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 检测HIV/AIDS与肺结核病人的CD4+、CD8+细胞的变化.方法 流式细胞计数仪检测CD4+、CD8+T淋巴细胞,用双侧t检验进行统计.结果 HIV/AIDS与肺结核患者存在以CD4T淋巴细胞下降为突出表现的细胞免疫受损,HIV/AIDS的CD4+细胞降低明显高于肺结核病人,HⅣ/AIDS的CD8+细胞升高明显高于肺结核病人.结论 HIV/AIDS与肺结核病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CD4+T淋巴细胞异常,CD4+T细胞是HⅣ/AIDS重要指标;CD4+T细胞时肺结核病人是用来估计机体的免疫状态或是一个指标,但不是一个绝对指标.CD4+T细胞和CD8+T细胞与肺结核病的类型及病情的变化、预后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IL-2与CD_4~+CD_(25)~+调节性T细胞的相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爱华  曹祥山 《医学综述》2007,13(9):652-653
白细胞介素2(IL-2)最早被称为T细胞生长因子,在体外能够有力地促进T细胞生长和扩增,而在体内IL-2的具体作用尚不清楚。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是调节性T细胞的一个重要亚群,它能够以主动性的方式介导机体对自身抗原的免疫耐受以及抑制抗肿瘤免疫应答,但在体内其具体的免疫抑制机制目前还不清楚。有研究证实IL-2在CD4+CD2+5调节性T细胞胸腺发育和外周维持扩增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充分了解IL-2与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关系有助于更好的将其应用到临床的免疫治疗当中。  相似文献   

3.
HIV(+)与肺结核病人CD4~+、CD8~+变化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HIV(+)患者与肺结核病人的CD4+、CD8+细胞的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计数仪检测CD4+、CD8+T淋巴细胞。结果HIV/AIDS与肺结核患者存在以CD4+T淋巴细胞下降为突出表现的细胞免疫受损,HIV/AIDS患者的CD4+细胞降低明显高于肺结核病人(P均<0.01),HIV/AIDS患者的CD8+细胞升高明显高于肺结核病人(P<0.01或0.05)。结论HIV/AIDS患者与肺结核病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CD4+T淋巴细胞异常,CD4+T细胞是HIV/AIDS重要指标;CD4+T细胞对肺结核病人是用来估计机体的免疫状态或是一个指标,但不是一个绝对指标。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5):16-19
目的 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中LAP+CD4+T 细胞和CD4+CD25+ Treg 细胞的分布比例,初步研究LAP+CD4+ T细胞与病理因素的相关性及在胃癌发生、进展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2018 年1 月~2019 年6 月我院胃肠疝外科收治的50 例胃癌患者术前及术后临床病理资料,收集术前患者的外周血标本,收集同期50 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作为对照组。流式细胞技术检测LAP+CD4+T 细胞和CD4+CD25+ Treg 的分布比例,比较外周血中胃癌患者和健康志愿者LAP+CD4+T 细胞的分布比例差异;Pearson 法分析LAP+CD4+T 细胞与临床病理因素及CD4+CD25+Treg 细胞的相关性。结果 外周血LAP+CD4+T 细胞占CD4+T 细胞的比例,胃癌患者为[7.58(6.23,8.22)%]高于健康志愿者的[1.76(0.79,2.35)%](P<0.001);Pearson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中LAP+CD4+T 细胞与CD4+CD25+Treg 细胞分布比例呈正相关(r=0.629,P<0.001);肿瘤TNM 分期越晚,LAP+CD4+T 细胞占CD4+T 细胞比例越高(P<0.001);有远处转移患者LAP+CD4+T 细胞占CD4+T 细胞比例高于无转移者(P<0.001)。结论LAP+CD4+T 细胞在胃癌患者外周血中比例升高,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进展,起到促进肿瘤生长、转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 862例临床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为临床明确T淋巴细胞亚群在不同疾病中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提供参考。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临床患者CD4+、CD8+T细胞亚群数量,分析异常结果的临床科室分布及病因。结果 2 862例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中,异常结果共998例,不同科室异常值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诊断分类,不同诊断异常结果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所有异常结果中,以CD4+T细胞低伴CD8+T细胞正常和CD4+、CD8+T细胞均低居多。结论CD4+和CD8+T细胞数量是机体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多种疾病均会导致其数量的改变,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对于辅助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Alu-LTR PCR方法对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系列的CD4+T,CD8+T及B细胞进行检测,明确不同细胞亚群及HAART治疗的不同阶段是否存在整合的HIV-1 DNA。方法收集20例HIV-1感染患者HAART治疗过程中0、4、12周及10例健康对照的抗凝血标本,纯化CD4+T,CD8+T及B细胞并提取DNA,应用Alu-LTR PCR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20例HIV-1感染者HAART治疗系列中CD4+T细胞及CD8+T细胞成功扩出目的片段,CD8+T细胞所扩条带亮度均低于CD4+T细胞,HAART治疗系列0、4、12周标本所扩条带亮度没有明显差异。B细胞及10例健康者均为阴性。结论 CD4+T及CD8+T细胞存在整合型HIV-1 DNA,HIV储藏库主要存在于CD4+T细胞内。B细胞内不存在整合型HIV-1 DNA。