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丙酮酸脱氢酶激动剂二氯醋酸二异丙胺(DADA)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作为靶细胞,进行了以下研究:1.DADA对高糖诱导的血管EC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O)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影响;2.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Westernblotting杂交分别观察高糖诱导的PKCα、PKCδ的位置变化及蛋白表达量的影响;实验分组:对照组:浓度为5.5mM;高糖组:浓度为30mM;DADA(1×10-5M,1×10-4Mor1×10-3M) 高糖组。结果1.30mM高糖可诱导EC功能紊乱:高糖可诱导EC功能紊乱:NO浓度降低,sICAM-1水平增加,DADA可抑制高糖诱导的上述变化;高糖可诱导HUVECs的PKCα及PKCδ表达位置转移;PKCδ表达增强,但对PKCα表达影响不明显。结论DADA可以纠正高糖所致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可能部分是通过PKCα及PKCδ途径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丙酮酸脱氢酶激动剂二氯醋酸二异丙胺(DADA)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作为靶细胞,进行了以下研究:1.DADA对高糖诱导的血管EC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O)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影响;2.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Westernblotting杂交分别观察高糖诱导的PKCα、PKCδ的位置变化及蛋白表达量的影响;实验分组:对照组:浓度为5.5mM;高糖组:浓度为30mM;DADA(1×10-5M,1×10-4Mor1×10-3M) 高糖组。结果1.30mM高糖可诱导EC功能紊乱:高糖可诱导EC功能紊乱:NO浓度降低,sICAM-1水平增加,DADA可抑制高糖诱导的上述变化;高糖可诱导HUVECs的PKCα及PKCδ表达位置转移;PKCδ表达增强,但对PKCα表达影响不明显。结论DADA可以纠正高糖所致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可能部分是通过PKCα及PKCδ途径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吡格列酮(PIO)对内皮细胞(EC)功能指标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体外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分别加入5.5mmol/L葡萄糖(对照组)、30mmol/L葡萄糖(高糖组)以及30mmol/L葡萄糖 PIO(10-9mol/L、10-7mol/L、10-5mol/L)(PIO 高糖组),检测各组内皮细胞一氧化氮(NO)和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及细胞凋亡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Westernblotting杂交分别观察PKCα、PKCδ的位置变化及蛋白表达。结果高糖可诱导EC凋亡增加,NO浓度降低,sICAM-1水平增加;PIO可抑制高糖诱导的上述变化;PIO可抑制高糖诱导的HUVECs的PKCα由胞浆向胞核转移,并抑制PKCδ在高糖作用下由胞核向胞浆及胞膜转移;PIO可抑制高糖诱导的HUVECsPKCδ表达增强的作用,而高糖作用对HUVECs的PKCα表达影响不明显。结论PIO可纠正高糖诱导的EC功能异常,其保护作用可能部分是通过抑制PKCα及PKCδ的激活来实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4-苯基丁酸(4-PBA)通过调节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对高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影响。方法 使用30 mmol/L高糖刺激HUVECs, CCK-8法检测HUVECs活性,免疫荧光法检测HUVECs氧化应激水平,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HUVECs凋亡水平,免疫荧光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HUVECs PGC-1α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逆转录PCR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和Sod2。结果 30 mmol/L高糖刺激HUVECs 2 d后其活性明显降低,氧化应激水平明显升高,凋亡水平明显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PBA (1.0 mmol/L)干预后可促进PGC-1α高表达,Sod1、Sod2表达明显上调,凋亡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PBA可能通过调节PGC-1α发挥抗氧化效应,抑制高糖诱导的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梓醇(Catalpol)对高糖高脂诱导的人脐静脉血内皮细胞(HUVECs)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内皮细胞,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梓醇溶液对HUVECs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高糖高脂组(给予33mmol/L葡萄糖+500μmol/L棕榈酸作用48h)、高糖高脂+1 000mg/L梓醇预处理组(梓醇1 000mg/L预处理24h后,给予33mmol/L葡萄糖+500μmol/L棕榈酸作用48h,以下简称梓醇预处理组),收集细胞上清液,用ELISA检测上清液中的炎症因子TNF-α、IL-6的浓度。结果:梓醇作用于HUVECs细胞的最佳浓度为1 000mg/L。高糖高脂组中TNF-α和IL-6浓度较空白对照组均明显增高(t=7.03、6.68,P均<0.01)。与高糖高脂组比较,梓醇预处理组上清液中炎症因子TNF-α及IL-6浓度均下降(t=-2.87、-3.76,P均<0.05)。