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晖 《颈腰痛杂志》2021,42(1):47-51
目的 探讨L4倾斜角(L4 inclination angle,L4IA)、小关节角(facet joint angle,FJA)与L4退行性椎体滑脱(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DLS)的相关性.方法 将2016年7月-2019年3月本院骨科收治的90例L4 DLS患者纳入DLS组,另将同期就诊的90例无椎体滑脱的腰背痛患者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L4 IA、FJA、椎旁肌横截面积、L4-5椎间盘Pfirrmann分级、小关节(facet joint,FJ)退变分级等参数;同时对DLS发生的相关预测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两组L4IA、FJA、FJ退变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和椎间盘Pfirrmann分级、椎旁肌横截面积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4IA、FJA和FJ退变分级均为L4椎体滑脱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L4IA的临界值为11.15°,FJA的临界值为60.19°.结论 L4IA、FJA对L4椎体滑脱有显著影响,其中L4IA>11.15°、FJA>60.19°的患者更易发生L4椎体滑脱.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Roussouly分型观察不同脊柱骨盆类型的退变性腰椎滑脱(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 DLS)患者L4, 5关节突关节的形态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2年5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就诊的142例DLS患者资料, 男33例, 年龄(65.0±10.7)岁;女109例, 年龄(61.8±9.6)岁。在CT图像上测量L4, 5关节突关节的形态学参数:关节突关节角(facet joint angle, FJA)、椎弓根-关节突关节角(pedicle facet angle, PFA)、关节突关节的不对称性(facet joint tropism, FT)和关节突关节的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程度;在术前站立中立位腰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 SS)、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 LL)、L4椎体滑移程度(percentage of slip distance, SDP)。根据Roussouly分型将患者分为四组(Ⅰ、Ⅱ、Ⅲ和Ⅳ型), 比较各组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 :测量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下腰椎关节突关节角度,观察其关节突关节不对称(facet tropism,FT)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8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LDH和腹部疾病患者。LDH组共纳入52例,其中男42例,女10例,年龄为17.9±1.4岁(14~20岁);L4/5椎间盘突出33例,L5/S1突出18例,L4/5、L5/S1双节段椎间盘突出1例;中央型椎间盘突出24个节段,左侧突出18个节段,右侧突出11个节段。选择腹部CT扫描的层面经过椎间盘且与上位椎体的下终板平行的腹部疾病患者111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87例,女24例,年龄为17.8±1.7岁(14~20岁)。LDH组在腰椎CT片上测量L3-4、L4-5、L5-S1关节突关节角度(作一直线通过椎间盘中点连接棘突基底部中点作为腰椎矢状轴,通过上关节突内外点作一连线,一侧连线与腰椎矢状轴相交所形成的角度即为一侧关节突关节角度),双侧角度之差10°作为FT的衡量标准。对照组在腹部CT片上测量L3-4、L4-5、L5-S1关节突关节角度。结果:LDH组各节段的关节突关节角度的平均值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52例LDH患者中,L3-4节段出现FT的患者19例,L4-5节段出现FT 27例,L5-S1节段出现FT 24例;而对照组111例患者中相对应节段出现FT的患者分别为19例、28例、18例,LDH组各节段FT出现的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LDH组34例L4/5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中,15例出现FT;19例L5/S1椎间盘突出患者中,13例出现FT;椎间盘突出节段FT出现的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相应节段(P0.05)。结论:在青少年LDH患者的下腰椎中FT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与青少年LDH的发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23):2198-2200
