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等级医疗机构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在三级及一级医院住院的急性及非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分为A,B两组,采用以神经促进技术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并加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45min/d,5次/周;同时指导家属或陪护人员进行训练。A组(三级甲等医院)平均治疗4周,B组(一级甲等医院)平均治疗2个月。于治疗开始前和结束时由专人用Barthel指数(简称BI)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A组41例,年龄(63.17±10.47)岁;病程(15.05±9.11)d;2例轻度构音障碍。B组53例,年龄(75.08±8.03)岁;病程(503.58±58.82)d;老年痴呆及血管性痴呆18例,失语14例。统计学分析两组性别、疾病分类构成、脑卒中次数均无明显差异;年龄和病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0)。A组康复前后BI评定总分从31.71±18.08增加至68.78±23.82(P=0.000),除尿便控制功能外(排便无改变,排尿P=0.323),其余功能均有明显改善(洗澡P=0.023、活动P=0.003,其余P=0.000);B组康复前后BI评定总分从27.17±22.56增加至41.42±25.63(P=0.000),其中排尿、修饰、用厕、进食、转移、活动和穿衣功能有明显改善(排尿P=0.031、穿衣P=0.018、用厕P=0.004,其余P=0.000),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康复治疗前两组,  相似文献   

2.
认知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随机单盲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认知干预在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降碍康复中的价值,为临床实施认知康复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将86例符合入组标准的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降碍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接受物理治疗、常规的作业治疗以及必要的药物治疗,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上还进行专门的认知康复训练。两组患者出、入院时均采用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检查(NCSE)量表、简式Fugl-Meyer量表(FMA)、Barthel指数(BI)法分别进行认知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评定。结果 NCSE评分:干预组治疗后为44.64&;#177;7.82,明显高于治疗前36.26&;#177;7.73和对照组治疗后38.73&;#177;7.61(t=3.56,14.32,P均<0.01);FMA评分:干预组治疗后为52.18&;#177;8.61,明显高于治疗前25.14&;#177;8.37和对照组治疗后32.76&;#177;8.47(t=10.54,14.94,P均<0.01);BI评分:干预组治疗后为61.14&;#177;12.73,明显高于治疗前31.71&;#177;10.32和对照组治疗后32.86&;#177;11.96(t=12.63,13.32,P均&;lt;0.01)。结论 认知干预不仅能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而且能促进患者运动功能与ADL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卒中单元与普通病房的早期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卒中单元的早期疗效。方法:2001-12/2003-01住院的脑卒中患者,随机进入卒中单元和普通病房.共392例。主要观察指标是生活能力评价(BI)、神经功能评价(NIHSS)、社会功能评价(OHS),分析卒中单元的效果。结果:出入院前后的评分:BI差值卒中单元组为(20.00&;#177;24.36)分,高于普通病房组(10.63&;#177;23.59)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3.598,P=0.000);NIHSS差值卒中单元为(-2.01&;#177;6.61)分,普通病房为(0.55&;#177;7.44)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3.598,P=0.000);OHS差值卒中单元为(-0.74&;#177;1.04)分,普通病房为(-0.28&;#177;0.98)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4.441,P=0.000)。康复比例增加(P=0.000),住院并发症明显减少(P=0.000)。结论:相比普通病房,卒中单元治疗的患者能明显提高早期日常生活能力,减少神经功能缺损,提高回归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鸡尾酒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2004—01/2005—03在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颈内动脉系统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80例。①按住院时间顺序每3例分在1组的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治疗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对症,抗血小板聚集、脱水降颅压、神经营养剂、防治并发症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鸡尾酒疗法(三七总皂苷、康复训练、电针及高压氧治疗)。②分别于人组时及治疗3周后进行功能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采用修订Barthel指数评分,评分越高,依赖程度越低;肢体功能缺失评分,采用欧洲卒中量表评分,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说明神经功能受损越少。 结果:对照组退出治疗2例,进入结果分析78例。