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T2DM是临床常见疾病,机体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和胰岛素分泌缺陷是其主要发病机制[1]。传统治疗糖尿病的手段不能从根本上保证患者血糖的恢复,也不能最大程度避免糖尿病引起的各类并发症。但是胃转流术自引进以来,从一定意义上给T2DM患者带来了福音。我科采用腹腔镜下胃转流术治疗T2DM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一  相似文献   

2.
陶文玉  李奕平  徐凡 《重庆医学》2013,42(6):642-644
目的分析92例青壮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情况。方法对青壮年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分型、就诊主诉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92例患者中,初诊共70例(76.1%);其中42例体检或其他合并症或并发症就诊时发现血糖高(45.7%)。2型糖尿病(T2DM)共78例(84.8%)。在入院时血糖甚高和糖化血红蛋白较高,部分已有眼病、肾病和神经病变等并发症。T2DM合并高血压15例,男9例;合并血脂代谢紊乱33例(35.9%),男21例;T2DM肥胖患者24例(26.1%),男18例。T2DM糖尿病家族史占31.5%。1型糖尿病(T1DM)患者C肽平均水平处于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破坏水平,胰岛细胞抗体(ICA)阳性率占77.8%;T1DM、GDM、糖尿病合并妊娠使用胰岛素治疗,对超重的T2DM和IGT患者使用二甲双胍片或胰升糖素样多肽1(GLP-1)类似物治疗控制体质量指数(BMI),其他T2DM患者仍使用胰岛素或(和)联合口服降糖药者51例(55.4%)。结论青壮年糖尿病患者中,大部分为初诊患者,而且相当高的比例无糖尿病症状,故应普及糖尿病知识教育,加强高危人群的筛查,提高青壮年尤其对男性青壮年糖尿病患者的检出率,及早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IR)对2型糖尿病(172DM)患者左室肥厚(LVH)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方法:对39例正常对照者,102例T2DM患者,30例2型糖尿病合并左室肥厚患者(T2DM LVH组),32例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患者(172DM IMT组),23例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T2DM CAP组),用稳态模式评估法(HOMA-IR)评价IR.结果:T2DM组、T2DM LVH组、T2DM IMT组、T2DM CAP组的HOM-IR均比对照组高(P<0.05),T2DM LVH组,T2DM IMT组,T2DM CAP组HOMA-IR比单纯T2DM组高(P<0.05),T2DM CAP组的HOMA-IR比T2DM IMT组稍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R对T2DM患者合并LVH、颈动脉粥样硬化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组织抑制物(TIMPs)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100例未经治疗T2DM患者(T2DM组)和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MMP-2、MMP-9和TIMP-1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T2DM组的MMP-2、MMP-9、TIMP-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T2DM患者MMP-2、MMP-9和TIMP-1明显增加,可能反映了T2DM患者细胞外基质(ECM)代谢异常,可将其作为糖尿病相关血管活性异常的间接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理障碍治疗对糖尿病治疗的影响。方法:初次确诊的T2DM患者556例随机分为加用心理治疗组(干预组)347例及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09例,采用心理学量评价受试者心理状态,测定糖尿病及并发症相关指标,分析心理障碍治疗对糖尿病疗效的影响。结果:(1)T2DM患者58%存在抑郁,36.3%存在焦虑,自我评价明显减低;(2)干预组体重、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1)糖尿病患者存在高比例心理障碍,可影响疾病的发展及转归。(2)干预2型糖尿病心理障碍治疗对糖尿病疗效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农村地区老年人2型糖尿病(T2DM)患病、知晓、治疗及控制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以村为单位,对河南省某农村地区5457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一般人口学特征、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人均年收入、糖尿病病程及治疗方式)和空腹血糖检测。结果:调查对象空腹血糖受损(IFG)和T2DM的患病率分别为11.25%和12.46%,其年龄标化率分别为11.16%和12.09%。女性IFG和T2DM患病率高于男性(χ2=17.163和18.358,P<0.001)。T2DM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53.24%、47.65%和16.76%,其年龄标化率分别为45.05%、41.65%和15.67%。不同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和糖尿病病程的T2DM患者糖尿病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8~16a糖尿病病程患者控制率较低。结论:T2DM已成为危害河南农村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需要在农村地区老年人群中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和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治疗超重和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68例接受口服降糖药后不能有效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利拉鲁肽治疗前后临床和实验资料进行对比和统计分析.结果利拉鲁肽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能降低T2DM 患者的FPG、2hPBG、HbA1c和体质量;并且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但胃肠道反应较常见.  相似文献   

8.