[目的]比较患病节段为L_(4-5)和L_5/S1的青少年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骶部解剖影像学差异,探讨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解剖学原因。[方法]2010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7例,其中按发病节段不同分为两组,L_(4-5)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3例,男9例,女4例,年龄13~18岁,平均(16.2±3.5)岁。L_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4例,男10例,女4例,年龄14~18岁,平均(16.3±3.1)岁。分别测量两组患者腰骶部解剖结构形态,即L_5横突长度,腰椎正位X线片上髂嵴连线高度及移行椎情况,腰椎CT轴向平扫上病变间隙的关节突关节形态及关节突关节角,并对两组间的上述影像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年龄及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_(4-5)椎间盘突出症患者L_5横突长度、髂嵴连线高度及有腰椎骶化的比例明显大于L_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P<0.05),关节突关节不对称的比例两组接近(L_(4-5)61.5%VS L_5/S16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骶部的解剖变异对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及发病的节段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男性与女性人群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对其腰椎间盘退变的影响。方法自2015年1月-2018年1月,共纳入126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人群,按性别分为男性组75例与女性组51例。统计所有患者的椎体BMD值和L_(1-5)腰椎间盘退变Pfirrmann评分情况,并分析男性和女性人群腰椎BMD值与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性。结果 (1)男性组各节段腰椎BMD水平均显著高于女性组,且两组下腰椎段椎体(L_3、L_4)BMD均显著高于上腰椎段椎体(L_1、L_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男性组各节段腰椎间盘退变程度均低于女性组,且两组下腰椎段椎间盘(L_(3-4)、L_(4-5))退变程度均显著高于上腰椎段(L_(1-2)、L_(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男性组L_4BMD水平与腰椎间盘(L_(4-5))退变程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女性组L_3和L_4BMD水平与腰椎间盘(L_(3-4)、L_(4-5))退变程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无论是男性或女性人群,其下腰椎段椎体BMD与相邻的椎间盘退变程度均呈负相关关系,BMD水平越低则相邻椎间盘退变程度越严重;反之,BMD水平提高,则椎间盘退变有减缓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腰椎关节突关节形态学变化在退变性腰椎滑脱(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DLS)发生中的病因学意义。方法自2007年1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L4,5 DLS患者中随机选取115例作为观察组,男28例,女87例;年龄41~76岁,平均57.3岁。自体检人群(无脊柱滑脱及腰腿痛表现)中随机选取与DLS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115例作为对照组,男31例,女84例;年龄45~77岁,平均56.4岁。两组均行腰椎正、侧位X线片,CT平扫及多层面重建检查。于侧位X线片测量DLS组患者腰椎滑脱程度(Taillard指数),CT图像分别测量滑脱组及对照组L3,4、L4,5节段两侧关节突关节角并评估两组小关节不对称程度,矢状面CT重建图像测量两组L3,4、L4,5关节突关节椎弓根角(pedicle facet angle,P?F角),对两组相应节段所测角度进行比较分析;CT横断面骨窗下对两组L4,5关节突关节进行退变程度分级并比较,且对DLS组不同退变等级之间的滑脱程度进行分析。对DLS组L4,5的关节突关节角、P?F角与滑脱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DLS组L4,5均为Ⅰ度滑脱。DLS组L3,4、L4,5节段关节突关节角与对照组相应节段相比明显偏向矢状位;P?F角均较对照组大,更倾向于水平位。小关节不对称程度,L4,5节段DLS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L3,4节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L4,5关节突关节退变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LS组患者L4,5关节突关节不同退变等级之间,滑脱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LS组L4,5滑脱程度与其关节突关节角、P?F角无相关性。结论关节突关节形态学变化(更小的关节突关节角、水平化的P?F角、小关节不对称)对退变性腰椎滑脱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病因学意义,但其作用不应被夸大;关节突关节退变是随着年龄增长出现的继发性改变,而腰椎滑脱加剧了小关节的退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脊柱骨盆参数分析腰椎峡部裂患者椎弓根-关节突形态学特点,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20年5月至2023年1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L5峡部裂患者121例(峡部裂组)、L4, 5退行性滑脱患者108例(滑脱组)以及L4, 5正常但L5S1椎间盘突出的患者100例(对照组), 均行腰椎X线片及CT三维重建检查。在站立中立位腰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椎体滑移率(percentage of slip, SP)和脊柱骨盆参数, 包括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 SS)和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 LL)。在腰椎CT三维重建像上测量L4和L5椎弓根-关节突关节的形态参数, 包括关节突关节角(facet joint angle, FJA)、椎弓根-关节突关节角(pedicle facet angle, PFA)、关节突关节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分级和关节突关节不对称性(facet joint tropism, FT)。