①欧洲脑卒中量表评分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后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对照组:56.58&;#177;16.13,42.53&;#177;12.02,P=0.000;治疗组:70.72&;#177;18.07,44.17&;#177;14.63,P=0.000);治疗组治疗后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②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后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对照组:58.37&;#177;14.66,48.37&;#177;13.37,P=0.000;治疗组:75.34&;#177;15.36.51.66&;#177;11.56,P=0.000);治疗组治疗后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 结论:鸡尾酒疗法可以促进缺血性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丁咯地尔(buflomedil)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82例康复科住院的恢复期脑卒中患者在接受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丁咯地尔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2例,给予丁咯地尔150~200mg静脉滴注;对照组40例,给予血栓通15~20mL静脉滴注。上述药物均1次/d,连续15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采用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NFD)程度、Fugl-Meyer运动功能(FMA),ADL能力Barthel指数(BI)等量表进行评定。结果:NFD评分:治疗组治疗后为(16.7&;#177;6.4)分,明显低于治疗前(24.2&;#177;5.5)分(t=5.77,P&;lt;0.01)和对照组治疗后(20.1&;#177;7.2)分(t=2.27,P&;lt;0.05);FMA评分:治疗组治疗后为(66.5&;#177;8.1)分,明显高于治疗前(36.8&;#177;7.2)分和对照组治疗后(45.7&;#177;9.3)分(t=1778,10.83,P均&;lt;0.01);BI评分:治疗组治疗后为(79.4&;#177;9.5)分,明显高于治疗前(45.7&;#177;8.9)分和对照组治疗后(58.3&;#177;8.6)分(t=16.77,10.55,P均&;lt;0.01)。丁咯地尔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6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4.53,P&;lt;0.05),结论:丁咯地尔治疗恢复期脑卒中患者的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弗斯兰(活脑灵)添加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缺损康复的影响。方法:将附和人选条件的128例首发脑梗死患者按入院次序依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4例,采用单盲法分别给予基础治疗及基础治疗加用弗斯兰治疗3周。所有患者出院后均随访至治疗后第90天。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标准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4,28,90天各评定1次,Barthel指数(BI)于治疗后第28,90天各评定1次。结果:治疗前两组间CS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CSS:18.67&;#177;8.45比17.78&;#177;8.64,t=0.573,P=0.568&;gt;0.05)、治疗后第14,28天及第90天两组间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CSS:910&;#177;662,6.49&;#177;5.56,433&;#177;3.51比12.73&;#177;8.54,10.33&;#177;7.35,7.38&;#177;6.06;t=2.618,3.242,3.405;P均&;lt;0.05),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第28天及治疗后第90天的BI在弗斯兰组亦优于对照组(BI:75.49&;#177;23.09,82.30&;#177;21.61比61.33&;#177;26.29,72.00&;#177;21.83;t=3.149,2.607;P均&;lt;0.05)。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用药后综合疗效分析弗斯兰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1.8%比83.3%;基本控制率:31.1%比18.3%:X^2=8.239,P=0.041&;lt;0.05)。结论:弗斯兰添加治疗有利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缺损的康复、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及预后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张雯  吴卫青  杨蓉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6):2357-2357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介入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 78例60岁以上老年脑卒中患者,被分为康复组(44例)和对照组(34例)。分别用Fulg-Meyer和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和ADL能力。康复组在初次评价后接受早期康复程序,1次/d,30—60min/次,其余时间由家属或陪护训练,平均治疗(19.4&;#177;1.3)d。出院后由患者家属及陪护继续训练,1年后随访两组患者。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Barthel指数分别为54.4&;#177;12.4和48.4&;#177;l0.4,Fugl—Meyer评分结果分别为59.3&;#177;15.4和50.9&;#177;13.5,t检验结果为t=2.27,2.5,P&;lt;0.05。