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无锡市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卫生服务需求状况及解决方法.方法 对无锡市452家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卫生服务需求状况的调查.结果 现有的农村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管理人才素质不高、卫生人员短缺、公共卫生人才缺乏是导致农民群众看病难的主要原因.结论 为适应当前农村合作医疗及社区卫生事业改革的需要,必须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医疗服务卫生中心的服务能力,加强市级医院与社区医疗服务卫生中心的紧密联系,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与保健需求.  相似文献   

2.
乡镇卫生院是向社区提供综合医疗预防卫生服务,实施初级卫生保健的机构。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卫生人力的需求,为基层医院卫技人才的培养提供依据,笔者对白城市45所乡镇卫生院的卫生人力进行了现状调查,发现了很多问题,并提出一些具体对策,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3.
温州市乡镇卫生院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肖峰  张春梅 《医学与社会》2009,22(9):28-29,33
通过调查温州市乡镇卫生院基本情况,发现温州市乡镇卫生院存在较多的困难,不能完全适应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对卫生服务的需求变化,如功能定位不准,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设施简陋,医技人员匮乏,医疗服务水平低等。必须明确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定位,改变服务模式;加大政府投入,加快硬件建设;深化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陕西乡镇卫生院人才队伍现状及其工作满意度,探究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卫生院人才队伍建设提出科学建议.方法 于2019年12月-2020年8月分层抽取陕西193个乡镇卫生院的1 736名工作人员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卫生院人才需求状况、人才队伍基本职业信息及其工作满意度.运用单因素(x2检验)和多因素(二元...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乡镇卫生院院长的基本情况以及培训需求进行调查分析,为乡镇卫生院院长的选定、培训和素质提高提出政策性意见。方法本次调查的对象为吉林省通化市乡镇卫生院的院长(包括副院长),按照单纯逐级分层抽样的原则,按经济发展水平好、中、差各抽取1个县,再从每个县按经济好、中、差各抽取2个乡镇,共抽取18个乡镇,对每个乡镇的所有卫生院(含中心卫生院)进行调查。结果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乡镇卫生院院长性别比例男性高于女性,学历构成明显偏低,专业以临床专业为主;已接受培训的乡镇卫生院院长大部分都以短期培训的方式为主,大多数认为所接受的管理知识和技能并不能满足工作的需求。结论乡镇卫生院长的整体素质还不高,接受过系统卫生管理知识教育的较少。他们虽然大多是高、中等医学院校毕业,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但往往缺少科学管理的知识和方法,缺乏服务的理念和经营的技能。  相似文献   

6.
了解江苏省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资源在分布?专业结构?年龄?职称?学历及执业资格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构建适应乡镇卫生院事业发展需要的卫生人才队伍,满足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合理配置卫生人力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何艳  张涛  王鹏飞  林炜  王郁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5):22-23,26
目的了解新疆南疆地区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功能实施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建议。方法采取新疆卫生资源填报系统对南疆喀什、和田地区254个乡镇卫生院进行调查。结果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功能定位不清楚,公共卫生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政府经费投人不足。结论从明确乡镇卫生院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功能、完善公共卫生经费投入机制、加大农村卫生人力资源建设等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为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天津市宝坻区口东卫生院的卫生人员进行调查,了解全科型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的教育培训需求。方法以天津市宝坻区口东卫生院的卫生人员为研究对象,综合采用问卷调查法、团体深度访谈法与考核试卷分析收集资料。结果各类卫生技术人员缺乏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服务相关知识与技能。结论应采取多种形式对该乡镇卫生院的卫生人员进行全科医学理论和社区卫生服务技能的系统培训。  相似文献   

9.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乡镇卫生院是保障农民健康、促进农村卫生工作的两大支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1].乡镇卫生院是推进新农合和农村卫生事业的主要载体之一.新疆阿克苏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地,从2005年开始实施新农合试点,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和新农合保障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对乡镇卫生院的卫生服务有效需求明显增加,导致乡镇卫生院业务量提高.乡镇卫生院院长作为新农合政策的主要执行者,其对新农合的认知决定了相关政策的执行力.本研究通过对乡镇卫生院院长的调查,了解阿克苏地区乡镇卫生院院长对新农合的认知,为新农合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范文超  沈定华 《安徽医学》2013,34(4):497-499
