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术后再发膀胱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术后再发膀胱癌的特点。方法:对98例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术中后再发膀胱癌24例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上尿路移行细胞癌行肾输尿管膀胱袖状切除术后膀胱癌再发率低于肾输尿管切除者,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上尿路移行细胞癌合并膀胱癌、肿瘤恶性程度高及输尿管下段癌其术后膀胱癌的再发率高,再发时间多在术后3年以内。结论:肾输尿管膀胱袖状切除术是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定期复查膀胱镜和膀胱抗癌药灌注很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累及泌尿系统或合并泌尿系统多原发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10-2019年我院收治的75例结直肠癌累及泌尿系统或合并泌尿系统多原发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结直肠癌累及一个或多个泌尿系统器官,其中16例全部累及膀胱,同时累及输尿管1例;59例同时或异时性合并泌尿系肿瘤,其中33例单纯合并膀胱癌,17例单纯合并前列腺癌,3例单纯合并输尿管癌,1例单纯合并肾盂癌,1例合并膀胱癌及肾癌,1例合并输尿管癌及前列腺癌,3例合并膀胱癌及输尿管癌。Dukes分期 (以病理分期最晚的一个为准):A期0例,B期46例,C期21例,D期8例。75例中伴有淋巴结转移者29例。结直肠癌累及膀胱的16例中,结直肠癌根治联合膀胱部分切除14例,其余2例因肿瘤累及膀胱三角区行全膀胱切除及尿流改道。结直肠癌累及膀胱及输尿管的1例行膀胱部分切除、受累输尿管切除、输尿管吻合术。同时性多重癌7例,异时性多重癌52例,与原发癌间隔时间半年至 19年,其中小于2年者 15 例,2~5年者 7例,大于5年者 30 例。54例异时性多原发癌的初发癌均行根治性手术,14例二重癌和2例三重癌均行根治性切除术。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和异时性多原发癌初发癌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65%和70%。结论:结直肠癌合并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应利用膀胱镜、电子结肠镜及腹部强化CT进行仔细检查,避免漏诊或误诊,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结直肠及泌尿系统肿瘤可能使患者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3.
膀胱浸润性移行细胞乳头状癌综合治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58例浸润性膀胱癌,其中52例采用膀胱部分切除手术方法,3例行膀胱部分切除并患侧输尿管膀胱再吻合,3例行患侧肾、输尿管、膀胱部分切除。手术后膀胱内灌注卡介苗或噻替哌、丝裂霉素化疗。随访结果:复发7例,术后2-4年死亡3例,余55例均存活至今。认为对浸润性膀胱癌施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后采用免疫疗法与化疗综合治疗,不仅能有效地保留膀胱,使其维持自身的生理功能,而且能成功地进行抗肿瘤免疫治疗与化疗,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治疗上尿路肿瘤远端榆尿管切除方法与再发膀胱癌的关系.方法 总结2003年9月~2009年12月经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治疗局限性上尿路上皮癌的81例临床资料,其中肾盂癌39例,输尿管癌42例.远端输尿管切除方法分别为先经尿道切除膀胱壁段输尿管38例、切开膀胱的膀胱壁段输尿管切除20例和膀胱外的袖状切除23例,对其3种方法与膀胱再发癌的关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随访6~64个月,平均33个月,3种手术方法其再发膀胱癌分别为18.4%、15.0%和26.1%.远端输尿管切除方法与再发膀胱癌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但与细胞分级和临床分期有明显关系(P<0.05).结论 手术治疗上尿路肿瘤后再发膀胱癌与肿瘤分级、临床分期有关,内镜切除远瑞输尿管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肾盂输尿管癌并膀胱癌的误诊误治分析(附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肾盂输尿管癌合并膀胱癌的误诊误治原因.方法 对5例首次诊断为膀胱癌后确诊为肾盂输尿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患者在误诊后3个月内均明确诊断,行肾输尿管切除并膀胱部分(袖状)切除术,1例1年后因多处转移死亡,其余4例均健在.