1年后随访两组患者ADL评定除尿便控制、用厕有差异外,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康复介入对老年脑卒中患者有效;专业康复时间过短及出院后康复师对治疗情况缺乏良好的监测手段可能会影响预后及随访结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社会康复治疗对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和精神症状的影响。方法:将上海市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的住院患者138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对康复组进行康复指导,对照组未给予康复指导,于治疗前后应用Krawiecka症状量表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定精神症状和社会功能康复情况。结果:康复组康复治疗后Krawiecka症状量表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分值与入组时相比明显下降(Krawiecka症状量表:18.87&;#177;8.67,8.62&;#177;4.52;SDSS:29.45&;#177;18.87,18.32&;#177;12.8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0.174,4.048,P均=0.000)。对照组同期Krawiecka症状量表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分与入组时相比(Krawiecka症状量表:17.84&;#177;5.18,16.17&;#177;5.31;SDSS:25.99&;#177;13.51,26.20&;#177;13.49),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1.870,-0.400;P=0.064,0.686)。结论:社会康复治疗有助于住院精神病患者减轻精神症状和社会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吞咽障碍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营养及神经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对神经功能缺损康复的影响。探讨吞咽障碍对脑卒中后营养状况变化的影响。方法 收集临床住院急性脑卒中病例132例,动态记录不同时间点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营养学指标,同时记录吞咽障碍、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及持续时间。结果 ①至病程第4周,吞咽障碍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的幅度(10&;#177;6)明显小于无吞咽障碍组(14&;#177;6)(t=3.772,P=0.000)。②吞咽障碍组的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48.6%)及持续时间(6&;#177;8)d均高于无吞咽障碍组[24.2%,(2&;#177;4)d](t=8.37l,P=0.040,t=4.236,P=0.000)。③病程2周内吞咽障碍组的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的幅度(3.3&;#177;2.8)g/L明显高于无吞咽障碍组[(2.2&;#177;2.4)g/L(P=0.013),同样吞咽障碍组的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三头肌围降低的幅度(2.5&;#177;1.4)mm,(4.3&;#177;2.6)cm]也明显高于无吞咽障碍组[(1.5&;#177;0.89)mm,(2.0&;#177;1.4)cm](P值均&;lt;0.001)。结论 吞咽障碍是影响脑卒中后神经功能康复的危险因素之一;吞咽障碍通过增加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加剧营养状况的恶化,最终阻碍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恢复期康复治疗和药物治疗的经济学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效果和住院费用的卫生经济学评价。寻求康复治疗被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所承受的可能性。方法:采用随机区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用成本一效果分析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结果:康复组日常生活活动(ADL)及功能独立性评定(FIM)提高程度显著高于药物组(P=0.000)。康复组患者较药物组患者平均少花费(697&;#177;534)元人民币.药物组每提高Barthel指数(MBI)积分1分较康复治疗组多花费(120.53&;#177;48.96)元人民币。结论:康复治疗在增加脑卒中恢复期患者ADL及功能独立性方面优于单纯药物治疗,且康复治疗较药物治疗更为经济。  相似文献   

11.
心理治疗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运动功能康复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康复训练的同时综合心理治疗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运动功能康复中的作用。方法:58例符合多模式方法(muhimodel approach,MMADD)内心症状抑郁状态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心理治疗组同时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及心理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两组在治疗前后各进行1次MMADD及简式Fugl-Meyer评估(FMA)检测。结果:治疗8周后,心理治疗组上下肢FMA评分分别为141.16&;#177;8.63)分和(37.59&;#177;10.33)分,对照组上下肢FMA评分分别为(32.73&;#177;9.91)分和(30.48&;#177;15.76)分;两组间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5.46,4.39,P&;lt;0.01);心理治疗组MMADD中BDI和HRSD评分分别为(3.84&;#177;0.59)分和(4.01&;#177;0.67)分,对照组BDI和HRSD评分分别为(6.13&;#177;0.57分和(5.96&;#177;0.9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57,6.48,P&;lt;0.01)。结论:心理治疗可明显提高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2.
