/L,明显低于入院时Glu水平(9.1±3.2)mmol/L,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观察6个月,无糖尿病重型颅脑损伤组恢复良好率为(42.11%),明显高于糖尿病重型颅脑损伤组(24.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Glu水平可辅助判断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对评估预后及指导治疗具有一定意义;血清GSP检测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或糖尿病性血糖增高具有鉴别价值,也可作为检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是否有糖尿病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