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危重症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临床特点、主要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并找到1种治疗AAD的有效方法。方法对440例老年危重患者使用抗生素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评价治疗AAD的疗效。结果 440例老年危重患者中发生AAD者109例,发生率24.8%,其中≥80岁者67例,占61.5%。AAD发生前使用频率较高的抗生素依次为碳青霉烯类(27.6%)、第三代头孢菌素(24.2%)、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6.3%)、第二代头孢菌素(8.4%)。AAD发生与使用抗生素种类、联合用药数量、疗程、疾病严重程度、采用医疗干预措施、高龄等因素相关;联合万古霉素、甲硝唑、伊曲康唑治疗ADD,治愈率95%,单药或两药合用者治愈率74%。结论合理选择和使用抗生素是预防控制老年危重症患者AAD的关键,联合应用万古霉素、甲硝唑、伊曲康唑治疗AAD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临床特征。【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本院560例应用抗生素治疗的住院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A AD的发生情况、发生因素、处理及预后。【结果】560例老年患者中发生A AD共50例(8.93%),46例为单纯性腹泻,4例为黏液脓血便伴不同程度的发热。A AD发生时间平均(4.12±2.78) d;引起ADD的抗生素共5类14个品种,按照发生频率依次为:头孢菌素、青霉素、碳青酶烯类、大环内酯类。禁食、应用抗生素种类多、腹部手术、实施侵袭性操作是引起AAD的相关因素。AAD组病死率8.00%(4/50)、住院时间(24.76±7.34) d分别高于未发生 AAD组的1.37%(7/510)、(15.78 ± 4.047) d( P<0.05)。【结论】住院老年患者AAD发生率较高,临床表现多样,影响因素复杂,对预后有不良影响,应积极防治老年患者AAD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科危重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主要危险因素及其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调查我院SICU近3年来488例重症患者AAD的发病情况,分析抗生素使用方法、禁食、腹部手术、疾病严重程度与AAD的关系。结果70例患者发生AAD,发生AAD前均使用广谱抗生素:禁食超过72h、腹部手术后、APACHE-Ⅱ评分高者AAD发生率均相应高于进食、非腹部手术、APACHE-Ⅱ评分低的患者(P〈0.05),头孢菌素类、碳青酶烯类及联合使用抗生素诱发AAD几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抗生素。结论禁食超过72h、腹部手术、APACHE-Ⅱ评分高、使用广谱抗生素是外科重症患者发生AAD的危险因素。积极使用胃肠道、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预防控制AAD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呼吸系统危重症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呼吸系统危重症患者出现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主要危险因素及其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调查我院呼吸科近3年来368例危重症患者AAD的发病情况,分析肺部感染病原及抗生素的种类、联合用药与AAD的关系。结果:34例患者发生AAD,发生AAD前均使用高级广谱抗生素,肺部感染的病原按比率依次为铜绿假单孢菌、肺炎克雷白杆菌、大肠埃希菌等,使用频率较高的抗生素依次为青霉素类、克林霉素、头孢二代、头孢三代及碳青酶烯类等。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预防发生AAD的有力措施,发生AAD后尽可能改用诱发AAD率低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儿科病房患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临床特点,探讨儿科AAD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35例各种感染的患儿,根据有无发生AAD分为AAD组(79例)及无AAD组(656例),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年龄、使用抗生素的种类、剂量、疗程等).[结果]本研究中AAD的发生率为10.7%(8/79),且均为单纯腹泻型.1岁以下占88.6%(70/79).导致ADD的最常见抗生素为头孢三代,占44.3%(35/79),且两种及三种联用者共占79.7%(64/79).ADD的发生与患儿年龄、抗生素种类应用及疗程、住院时间、禁食及采用医疗干预措施等危险因素有关.[结论]加强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儿科用药宜选用窄谱抗生素,尤其对于1岁以下小儿,同时尽量单一短程应用抗生素,尽可能减少或避免ADD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64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08年10月呼吸内科住院AAD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ADD发生率为5.2%;抗生素剂量为常规剂量,与腹泻的发生及严重程度无关;引起AAD的抗生素的使用频率依为头孢三代、青霉素类、碳青酶烯类、头孢二代、克林霉素;影响ADD发生因素为年龄大、禁食、抗生素种类多、抗生素应用时间长、采用干预措施、住院时间长,而给药途径、预防抗生素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中ADD的发生率较高,为减少ADD的发生,应合理选用抗生素:减少联合用药,避免预防抗生素,对AAD高危患者尽量选择诱发AAD概率低的抗生素:加强对老年患者监测;减少侵袭性操作;缩短住院时间;早期肠内营养或经口进食;应用抗生素的患者同时口服微生态制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引起内科住院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相关因素,为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