家庭康复护理入户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自理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家庭康复护理干预对社区脑卒中患者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60例社区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家庭康复现状基线调查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知识制定“脑卒中家庭康复护理干预方案”,根据方案对社区护士进行脑卒中家庭康复护理知识和技能培训,考核合格后以“Orem自理模式”对干预组实施家庭整体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干预,于研究1,3个月时对两组患者进行自理能力评定。结果:干预组各项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0),综合性自理能力:1个月时(20.67&;#177;3.09比11.87&;#177;3.81,F=207.22)、3个月时(22.63&;#177;2.09比12.77&;#177;3.88,F=180.40);知识性自理能力:1个月时(8.60&;#177;1.19比5.67&;#177;1.45,F=157.45)、3个月时(9.20&;#177;0.71比6.00&;#177;1.44,F=142.07,P=0.00);决策性自理能力:1个月时(5.17&;#177;1.77比2.53&;#177;1.53,F=116.13)、3个月时(6.57&;#177;0.77比2.93&;#177;155,F=156.79);行为性自理能力:1个月时(6.30&;#177;1.09比3.67&;#177;1.60,F=98.35)、3个月时(6.87&;#177;0.97比3.83&;#177;1.62,F=69.69)。结论:培训社区护士开展家庭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3.
早期综合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 将108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65例),对照组(43例),两组均进行常规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另外康复组进行综合的康复治疗,对照组不进行康复治疗,对每例患者分别在人选时、第2周、第4周后进行ADL的测试。结果 康复组3次评价Barthel指数(BI)分别为:27.34&;#177;10.48,44.21&;#177;10.15,59.68&;#177;14.12;对照组分别为:28.03&;#177;11.24,43.04&;#177;12.32,47.54&;#177;12.04,两组间前两次评价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两组间变化均数比较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lt;0.001)。结论 早期综合康复训练能促进急性脑卒中患者ADL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老年脑梗死患者恢复期抑郁与认知和神经功能障碍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首次发作的老年脑梗死患者恢复期抑郁与认知和神经功能障碍的关系,为恢复期脑梗死患者的康复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出院3个月的老年脑梗死患者87例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智力状况检查(MMSE)和改良爱丁堡一斯堪的那维亚量表(SSS)评定,以HAMD总分20分为界限分为抑郁组(n=36)和非抑郁组(n=51),评估两组患者的抑郁程度,认知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抑郁组HAMD总分(26.97&;#177;5.94)高于非抑郁组(11.96&;#177;3.03),各因子分也高于非抑郁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0)。两组脑梗死灶数量、两组左侧、右侧及双侧梗死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抑郁组MMSE总分(19.64&;#177;5.22)低于非抑郁组(25.84&;#177;4.77);抑郁组SSS总分(18.58&;#177;8.oo)高于非抑郁组(7.57&;#177;5.26),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0)。HAMD总分、因子分与MMSE总分呈负相关(r=-0.658~-0.248),与SSS总分呈正相关(r=0.275~0.728)。结论:恢复期老年脑梗死患者抑郁与认知障碍和神经功能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5.
钱开林  王彤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5):5210-5211
目的: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治疗1,3,6个月后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unctional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FCA)评分的变化。方法:4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19例)。治疗组给予综合康复治疗,包括:①偏瘫医疗体操。②神经肌肉促进技术。③肌电反馈治疗。④日常生活活动(ADL)训练。⑤康复护理。⑥针灸治疗。对照组只给予常规康复指导。治疗前、治疗1,3,6个月后分别进行FCA评定。并将评定数据加以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FCA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67.53&;#177;16.81)分,优于对照组(59.96&;#177;20.97)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6648,P&;lt;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85.50&;#177;16.52)分,高于对照组(77.84&;#177;16.74)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7048,P&;lt;0.05);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94.73&;#177;13.54)分,对照组(85.34&;#177;12.81)分,差异有显著性义(t=2.3195,P&;lt;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短期及长期功能恢复均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6.