比较峡部裂组、滑脱组和对照组脊柱骨盆参数、椎弓根-关节突关节形态参数的差异, 分析各组组内脊柱骨盆参数和L4和L5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关节突关节角度与退行性腰椎滑脱(DLS)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7月~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单纯退行性L4/5节段前滑脱患者为DLS组,年龄55.6±8.8岁,排除腰椎骨折及峡部不连者;对照组为57例同期无滑脱及腰腿痛的其他疾病患者,年龄53.7±9.4岁。两组均行腰椎CT检查,在CT定位像上测量DLS组患者L4/5节段滑移距离及下位椎体矢状径,计算腰椎滑脱程度(Taillard指数);在CT图像上测量两组L3/4、L4/5及L5/S1节段关节突关节角并进行比较分析;骨窗条件下观察DLS组L4/5关节突关节退变程度,按Fujiwara标准进行分级,并按不同退变等级分3组比较滑脱程度;对DLS组L4/5的关节突关节角与滑脱程度进行直线相关性分析。结果:DLS组L4/5均为Ⅰ度滑脱,Taillard指数为0.1679±0.0365。DLS组L4/5关节突关节角为33.1°±12.2°,小于对照组的49.5°±11.4°,差异有显著性(P<0.001);DLS组与对照组L3/4关节突关节角分别为36.1°±9.1°与38.6°±8.0°,无显著性差异(P>0.05);DLS组与对照组L5/S1关节突关节角分别为48.5°±13.0°与51.9°±13.0°,无显著性差异(P>0.05)。DLS组L4/5滑脱Taillard指数与其关节突关节角度无相关性(r=0.065,P>0.05)。DLS组患者L4/5关节突关节退变程度为Ⅱ度4例,Ⅲ度23例,Ⅳ度33例,其滑脱Taillard指数分别为0.1837±0.0418、0.1723±0.0370和0.1589±0.0343,各组间滑脱程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DLS患者滑脱节段的关节突关节角明显小于非滑脱患者的相应节段,但关节突关节角度与DLS的关系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L_4及L_5峡部裂对应的椎间盘退变程度,探讨不同节段腰椎峡部裂对腰椎间盘退变程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015年因腰腿痛就诊的204例腰椎单节段峡部裂患者,根据病变位置的不同分为L_4峡部裂组及L_5峡部裂组。L_4组69例,男18例,女51例;年龄27~72岁,平均51.74岁;L_5组135例,男48例,女87例;年龄22~76岁,平均50.16岁。两组性别(x~2=1.871,P=0.171)以及年龄(t=1.148,P=0.25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测量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以及滑脱率。根据改良Pfirrmann分级标准评定椎间盘退变程度并将1~8级分别计为1~8分,按Modic改变分型标准判定终板退变程度并将正常~Ⅲ型分别计为1~4分。比较两组LL、SS、滑脱率、改良Pfirrmann分级以及Modic改变。[结果]两组LL(L_4组42.44°±11.92°,L_5组44.18°±11.42°)和SS(32.97°±9.03°,35.41°±9.3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_4组滑脱率为(27.96±12.87)%,明显高于L_5组的(19.44±14.52)%(t=4.112,P<0.01)。L4组改良Pfirrmann分级及Modic改变分别为(6.96±1.13)分、(2.46±1.38)分,均明显高于L_5组的(5.82±1.70)分、(1.78±1.10)分(P<0.01)。[结论]尽管L_4峡部裂的发病率较L_5峡部裂低,但其滑脱程度更重,对应的椎间盘退变程度也更严重。临床上对于L_4峡部裂患者要更加引起重视,避免远期因严重退变而需要更大创伤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下腰椎各节段椎小关节退变程度与脊柱-骨盆矢状面各平衡参数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11月符合选择标准的12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8例,女62例;年龄24~77岁,平均53岁。病程3~96个月,平均6.6个月。病变节段:L3、4 32例,L4、5 47例,L5、S1 52例。患者均摄腰椎CT及站立位腰椎侧位X线片,依据Pathria分级系统对下腰椎小关节退变程度进行分级,并测量以下矢状面参数:脊柱参数——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上腰弯前凸角(upper lumbar lordosis,ULL)、下腰弯前凸角(lower lumbar lordosis,LLL)和骨盆参数——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将所有患者按PI测量值分为小于正常范围组(A组)、正常范围组(B组)和大于正常范围组(C组),分节段比较各组小关节退变程度;同时,将所有患者分节段依据小关节退变程度分为轻度退变(0、Ⅰ级)组(N组)及重度退变(Ⅱ、Ⅲ级)组(M组),比较矢状面参数与各节段小关节退变之间的关系。结果在L4、5和L5、S1节段,A、B、C组间小关节退变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小关节退变更严重;但在L3、4节段,各组间小关节退变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节段N、M组间除P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于正常范围的PI可导致或加重L4、5及L5、S1节段小关节的退变;PT及PI与下腰椎小关节退变程度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椎间盘源性腰痛人工椎间盘置换术(artificial disc replacement,ADR)的中期疗效。方法 2004年7月至2007年7月采用ADR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21例(24个椎间盘),男9例,女12例;年龄26~67岁,平均46岁。均经椎间盘造影明确诊断。手术节段:L4-5 5例,L5S1 13例,L4-5+L5S1 3例。SB Charité Ⅲ型椎间盘假体22个,Activ L型椎间盘假体2个。