结论:高糖高脂可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反应,而梓醇对高糖高脂诱导的炎症反应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青藤碱(SN)对高糖处理的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NF-KB和NO表达及细胞活力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从新鲜脐带中分离培养HUVECs,观察不同浓度SN干预高糖处理的HUVEC的NO,NF-κB的表达以及细胞活力和凋亡的变化.结果:与基础状态相比较高糖可导致HUVECs释放NO改变、NF-κB的表达上调,细胞活力下降,细胞凋亡率上升,而SN在适当浓度可干预上述变化.结论:SN可抑制高糖诱导的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损伤和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黄芪总黄酮对高糖诱导人脐静脉系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HUVECs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5.5mmol/L葡萄糖)、高糖模型组(30mmol/L葡萄糖)、高渗对照组(5.5mmol/L葡萄糖+24.5mmol/L甘露醇)及黄芪总黄酮高剂量组(2mg/mL黄芪总黄酮+30mmol/L葡萄糖)、黄芪总黄酮中剂量组(1mg/mL黄芪总黄酮+30mmol/L葡萄糖)、黄芪总黄酮低剂量组(0.5mg/mL+30mmol/L葡萄糖)。37℃,5%CO2培养箱中培养24h后,检测各组HUVECs的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水平、病理学改变、内皮素-1(endothelin-1,ET-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培养24h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模型组NO、T-SOD水平明显降低,细胞数量明显减少,ET-1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高糖模型组比较,黄芪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NO、T-SOD水平明显升高,细胞数量明显增加,ET-1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且黄芪总黄酮高剂量变化最为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浓度葡萄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衰老模型中芳香烃受体(AhR)的变化及其对血管生成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浓度葡萄糖溶液(33 mmol/L)处理HUVECs诱导内皮细胞衰老,通过β-半乳糖苷酶染色观察细胞衰老情况,Western blot检测HUVECs中AhR蛋白以及血管生成相关因子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表达,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变化,Matrigel小管生成实验评估小管生成能力,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AhR蛋白表达显著上升,而HIF-1α蛋白表达则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的VEGF蛋白含量表达和NO浓度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糖组平均小管生成长度和细胞迁移数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在高浓度葡萄糖下培养的HUVECs中AhR蛋白表达明显增加,HIF-1α和VEGF等促血管生成因子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α-硫辛酸对高糖诱导的大鼠系膜细胞增殖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条件下采用正常糖浓度(5.6 mmol/L,NG)、高糖浓度(25 mmol/L,HG)及HG 不同浓度α-硫辛酸(50、100、200、300 μmol/L)分别与大鼠系膜细胞共同培养不同时间(12、24、48 h).MTT法测定系膜细胞增殖;RT-PCR法检测细胞ICAM-1 mRNA的表达;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ICAM-1蛋白的浓度. 结果:50~300 μmol/L的α-硫辛酸可抑制系膜细胞增殖.高糖刺激24 h时, 200 μmol/L的α-硫辛酸干预组ICAM-1的蛋白浓度[(288.4±23.4) ng/ml]明显低于HG组[(542.3±35.6) ng/ml,P<0.01].100 μmol/L及200 μmol/L的α-硫辛酸均可下调高糖诱导的ICAM-1 mRNA的表达.结论:一定浓度的α-硫辛酸可抑制高糖诱导的系膜细胞增殖,并可降低ICAM-1蛋白和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胰岛素对高糖条件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凋亡及小窝蛋白(caveolin,Cav)-1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UVEC,分为A组(对照组,葡萄糖浓度5.5 mmol/L)?B组(高糖组,葡萄糖浓度33.3 mmol/L)?C组(高糖+低浓度胰岛素组,葡萄糖浓度33.3 mmol/+胰岛素浓度20 mU/L)?D组(高糖+高浓度胰岛素组,葡萄糖浓度33.3 mmol/L+胰岛素浓度1 000 mU/L)?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比例及细胞周期,免疫组化检测HUVEC的Cav-1表达?结果:在高糖条件下,HUVEC凋亡比例显著升高,停滞于G0/G1期细胞增加,Cav-1表达减少;低浓度胰岛素使细胞凋亡比例减少,Cav-1表达增加;加入高浓度胰岛素不能改变细胞凋亡比例及细胞周期,Cav-1表达亦无明显改变?结论:低浓度胰岛素可抑制高糖导致的内皮细胞凋亡,而高浓度胰岛素无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Cav-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