结论 对膀胱癌的诊断,尤其膀胱镜检查时发现位于输尿管口周围的膀胱癌,应考虑到肾孟输尿管癌可能,须积极检查,综合分析,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后腹腔镜治疗肾盂及输尿管肿瘤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后腹腔镜技术切除肾脏,采用患侧下腹切口取出肾标本,并向下行输尿管及膀胱袖状切除。结果:本组25例手术顺利,无1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2.5~4 h,平均3 h。出血量60~200 ml,平均100 ml,术中无1例输血。术后24~48 h下床活动。术后病理报告:25例均为移行上皮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9 d。术后常规行膀胱灌注化疗,定期膀胱镜检查。21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33个月,其中1例肾盂癌术后6个月发生膀胱癌,2例输尿管癌术后分别于18个月,23个月发生膀胱癌,均行TURBT治愈。1例输尿管下段癌术后26个月盆腔转移,行放射治疗。目前随访21例均存活,20例无瘤存活,1例带瘤存活。结论:腹膜后腹腔镜治疗肾及输尿管肿瘤,患者创伤小,疼痛轻,术后恢复快,目前已成为泌尿外科医生主要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1975年~1995年收治原发性输尿管癌34例,采用三种手术法治疗32例,术后再发膀胱癌9例。结果表明肾输尿管直视下膀胱部分切除术加术后膀胱内化疗,术后膀胱癌再发率最低,本组再发的膀胱癌多位于病例输尿管口周围。再发时间多在术后3年以内,对其再发与手术方式等有关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 减少和预防肾盂癌术后输尿管残端癌及输尿管口附近膀胱肿瘤发生。方法 肾盂癌行肾及输尿管全长切除、包括输尿管开口部位的膀胱壁部分切除、输尿管残端癌行输尿管残端及膀胱部分切除,术后膀胱灌注化疗。结果 本组29例全部随访,2年内均未见复发,均存活5年以上。结论 肾孟癌必须行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部分切除,术中及术后膀胱灌注化疗,可减少和预防输尿管残端癌及膀胱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保肾治疗肾功能不全者输尿管下段肿瘤在临床上是否有可行性.方法 对13例肾功能不全合并输尿管下段肿瘤患者进行输尿管部分切除术及输尿管膀胱再吻合术或输尿管腹壁造口术.结果 13例肾功能不全患者其中1 1例进行输尿管部分切除术及输尿管膀胱再吻合术,2例因输尿管肿瘤位置较高,不能行输尿管膀胱再吻合术而进行了输尿管腹壁造口术.13例患者术后肾功能较术前比较均无明显变化,避免了因肾切除造成肾功能进一步损伤而引起的长期透析的风险.随访一年发现13例患者其中4例在膀胱内肿瘤复发.结论 对于肾功能不全或一般状态较差同时合并输尿管下段肿瘤患者可根据病情采取保留肾脏的输尿管肿物切除术,这样可以保护肾功能,避免因长期透析造成的生活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10.
女性膀胱癌腹腔镜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术式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并改进腹腔镜女性膀胱癌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手术方法,随访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 2003年2月至2008年9月,为19例女性膀胱癌患者施行了腹腔镜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其中13例同时行子宫、卵巢及附件切除,6例行保留子宫、卵巢附件.主要手术步骤为:①行标准盆腔淋巴结清扫,②行膀胱全切除同时切除或不切除内生殖器,③在下腹正中线上作4~5 cm切口,取出标本,并构建"M"形去管回肠储尿囊,④输尿管末端形成半乳头,"插入式"种植于储尿囊;⑤储尿囊回纳腹腔,在腹腔镜下作储尿囊与尿道吻合.术后记录围手术期情况,并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了解患者的生活质量、排尿情况,并检测患者的残余尿量、新膀胱压力等.结果 手术时间(340.5±43.1)min,术中出血(353.9±71.3)ml.术后随访2~69个月,半年内均能自主排尿,1例日间偶有尿失禁,2例夜间尿失禁,3例排尿困难.膀胱容量(333.6±45.4)ml,残余尿量0~210(41.2±18.1)ml.术后半年至1年,行静脉尿路造影,除1例单侧肾积液外,其余双肾显影良好,未见肾盂输尿管扩张.膀胱尿道造影,可见膀胱位于盆腔,其形状大小位置于正常膀胱相似,未见膀胱输尿管反流.术后输尿管新膀胱吻合口梗阻1例,新膀胱阴道瘘1例,肿瘤远处转移2例于随访期间死亡.结论 腹腔镜女性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技术上可行,可根据患者情况采用保留或切除内生殖器的手术方法,术中出血较少,创伤较小,术后大部分患者能自主排尿,但尿失禁及排尿困难发生率略高于男性,术后中远期新膀胱功能及肿瘤根治效果还需进一步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11.
