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上海市黄浦区正常人群及孕妇风疹病毒抗体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心城区人群风疹病毒抗体的阳性率。方法采用间接ELISA法测风疹IgG抗体和IgM抗体的阳性率。结果不同年龄组风疹抗体水平,3个年龄组中抗体阳性率最高的是18~24年龄组,为83.00%;最低的是35~44年龄组,为78.91%。不同性别风疹抗体水平,本次调查25~34岁中男性71人,风疹抗体阳性率为81.61%;女性96人,风疹抗体阳性率为79.34%。怀孕早期(1-3个月)的孕妇的风疹抗体水平78名被调查者中IgM抗体阳性2人,阳性率1.28%;IgG抗体阳性61人,阳性率78.21%;风疹抗体阴性16人,阴性率20.51%。结论将大年龄组或育龄期妇女接种风疹疫苗纳入到风疹免疫程序中去。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泉州市2008年使用风疹疫苗以来风疹疫情流行特征,为进一步做好风疹防控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采用Excel 2010和SPSS18.0软件包对泉州市2008-2015年风疹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8-2015年泉州市共报告风疹病例1 343例,平均报告年发病率为2.04/10万.病例主要分布于惠安、晋江和南安,占总数的53.90% (724/1 343).3~6月份为风疹发病高峰期,占总数的81.31%(1 092/1 343).发病率居前三的年龄组为l5~、l0~和0~岁组,职业分布主要以学生和散居儿童为主,占总数的65.97% (886/1 343).育龄期妇女风疹抗体阳性率为74.80% (365/488).含风疹疫苗接种率自2008年以来逐年增高,2012年以来麻风、麻腮风接种率95%以上.结论 泉州市风疹疫苗接种率提高,风疹疫情趋于低流行水平,但应加强对孕前风疹抗体阴性育龄期妇女进行含风疹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三峡地区不同地区育龄期(20~39周岁)妇女1 694人的风疹抗体水平调查,为制定防治育龄期妇女感染风疹和控制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RS)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抽样方法,分别对宜昌市辖区内不同地貌按平原、丘陵和山区育龄期妇女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采样(血),检测风疹抗体水平。结果 1 694人中风疹抗体阳性人数为1 488人,抗体阳性率为87.84%,各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抗体阳性率最高的是24岁组,为92.45%;最低的是32岁组,为82.80%。随年龄增大抗体阳性率下降,常住人口年龄别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流动人口年龄别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地区和分职业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目前宜昌市育龄期妇女抗体阳性率较高,基于2002年调查地区曾发生风疹暴发并采取了应急接种,建议维持儿童风疹疫苗高接种率,对15岁以上人群接种1剂风疹(或含风疹疫苗成分)疫苗,才能有效控制孕期风疹感染和CRS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日照市健康人群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抗体水平和自然感染情况。方法 2009年采集日照市开发区1~≥20岁健康人群血清标本245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风疹和腮腺炎抗体。结果麻疹、风疹和腮腺炎抗体分别检测血清245份。麻疹抗体阳性率98.78%,几何平均滴度(GMT)1:1722.13;风疹抗体阳性率60.82%,抗体含量均值为35.30U/ml;腮腺炎抗体阳性率为84.49%,抗体含量均值为62.94U/ml。结论麻疹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风疹和腮腺炎抗体阳性率,风疹抗体阳性率普遍较低,3~6岁儿童的腮腺炎抗体阳性率显著低于其他健康人群。应加强儿童风疹和腮腺炎疫苗接种,提高接种率。定期开展育龄期妇女风疹疫苗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烟台市孕妇风疹免疫水平,为CRS预防和风疹疫苗免疫策略制定提供依据.[方法]2005年11月至2006年1月在烟台的芝罘区、栖霞市、莱阳市的7所大型医疗机构产科就诊孕妇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其R-IgG抗体滴度.[结果]孕妇风疹抗体阴性率为19.32%,GMT为29.24,局部农村地区孕妇对风疹病毒易感比率高达28.36%.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烟台市孕妇风疹抗体水平较低,应对育龄期妇女实施选择性风疹疫苗免疫策略,并将其列入计划免疫管理之中,可以有效提高育龄期妇女风疹抗体水平,控制CRS发生.  相似文献   

6.
