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159例CHF病人,随机分两组,治疗组8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50ml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00ml脉滴注,每天1次。对照组79例仅予强心、利尿、扩血管及ACEI或ARB等常规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5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病人的临床心功能改善情况,测定病人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舒张末内径。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73.3%(P〈0.05),两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有提高,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对CHF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
生脉针配合复方丹参针治疗慢性心功能衰竭50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配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慢性心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0例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加生脉液100ml静脉滴注,或50%葡萄糖注射液30ml加生脉液30ml静脉注射;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加复方丹参注射液16ml静脉滴注。对照组48例用硝酸甘油静脉滴注配合洋地黄静脉注射或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总有效率9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V1)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配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功能衰竭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黄芪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增效减毒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黄芪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增效减毒作用。方法:将120例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黄芪组与对照组,黄芪组于化疗同时予黄芪注射液20ml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21天为1个疗程,连用4个疗程;对照组单纯用化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黄芪组的病变进展率、外周血WBC、PLT降低程度小(P<0.05);CD8下降明显(P<0.05),CD4/CD8比值上升明显(P<0.01),血清IgG、IgM含量明显增高(P<0.05);两组血清IgA含量无明显变化;Karnofsky评分黄芪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黄芪辅助化疗可抑制肿瘤进展,降低毒副反应,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和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对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经患者知情同意。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与观察组(45例)。患者均接受扩张血管药物、地高辛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以予5%葡萄糖注射液(200ml)加入黄芪注射液(60ml)每日1次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丹参注射液(20m1),每日1次静脉滴注静滴。2l天为一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的VEDD、VMI明显降低,EF、E/A提高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药物联合使用。能明显改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室舒张收缩功能,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参麦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20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胶痛的临床疗效,将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成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参麦注射液4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凡参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15天。观察心绞痛发作次数、血压、心率、硝酸甘油服数量、静息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60%,对照组为25%(P<0.05)。治疗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含服量、心肌耗氧指数、静息心电图有明显的改善(P<0.05-0.01)。提示参麦注射液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红花注射液治疗脑梗塞45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对脑梗塞的治疗作用。方法:将75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红花治疗组:红花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500ml或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低右对照组: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加维脑路通针400mg静脉滴注。结果:红花治疗组愈显率73.33%,低右对照组愈显率50.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红花治疗组在降低红细胞压积及血小板粘附率方面明显优于低右对照组(P<0.05)。结论:红花注射液在脑梗塞治疗方面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将4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常规使用利用尿剂、强心剂、血管转换酶抑制剂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心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功能改善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8%,两组比较,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率降低,左室射血分数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益气通络解毒汤联合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6例CHF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采用益气通络解毒汤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38例采用规范化西药治疗。2组均6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采用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问卷( MLHFQ)评价2组的生活质量水平;CHF改善情况按心力衰竭评分表评价;统计再次住院率、病死率;观察治疗前后2组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6 min步行距离(6MWT)变化。结果2组MLHFQ评分均呈减少趋势,治疗2~6个月后治疗组MLHF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心力衰竭程度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2组均获走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7±2.3)个月,随访期间治疗组再次住院率、死亡率低于对照组( P<0.05)。2组治疗后LVDd、LVEF、6MWT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LVDd、LVEF、6MWT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益气通络解毒汤联合美托洛尔治疗CHF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及远期预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改善恢复期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治疗组:黄芪注射液40ml+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qd,连用15d。对照组:复方丹参20m1+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qd,连用15d。两组患者于治疗后进行疗效判断。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7.18%,57.33%,显效率分别为38.46%,20.00%,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性(①P〈0.01②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无变化。结论:黄芪注射液能改善恢复期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黄芪注射液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4,自引:0,他引:6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体液免疫(IgG、IgA、IgM)、细胞免疫(T细胞亚群)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影响。方法:将62例属NYHA心功能分级为2~4级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同时,治疗组加用黄芪注射液30ml(相当于生药60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对照组用硝酸甘油1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均为20天。