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rrjk》2017,(2)
目的:对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效果监测,对阴性儿童再次免疫效果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长顺县妇幼保健院预防接种门诊接种疫苗的健康儿童120名(第一针乙肝疫苗接种均为出生医院)作为本次监测对象;按照"0、1、6"免疫程序接种3剂酿酒酵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以下简称乙肝疫苗),其对于阴性、弱阳性儿童分别使用乙肝疫苗再次接种3剂;采集监测对象静脉血液,分离出血清,采用化学发光为例子免疫的方法对HBs滴度进行检测,评价疫苗的实际接种效果。结果:长顺县120名儿童乙肝疫苗接种效果监测中,抗-HBs阳性102例,阳性率为85%;乡镇卫生院出生儿童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为72.97%,县级医出生儿童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为90.3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7,P0.05);儿童出生时父母HBeAg阳性,其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后阳性率为45.45%;18名儿童乙肝表面抗体为阴性者,6名儿童再次接种乙肝疫苗1剂次,12名儿童再次接种乙肝疫苗3剂次,30天后再次检测乙肝表面抗体,其阳性率为88.8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3,p0.05)。结论:长顺县按国家免疫程序继续接种酿酒酵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父母HBsAg呈阴性与出生于县级以上医院新生儿的阳性率相对较高,再次接种乙肝疫苗可以提高儿童乙肝表面抗体。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小学生乙肝疫苗接种现状、免疫效果及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情况,为进一步开展乙肝疫苗有效接种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大兴安岭地区5所小学6~14岁1 749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收集血液标本,应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Anti - HBs).结果 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小学生乙肝疫苗接种率为92.2%,HBsAg阳性率为0.6%,Anti - HBs阳性率为63.2%;Anti - HBs阳性率有随免疫时间延长而减少的趋势(P<0.01),未免疫和免疫5 a后的HBsAg阳性占HBsAg总阳性数的87.5%.结论 大兴安岭地区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取得了良好免疫效果,但应在乙肝疫苗接种3~5 a检测乙肝表面抗体后,再次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3.
成人乙肝疫苗主动接种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 研究成人接种乙肝疫苗影响因素.方法 在上海市闵行区随机抽取18~50岁成年居民613人,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影响因素调查,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613人中,接种过乙肝疫苗153人,接种率25.37%,其中父母带去接种27人,学校或单位组织接种59人,自己主动接种67人;影响主动接种乙肝疫苗的因素主要是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周围有乙肝病人、对不用安全套性交可传播乙肝、尚无治愈乙肝的特效药、我国居民乙肝病原携带率高等有正确认识(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家庭人均月收入高,认为同桌吃饭(OR=1.97)、共用办公设备可传染乙肝(OR=8.67),正确认识尚无治愈乙肝的特效药者(OR=2.27)易主动接种乙肝疫苗.愿意接种乙肝疫苗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文化程度,对乙肝是肝癌发病的重要病因、我国居民乙肝病原携带率高正确认识与否(P<0.05).结论 对乙肝相关知识了解不够、经济、成人接种服务不够便利等是闵行区成人乙肝疫苗主动接种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1、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所有的婴儿都应该在出生后到出院前这段时间内进行第一次乙肝疫苗接种:如果母亲是乙肝表面抗原阴性,第一次乙肝疫苗接种,也可以在出生2月时进行.出生时的乙肝疫苗接种只能使用单价乙肝疫苗.单价乙肝疫苗或含有乙肝疫苗成分的联合疫苗可用于乙肝系列免疫接种;如果使用联合疫苗,应该进行四次疫苗接种,第二次接种应该至少在第一次接种4星期后进行,除非进行接种的是不能在出生6周前接种的含有流感疫苗成分的多价疫苗.第三次接种至少应该在第一次接种的16周及第二次接种的8周后进行.乙肝疫苗系列免疫接种的最后一次接种(第三或第四次接种)应该在出生6个月以后进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1~5岁儿童接种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母亲孕期化验乙肝表面抗原阴性,小儿出生后按0、1、6月程序接种北京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重组乙肝疫苗。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加和接种乙肝疫苗时间的延长,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下降,5岁~组较3岁~组较1岁~组抗-HBs阳转率下降。结论为有效的预防乙型肝炎,常规0,1,6月接种乙肝疫苗后应在3~5岁检测抗-HBs,阴性者应全程再次接种乙肝疫苗。  相似文献   