集中随访时行X线、CT和MR检查,评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结果 随访时间4~7年,平均5.1年。(1)腰腿痛较术前明显缓解,腰痛、腿痛VAS及ODI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未出现椎间盘假体脱出、断裂、塌陷及手术节段自发性融合。1例双间隙手术者术后出现腰椎轻度侧凸,1例单间隙手术者出现相邻节段骨质增生加重。(3)手术节段椎间隙前缘高度较术前平均增加6.3 mm,后缘高度平均增加1.9 mm,节段性前凸角平均增加2.9°,椎间活动度平均为4.6°。近侧相邻节段椎间活动度平均减少2.5°。腰椎前凸角平均增加7.8°,腰椎屈伸活动范围平均增加2.4°。(4)近侧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MR分级及关节突关节退变CT分级无明显变化,手术节段关节突关节退变CT分级增加。结论 椎间盘源性腰痛ADR术后5年手术节段仍保留一定的活动度,近侧相邻节段椎间盘和关节突关节退变缓慢,但手术节段关节突关节存在退变加速现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退变性腰椎滑脱融合术后邻近节段椎间盘的远期退变情况.方法 分析62例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融合术后5~9年的影像学资料,其中单节段融合37例,多节段融合25例,根据Pfirrmann系统对融合的邻近节段椎间盘进行退变分级,对单节段和多节段融合的邻近节段、融合的近侧和远侧节段椎间盘退变情况及JOA评分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融合的近侧和远侧节段椎间盘退变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侧比远侧节段退变更明显;多节段和单节段融合术后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节段比单节段更严重.末次随访时,单节段融合组的JOA评分显著高于多节段融合组(P<0.05).结论 退变性腰椎滑脱融合术可引起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最好选择单节段和远侧节段融合,尽量避免多节段和近侧节段融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长节段与短节段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DLS)并椎管狭窄的短期临床疗效,探索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脊柱外科2014年1月—2015年7月收治的81例DLS并椎管狭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长节段组(A组)33例,手术节段为T_(10)~S_1 10例、T_(10)~L_5 4例、T_(11)~S_1 12例、T_(11)~L_5 7例;短节段组(B组)48例,手术节段为L_(2~4) 2例、L_(3,4) 4例、L_(3~5) 10例、L_(4,5) 12例、L_4~S_1 12例,L_5~S_1 8例。记录并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腰椎侧凸Cobb角、腰椎活动度(ROM)、腰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末次随访时腰椎侧凸Cobb角、腰椎ROM显著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末次随访腰痛VAS评分及ODI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痛VAS评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围手术期出现脑脊液漏2例、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1例、一过性神经根损伤1例,B组出现脑脊液漏1例、一过性神经根损伤1例。结论 2种固定方式均能有效改善DLS并椎管狭窄患者下肢疼痛及间歇性跛行症状。与短节段固定相比,长节段固定对腰痛改善效果较好,但腰椎ROM变小且围手术期并发症较多。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下腰椎(L3~S1)终板矢状面形态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7年7月就诊我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和无明确腰椎疾病的志愿者。共纳入LDH患者141例,其中男61例,女80例,年龄61.6±10.1岁(41~79岁),身体质量指数(BMI)为26.3±3.4(18.3~33.2)。对照组纳入志愿者109例,其中男47名,女62名,年龄55.4±12.2岁(40~87岁), BMI为25.3±3.6 (17.6~32.5)。在腰椎CT正中矢状面重建图像上测量LDH患者椎间盘突出节段的终板形态和志愿者腰椎L3下终板至S1上终板的终板形态学参数,包括终板屈曲深度(ECD)、矢状面屈曲角(SCA)和终板屈曲顶点位置(ECA);相应节段椎间盘退变程度在MRI上通过Pfirrmann分级进行评估。应用t检验比较LDH组与对照组终板矢状面形态学参数;选择L4/5和L5/S1两节段中相同退变程度(PfirrmannⅢ级,PfirrmannⅣ级)的椎间盘,比较LDH组患者和对照组志愿者的终板矢状面形态。将LDH组患者和对照组志愿者终板数据合并后按照椎间盘退变程度分组(PfirrmannⅡ级~PfirrmannⅤ级),应用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不同退变程度椎间盘终板形态参数的组间差异。结果:LDH组各节段终板EC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L4上终板P=0.016,其余终板P0.01),SCA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除L3下终板外(P=0.014),所有节段终板ECA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4/5和L5/S1节段中PfirrmannⅢ级和Ⅳ级椎间盘终板,相同节段和退变分级的组间比较结果显示,LDH组终板ECD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SCA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ECA未出现组间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退变程度椎间盘终板形态参数组间比较显示,随着椎间盘退变进展,各节段ECD降低(P0.01),SCA增大(P0.01),ECA未出现一致的组间变化趋势。