满勇  张彤  马冀  郝彬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6):5476-5477
目的:脊髓和脑复合性损伤患者救治成功后,常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脊髓和脑损伤患者前3个月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85例脊髓和脑损伤患者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创伤常规治疗(必要的手术、脱水、抗生素、一般的神经营养药治疗及针灸治疗);治疗组除给予上述的常规治疗外,给予综合性康复治疗(运动疗法、功能性电刺激、高压氧、认知功能训练及心理治疗),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个月由专业康复医师进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cow coma scale,GCS)、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eural function deftciency,NFD)评定、Fusl-Meyer评定(Fugl-Meyer assessment,FMA)及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定。结果:经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GCS,FMA,BI由5.9&;#177;1.1,16.37&;#177;16.90.16.48&;#177;7.21升至14.1&;#177;1.0,68.51&;#177;17.52,71.39&;#177;25.90,神经功能缺损由17.06&;#177;9.21降至9.56&;#177;7.43;对照组相应为10.2&;#177;1.8,47.29&;#177;20.54,54.03&;#177;18.09和13.22&;#177;7.89,与治疗组比较t=3.031.3.067,3.405,3.351,P均&;lt;0.0l。结论:早期康复干预能更有效地提高脑和脊髓损伤患者的意识清醒度。促进神经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脑卒中亚急性期阶段内不同康复强度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人选急性脑卒中患者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强化的康复治疗,对照组接受普通康复治疗,康复治疗为期6个月。所有患者在康复治疗前行简式h蚪.Meyer(FMA)动功能评定、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Barthel指数(MBI)评定,合并失语者另行西方失语成套测验(WAB),在治疗后第6个月末再次进行上述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各项功能评分之间无差异[FMA为(29.35&;#177;22.67)比(30.26&;#177;19.19)分;NIHSS为(8.94&;#177;3.64)比(8.75&;#177;4.26)分;MBI为(23.82&;#177;13.84)比(25.47&;#177;15.57)分;WAB为(60.23&;#177;18.50)比(57.33&;#177;16.79)分,P&;gt;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均有明显的功能恢复,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比较,FMA,NIHSS和MBI评分差异显著性意义[FMA为(85.84&;#177;19.68)比(71.59&;#177;25.21)分;NIHSS为(2.01&;#177;0.034)比(3.53&;#177;0.54)分;MBI为(88.24&;#177;17.95)比(74.42&;#177;24.70)分,P&;lt;0.051,WAB评分差异呈非常显著性意义(87.74&;#177;13.9比71.24&;#177;15.63,P&;lt;0.01)。结论:适当强化康复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功能预后,在失语的改善方面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以神经促通技术为主的综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03-09/2004-12辽宁省友谊医院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0例,排除有明显意识障碍和严重认知障碍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常规药物组,每组30例。常规药物组仅给临床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在临床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神经肌肉促通技术,同时辅以功能性电刺激、经络导平针灸等综合方法进行康复治疗。疗程4个月。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法评价其运动功能。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4个月的治疗,全部纳入结果分析。治疗前康复组和常规药物组运动功能评价法上肢评分相似(16.8&;#177;14.1,19.1&;#177;15.4。t=0.93~1.71,P&;gt;0.05);下肢评分相似(14.3&;#177;6.9,14.1&;#177;7.1,t=0.93~1.71,P&;gt;0.05)。