对安徽省农村地区115名≤2岁~≥23岁的健康人检测了风疹血凝抑制(HI)抗体,结果表明:风疹HI抗体平均阳性率为67.89%;≤5岁儿童为43.85%;育龄期妇女易感率为8.59%。对361名≤2岁~≥23对岁的健康人接种了BRDⅡ株风疹减毒活疫苗,免疫应答研究结果表明:各年龄组对风疹疫苗均有较好的免疫应答反应;免疫前HI抗体阳性者接种风疹疫苗后仍可获得良好的免疫应答.说明我国选育的BRDⅡ株风疹减毒活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作者建议:①在全省建立风疹的监测系统;②将风疹疫苗的接种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实行1岁儿童完成初种及对婚前育龄期妇女给予1剂风疹疫苗的接种方案;③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对全省农村地区14岁以下儿童进行普种.  相似文献   

7.
北京和重庆市育龄期妇女风疹抗体水平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北京和重庆市育龄期妇女风疹抗体水平,为控制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R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6年6~8月随机抽取北京和重庆市各1个区作为调查点,对20~39岁育龄期妇女623人(北京市311人,重庆市312人)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北京和重庆市育龄期妇女风疹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5.21%和78.53%,自然感染获得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5.08%和77.89%;风疹抗体分布与年龄、地区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抗体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浓度有下降的趋势。结论制定科学的风疹疫苗使用策略和免疫程序,提高育龄期妇女的免疫力,是减少CRS发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贵州绥阳县风疹流行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2000年5月贵州省绥阳县风疹流行,为了解风疹病毒流行情况及流行区孕妇风疹病毒感染情况,本研究对绥阳县风疹流行及绥阳县风疹流行区妊娠早、中期孕妇风疹病毒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选择流行区内中、小学学生及妊娠4~24周孕妇为调查对象,随机采集241份学生血样,611份妊娠早、中期孕妇血样,用ELISA法检测风疹病毒IgM抗体。结果:214例学生血样风疹病毒IgM抗体检测阳性155例,阳性率为72.4%;611例妊娠早、中期孕妇血样风疹病毒IgM抗体检测阳性2例,阳性率为0.3%。结论:本次调查妊娠早、中期孕妇风疹病毒IgM阳性检出率明显低于国外报道流行区孕妇风疹感染率3.6%,高于非流行年的0.1%~0.2%;低于我国报道非流行年孕妇风疹病毒感染率0.46%~1.34%。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淄博市2006年风疹疫情爆发的流行特点与发病趋势,对风疹疫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6年全市各区县送检疑似风疹病人的血清968份,采用酶联免疫定性试验检测风疹IgM抗体.结果:检测标本968份,风疹抗体阳性340人,阳性率为35.12%,阴性628人.风疹发病年龄有后移现象,接近育龄期妇女.结论:加强风疹疫苗的常规免疫工作,提高风疹疫苗的接种率.同时加强大中专院校学生聚集场所风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昌平区健康人群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抗体水平,为传染病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昌平区10个村本市及外省人口血标本共220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风疹、流腮[gG抗体,同时调查风疹、流腮患病史和免疫史及人口学特征。结果220名调查对象的风疹抗体阳性率为75.00%,其中本市110人抗体阳性率为74.55%,外省110人抗体阳性率为75.45%。风疹IgG抗体浓度均数为64IU/ml,其中1~4岁年龄组最高,为124IU/ml。0~1岁年龄组最低,为3IU/ml;流行性腮腺炎抗体阳性率为80.45%,其中本市110人抗体阳性率为80.91%,外省110人抗体阳性率为80.00%。流腮IgG抗体浓度均数为436IU/mI。其中20~24岁年龄组最高,为664IU/ml,0~1岁年龄组最低,为122IU/ml。结论提高麻风腮疫苗基础免疫接种率,在儿童入学前完成1剂加强免疫,对控制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有重要意义。同时应关注成人尤其是育龄期妇女的免疫接种,以减少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结合罗湖区女性风疹发病情况,重点研究育龄期妇女风疹发病情况及风疹血清IgG抗体水平,为控制风疹疫情,完善风疹免疫策略,预防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CRS) 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罗湖区体检中心随机抽取四家体检单位,筛选18—35岁育龄期妇女,采集血清标本共164份,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查血清风疹IgG抗体,同时分析罗湖区2010-2013年女性风疹发病情况。