结论:LDH患者相比对照组志愿者,其下腰椎终板矢状面屈曲程度较低,退变程度较高的椎间盘其终板屈曲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弹性棒固定治疗两节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评估其对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方法将68例两节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采用L_(3~4)、L_(4~5)椎间盘切除减压后弹性棒椎弓根钉固定术;对照组32例采用L_(3~4)、L_(4~5)椎间盘切除、横突植骨、椎弓根钉棒固定术。采用疼痛VAS评分评价临床疗效,通过X线片测量腰椎各间隙高度。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5~34(26.2±2.3)个月。VAS评分:两组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上位邻近节段L_(2~3)椎间隙高度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_(3~4)、L_(4~5)节段椎间隙高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弹性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并能降低相邻节段退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棘突间动态非融合装置Coflex与腰椎后路融合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中期疗效,探讨Coflex在预防相邻节段退变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2年6月应用棘突间动态非融合Coflex和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L_(4、5)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Coflex组和融合组。患者于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对患者术前及术后随访时的腰椎侧位X线片及过伸、过屈侧位X线片和MRI片进行测量,用统计软件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oflex组及融合组分别有20及22例患者被纳入本研究。两组患者术前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及随访时间均匹配。两组VAS、ODI评分末次随访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Coflex组L_(3、4)节段ROM与手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融合组L_(3、4)节段ROM末次随访(7.38±1.15)°比手术前增加(5.75±0.4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两组L_(3~4)和L_5~S_1椎间隙高度与术前比较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Coflex组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改良Pfirrmann分级,共有4例升高,融合组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分级共有10例升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棘突间动态非融合Coflex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可达到与融合固定同样的中期临床疗效,并且在减少相邻节段退变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退变性腰椎滑脱(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DLS)中腰椎-骨盆结构特点及其在退变性腰椎滑脱症中的意义。方法:对2015年4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45例单纯退行性L_(4,5)节段腰椎滑脱患者(滑脱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50例(对照组)体检资料齐全的健康者进行比较。通过影像学资料对受试者的腰椎-骨盆结构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分析DLS患者的脊柱-骨盆特点。观察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椎间盘及关节突关节退变特点。利用Spearson分析各观察项目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滑脱组L_(4,5)关节突关节角、腰椎前凸角、骨盆入射角、骨盆倾斜角、骶骨倾斜角为(36.5±11.2)°、(44.2±7.3)°、(66.5±11.6)°、(22.2±10.0)°、(33.4±11.3)°。对照组L_(4,5)关节突关节角、腰椎前凸角、骨盆入射角、骨盆倾斜角、骶骨倾斜角为(44.4±8.2)°、(36.7±8.5)°、(55.4±13.2)°、(14.4±7.0)°、(42.3±13.1)°,滑脱组骨盆入射角、腰椎前凸角、骨盆倾斜角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而关节突关节角、骶骨倾斜角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骨盆入射角与骨盆倾斜角、骶骨倾斜角之间有相关性(P0.05),椎间盘退变与关节突关节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滑脱组L3-S1椎间盘及L_(4,5)关节突关节退变更加严重。