内科住院患者AAD和同期住院应用抗生素但无AAD的147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单因素分析共筛选出10个因素与AAD有关,给药途径及预防抗生素无差异,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抗生素种类≥3种、抗生素应用时间≥10d、年龄≥60岁、病情重、禁食等5个因素是AD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AD的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通过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对老年监测补充益生菌、早期肠内营养或进食、对危重症者减少侵袭性操作、避免频繁更换抗生素等可预防和减少ADD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行肠外营养治疗的ICU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AAD)的影响因素。方法行肠外营养治疗的ICU重症患者177例,发生AAD者50例为AAD组,未发生AAD者127例为非AAD组。比较2组年龄,性别比例,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比率,ICU住院时间,入住ICU时白蛋白水平,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及益生菌、质子泵抑制剂、抗生素使用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行肠外营养治疗的ICU重症患者发生AAD的影响因素。结果177例患者AAD发生率为28.25%。AAD组年龄[(56.80±20.41)岁]大于非AAD组[(47.12±19.30)岁](P<0.05),ICU住院时间[(17.82±12.15)d]、抗生素使用时间[(13.08±8.84)d]长于非AAD组[(9.83±7.11)、(7.92±4.83)d](P<0.05),联合使用抗生素(72.00%)及联合使用3种抗生素比率(46.00%),加酶抑制剂类、抗真菌类、恶唑烷酮类及喹诺酮类抗生素使用比率(80.00%、58.00%、26.00%、28.00%)均高于非AAD组(43.31%、19.69%、62.99%、24.41%、12.60%、11.02%)(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20,95%CI:1.000~1.041,P=0.048)、ICU住院时间(OR=1.058,95%CI:1.007~1.113,P=0.026)、抗生素使用时间(OR=1.124,95%CI:1.062~1.189,P<0.001)、联合使用3种抗生素(OR=3.366,95%CI:1.655~6.848,P=0.001)、使用加酶抑制剂类抗生素(OR=2.350,95%CI:1.076~5.131,P=0.032)是行肠外营养治疗的重症患者发生AAD的影响因素。结论年龄、ICU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联合使用3种抗生素与行肠外营养治疗的ICU重症患者发生AAD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ICU患者应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治疗时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 AAD)的相关因素。方法应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的ICU患者98例,其中发生AAD者35例为AAD组,未发生AAD者63例为非AAD组。比较2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应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的ICU患者发生AAD的危险因素。结果 98例ICU患者中AAD发生率为35.71%;AAD组患者年龄[(62.06±23.44)岁]大于非AAD组[(48.03±20.61)岁](P0.05),男性、高血压比率(82.86%、48.57%)高于非AAD组(57.14%、20.63%)(P0.05),ICU住院时间[(18.77±10.85)d]和抗生素使用时间[(14.60±7.85)d]长于非AAD组[(12.49±8.48)、(9.76±5.63)d](P0.05),联合应用抗真菌药物比率(84.62%)高于非AAD组(60.42%)(P0.05),糖尿病比率、肠外营养、益生菌、质子泵抑制剂应用比率及入ICU时白蛋白水平、APACHEⅡ评分与非AA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OR=3.276,95%CI:1.041~10.310,P=0.043)、联合应用加酶抑制剂抗菌药物(OR=3.034,95%CI:1.047~8.788,P=0.041)是ICU患者应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治疗发生AA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ICU患者发生AAD时住院时间和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较长,联合应用抗真菌药物或加酶抑制剂抗菌药物可能增加应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治疗的ICU患者发生AAD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何文静  贺艳  郭莉萍 《全科护理》2013,(34):3247-3248
[目的]分析老年病人医院感染的情况,探讨相应的预防与控制对策.[方法]对发生医院感染的90例老年病人的感染类型、病原菌种类、是否用药及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同时期住院的匹配的未发生医院感染老年病人135例进行易感因素分析.[结果] 呼吸道感染居首位占66.7%,泌尿道感染20例(22.2%),胃肠道感染8例(8.9%),皮肤黏膜感染2例(2.2%);革兰阴性菌55例(61.1%),真菌25例(27.8%),革兰阳性菌10例(11.1%);医院感染和病人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广泛使用抗生素以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相关.[结论]老年病人由于合并疾病多及自身免疫力差,在长期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及住院期间进行侵入性操作均增加老年病人医院感染的几率.医护人员应严格加强隔离防护措施,通过悉心的护理与恰当的治疗,使老年病人医院感染的患病率降低.  相似文献   

11.
