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定义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组出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尚未知的原因引起骨髓干细胞及造血微环境损伤,以致红髓被脂肪髓代替,血中及血细胞减少的疾病。病因与发病机制再障分为体质性和获得性两大类,所谓体质性是指有家族倾向或伴有先天异常的先天性再障,本章主要讨论获得性再障,获得性再障又分为两类,一是原因不明,二是有因可查,所谓原因不明的获得性再障实际是引起该类再障的原因尚未被人们发  相似文献   

2.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在全血细胞减少之前,有时出现两系血细胞减少,称“双系再障或不典型再障),它是再障一种非典型表现,多见于再障的早期。其诊断、预后与再障有所不同。本文就32例初诊时表现为“双系再障”的患者作一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认为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再障)是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以造血系统为靶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造血功能衰竭和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按临床表现、血象、骨髓象及预后,可分为重型再障和非重型再障。国内学者将再障分为慢性型再障和急性型再障。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中药治疗再障的实验研究及临床治疗表明,中医药治疗再障有明显疗效,对中药治疗再障的作用机制的研究已深入到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凋亡、酶学等水平,现就此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中医认为再障属于虚劳、虚损、血虚、血证范畴.我们认为再障本虚是根本,应用扶正培本、调整阴阳气血是治疗再障的大法,扶正法在再障治疗中占有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3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采集1998~2001年我院确诊的再障患者,用回顾性方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36例再障患者中,慢性再障单用康力龙有效率60%;雄激素和CSA联合应用有效率80%。慢性再障总有效率为70%。重型再障单用康力龙有效率33.3%;雄激素和CSA联合应用有效率64.6%,慢性再障和重型再障3年生存率分别为89%和25%。结论 雄激素是治疗慢性再障的主要药物,雄激素联合CSA治疗慢性再障及重型再障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甲基纤维素及胶原半固体培养法对56例再障骨髓CFU-GM、CFU-E、BFU-E及CFU-M K、BFU-M K进行培养;采用APAAP法及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 ISA)对再障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血清sIL-2R进行检测。结果再障患者CFU-GM、CFU-E、BFU-E及CFU-M K、BFU-M K集落数均低于对照组,且严重型再障集落数减少程度与慢性再障相近;再障患者CD 3亚群细胞无变化,CD 4亚群细胞减低,CD 8亚群细胞增高,CD 4/CD 8降低,重型再障患者血清sIL-2R中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与慢性再障。结论骨髓造血祖细胞数量减少是再障发病的重要因素,其减少程度与再障的病情有关;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及造血负调控因子可能在再障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获得性纯红再障的多致病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赵咏梅  刘林 《重庆医学》2006,35(7):658-659
纯红再障(PRCA)是一种相对少见的疾病,国内将纯红再障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在临床上获得性纯红再障比先天性纯红再障多见,其发病过程涉及多个因素。国内对获得性纯红再障的文献仅见一些个案,针对其发病机制及多致病因素几乎未见系统性报道,现就此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再障是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或衰竭造成周围血液循环全血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的一类较为难治的血液系统疾病,未经治疗的再障患者一年内的死亡率高达80%,90%的患者死于出血和感染。再障是妊娠期的罕见并发症。再障对母体的危害是贫血、感染和出血,对胎儿的影响是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甚至胎死宫内。妊娠合并再障常伴随孕妇及胎儿患病率及死亡率的升高,目前认为妊娠可加重再障,  相似文献   