两组治疗前后均采血测定IgG、IgA、IgM、T细胞亚群和sIL-2R,同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临床心功能改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25.8%、74.2%,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治疗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收缩末期容积(ESV)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CD4和CD4/CD8比值上升(P<0.05),sIL-2R明显下降(P<0.05),IgG、IgA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能够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可作为治疗CHF的重要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体液免疫(IgG、IgA、IgM),细胞免疫(T细胞亚群)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脂质(LPO)及血粘度的影响.方法:将60例属NYHA心功能级为2~4级的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同时,治疗组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250 ml静滴,每天一次,对照组用硝酸甘油1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每天一次,疗程均为20天.两组治疗前后均采血测定IgG、IgA、IgM、T细胞亚群、SOD、LPO和血粘度,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的临床心功能改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收缩末期容积(ESV)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CD4、CD4/CD8、SOD的值明显上升(P<0.05),IgG、IgA、IgM、LPO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治疗后治疗组的血粘度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具显著性(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能够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对治疗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脂康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B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和洋地黄制剂治疗,血脂康组(3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脂康治疗0.5年,治疗前后采用超声心动图和酶联免疫法分别测定心功能和CRP水平。结果(1)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舒张期末内径和左室收缩期末内径治疗后两组均显著下降(P〈0.05),且血脂康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和E/A峰比值显著上升(P〈0.05),且血脂康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CRP:治疗后血脂康组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血脂康在改善心功能的同时能降低血清CRP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芪参益气滴丸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血浆超敏C反应蛋(hs-CRP)和B型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抗心力衰竭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疗程12周.治疗前后用彩色多普勒测定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测定血浆hs-CRP和BNP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心功能指标LVEF,LVESD,LVEDD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hs-CRP,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HF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可明显降低血浆hs-CRP及BNP水平,同时降低LVESVI,LVEDVI,增加LVEF,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舒肺颗粒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功能不全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0例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氟罗沙星0.2g静脉滴注,每天2次;喘定,每次0.2g,每天3次口服;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舒肺颗粒10g,每天3次口服;两组疗程均为3周,并观察心功能、右心功能(A峰、E峰、VA/VE、SPAP、PEP、RVET、PEP/RVET)、临床症状、体征、舌象的改善情况,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1.7%)明显优于对照组(70.0%,P〈0.01);中医症状积分、心功能和实验室指标等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舒肺颗粒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功能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5.
参麦注射液结合西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结合西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参麦注射液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一致的心衰标准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疗程均为14d。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73.3%(P<0.05);每搏输出量、每分排血量、心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用参麦注射液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对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79例具有症状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完全随机分成芪参益气滴丸组和对照组,芪参益气滴丸组在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芪参益气滴丸,服药时间0.5 a,对照组予常规抗心衰治疗.两组分别于服药前及服药后半年检查动态心电图,计算窦性心率震荡(HRT)的两个量化指标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通过超声心动图测定每分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行6 min步行试验(6-MWT).对比组间及组内治疗前后上述参数.[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左室射血分数及六分钟步行试验改善更优,TS阳性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芪参益气滴丸可显著增加抗心衰疗效,并改善慢性心功能不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对预防猝死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六味地黄丸对激素和环磷酰胺(CTX)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干预作用.方法 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常规采用激素标准疗程给予泼尼松,同时给予CTX 8~12 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累积总剂量≤150 mg/kg),并予对症处理;治疗组同时加服六味地黄丸.结果 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肌酐、血沉、补体C3等指标两组治疗后均显著改善(P<0.01),除血肌酐外,其他指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复发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六味地黄丸能显著提高激素及CTX对LN的疗效,减少其复发,并能对抗激素及CTX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对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血浆凋亡相关因子可溶性Fas(Soluble Fas,sFas)、可溶性Fas配体(soluble FasL,sFasL)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的影响。方法将84例NYHA心功能分级属Ⅱ~Ⅳ级的CHF患者随机分为黄芪治疗组(治疗组,42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2例),两组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浆sFas、sFasL、TNF—α水平,同时评估NYHA心功能分级,测定左室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NYHA心功能分级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或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减小,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血浆sFas、sFasL、TNF—α水平明显下降,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对照组除TNF—α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外,余均无明显变化。结论黄芪注射液能够降低CHF患者血浆凋亡相关因子水平,可作为治疗CHF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