6.
<正>第三章传染病预防控制三、乙肝(接上期)1.乙肝是一种危害大的严重传染病,但可以通过接种乙肝疫苗和其它措施预防。科学依据: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可引起肝脏损害,造成急性和慢性疾病。乙肝可以通过安全、有效的疫苗来预防。健康行为:(1)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关键。新生儿出生后要及时并全程接种3针乙肝疫苗。(2)其他乙肝高危人群也要及时注射乙肝疫苗。主要包括乙肝高发区人群;医务人员,接触血液的人员;多次接受输血及血制品的患者;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家庭成员,尤其是配偶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无(弱)应答的医院职工接种60μg乙肝疫苗后的抗体产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深圳市某医院既往接受过乙肝疫苗0、1、6程序接种而未产生保护性抗体的职工中,随机抽取研究对象,使用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60μg重组乙型肝炎(酿酒酵母)疫苗再次接种,5个月后采集接种者血清,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法)检测抗-Hbs水平。同时对接种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以了解影响乙肝疫苗免疫应答的因素。结果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10份,收回有效问卷102份,有效回收率为92.73%。接种后,乙肝抗体阳转率达100.0%,乙肝保护性抗体阳转率达88.24%。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未发现影响接种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率的因素(P0.05)。结论低/无应答者接种一针高剂量60μg乙肝疫苗,可获得较好抗体应答。尚未发现影响接种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率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乙肝是世界性分布的传染病,我国是乙肝高发区之一。国内对未接种乙肝疫苗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的报导甚多。但目前对已接种乙肝疫苗人群HBV感染的情况则报导较少。一般认为通过接种乙肝疫苗人群HBV感染情况调查,可评价乙肝疫苗  相似文献   

9.
康博士 《健康必读》2005,(12):50-51
5年以前我注射了乙肝疫苗,当时,听注射的医务人员介绍,接种乙肝疫苗后产生的保护性抗体能预防乙肝感染,其作用大约可维持10年。但是,最近的体检化验结果显示,我的乙肝两对半检查全部为阴性,这说明乙肝疫苗产生的免疫功效已不复存在。接种乙肝疫苗后产生的保护性抗体到底能存在多长时间?我还需要再次接种乙肝疫苗吗?  相似文献   

10.
巢湖市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及相关知识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安徽省巢湖市城乡居民乙肝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乙肝疫苗接种情况.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巢湖市农村、城市居民1565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565人中,曾经接种过乙肝疫苗者189人,乙肝疫苗接种率12.1%;其中全程接种139人,全程接种率为8.9%;曾经加强接种乙肝疫苗仅16人,占1.0%.乙肝疫苗接种率的有利影响因素为女性(OR=1.48,95%CI=1.09~2.01)、文化程度较高(OR=2.92,95%CI=2.40~3.54)、城市居民(OR=1.95,95%CI=1.44~2.66)、人均收入较高(OR=1.43;95%CI=1.23~1.66);年龄较大(OR=0.42,95%CI=0.36~0.48)可能是乙肝疫苗接种率的不利影响因素.结论 巢湖地区乙肝疫苗接种率在城市和农村分布特征不一致,影响乙肝疫苗接种率的因素为年龄、文化程度、城乡居住地等;加强乙肝相关知识宣传可能有助提高乙肝疫苗接种率水平,改善人们对乙肝疫苗接种的态度.  相似文献   

11.
接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手段。然而研究发现.正常人接种乙肝疫苗后仍有5%~10%出现低无免疫应答。为了解宁波市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的免疫效果,对该市按0、1、6程序接种3针5 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的新生儿进行乙肝血清学检测。  相似文献   

12.
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5年随访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儿接种国产重组(酵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后的免疫效果,并与血源乙肝疫苗效果比较.方法 对1997年出生并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的新生儿隔年随访一次,采血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1998年以后对乙肝免疫人群开展急性乙肝发病监测....  相似文献   