肥胖与糖尿病密切相关,肥胖患者常合并2型糖尿病(T2DM)等慢性代谢性疾病.代谢手术是治疗病态肥胖及肥胖相关代谢性疾病的有效方式,不仅可降低肥胖伴T2DM患者血糖,对于低体质指数(BMI)的T2DM患者也能达到降血糖的效应.低BMI的T2DM患者血糖的改善可能与术后一系列生理化学变化有关,包括胃肠道激素的分泌增加,肠道...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 DM)住院患者死亡原因,明确DM防控重点.方法 对1998~2008年大庆让胡路铁路医院80例住院死亡D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1型糖尿病(Tyt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组和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组,分别记录两组的死亡原因.结果 (1)DM患者住院比率逐年增加,而病死率则呈下降趋势.(2)T1DM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为糖尿病、肾病尿毒症(4/10);T2DM患者前5位死亡原因依次是脑血管疾病(28.09%)、心血管疾病(20.26%)、感染(14.04%)、恶性肿瘤(10.02%)、糖尿病肾病尿毒症(8.10%).(3)死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00%)和非酮症高性昏迷(2.20%)者逐渐减少.结论 T1DM主要死亡原因是糖尿病肾病尿毒症;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T2DM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得到了有效控制;慢性并发症的防治是当前工作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郭丽君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4):3262-3263
目的:通过观察2型糖尿病(T2DM)伴冠心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尿酸(UA)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观察组39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CRP和UA水平,分别与单纯的T2DM组28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CRP和UA水平均明显增高,与单纯的T2DM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检测CRP和UA有助于对T2DM伴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1.
王锦支  程姗姗  冯琳琳  蒋红梅 《重庆医学》2012,41(18):1850-1851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在2型糖尿病(T2DM)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2月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的T2DM患者52例为治疗组,取同期健康志愿者35例为对照组。采用比色法测定两组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指标,对两组检测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血清SOD、GSH及MDA水平明显增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伴各种并发症的T2DM患者血清GSH和MDA水平均明显增高(P<0.01);存在任何一种并发症的T2DM患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T2DM患者、并发视网膜病变的T2DM患者及并发肾病的T2DM患者血清中SOD水平均高于无并发症的T2DM患者(P<0.05);并发肾病的T2DM患者较未并发肾病的T2DM患者血清MDA水平明显增高(P<0.05)。T2DM患者空腹血糖值与血清T-AOC、SOD、GSH、MDA水平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T2DM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氧化应激紊乱,提示高氧化水平可能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万全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3):1619-1620
目的:研究替米沙坦治疗Ⅱ型糖尿病(T2DM)伴高血压微量蛋白尿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2010年3月在我院糖尿病科住院的129例T2DM伴高血压微量蛋白尿患者,分为替米沙坦组和对照组,进行两组患者临床和生化指标的比较并进性分析。结果:两组T2DM伴高血压患者在年龄、体重指标、收缩压、舒张压、糖尿病病程无统计学意义,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肌苷(SGR)、尿酸(UR)、尿素氮(BUN)、微量蛋白尿(MAU)亦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临床资料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替米沙坦治疗T2DM伴高血压微量蛋白尿患者高于对照组。结论:替米沙坦作为治疗T2DM伴高血压微量蛋白尿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甘毅  刘建义  任正康 《现代医学》2007,35(5):398-399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胆红素浓度与血糖的关系,探讨胆红素在T2DM诊治中的意义.方法 住院及门诊T2DM患者50例(T2DM组),健康对照组40例,早晨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T2DM组治疗3个月后复查上述各项指标.结果 T2DM组治疗前Tbil、Dbil、Ibil浓度均比对照组低(P<0.05),Tbil与FPG、HbA1c均呈负相关(r=-0.584、-0.626,P<0.01);治疗后胆红素浓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DM患者血清胆红素浓度降低,与FPG、HbA1c呈负相关,血清胆红素浓度可能是糖尿病诊疗中的一个有价值的临床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排泄的变化,并探讨胰岛素治疗对糖尿病患者尿MMP-9排泄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0例T2DM患者和28例健康成人尿MMP-9水平,精尿病患者进行为期2-3周的胰岛素强化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尿MMP-9水平的变化.