邓媛  吴建明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0):1804-1805,1808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患有严重肺和(或)腹腔感染,静脉应用2种以上抗菌药物且连续治疗〉5d,排除慢性胃肠道疾病的住院成年患者150例患者,随机分思连康治疗组(A组,50例)和金双歧治疗组(B组,50例)及对照组(C组,50例)。入选患者在抗感染治疗的同时,A组加用双歧杆菌、乳杆菌、肠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四联活菌片(思连康),B组加用双歧杆菌、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三联活菌片(金双歧),比较分析各组患者AAD的发生情况。【结果】C组患者AAD发生率(24%)明显高于A、B两组患者(P〈0.01);A组患者AAD发生率(4%)明显低于B组患者(10%)。【结论】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同时,口服微生态制剂思连康或金双歧均能有效预防AAD的发生,且思连康的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不同年龄的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患者的发病时间,以期为因人、因时施护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确诊治疗的、有明确发病时间记载的287例AA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年龄分为中青年组(65岁)和老年组(≥65岁),对其发病时间进行圆形分布图分析。结果中青年组AAD患者发病存在明显的月份集中趋势,集中月份在9月29日至次年2月18日,高峰月在12月9日;同时存在明显的时间集中趋势,集中时间在6:49至16:19,高峰时间在11:34。老年组AAD患者发病无月份集中趋势,发病呈均匀分布,但存在明显的时间集中趋势,集中时间在6:06至14:43,高峰时间在10:25。不同年龄组患者的发病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197,P0.05)。结论中青年AAD患者的发病时间与老年患者不同,防治侧重不一样,有针对性地做好中青年与老年患者的时间护理,有助于更好地防范AA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老年患者泌尿系统感染致病菌及其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老年患者泌尿系统感染致病菌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428例老年患者中段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耐药性监测。结果共检测出病原菌435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61.8%,革兰阳性球菌占25.1%,真菌占10.3%;老年女性革兰阴性杆菌的感染率显著高于男性(P〈0.01);革兰阴性及阳性细菌中分别以大肠埃希菌(39.1%)和肠球菌属(16.3%)最多。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呋喃妥因、氨卞西林-舒巴坦、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低;肠球菌属细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烷均100%敏感;葡萄球菌属细菌耐甲氧西林株达90.6%。结论老年患者泌尿系统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优势菌株,细菌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致医院获得性泌尿道感染(HAUTI)的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特点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耐药性现状,并对产ESBLs菌株所致HAUTI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发生院内革兰阴性菌HAUTI的住院病例共299例,对所采集的革兰阴性菌株进行鉴定,并用纸片琼脂扩散法检测所有革兰阴性菌株的药物敏感性,采用双纸片协同试验进行ESBLs表型确证。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产ESBLs菌株致HAUTI的危险因素。结果 299株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分离率最高(60.87%),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16.39%)、肺炎克雷伯菌(15.72%),299株革兰阴性菌中共检出产ESBLs菌株144株(48.16%),全部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检出率分别为63.19%和61.70%。产酶菌株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酶菌株;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前期第3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使用和留置尿管是独立的院内产ESBLs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R)分别为0.07、0.14、4.87,P〈0.001]。结论致HAUTI革兰阴性菌中产ESBLs菌株占据较高比例,与不产酶菌株相比,其对大多数抗菌药物均呈不同程度耐药。因此严格把握入住ICU、第3代头孢菌素及留置尿管使用指征,对防止产ESBLs菌株所致HAUTI具有突出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丁绍干 《医学临床研究》2012,29(8):1532-1534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并发心肾综合征(CRS)的相关危险因素,为CRS的预防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对确诊的138例CH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研究CRS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38例CHF患者中并发CRS共22例,发生率为15.94%.经logistic回归分析(Wald前进法)筛选出并发CRS的危险因素为糖尿病史、贫血、年龄(均P<0.05).[结论]高龄(≥80岁)、有糖尿病史和贫血的CHF患者并发CRS的风险性大,对以上三个危险因素加以重点评估和合理控制,可能降低CR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血栓弹力图(TEG)分析仪检测血小板聚集率,观察接受标准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住院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09例老年(年龄≥60岁)ACS患者,在常规服用阿司匹林100mg/d基础上,口服氯吡格雷75mg/d,5d以后采血,通过TEG方法测定患者服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的血小板聚集率。以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70%为氯吡格雷抵抗,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50%为阿司匹林抵抗。