目的通过对安徽省16个县40所乡镇卫生院的调查,分析在新农合背景下乡镇卫生院当前现状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相应的对策。方法在安徽省随机选取16个县,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40所乡镇卫生院。对其中相关人员采取自填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对乡镇卫生院的卫生资源、技术和卫生服务供给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调查显示,乡镇卫生院发展不均衡,差异大;医护比例失调,低职称和低学历在岗人员偏多,人员进修学习机会偏少;药品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依然偏大;医疗设备不足,技术落后,设施陈旧。结论针对目前乡镇卫生院存在的情况,应该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建立多渠道筹资机制、加强基层卫生人员培养、更新医疗设备及技术,从而改善乡镇卫生院的现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北京市外来务工人员医疗服务需求、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北京市外来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7个区县作为调查地点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构成比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被调查的在京外来务工人员两周患病率(13.9%)、两周就诊率(7.1%)和年住院率(4.9%)较低,两周应就诊未就诊率(48.9%)和年应住院未住院率(35.5%)较高.平均每天累计工作时间、有无医保和自评总体健康状况(P均<0.01)是影响在京外来务工人员医疗服务利用的主要因素.结论:制约外来务工人员医疗服务利用的主要障碍可以归纳为制度、卫生服务体系、经济社会和个人因素4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了解乡镇卫生院患方信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医患信任关系的对策和建议。方法:对北京市北部某远郊区3个乡镇卫生院进行为期9天的实地观察,并对24位患者进行定性访谈,分析患方对医方信任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患者对城市大医院医生的总体信任评分高于乡镇卫生院,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乡镇卫生院医生技术水平较低、缺少适应患者需求的设备和药品、公共卫生不能满足患者需求等。乡镇卫生院的患方信任类型为声誉型信任,影响其信任的因素主要为诊疗技术、医患沟通和报销制度等方面。结论:乡镇卫生院可通过提升医生诊疗技术水平,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增加适应患者需求的设备和药品种类等方法,以提高患者对医方的信任度,从而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青海省海东地区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资源现状,为合理配置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海东地区乐都县、互助县、湟中县部分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在岗的卫生技术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三县被调查乡镇每千人拥有卫生人员数为0.63人,卫生技术人员中女性居多,男女性别比例为1:1.60;平均年龄为(35.16±13.82)岁;平均从事专业时间为17.63±9.75年;学历层次乐都县卫生技术人员拥有中专及以下学历者占多数,互助县和湟中县则是拥有大专学历者占多数,三县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从业人员的职称以初级和无职称为主,均接近或超过60%,医护比为1:0.45。结论:海东地区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人员存在学历层次偏低、职称结构及医护比例不合理、全科医生和公共卫生人员严重短缺等问题,应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
背景 自2013年起,国家通过实施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引导和鼓励优秀医疗卫生人才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全科医疗工作,逐步解决基层全科医生紧缺和无执业医师问题。目前对中医类别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实施现状的调研相对较少。目的 了解中医类别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的实施现状,推进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方法 2019年7月1-20日,在实施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工作的14个省中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970个乡镇卫生院的行政负责人和258例中医类别特岗全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抽取4名县级中医药主管部门领导、4名县中医院领导、8名乡镇卫生院院长、16名中医类别特岗全科医生进行小组访谈。结果 参与网络调查的970家乡镇卫生院中,793家(81.8%)认为中医技术人员短缺,915家(94.3%)认为特设岗位计划在本院具备适应性,851家(87.7%)认为特设岗位计划有必要扩大规模。参与网络调查的258例中医类别特岗全科医生中,173例(67.0%)学历为专科及以下;112例(43.4%)年薪酬5万元以下;主要困难及诉求分别为接受继续医学教育培训(94.2%,243/258)、解决编制(91.1%,235/358)、提高工资待遇(73.6%,190/258)、工作中有上级医师指导(64.3%,166/258)等;255例(98.8%)认为在乡镇卫生院设置特设岗位计划有必要,249例(96.5%)认为有扩大规模必要。参与访谈的4名县级中医药主管部门领导、4名县中医院领导、8名乡镇卫生院院长、16名中医类别特岗全科医生代表都主张扩大特岗计划实施规模。结论 中医类别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充实了乡镇卫生院,受到了基层卫生部门和患者好评,但受聘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学历偏低、待遇不高、职业发展受限、培训机会少等问题突出。应加快推进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试点工作,扩大覆盖面;强化继续教育,加大投入力度,解决医生切身利益,保障基层对中医全科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背景 乡镇卫生院是开展农村精神卫生防治工作的主要力量,研究其精神卫生服务效率是否达到最佳状态对推进精神卫生事业发展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罕有相关文献。目的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评价广西乡镇卫生院的精神卫生服务效率,为基层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为DEA在精神卫生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2018年1-6月,按广西的地理分布和经济发展水平,随机抽取15个样本县;在每个样本县,以人口作为标识,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3个乡镇卫生院;最终共抽取45个乡镇卫生院(分别为A1~A45)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乡镇卫生院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绩效评估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2017年广西乡镇卫生院的基本情况、精神卫生经费投入、精神卫生服务人力资源,以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建档、规范管理、规律服药、病情稳定情况。