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李琦 《新中医》2020,52(13):129-133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脾肾阳虚型肥胖症的效果。方法:以86例脾肾阳虚型肥胖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给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治疗前后检测和计算2组患者的体脂百分率、肥胖度、体质量指数(BMI)、体围(腰围、臀围、大腿围、手臂围)、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减肥及降脂疗效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体质量、体脂百分率、肥胖度、BMI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体质量、体脂百分率、肥胖度、BM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围、臀围、上臂围及大腿围均较治疗前有所缩小,观察组腰围、臀围、上臂围及大腿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HDL-C、LDL-C、TC、TG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观察组HDL-C高于对照组,LDL-C、TC、TG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将温针灸应用于脾肾阳虚型肥胖症的治疗,安全有效,可减轻患者的体质量及肥胖度、缩小体围,并可调节患者的血脂代谢。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疗法对单纯性肥胖患者体重指数(BMI)、体重、臀围、腰臀比、TG、CHOL、HDL的影响,了解穴位埋线疗法对单纯性肥胖临床疗效,探讨用穴位埋线替代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可能性。方法:将53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埋线组27例,针刺组26例,辨证取穴,分别采用穴位埋线治疗和针刺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相关物理及生化指标,对比观察两组各项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穴位埋线组有效率为77.78%,针刺组有效率为73.08%,ρ>0.05,但把握度(power)<0.75,尚不能认为两组疗效相同。两组各项指标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均ρ>0.05,无统计学意义,尚不能认为两种方法对各项指标的影响有差别。两种治疗方法对单纯性肥胖患者的BMI、体重、臀围、CHOL均有影响(体现在数值在治疗后均有下降)。结论:穴位埋线法减肥疗效较好,可替代针刺疗法,更适合繁忙的现代人。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神阙八阵穴"隔姜灸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患者予"神阙八阵穴"隔姜灸结合穴位埋线治疗。30 d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臀围、腰围、体重指数(BMI)、血脂(TG、CHOL、LDL-C)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臀围、腰围、BMI、血脂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臀围、腰围、BMI、血脂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2%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阙八阵穴"隔姜灸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留针时间对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取穴相同,均采用电针治疗,治疗组留针1 h,对照组留针30 min。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臀围及腰臀围比值,并评价减肥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为80.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体重及BMI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腰围、臀围及腰臀围比值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腰围、臀围及腰臀围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是一种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有效方法,留针较长时间能有效地改善单纯性肥胖患者的腰围、臀围及腰臀围比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耳穴贴压治疗单纯性肥胖。治疗8周后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体重、腰围、臀围、BMI、WHR,并计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患者体重、腰围、臀围、BMI、WHR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总有效率87.10%。结论:耳穴贴压治疗单纯性肥胖疗效显著,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6.
Influence of Acupuncture on Insulin Resistance in Simple Obesity Patient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针刺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胰岛素抵抗的调节作用与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益气健脾,化痰消浊"法,取脐周八穴(天枢、滑肉门、外陵、阴交、水分)、关元、足三里等穴,配合耳穴贴压,并与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比较,观察针刺前后单纯性肥胖症患者FBG、INS、ISI、TC、TG、LDLC、HDLC变化;观察针刺前后单纯性肥胖症患者腰围、臀围、腰臀比、体重、BMI的变化,及其Ⅰ度肥胖、Ⅱ度肥胖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前单纯性肥胖症患者存在高胰岛素血症(HI),ISI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腰围、臀围、腰臀比、体重、BMI明显下降(P<0.05,P<0.01),同时FBG、INS、TC、TG、LDLC亦明显下降(P<0.01,P<0.05),ISI、HDLC明显上升(P<0.05).结论针刺治疗不仅能有效改善单纯性肥胖症患者的体脂参数,同时也能调整单纯性肥胖症患者异常脂质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  相似文献   

7.
针刺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针刺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胰岛素抵抗的调节作用与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益气健脾,化痰消浊”法,取脐周八穴(天枢、滑肉门、外陵、阴交、水分)、关元、足三里等穴,配合耳穴贴压,并与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比较,观察针刺前后单纯性肥胖症患者FBG、INS、ISI、TC、TG、LDL-C、HDL-C的变化;还观察针刺前后单纯性肥胖症患者腰围、臀围、腰臀比、体重、BMI的变化,及其Ⅰ度肥胖、Ⅱ度肥胖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前单纯性肥胖症患者存在高胰岛素血症(HI),与健康组比较ISI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腰围、臀围、腰臀比、体重、BMI明显下降(P<0.05,P<0.01),同时FBG、INS、TC、TG、LDL-C亦明显下降(P<0.01,P<0.05),ISI、HDL-C明显上升(P<0.05)。结论针刺治疗不仅能有效改善单纯性肥胖症患者的体脂参数,同时也能调整单纯性肥胖症患者异常脂质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频、拔罐、耳压与针刺疗法对单纯性肥胖症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针刺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综合治疗组采用中频、拔罐、耳压等综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肥胖相关指标BMI、腰围、臀围及临床主要症状改善情况和两组治疗之间的起效差异。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86.7%,综合治疗组83.3%,两组总体疗效未见差异。两组在BMI及腰围、臀围方面的疗效差异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中频、拔罐、耳压综合治疗模式治疗单纯性肥胖无痛、舒适且疗效满意,为治疗单纯性肥胖较佳的一种人性化疗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通过针刺治疗6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并对治疗前后肥胖指标进行对比.结果:经针刺治疗体重明显下降,治疗前后体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总有效率为91.5%;治疗后体质指数、腰围、臀围、腰臀比,较治疗前均有下降.结论: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疗效确切,是治疗本病较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脾虚湿阻型)的临床疗效和优势特点.