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8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1篇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在糖尿病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传绮  童南伟  张磊 《华西医学》2002,17(2):203-204
目的:探讨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2hPG)在糖尿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4660例连续的内分泌门诊病人采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对其血浆葡萄糖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660例中,2856例(61.3%)2hPG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622例(21.8%)空腹血浆葡萄糖(FPG)小于7.0mmol/L;2319例(49.8%)FPG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85例(3.7%)2hPG小于11.1mmol/L。1710例FPG小于6.1mmol/L,其中274例(16%)2hPG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631例FPG大鼠或等于6.1mmol/L,且小于7.0mmol/L,以2hPG标准判断达糖尿病标准者348例(55%),糖耐量减低(IGT)213例(34%),空腹高血糖(IFG)70例(11%)。结论:2hPG诊断糖尿病敏感性高于FPG标准,且漏诊率也低于FPG标准,2hPG标准和FPG标准不能相互取代。FPG正常不能排除糖尿病,FPG大于或等于6.1mmol/L且小于7.0mmol/L者,必须核查OGTT,以了解是否为糖尿病或IGT。  相似文献   
2.
吴绮楠  童南伟 《中国癌症杂志》2021,31(12):1153-1161
恶性肿瘤和糖尿病均已逐渐成为中国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两者关系密切,糖尿病患者中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风险增加、致死率高、预后不良,肿瘤患者中血糖升高很常见。部分恶性肿瘤可导致高血糖和(或)糖尿病,恶性肿瘤的治疗(包括手术应激、化疗药物、放射治疗、糖皮质激素、多种靶向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用等)过程中可能出现高血糖和(或)糖尿病,统称为肿瘤相关性高血糖。肿瘤相关性高血糖在临床上管理难度大,血糖控制情况的好坏与恶性肿瘤患病风险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目前尚无相关的指南可用于指导临床诊治和管理。因此,恶性肿瘤相关性高血糖的规范化管理问题日益受到内分泌科及肿瘤科专家的重视,临床上也迫切需要就肿瘤相关性高血糖的管理进行规范化的指导。有鉴于此,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和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内分泌分会综合国内肿瘤学和内分泌学多位专家的意见起草了《肿瘤相关性高血糖管理指南(2021年版)》。该指南除归纳和总结糖尿病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关系,肿瘤导致高血糖和(或)糖尿病的病因,肿瘤相关性高血糖的流行病学,肿瘤相关性高血糖的概念,诊断和鉴别诊断标准外,还重点介绍了肿瘤相关性高血糖的规范化管理,包括肿瘤相关性高血糖的总体评估方法和原则,个体化控制目标,住院期间的管理(入院前准备,住院期间患者的血糖管理措施,胰岛素疗法,重症监护病房和非重症监护病房的管理,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高血糖状态,低血糖的处理,围手术期血糖管理,非进食肠内或肠外营养情况下血糖的管理,妊娠合并高血糖或糖尿病的管理,糖皮质激素的应用的管理,临终关怀,从住院到门诊的过渡,用药注意事项,出院前处理等情况),多种降糖药物对恶性肿瘤的影响,肿瘤治疗药物对血糖的影响和门诊期间的管理,包括恶性肿瘤患者档案的建立,血糖及并发症相关问题的健康检查,长期的随访和评估。此外,结合中国医疗的实际情况,指南针对肿瘤相关性高血糖患者的双向转诊和分级诊疗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标准,以利于各层级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方便的执行。本指南对推荐意见根据循证医学证据等级分级原则提出了相应的分级,将有助于临床医师对肿瘤相关性高血糖患者进行合理化和规范化的管理,以期改善其临床结局和预后。现就该指南的内容和推荐意见做一解读。  相似文献   
3.