通过政策研究和文献研究选取精神卫生经费投入和精神卫生人员(含兼职人员)为投入指标,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建档率、规范管理率、规律服药率和病情稳定率为产出指标,运用产出导向的BCC模型分析精神卫生服务效率的相对有效性,并计算各项指标的目标值。结果 共发放问卷45份,回收有效问卷45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45个乡镇卫生院精神卫生服务的平均技术效率(综合效率)为0.450,其中A7最低(0.109);平均纯技术效率为0.956,其中A8最低(0.710);平均规模效率为0.462,其中A38最低(0.125)。只有6个乡镇卫生院(A3、A21、A22、A28、A34、A36)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同时为1.000,即精神卫生服务效率相对有效,占13.3%。有23个乡镇卫生院的纯技术效率达到相对有效(纯技术效率=1.000),占58.97%。从规模报酬来看,有39个乡镇卫生院规模报酬处于递减状态,占86.7%。39个非DEA有效乡镇卫生院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建档率还可以平均再提高0.29‰,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还可以平均再提高8.63%,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律服药率还可以平均再提升8.02%,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病情稳定率还可以平均再提升6.06%。结论 广西乡镇卫生院的精神卫生服务效率整体较低,存在当前精神卫生资源利用不足、结构和配置不合理、规模效率低下、精神卫生服务产出的增长速度低于投入的增长速度等问题,且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不到位,乡镇卫生院的内部管理和质量控制存在不足,精神卫生服务的产出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建议有效利用当前精神卫生资源,并优化结构,改善配置,加强乡镇卫生院内涵建设,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以提升精神卫生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推行绩效管理的探索与实践,提升医院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方法:采用北京军区251医院12年、军区总院8年及全区医院6年部分卫生信息统计数据分析绩效管理效果。结果:实行绩效管理前后,平均门诊量、出院人数、医疗收益、设备总值:251医院年增长分别为15.49%、51.92%、286.70%、176.35%,平均住院日每年缩短6.5d;军区总院年增长分别为110.05%、71.35%、224.73%、102.66%,平均住院日每年缩短3.52d;全区医院年增长分别为50.55%、43.64%、128.18%、52.14%,平均住院日每年缩短0.62d。结论:通过实施绩效管理,全区各医院社会效益、军事效益、经济效益、卫勤保障能力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区域新农合双向转诊天然守门人乡镇卫生院/站及医生的现状,探索推动区域新农合双向转诊守门人体制建设的途径。方法运用文献法和现场调查法,对区域卫生行政管理系统卫生统计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现场调查区域内部分乡镇卫生院/站及医生的实际工作情况。结果绝大多数卫生站只能开展简易门诊,乡镇卫生院具备进行多发病、常见病诊疗的条件,大部分乡镇卫生院存在着患者少和卫生资源闲置及上转容易下转难的现象。区域内基层医疗机构临床类别执业医师的全科医师转岗培训正在起步,由全科医师担任新农合双向转诊守门人将是个长期的过程。结论目前区域内乡村医生没有担任"守门人"的条件,乡镇卫生院执业医师是新农合双向转诊守门人的合适人选,区域新农合双向转诊守门人体制建设需要外部技术力量和区域性政策力量的推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青海省海东地区乡镇卫生院工作现状,为制定基层卫生发展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青海省海东地区所属3县18个乡镇卫生院相关人员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乡镇每千人拥有卫生人员数0.63;以女性为主(性别比为1:1.60);平均年龄为(35.16±13.82)岁;平均从业时间为(17.63±9.75)年。学历以中专及以下和大专学历为主,职称以初级和无职称为主(均接近或超过60%);医护比为1:0.45。招聘人员所占比重较大(32.8%),无证行医现象严重(41.81%)。不同专业每人日均工作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工作时间最长的是兼职人员,其次依次为药剂、医生、护士和检验人员。结论:青海省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数量不足;卫生人员年龄、学历、职称低,性别比不合理;无证行医人员所占比重较大;卫生队伍相对不稳定;人员配置不合理,且工作中存在相互交叉,卫生人员的工作量不饱满。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收入满意度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北京市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工资收入及其满意度,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优化人才队伍的政策建议和措施。方法:2011年调查北京市5个区县25个卫生院,2012年调查密云8个卫生院,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比较医务人员月均工资收入、收入满意度,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收入提高后,收入满意度有所提高,但仍趋于一般;影响因素是月均工资收入、自感工作量、患者信任度、卫生院管理体制满意度、主观认为政府投入程度、与同龄朋友相对收入比较等6个因素。结论:月均工资收入越高,自感工作量越轻,患者信任度越高,卫生院管理体制满意度越高,主观认为政府投入程度越好,和同龄朋友收入对比收入越高,越能降低医务人员的不满意度,和同龄朋友相对收入影响因素相比其他几个因素的影响要大。  相似文献   

20.
乡镇企业职业卫牛工作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调查某辖区乡镇企业职业卫生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探索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模式。方法:2007年8月至2008年12月对辖区内188家乡镇企业采用现场检查、现场询问、填写调查表的方式进行职业危害因素的调查分析。结果:188家乡镇企业共有职工6621人,其中接触职业危害因素者4674人。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有粉尘、噪音、有毒气体、高温、苯、二甲苯、甲醛等,职业危害项目申报率及职业卫生档案建档数均为零。结论:辖区乡镇企业应加大《职业病防治法》的宣传教育,发展区(县)、(街办)乡、村三级监督网络,多部门配合加大监管力度,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劳动者健康,促进乡镇企业职业卫生工作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