结果应涵盖所有的结果 育龄期妇女风疹IgG抗体几何平均浓度和阳性率分别为103.1626 IU/mL 和93.3%,各年龄组统计分析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2.7668,P =0.2507;F=1.00,P=0.905)全文类似描述,如此排序,且随年龄增长,风疹抗体水平有所增加;本市和外市的育龄期妇女风疹IgG 抗体阳性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 0.0238,P =0.8774) ,本市和外市的育龄期妇女风疹抗体平均浓度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0.207,P=0.991) ;有接种史、无接种史和接种史不详的育龄期妇女风疹IgG抗体阳性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 2.0691,P =0.3554,F=1.508,P=0.224)。2010—2013年罗湖区女性风疹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5—35岁,占女性发病人数的74.84%,2010—2013年所占比例分别为75%、75.63%、75%、64.7%。结论 对育龄期妇女加强接种风疹疫苗( 或含有风疹疫苗的联合疫苗) ,提高育龄妇女风疹抗体水平,是控制小月龄发病和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福建省闽清县孕龄期妇女麻疹、风疹和破伤风抗体水平,为预防控麻疹、风疹及新生儿破伤风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2个镇19~30岁孕龄期妇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定量检测血清麻疹、风疹和破伤风抗体水平.结果 闽清县孕龄期妇女麻疹、风疹和破伤风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8.8%、81.7%和100.0%,抗体几何平均浓度分别为782.77、46.40和0.046 6 U/ml.结论 闽清县孕龄期妇女麻疹、风疹和破伤风抗体阳性率高,但还存在一定的阴性比例,且破伤风抗体几何平均浓度达不到足够的免疫保护,提示要建议孕龄期妇女孕前接种含麻疹、风疹的联合疫苗和破伤风类毒素疫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自然状态下风疹的流行情况 ,为风疹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半对数回归 EL ISA法对健康人群的风疹抗体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本次调查正常人群抗体阳性率为 70 .1%,GMT为 1∶ 6 5 .5 1,其中≥ 15岁女性抗体阳性率为 78.6 %,GMT为 1∶ 5 5 .5 1。地区间人群抗体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 ,年龄组间 <1岁组儿童抗体水平较高。结论 :盐城市风疹自然流行率较高 ,风疹疫苗初免年龄应在 1岁以上 ,控制风疹流行的策略应该是重点保护 15岁以下儿童及育龄期妇女。  相似文献   

14.
6~18月龄儿童风疹胎传抗体与母亲风疹抗体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蓬莱、海阳两市268名6~18月龄儿童风疹胎传抗体及其母亲风疹抗体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两市儿童母亲风疹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85.59%和94.67%,几何平均滴度(GMTs)为36.84和44.63;6~18月龄儿童风疹胎传抗体的阳性率平均仅为2.88%,其阴转率(92.11%~100.00%)与CMTs(0.00~1.25)在各月龄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且儿童风疹胎传抗体与母亲风疹抗体之间无显著性联系.认为要控制风疹的流行和减少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发病,应加强对育龄期妇女及婴幼儿风疹疫苗的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北京市海淀区新生儿风疹病毒宫内感染情况,评估新生儿脐带血风疹抗体水平,为预防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ongenital Rubella Syndrome,CRS)和控制小月龄儿童风疹发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在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分娩的产妇及其新生儿,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ELISA)检测脐带血风疹Ig M和Ig G抗体。结果1 027例新生儿中未检测到CRS和风疹Ig M抗体阳性儿童,脐带血风疹Ig G抗体阳性率为86.56%,几何平均浓度(GMC)为62.16 IU/ml。