童南伟  梁荩忠 《华西医学》1989,4(4):397-398
Graves病(GD)在使用抗甲状腺药物(ATD)的治疗过程中可以出现甲状腺机能减退(甲减)是众所周知的。但少数GD病人并未接受放射性碘、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或ATD治疗;或者使用ATD治疗,但已停药数月以上,也可自发地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现将本院1987~1988年收治的2例GD自发性甲减的病人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年龄、性别、 BMI相近的 2型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对照者血中瘦素、神经肽 Y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 α)水平变化及意义. 方法 1999- 03/2000- 02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 2型糖尿病患者 76例.符合标准 2型糖尿病患者 76例,其中初诊患者 43例(初诊组),已诊患者 33例(已诊组).选择本院门诊健康体格检查的自愿者 40例为对照组,男 20例,女 20例.采集和测定 3组对象的血标本,用放免法测定血清瘦素,神经肽 Y, TNF α水平. 结果① 2型糖尿病组空腹血糖、餐后 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均 < 0.05).餐后胰岛素、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低于对照组( P< 0.05).初诊组患者的空腹胰岛素明显高于病史较长的已诊组患者( P< 0.05);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已诊组( P< 0.05);餐后胰岛素更低( P< 0.05).② 2型糖尿病患者 TNF α仍然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但是神经肽 Y和瘦素无明显差异 (P均 >0.05). ③ 2型糖尿病组瘦素与空腹胰岛素、餐后 2 h胰岛素、 BMI、三酰甘油、脂肪百分比呈显著正相关 (r =0.30,0.31,0.39,0.25,0.59,P均 < 0.05);而 TNF α与空腹血糖、餐后 2 h血糖、空腹胰岛素、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呈显著正相关 (r =0.24,0.30,0.23,0.33,0.33,P均 < 0.05). 结论 循环瘦素、 TNF α参与胰岛素的分泌、血脂的代谢,提示两者可能与胰岛素抵抗及血脂代谢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需用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加用罗格列酮后的疗效。方法需用胰岛素治疗的T2DM患者和年龄、性别、病程、HbA1c匹配的对照组进入研究。试验组使用胰岛素和罗格列酮(4mg,qd),对照组单用胰岛素,共3个月。以100g馒头餐试验评估β细胞功能。结果试验组餐后30minC肽(0.84±0.33vs0.63±0.23mmol/L,P=0.002)、AUCCP30(19.85±7.19vs15.51±6.05mmol.min-1·L-1,P=0.000)、△CP30/△G30(0.14±0.10vs0.07±0.05,P=0.02)均显著升高,对照组无显著变化。结论需用胰岛素的T2DM患者经3个月罗格列酮的治疗改善了β细胞功能,部分恢复餐后胰岛素早相分泌。β细胞功能的改善除与胰岛素抵抗的减轻和罗格列酮对β细胞的直接保护作用有关外,可能还与GLP-1分泌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前期的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前期是介于正常血糖和糖尿病之间的糖代谢紊乱状态,研究已证实其发生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明显增加,应进行干预.多项大型临床试验采用强化生活方式和(或)药物干预均可有效延缓糖尿病前期进展为糖尿病.欧洲心脏病学会/欧洲糖尿病学会(ESC/EASD)、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和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推荐:首先采用生活方式干预,其次采用药物干预,对糖尿病前期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对于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也应进行严格控制.  相似文献   
8.
胰岛素促泌剂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主要口服降糖药,包括磺脲类和格列奈类两大类。为科学合理地指导临床用药,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的专家对胰岛素促泌剂在我国成人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包括其分类、作用机制、安全性、用药原则等)进行详尽的探讨并达成共识,文章就此次达成的共识进行简要解读。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肾病 (DN)已成为慢性肾功不全的重要原因 ,过去对DN的研究几乎都集中于DN的肾小球病变 ,但是DN时肾小管病变是客观存在的。肾小管病变可与肾小球病变同时发生 ,也可先于小球病变之前发生〔1〕。在 2型糖尿病(DM2 )患者中 ,多大比例的患者会先有小管病变 ?小管病变发生后转归怎样 ?这些都是有待临床研究的问题。临床实际中 ,要确诊DN的小管病变只有肾活检 ,但开展困难。因此我们选择目前公认的检测方法学成熟的肾小管病变标志物尿中α1-微球蛋白 (Uα1-MG)作为指标 ,观察它在DM2患者的动态变化 ,拟探讨上述问题。1 …  相似文献   
10.
空腹血糖受损与糖耐量减低的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9年美国国家糖尿病资料组提出糖耐量减低(IGT)这个概念。1985年WHO将FPG〈7.0mmol/L,2hPG≥7.8mmol/L且〈11.1mmol/L作为IGT的一种临床分型。1997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提出了IFG,即FPG≥6.1mmol/L且〈7.1mmol/L同时2hPG〈7.8mmol/L的概念。1999年WHO提出的IFG和IGT的定义和诊断标准与ADA相同,且提出IFG的另一意思是非糖尿病性空腹高血糖状态。2003年ADA将IFG的FPG下调为5.6mmol/L。IFG与IGT都是指患者的血糖介于正常人与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之间的一种中间代谢状态,有人将其称之为糖尿病(DM)前期(prediabetes),也称为糖调节受损(IGR),因此IGR包括IFG和IGT两种状态。我们复习相关文献,将IFG和IGT的主要区别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