方法:将100例符合纳入标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结合穴位埋线)50例,对照组(普通针刺)50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各项指标包括体重、BMI、腰围、臀围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针刺结合穴位埋线方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简便易行,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拔罐加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和对血脂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将62例符合研究标准的单纯性肥胖病的门诊患者,按照完全数字随机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治疗组采用拔罐加针刺,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隔日1次,每周3次,1月为一疗程,共3个疗程。分别观察l、2、3疗程后的单纯性肥胖患者的体重、腰围、臀围、BMI、腰臀比(WHR)和实验室指标(血脂、脂蛋白)变化。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治疗组愈显率为63.34%,对照组愈显率为33.33%,两组愈显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愈显率优于对照组;两种治疗方法对单纯性肥胖患者的腰围、BMI指数均有改善作用,但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方面,两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拔罐加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在提高减肥疗效和改善血脂方面优于单纯针刺,拔罐加针刺是一种治疗单纯性肥胖更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邱晓岚  李大奇 《世界中医药》2014,9(10):1352-1354
目的:观察针灸在单纯性肥胖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102例单纯性肥胖患者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耳针治疗,治疗组联合给予针灸治疗,2个疗程后测定脂肪面积,对比2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35.29%、总有效率82.35%分别优于对照组的11.77%、6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体重、臀围、腹腔内脏器脂肪含量(VA)、腹壁皮下脂肪含量(SA)较治疗前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指数(BMI)、腰围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体重、BMI、腰围、臀围、VA、SA均较治疗前下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指标均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在减轻体重同时可减少腹部VA、SA,降低并发症风险,疗效优异,腹部MRI观察VA、SA作为治疗疗效的量化标准更为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俞募配穴针灸治疗脾虚湿盛型单纯性肥胖症平台期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脾虚湿盛型单纯性肥胖症平台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俞募配穴疗法,即采用天枢、中脘、章门配合大肠俞、胃俞、脾俞的方法;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方法,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共3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体质指数(BMI)、腰围(WC)及腰/臀比(WHR)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降低BMI有效率为56.67%,减少WC有效率为75%,降低体重有效率为60.00%,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俞募配穴法在治疗脾虚痰湿型单纯性肥胖症平台期优于一般普通针刺方法,具有更显著的疗效。结论:俞募配穴针灸法治疗脾虚痰湿型单纯性肥胖症平台期疗效明显,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疗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结合艾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在饮食控制的基础上给予穴位埋线结合艾条灸治疗,对照组23例在饮食控制的基础上单给予穴位埋线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外观资料(体重、腰围、臂围、腰/臀比、体重指数、身体脂肪率%),对治疗前后的血清生化指标(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穴位埋线结合艾灸、单纯穴位埋线均能降低单纯性肥胖症患者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同时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7%、73.9%;说明穴位埋线结合艾灸、单纯穴位埋线都是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有效方法,但穴位埋线结合艾灸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穴位埋线治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结合艾灸、单纯穴位埋线都是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有效方法,但穴位埋线结合艾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有效率明显优于单纯穴位埋线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俞募配穴法针刺治疗合并胰岛索抵抗的单纯性肥胖临床疗效。方法:将57例合并胰岛素抵抗的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使用基础治疗(饮食及运动疗法),治疗组以脾胃俞募穴为主,对照组以脾、胃经穴为主,观察治疗前后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臀围、腰臀指数。结果:两组均可有效降低体重、体重指数,治疗组在减小腰围、臀围方面效果较好,且在总有效率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俞募配穴法针刺治疗合并胰岛素抵抗的单纯性肥胖疗效确定,尤其是对腰腹部肥胖的患者,可明显减小腰围、臀围。  相似文献   

16.
任旭  周国平  唐曦  刘小卫 《新中医》2011,(6):104-106
目的:观察整体经络针刺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整体经络针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治疗2疗程评价疗效。观察治疗前后的体重、体重指数、脂肪百分率的变化及近期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后体重、体重指数、脂肪百分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或显著性意义(P〈0.01,P〈0.05);治疗后2组比较,体重、体重指数、脂肪百分率变化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或显著性意义(P〈0.01,P〈0.05)。近期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86.7%,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整体经络针刺法治疗单纯性肥胖,操作简单易行,疗效明显,患者依从性好,有其合理性、科学性,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穴位埋线治疗腹型肥胖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疗法治疗腹型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测量两组患者体重、腹围(WC)、臀围(HC)、腰臀比(WHR)、体重指数(BMI)、腰围/身高比值(WHtR)以及体脂肪率的变化并据此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3.2%,对照组为70.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体重、WC、HC、BMI、WHtR及体脂肪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4星期后WHR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4、8星期后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是一种治疗腹型肥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减肥前后全身各部位脂肪含量、骨矿物质含量及瘦体重的变化。方法辨证针刺治疗37例单纯性肥胖患者,治疗前后检测相关肥胖指标、脂肪含量、骨矿物质含量及瘦体重,并对其差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针刺显著改善客观肥胖指标(体重指教、腰围、臀围、臂围),显著降低脂肪含量(全身、上肢、躯干),降低肌肉含量(全身、上肢、下肢),对骨矿物质含量无明显影响。结论针刺减肥无降低骨密度的不良反应,尤其适合腹型肥胖患者(对躯干部位降脂不减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通调督任合健脾利湿法针刺治疗脾虚型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通调督任合健脾利湿)及对照组(传统健脾利湿)两组,分别于针刺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脾虚症状及体征、脾虚评分、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臀围、股围、脂肪系数等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的脾虚积分均有下降(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调督任合健脾利湿法针刺对于脾虚型肥胖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