结论:腰椎-骨盆结构在退变性腰椎滑脱中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腰椎前凸及骨盆后倾现象在腰椎退变性滑脱身体代偿机制中有重要作用,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与腰椎间盘退变是相互促进的,腰椎滑脱加剧椎间盘与关节突关节退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与非LDH腰痛人群腰骶部形态学参数之间的差异,探讨LDH患者腰骶部形态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南京鼓楼医院收治的107例LDH患者(LDH组)及72例腰背部疼痛人群(对照组)影像学资料。分别在站立位全脊柱侧位X线片上测量并比较2组研究资料的椎间盘角(IDA)、腰椎前凸角(LLA)、腰骶前凸角(LSLA)、骶骨倾斜角(SSA)及腰骶角(LSA)。结果 LDH组患者L_4/L_5和L_5/S_1节段IDA、LLA、SSA及LSA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_4/L_5节段突出者的L_4/L_5节段IDA低于L_5/S_1节段突出者,而L_5/S_1节段突出者的L_5/S_1节段IDA则低于L_4/L_5节段突出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DH患者的LLA、SSA及LSA比正常人明显降低。LDH患者生理曲度的丢失主要由责任节段IDA的减小所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Topping-off与融合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比性研究邻近节段的退变情况。[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99例L3~5退行性腰椎病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Topping-off组(L_(4~5)PLIF+L_(3~4)Coflex)45例,男21例,女24例,平均年龄61.50岁(46~77岁);融合固定组(L3~5PLIF)54例,男25例,女29例,平均年龄63.70岁(50~75岁)。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选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临床疗效。拍摄腰椎平扫MRI及站立位正侧屈伸位X线片,测量并记录术前、术后2年邻近节段L2-3椎间活动度及椎间盘MRI改良Pfirrmman分级,术前、术后2年Coflex置入节段L_(3~4)的椎间活动度,术后2年Topping-off组复合邻近节段活动度(Coflex置入节段L_(3~4)与其上位节段L_(2~3)椎间活动度之和)。[结果]平均随访时间(35.20±7.80)月(24~48月)。Topping-off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明显小于融合固定组(P<0.05)。术后2年腰痛及腿痛VAS、ODI评分与术前比较,两组均有明显好转(P<0.05)。术后2年L_(2~3)椎间活动度,与术前比较Topping-off组无明显变化(P>0.05),融和固定组明显增加(P<0.05);组间比较Topping-off组明显小于融合固定组(P<0.05)。术后2年Topping-off组复合邻近节段活动度与融合固定组L_(2~3)椎间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腰椎MRI显示L_(2~3)椎间盘改良Pfirrman分级,Topping-off组明显优于融合固定组(P<0.05)。[结论]Topping-off对比融合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具有创伤小、出血少、临床效果相似的特点,Coflex置入节段承担近端腰椎部分活动与应力,有助于减缓邻近节段的退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腰椎后路单/双节段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后上邻近节段关节突关节(facet joint,FJ)退变的情况,分析上邻近节段FJ退变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行PLIF的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共49例,男27例,女22例,平均年龄55.4±8.6(41~72)岁,随访时间33.0±6.3(25~43)个月,根据融合节段分为L4/5组26例;L4-S1组23例。收集各组患者性别、年龄、随访时间、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一般资料,比较术前、末次随访时手术上邻近节段FJ的X线、CT、MRI影像学特征(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侵蚀)、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关节突关节角不对称度,依据Weishaupt分级评估FJ退变特征及退变分级,采用秩和检验对两组患者FJ的退变程度进行组内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随访时间、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BMI等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L4/5组术前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侵蚀的发生率分别为51.9%、38.4%;末次随访时发生率分别为73.1%,67.3%。L4-S1组术前发生率分别为67.3%、34.8%;末次随访时发生率分别为97.8%、60.9%。末次随访时,L4/5组邻近FJ重度退变率为52%,L4-S1组为78.2%。术前L4/5组椎间隙高度、关节突角不对称度分别为8.95±0.38mm、7.79°±0.21°;L4-S1组分别为8.65±0.63mm、7.90°±0.09°;末次随访时,L4/5组分别为8.33°±0.51mm、10.43°±0.33°;L4-S1组分别为7.68±0.53mm、12.06°±0.2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后路双节段融合固定较单节段更易引起上邻近节段FJ退变,且更容易引起关节突的不对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