结果 T2DM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白蛋白及尿MMP-9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糖尿病患者尿MMP-9排泄率与PPG、P2 h PG及尿白蛋白水平呈正相关;T2DM患者经胰岛素强化治疗2~3周后,血糖明显下降,尿MMP-9水平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 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明显降低糖尿病患者尿MMP-9的排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血清内脂索在2型糖尿病及其合并冠心病中的变化,并探讨内脂素与糖尿病或/和冠心病的相关关系.方法 依据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随机选择2型糖尿病(T2DM)患者61例,经心电图及冠脉造影检查分为:单纯T2DM组(DM)18例、T2DM合并冠心病(CHD)组(DC)43例以及正常对照组(NC)29例,其中DM组均为新诊断患者.经统计学分析3组间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结果 DM组及DC组血清内脂素浓度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对照组(t=4.992 1,P<0.05;t=4.722,P<0.05).DC组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与DM组对照组有显著下降(t=4.236,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内脂素水平下降可能提示冠心病的发生或加重,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诊断和治疗中可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早发和迟发2型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type2,T2DM)患者并发糖尿病微血管病变(diabeticmicroangiopathy,DMAP)及生化项目差异,探讨其临床特点。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住院和门诊T2DM患者160例,分为早发组(诊断年龄≤40岁)和迟发组(诊断年龄>40岁),比较并发DMAP及生化项目的差异。结果:早发组T2DM患者并发DMAP阳性率显著高于迟发组T2DM患者(χ2=4.304,P<0.05)。早发组T2DM患者HbA1c和TG水平显著高于迟发组T2DM患者(P<0.01);LDLC水平显著低于迟发组T2DM患者(P<0.01)。早发组与迟发组相比FPG、2hPG、TC及LDLC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早发T2DM患者较迟发者有更严重的代谢紊乱和易并发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临床特点,此为早期干预早发T2DM患者各种危险因素,减少DMAP的发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张来华  胡萍  李春华 《海南医学》2012,23(4):104-105
目的 探讨糖尿病饮食知识教育对糖尿病(Diabete mellitus,DM)患者饮食知识、饮食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对T2DM患者进行多种方式的DM饮食知识教育,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105例T2DM患者经过饮食知识教育后饮食知识优良率从教育前的22例(21%)上升至57例(54.3%),一般从教育前的37例(35.2%)下降至29例(27.6%),差从教育前的46例(43.8%)下降至19例(18.1%).105例T2DM患者经过饮食知识教育后饮食治疗依从性优良率从教育前的17例(16.2%)上升至58例(55.2%),一般从教育前的35例(33.3%)下降至26例(24.8%),差从教育前的53例(50.5%)下降至21例(20%)(P<0.01).结论 DM饮食知识教育是提高T2DM患者饮食知识的有效途径,是改善T2DM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的有效措施,从而减轻T2DM的症状,延缓并发症发生,提高T2DM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T2DM)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T2DM合并CHF患者134例,按是否服用达格列净分为研究组(66例)和对照组(68例).对照组治疗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及标准治疗,研究组治疗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及标准治疗,但T2DM治疗采用达格列净.治疗1年后,观察两组尿酸(UA...  相似文献   

19.
福辛普利对糖尿病肾损害早期防治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送祥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5):816-817
目的研究福辛普利对糖尿病肾损害的早期防治作用。方法应用福辛普利(10mg/d)对25例静息时尿白蛋白基本正常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了7d治疗,并观察了其对T2DM患者运动试验诱导尿白蛋白排泄的作用。结果49例T2DM患者静息时尿白蛋白排泄率均较正常人对照组明显增高,运动试验后糖尿病对照组尿白蛋白排泄增加的幅度明显大于福辛普利治疗组及正常人对照组,P<0.01。结论49例T2DM患者均存在早期肾损害,福辛普利能降低其运动性蛋白尿的排泄,对糖尿病早期肾损害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刘泽林  李路 《医学综述》2008,14(12):1879-1881
本文分别讨论了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β细胞的功能特点和评估方法。指出1型糖尿病和T2DM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均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其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但二者各有其特点。评估1型糖尿病和T2DM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的方法有多种,且并不完美,各有利弊,尚不能很好的反映胰岛β细胞功能质和量的动态变化,但可以取长补短,合理应用,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寻找更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