9.
<正>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的特点是外周血三系细胞明显减少,病情轻重不一。慢性再障病情相对较轻,发展较慢,而急性再障或重型再障起病急,病情重,发展迅速,死亡率高,死亡原因主要是感染和出血。因此,做好治疗期间并发症的护理至关重要。本文对我科2000 ̄2006年收住的30例再障患者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朱梅  谷晓新  张新娟 《中外医疗》2011,30(35):160-160
目的通过对12例苯中毒致再障病人进行临床观察和护理研究,总结苯中毒致再障病人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今年来收治的12例苯中毒再障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资料中,12例苯中毒再障病人,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均获得好转出院。结论整体护理是降低苯中毒再障病人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对13例急性再障和13例慢性再障作骨髓GM—CFU体外培养,结果显示急性再障集落产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及慢性再障组(P<0.01),再障的骨髓集落形成率与非造血细胞比例呈高度显著的负相关。3例急性再障和2例慢性再障的T细胞对正常骨髓具有明显抑制作用;1例急性再障和2例慢性再障的血清亦能够抑制正常骨髓的集落形成,抑制率均>30%。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4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临床发病特点、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对10年间确诊的4l例再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1例再障患者中慢性再障的治疗有效率为80%,重型再障为42.9%:慢性再障中单用雄激素治疗有效率76.9%,CSA和雄激素联合应用的有效率为83.3%;重型再障中单用雄激素治疗有效率为25%,CSA和雄激素联合应用的有效率为50%。院内死亡5例中,3例死于脑出血。结论雄激素是治疗慢性再障的主要药物,雄激素和csA联合应用可提高疗效,单用雄激素治疗重型再障效果不佳,主张用CSA、ATG治疗,或CSA、ATG、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造血细胞因子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13.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临床呈全血细胞减少的一组综合病狂,根据它的临床表现、血象、骨髓象的不同特点而分为急性再障和慢性再障.现将急性再障的诊断标准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由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所致的骨髓造血干细胞及造血微环境损伤,致使红髓被脂肪髓所替代,造血功能部分或全部衰竭的一组综合征。国内将再障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慢性再障可归属于文献所载虚劳、亡血、血证等范畴;急性再障可归属于急劳、热劳等范畴。其发病与五脏均有关,尤与肾的关系更为密切。1989年大连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病会议将慢性再障分为肾阳虚型、肾阴虚型和肾阴阳俱虚型等三型以来,就确立了慢性再障从肾论治的治疗方向。现就近几年来补肾法为主治疗慢性再障作一综述。1慢性再障从肾论治的…  相似文献   

15.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合并妊娠报道较少,尤其是以中药为主治疗再障合并妊娠报道更少。现将我院6例再障合并妊娠以再生养血汤为主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障 )是一类骨髓造血功能过度抑制性疾病 ,外周血常表现为三系血细胞减少 ,积极探讨再障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作者采用Dexter液体培养法 ,观察 8例再障患者骨髓细胞体外生长特点 ,进一步探讨再障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发生机制。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1 1 1 再障组 :8例初诊未治再障患者均符合文献[1]诊断标准 ,急性再障 2例 ,慢性再障 6例 ;男 5例 ,女 3例 ;年龄 19~ 63岁 ,中位年龄 35岁。病例骨髓源于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门诊及住院患者 ,均经临床、骨髓检查确诊。1 1 2 对照组 :10例正常骨…  相似文献   

17.
免疫与血液有着密切的关系,免疫的发生,发展和造血系统的关系更是密切,现就免疫和某些血液病的关系加以复习。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 再障的发病机制迄今尚未阐明,近年来发现某些病例存在着体液或细胞免疫失调引起造血障碍,约50%再障为原发性,其次是药物。阵发性睡眠性血红白蛋白尿转变成再障,可能是某种病因包括免疫因素损伤了干细胞。严重肝炎也可引起之再障,有人认为可能是肝炎病毒破坏了淋巴细胞,而引起了细胞毒作用于肝  相似文献   

18.
田杨  张淑慎 《重庆医学》2007,36(3):265-265,267
目的 对照观察以中医补肾活血法结合西医治疗40例苯中毒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再障)及41例慢性原发性再障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统一的调查登记我院3年间确诊的再障患者,用回顾性方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40例苯中毒性再障的有效率为97.5%,治愈率为55.0%;41例原发性再障的有效率为92.7%,治愈率为24.3%.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西医结合可提高苯中毒性再障的疗效,苯中毒性再障的疗效显著优于原发性再障.苯中毒再障肾阳虚型比重明显高于原发性再障.  相似文献   

19.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是因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一组综合征。近年来,再障与某些疾病的关系已逐渐被重视,并且相互影响转归,有必要加以介绍。一、再障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 再障与PNH同属造血干细胞疾病,两者关系十分密切。它们不仅在临床表现、血象和骨髓象有时有相似之处,个别可以相互转变或共存。约有1/4的PNH呈再障表现,约有1/2的PNH在病程中曾表现有骨髓增生低下,再障患者有5~15%的红细胞有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调控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异常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难治性疾病,近年研究表明,免疫介导的造血抑制是再障最常见、最重要的发病机制,多年临床实践证实中医药治疗再障疗效确切,而且实验研究从调节淋巴细胞亚群失衡、调控细胞因子紊乱、调节红细胞免疫、再障中医证型与免疫异常相关性等4个方面,揭示了中医药治疗再障的免疫学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