随着HAART治疗的进程,整合型HIV-1 DNA仍然存在,进一步证明HAART不能根除HIV储藏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口腔扁平苔藓(OLP)中CD3+T细胞和CD8+T细胞浸润与OLP伴上皮不典型增生的相关性,为OLP的临床诊断和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方向。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半定量法检测CD3+、CD8+T细胞在79例OLP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取10例口腔正常黏膜组织作为对照,分析口腔扁平苔藓组织中CD3+、CD8+T细胞浸润与不典型增生的关系。结果:CD3+、CD8+T细胞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呈阴性表达,在79例OLP中均呈阳性表达。CD3+、CD8+T细胞浸润与患者性别、年龄、发生部位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但是与OLP伴上皮不典型增生密切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2),CD3+T细胞浸润和CD8+T细胞浸润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r=0.498,P<0.001)。结论:口腔扁平苔藓患者组织中CD3+、CD8+T细胞浸润与上皮不典型增生密切相关,影响OLP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及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水平及其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TGF-β1)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24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及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水平进行检测,收集每例患者对应的血浆,ELISA法检测卵巢癌患者血浆中TGF-β1浓度,并选20例卵巢良性疾病及20例健康体检者做对比研究。结果:与卵巢良性疾病及健康对照组相比,卵巢癌患者CD4+CD25+、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及TGF-β1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均P<0.01);Ⅲ~Ⅳ期卵巢癌患者CD4+CD25+、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及TGF-β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卵巢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及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水平与血浆TGF-β1水平均呈正相关(r=0.656, P<0.05; r=0.574, P<0.05)。结论:卵巢癌患者外周血存在高水平CD4+调节T细胞,且其与血浆TGF-β1水平呈正相关。检测外周血CD4+调节T细胞与TGF-β1水平对于判断卵巢癌不同病期有重要意义。TGF-β1水平增高可能参与调节CD4+调节T细胞对卵巢癌机体的免疫负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在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患者中的分布、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及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7年92例初诊MCL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简化的MCL国际预后指数(sMIPI)进行预后评分,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包括CD4+ T淋巴细胞绝对数(ACD4C)和CD8+ T淋巴细胞绝对数(ACD8C)。Mann?Whitney U及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与其他临床指标的相关性。采用 Kaplan?Meier 法进行生存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预后因素分析。结果:中位随访51个月(12~150个月),92例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S)是44个月。1年、3年、5年OS率分别为72%、45%、37%。ACD4C >0.5×109个/L的患者较ACD4C ≤0.5×109个/L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OS更长(P=0.009和P=0.004)。CD4+/CD8+比值>1.2的患者较≤1.2的患者有更长的PFS和OS(P=0.025和 P=0.009)。单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体力状态(ECOG评分)≥2分(P=0.021)、B症状(发热、盗汗或体重下降)(P=0.001)、升高的血清乳酸脱氢酶(LDH)(P=0.027)、高sMIPI评分(P=0.004)、低ACD4C(P=0.013)、低CD4+/CD8+比值(P=0.030)与较短的PFS相关。而较短的OS与B症状(P < 0.001)、高sMIPI评分(P=0.004)、升高的LDH(P=0.040)、低ACD4C(P=0.006)和低CD4+/CD8+比值(P=0.012)相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B症状(P=0.006)、低ACD4C(P=0.001)是影响PFS的独立预后因素;B症状(P=0.003)、高sMIPI评分(P=0.047)、低ACD4C(P=0.001)、低CD4+/CD8+比值(P=0.031)是影响OS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低ACD4C、低CD4+/CD8+比值与MCL患者不良的预后相关,ACD4C水平、CD4+/CD8+比值可作为判断MCL患者预后方便且有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3-CD57+NK细胞及CD3+CD57+NKT细胞在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仪对31例肝细胞癌患者、59例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及48例正常人外周血中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3-CD57+NK细胞及CD3+CD57+NKT细胞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肝细胞癌组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较正常对照组及慢性肝炎、肝硬化组明显减少(P<0.05),肝细胞癌组外周血中CD3-CD57+NK细胞及CD3+CD57+NKT细胞较正常对照组及慢性肝炎、肝硬化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可能通过对CD3-CD57+NK细胞及CD3+CD57+NKT细胞功能的抑制参与了肝癌细胞的免疫逃逸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风胶囊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CCD4^+CD25^+CD127^lo调节性T细胞(CD4^+CD25^+CD127^loTreg)变化的影响。