治疗后常规药物组上肢评分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23.5&;#177;16.8,19.1&;#177;15.4。t=0.54~1.28。P&;gt;0.05),下肢评分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17.4&;#177;6.1,14.1&;#177;7.1,t=0.54~1.28,P&;gt;0.05);治疗后康复组上肢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39.8&;#177;17.2,16.8&;#177;14.1,t=6.49~19.27,P&;lt;0.05),下肢评分明显提高(23.8&;#177;6.2,14.3&;#177;6.9,t=6.49~19.27,P&;lt;0.05)。治疗后康复治疗组上肢评分均值较常规药物组明显提高(39.8&;#177;17.2,23.5&;#177;16.8,t=12.66~23.24。P&;lt;0.05),下肢评分均值也明显提高(23.8&;#177;6.2,17.4&;#177;6.1,t=12.66~23.24,P&;lt;0.05)。结论以神经促通技术为主的综合康复有助于促进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高压氧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为脑卒中的综合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12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高压氧组,两组均按常规治疗配合康复训练,高压氧组同时加用高压氧治疗,应用Barthel指数对治疗前后进行ADL评分,运动功能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FMA)评价。结果 两组治疗后ADL评分和FMA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高压氧组优于对照组。高压氧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74&;#177;10,对照组52&;#177;24,两组比较t=6.5,P&;lt;0.0l;高压氧组治疗后上下肢FMA评分分别为29&;#177;8,61&;#177;9,对照组为18&;#177;9,40&;#177;12,两组比较t=7.1,11.1,P&;lt;0.0l。结论 高压氧治疗可提高脑卒中患者的ADL和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根据运动功能评估量表评测法自行设计了运动功能评价量表,观察其对偏瘫患者康复过程中各指标的评估作用。方法:选择2002~11/2004-06在解放军第三0六医院理疗科进行康复的脑卒中偏瘫患者50例,年龄40-81岁。其中脑梗死患者42例,脑出血患者8例;首次脑卒中患者41例,再次脑卒中患者9例;无糖尿病史者32例,合并糖尿病患者18例。接受康复治疗最早为发病后1d,最晚为发病后45d。采用包括头部磁疗(清华德人脑病生理治疗机)、针灸和电针、运动再学习法和偏瘫肢体促通技术等综合康复治疗,1次/d,40~60min/次,治疗10~35次,平均16.7次。治疗前后应用运动功能评价量表(8项总分为48分,分值高为优,低为差)评价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前后运动功能改善情况,不同年龄段(以10岁为一个年龄段分为5个组)、接受康复治疗不同开始时间(以10d为1个组分为5组)、康复疗程(分为≤10次,11~20次,≥20次)、合并糖尿病、初发和复发脑梗死和脑出血对疗效的影响。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5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评价量表评分比较:康复治疗后平均分显著高于治疗前[(34.76&;#177;9.87),(18.96&;#177;11.29)分,(t=7.45,P&;lt;0.001)]。②不同年龄段患者的康复治疗后运动功能评价量表评分比较:除≥75岁疗效较差外,35-44,45-54,55-64,65-74岁评分相近[(35.5&;#177;6.83,33.5&;#177;10.09,35.8&;#177;9.6l,36.6&;#177;9.45)分,P&;gt;0.05]。③接受康复治疗起始时间不同运动功能评价量表评分:0-9d为(31.73&;#177;11.89)分,10-19d为(37.27&;#177;8.00)分,20-29d为(35.66&;#177;12.59)分.30-39d为(28.33&;#177;7.50)分,≥40d为(35.75&;#177;6.75)分,各组之间评分差别无显著性(F=1.05,P=0.3905)。④接受康复疗程不同治疗运动功能评价量表评分比较:25例≤10次,16例11-20次,9例≥20次,经方差分析认为各组之间不全相同[(38.08&;#177;9.16,32.37&;#177;9.57,29.77&;#177;9.98)分(F=3.31,P:0.0452)]。⑤首发或复发脑梗死及脑出血,并发糖尿病时对疗效的影响:均无明显影响(F=0.00,0.22.P&;gt;0.05)。结论:采用自行设计的运动功能评价量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评估提示,康复开始时间与康复疗程以及患者是否合并糖尿病、首发和复发脑梗死或脑出血,对康复效果的都没有明显的影响,对影响康复疗效的主要因素需做个体化分析。自行设计的运动功能评价量表将运动功能评估量表具体化,操作简便,可同时建立相应的患者康复评价数据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