脐带血风疹抗体水平和阳性率与母亲年龄、风疹疫苗免疫史和风疹患病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展育龄期妇女风疹疫苗接种是预防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和小月龄儿童发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广州市花都区麻疹和风疹疑似病例的血清学检测情况,分析麻疹、风疹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治麻疹、风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2010-2015年期间广州市花都区684名麻疹、风疹疑似病例血清标本进行IgM抗体检测,比较不同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和时间(月份、年度)阳性麻疹和风疹抗体检出率的差异.结果 麻疹抗体阳性281人(阳性率41.1%),风疹抗体阳性40人(阳性率5.84%).血清检测麻疹阳性检出率均与年龄(x2=23.82,P=0.00),年度发病月份(x2=40.40,P=0.00)和2010-2015发病率(x2=87.91,P=0.00)差异有统计学差异.风疹检测麻疹阳性检出率显示出年龄(x2=20.07,P=0.01)的差异.结论 麻疹和风疹的发病均存在年龄差异,麻疹主要集中于0~2岁的婴儿或幼儿,风疹主要集中于7~20岁的学龄儿童或青年.麻疹的发病呈现出明显的时间特征,2014年麻疹和风疹抗体阳性率明显回升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抗体水平调查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目的 ] 了解本市健康人群麻疹、腮腺炎、风疹的抗体水平。  [方法 ] 采集 0~ 5 0岁健康人群血标本 5 43份 ,检测麻疹、腮腺炎、风疹抗体。  [结果 ] 小于 8月龄组麻疹抗体GMT最低 ,接种麻疹疫苗后抗体GMT显著升高 (P<0 .0 0 1) ;小于 8月龄组及 8月龄组风疹抗体水平最低 ,1岁接种疫苗后风疹抗体显著升高 (P <0 .0 0 1)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抗体水平有所下降 ,抗体阳性率维持在 85 %以上 ;小于 8月龄组及 8月龄组流行性腮腺炎抗体水平最低 ,1岁以上各年龄组抗体水平显著上升 (P <0 .0 0 1)。  [结论 ] 上海市现阶段实行麻疹疫苗、MMR疫苗的接种程序比较合理和有效 ,但应该进一步开展上海市育龄期妇女风疹抗体水平调查和MMR疫苗免疫持久性观察 ,研究预防未及龄儿童麻疹疫苗免疫策略、育龄期妇女接种风疹疫苗免疫策略 ,预防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相似文献   

18.
2005年山东省部分孕期妇女风疹易感性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山东省孕期妇女风疹易感性水平,为调整风疹疫苗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05年,采集不同地区到医院准备分娩的20~40岁孕妇血清,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定量法检测风疹IgG抗体。[结果]检测标本3 788份,风疹抗体阳性(>20 IU/ml)的2 942人,阴性(<10 IU/ml)的314人,临界值(10~20 IU/ml)的532人,易感(临界值和阴性者)合计846人,易感率为22.33%。几何平均抗体含量(CMT)为34.93 IU/ml。不同地区风疹易感率和CMT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风疹易感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P<0.01)。[结论]山东省近1/4的孕妇为风疹的易感者,有必要对育龄期妇女开展风疹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19.
冯丽梅  黄健 《现代医院》2013,13(5):151-153
目的分析广州市白云区疑似麻疹、风疹病例血清学检测情况,为防治麻疹、风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广州市白云区2009~2012年麻疹、风疹疑似病例血清标本进行IgM抗体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年共检测血液标本745份,麻疹IgM抗体阳性246份,总阳性率为33.02%,风疹IgM抗体阳性90份,总阳性率为12.08%,各年度麻疹、风疹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麻疹、风疹病例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疹主要分布在7岁以下年龄组,占总数的77.24%;风疹主要分布在15~39岁年龄组占总数的74.44%,麻疹、风疹不同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麻疹、风疹发病时间都有明显的季节性,以春夏季高发。麻疹6~7月为发病高峰;风疹发病时间主要分布在3~8月份,占全年的96.67%。结论 2012年麻疹IgM抗体阳性率明显回升应引起重视,麻疹发病以儿童为主,风疹以青年居多。加强流动人口免疫规划管理是今后工作的重点,应进一步开展查漏补种和强化免疫工作,提高易感人群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20.
本文目的是了解广州市正常人群风疹免疫状况,特别是育龄期妇女风疹抗体水平。 1 材料与方法 1.1 血凝素的制备风疹病毒为英国Gos_(10)参考标准株,购自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将乳地鼠肾传代细胞系BHK_(21)与Gos_(10)毒株按一定比例接种,置33~35℃培养,然后再经T-E处理,试验时用4个血凝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