病案信息管理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韦丽群 《中国病案》2007,8(9):14-16
目的探索病案信息管理未来发展方向。方法将病案信息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病案信息管理在医疗、教学、科研、医院管理、医疗保险、法律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论病案信息管理发生显著的变化,向数字化、高智能化的电子病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存在一些未详细说明的问题,如什么是有效身份证明,什么年份的病案可以复印等?这不仅影响医院为患者提供病历复印工作,更影响和谐医患关系,造成医患关系紧张;因此,一方面要完善《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另一方面,医院应利用出院记录等医疗文件进行详尽的告知义务,同时,应将住院检验、影像报告单一式两份,一份贴于病案中,一份直接给病人,这样能极大的方便患者,改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从病案信息利用的范围及病案信息利用的管理两大方面阐述了病案在信息时代所处的地位及其利用价值,同时就拓展病案利用价值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朱章志教授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在糖尿病治疗方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创新性的提出以"神、形、纳、眠、便"判断疗效,即以患者的精神状态、形体、饮食、睡眠及二便等症状作为糖尿病治疗效果的判断标准。人体的"神、形、纳、眠、便"是在人体正气的推动下才能够正常,"神、形、纳、眠、便"出现异常,实际上是反应了人体正气的虚弱,因而可以用来评价人体的正气是否正常,这一方法在临床上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以此作为指导,取得了广大患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病案首页信息质量,保证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性.方法通过了解病案首页信息质量的要求(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分析病案首页信息质量常见问题对医院统计指标的影响;提出对病案首页信息质量存在问题的对策.结果病案首页信息质量,直接影响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性.结论只有提高病案首页信息质量才能保证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对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治疗效果,以及妊娠期长时间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孕妇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给予相应胎龄所需热量的饮食,观察组除给予对照组的饮食外再加适量的肠内营养制剂,应用30天。结果观察组孕妇的宫高和双顶径的增加显着大于对照组孕者;观察组胎儿无应激试验(NST)阳性的比率显着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低体重出生儿(小儿出生体重小于2500g)及和Apgar小于7分的患儿比率显着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在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治疗中不仅有效,而且对孕妇和胎儿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针对住院病案缺陷的常见原因,提出解决方法。方法对2007年上半年出院病案进行质量检查。结果抽查病历924份,病历缺陷924份,共2540项次。结论加强医师的法制观念,加强责任感,强化基本功讪练,实行病案质量四级监控,杜绝缺陷病案归档上架,确保病案质量。  相似文献   

18.
经验法则是利用事物发展常态而形成的规律,而适用于证据司法场域的特殊法官心证过程.借助现代司法的自由心证技术,以及盖然强度的适用效能评估,可以促进经验法则更加符合民众实质正义观感,促进基于证据事实裁量的纠纷解决结果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学习环境中的气味,单独或同时出现于编码与提取过程中,其对短时记忆储存的影响。方法设计两个试验:试验一,将被试随机分为气味组、想象组、控制组,在有桂花香气味、想象气味、没有也不想象气味的学习环境中分别测验被试的整体回忆成绩和相关词汇的回忆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试验二,气味为愉快气味和不愉快气味2种,试验是3个被试间设计(学习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回忆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试验分两次进行,间隔24h,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试验一,气味组的整体回忆成绩(12.500±3.117)个高于想象组(9.571±2.387)个和控制组(7.625±5.225)个,变差分析显示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想象组成绩低于气味组,但高于控制组。试验二,在学习中呈现气味和回忆中呈现气味之间有着显著的相互作用(P<0.05);但对气味呈现于测验(回忆)中则无显著影响(P>0.05)。均数逐对检验亦发现A1B1、A2B1、A2B3三个组的均数与其余各组(除A2B2组外)都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A2B2组只与A3B1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1.学习和回忆时,如果呈现同一种愉快气味,那么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愉快气味可以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提取线索;2.学习时,如果呈现一种不愉快气味,那么回忆时不管有否气味,都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学习环境中的气味,单独或同时出现于编码与提取过程中,其对短时记忆储存的影响.方法 设计两个试验:试验一,将被试随机分为气味组、想象组、控制组,在有桂花香气味、想象气味、没有也不想象气味的学习环境中分别测验被试的整体回忆成绩和相关词汇的回忆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试验二,气味为愉快气味和不愉快气味2种,试验是3个被试间设计(学习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回忆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试验分两次进行,间隔24 h,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试验一,气味组的整体回忆成绩[(12.500±3.117)个]高于想象组[(9.571±2.387)个]和控制组[(7.625±5.225)个],变差分析显示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想象组成绩低于气味组,但高于控制组.试验二,在学习中呈现气味和回忆中呈现气味之间有着显著的相互作用(P<0.05);但对气味呈现于测验(回忆)中则无显著影响(P>0.05).均数逐对检验亦发现A1B1、A2B1、A2B3三个组的均数与其余各组(除A2B2组外)都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A2B2组只与A3B1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1.学习和回忆时,如果呈现同一种愉快气味,那么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愉快气味可以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提取线索;2.学习时,如果呈现一种不愉快气味,那么回忆时不管有否气味,都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