13.
广州市部分从业人员乙型肝炎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广州市从业人员乙型肝炎 (乙肝 )感染情况及免疫水平 ,探讨从业人员乙肝预防的对策与措施。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对 130 77名从业人员进行乙肝标志物(HBsAg、抗 HBs、HBeAg、抗 HBe、抗 HBc)检测 ,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调查 130 77人 ,HBV总感染率为 6 9 6 6 % ,其中HBsAg总阳性率为 6 87% ,抗 HBs总阳性率为 4 1 6 7%。乙肝疫苗接种率为 4 9 5 3% ,已接种乙肝疫苗者HBsAg阳性率为 3 98% ,未接种乙肝疫苗者HBsAg阳性率为9 71%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已接种乙肝疫苗者抗 HBs阳性率为 73 5 8% ,未接种乙肝疫苗者抗 HBs阳性率为 2 1 0 6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广州市受检从业人员的乙肝感染率较高 ;接种乙肝疫苗者HBsAg阳性率较低 ,而抗 HBs阳性率较高。建议从业人员就业前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并对乙肝易感者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后血清抗体水平检测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3/2014-8在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280例,经过接种乙肝疫苗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血清抗体水平。结果男性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后,其乙肝抗体阳性率为53.98%,女性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后,其乙肝抗体阳性率为53.85%,两组数据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3岁的儿童乙肝抗体阳性率为54.64%,3-8岁的儿童乙肝抗体阳性率为36.11%,8岁的儿童乙肝抗体阳性率为29.33%,各组之间数据对比,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后,通过对其血清抗体水平进行检测发现,儿童的性别对儿童乙肝抗体阳性率影响不大,但是儿童的年龄对乙肝抗体阳性率影响明显,应做好各种查漏和补种工作,提高儿童抵抗乙肝病毒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农村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未接种原因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措施,自1992年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以来,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逐年增高。但我市农村仍有部分(10%左右)新生儿未接种乙肝疫苗,这部分儿童将可能成为新的乙肝病毒感染者。为找出未接种原因,制定相应措施,提高乙肝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16.
成人是我国现阶段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的主要发病人群,加强成人乙肝疫苗免疫对于控制乙肝流行具有重要意义。为探讨成人乙肝疫苗免疫效果,不少学者对成人接种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了研究。本文对我国乙肝流行水平、成人接种乙肝疫苗免疫效以及重点人群乙肝疫苗应用情况进行了概述,为制定和完善我国成人乙肝疫苗免疫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预防乙型肝炎(乙肝)最有效的措施是接种乙肝疫苗.为了解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免疫的效果,我们于2002年7月~2003年12月对西安市某社区557名3~10岁儿童进行了有关乙肝疫苗免疫情况的调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分别接种10μg与5μg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免疫后不同时间免疫水平,为调整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程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观察新生儿接种不同剂量乙肝疫苗后不同时间段人群抗体水平变化,采用化学放光法检测血清抗体水平。结果两队列新生儿在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低无应答率接种10μg组均低于接种5μg乙肝疫苗组,乙肝表面抗体滴度接种10μg组均高于接种5μg乙肝疫苗组,免疫后12个月内两组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均呈下降趋势,免疫后12个月10μg乙肝疫苗组的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高于接种5μg乙肝疫苗组。结论新生儿接种10μg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优于5μg乙肝疫苗。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山东省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1999年9月,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分层多阶段按容量比例概率随机抽样方法(PPS),在山东省城乡105个县(市、区)抽取840名199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出生的儿童,对其进行乙肝疫苗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840名儿童中,707名在1岁内完成3针乙肝疫苗的全程接种,接种率为84.17%.经单因素卡方分析发现,平原、经济收入低的农村地区,父母为农民、母亲文化程度为初中以下、儿童自费医疗保健、未参加计划免疫保偿、家长缺乏乙肝预防知识、在家出生、看护人认为乙肝疫苗价格高、乙肝疫苗一次性收费、第1针乙肝疫苗不在医院接种等因素,均影响乙肝疫苗接种率的提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女童、自费医疗保健儿童、乙肝疫苗接种卡证登记不全、看护人缺乏乙肝疫苗接种知识、家长对儿童接种乙肝疫苗自觉性低、接种乙肝疫苗一次性收费及没有在医院接种第1针乙肝疫苗等因素,影响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的提高.[结论]影响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的主要因素是对乙肝预防知识了解不够.因此,加大乙肝疫苗接种的宣传力度,使群众了解预防乙肝的重要性,是提高乙肝疫苗接种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湖北省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84 3名2 0 0 1年出生儿童进行了调查。结果 湖北省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合格接种率、及时接种率分别为83.2 7%、75 .6 8%、4 9.2 3%。城市、农村1层、农村2层、农村3层全程接种率分别为96 .19%、88.15 %、80 .0 9%、6 8.72 %。儿童未接种或未全程接种乙肝疫苗的主要原因是:(1)本地不提供此类接种服务、(2 )不知道要接种、(3)收费太贵。城市农村分层组群、家庭年收入、儿童出生地点、父母文化程度、儿童监护人乙肝防治知识水平、接种证/卡是否齐全、地形地貌、儿童胎次等9项因素对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有极显著影响(P<0 .0 1) ;儿童民族对乙肝接种率有显著影响(P<0 .0 5 ) ;儿童性别和户口状况对乙肝接种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乙肝疫苗平均接种收费为34.9元,其中贫困农村平均接种费用为37.4元。农村乙肝疫苗接种收费过高影响了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农村地区乙肝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