【结果】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为31.2%(34例),有10.1%(11例)发生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抵抗。氯吡格雷抵抗组与非抵抗组间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在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应用药物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氯吡格雷抵抗组中无吸烟史的患者更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5);此外还观察到女性(P=0.052)患者有容易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趋势。【结论】接受标准抗血小板治疗的老年ACS患者中,31.2%存在氯吡格雷抵抗现象。这一现象不受年龄、合并疾病、服用药物等影响,而阿司匹林抵抗或从未吸烟的患者更易发生氯吡格雷抵抗。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To compare the occurrence and prognosis of 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 (AAD) between patients treated with cefoperazone/sulbactam and piperacillin/tazobactam in the neurosurgery department.MethodsThis study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patients who received cefoperazone/sulbactam or piperacillin/tazobactam to prevent or treat 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s in the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of The First Medical Center of 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 between October 2019 and October 2020. For patients with AAD, clinical data, antibiotic usage, the incidence of diarrhea,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ResultsIn total, 356 patients were enrolled, and 65 (18.6%) experienced AAD, 38 patients in the cefoperazone/sulbactam group and 27 patients in the piperacillin/tazobactam group. The AAD rate did not differ between the treatment arms. Conversely, the dosage, intensity, and duration of antibiotic therapy differed between the groups, whereas no differences were noted in the time to the appearance of diarrhea and prognosis. According to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incidence of AAD did not differ between the groups (odds ratio [OR] = 0.85,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 0.46–1.48).ConclusionCefoperazone/sulbactam or piperacillin/tazobactam can lead to a similar incidence rate of AAD. The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antibiotics and empiric therapy often occurs. The 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should be improved.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和分析浙江萧山医院尿路感染患者中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产超广谱-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lactamase,ESBLs)和耐药特性,为临床合理利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方法 调查2007-2011年尿培养检出的大肠埃希菌, 对其临床分布进行分析;使用VITEK-6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作细菌鉴定;采用K-B琼脂扩散法检测耐药情况。 结果 共分离出771株大肠埃希菌,其中52.5%(405/771)产ESBLs,主要来源于泌尿外科、内科和肾病科等科室,超过总分离菌株的60.0%,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从2007年的44.2%增高到2011年的61.2%(P0.01),且2007-2011年大肠埃希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都有增高趋势,尤以对三、四代头孢菌素的增幅更为明显。ESBLs阳性株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头孢他啶等16种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ESBLs阴性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对头孢类药物耐药率逐年升高,产ESBLs菌株检出率也呈逐年增高趋势,且表现为多重耐药,临床应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9.
罗西川 《医学临床研究》2012,(10):1968-1969
【目的】分析老年肺部感染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关系,了解老年肺部感染与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97例年龄〉75岁的老年肺部感染患者胸片、心电图检查、血气分析、心肌酶谱及治疗等多个项目资料,分析其发生NSTEMI的比率。【结果1297例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其中低危患者177例中34例患者并发NSTEMI,占19.21%(34/177);高危患者120例中36例患者并发NSTEMI,占30.0%。%(36/120),两者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伴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要警惕并发NSTEMI,特别是有高危因素的患者更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及时确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