方法:40例RA活动期患者随机分为正清风痛宁胶囊组(对照组)和新风胶囊组(XFC组),每组20例,同时设正常组20例。XFC组和对照组均治疗1个疗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A活动期患者治疗前后以及正常组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Treg的数量及其在CD4^+T淋巴细胞中所占的比例,同时观察临床症状.DAS28评分及部分实验室指标(ESR、CRP、RF)的变化。结果:RA活动期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loTreg数量及其占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均低于正常组;XFC组在总有效率、改善RA关节症状及部分实验室指标方面与对照组作用相似,但在上调CD4^+CD25^+CD127^loTreg表达水平、降低DAS28分值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XFC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CD4^+CD25^+CD127^loTreg表达水平,促进免疫调节、维持免疫耐受有关。  相似文献   

12.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亚群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亚群的比率改变.方法采用微量全血三色标记法,以流式细胞技术检测SLE患者外周血CD4+、CD4+CD25+、CD4+CD25+CD45RO+T细胞亚群,分析阳性细胞百分率和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MFI).结果SLE患者外周血中CD4+T细胞百分率,活动期(29.29%±8.86)%和非活动期(29.55±8.96)%均低于正常对照(37.41±3.29)%(P均<0.05);CD4+CD25+T细胞百分率SLE活动期(10.30±5.60)%显著高于正常对照(5.39±1.43)%(P<0.05),非活动性SLE病人组(5.63±2.49)%和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CD4+CD25+CD45RO+T细胞百分率SLE活动期(3.96±3.51)%显著高于正常对照(1.39±0.63)%,非活动期(0.75±0.66)%显著低于正常对照(P均<0.05).平均荧光强度分析表明SLE患者组和正常组的CD25和CD45RO抗原密度差异并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SLE患者外周血中存在CD4+CD25+及CD4+CD25+CD45RO+T细胞亚群比率异常增高,且与病情活动性相关.  相似文献   

13.
CD_4~+CD_(25)~+调节性T细胞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郎涛  吴广胜 《医学综述》2008,14(19):2887-2890
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是一群具有免疫调节或免疫抑制功能的细胞。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明,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维持外周免疫耐受中起重要作用,这种T细胞的数量减少或功能缺失可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本文就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与血清瘦素、CD4^ T/CD8^ T细胞比值的关系。方法:选择恶性肿瘤患者79例及BMI为18.5~25.0的42例健康者,检测血清瘦素浓度和CD4^ T/CD8^ T细胞比值。结果:(1)不同营养状态的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瘦素含量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而CD4^ T/CD8^ T细胞比值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2)女性肿瘤患者的血清瘦素含量明显高于男性患者。(3)BMI为18.5~25.0的恶性肿瘤患者与健康人血清瘦素含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肿瘤组CD4^ T/CD8^ T细胞比值明显低于健康人。(4)以瘦素为因变量,BMI、性别、年龄、CD4^ T/CD8^ T细胞比值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瘦素含量与BMI、性别显著相关。结论:恶性肿瘤合并营养不良者,血清瘦素水平明显低于营养正常和肥胖的肿瘤患者。血清瘦素含量女性高于男性。BMI正常的肿瘤患者血清瘦素含量与正常人无差异,说明此时瘦素还发挥正常调节作用。在影响恶性肿瘤患者血清瘦素含量的因素中,BMI、性别是最主要的因素。不同营养状况的肿瘤患者之间的血清瘦素水平有明显差异,而与其相对应CD4^ T/CD8^ T细胞比值无统计学差异,提示瘦素影响免疫反应可能有更复杂的途径和机制,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MT)各剂量组对小鼠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cells,Tr细胞)数量的影响,同时检测OMT对刀豆蛋白A(Con A)刺激的小鼠淋巴结T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OMT治疗ACD的免疫学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用OMT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提供更深入的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建立DNFB诱发的小鼠ACD模型,以不同剂量的OMT、PBS、氢化可的松(HCT)进行腹腔注射(ip),在实验进程的第1、7、14、21和28天小鼠尾静脉采血,抗-CD3、抗-CD4、抗-CD25单抗进行三色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CD4^+CD25^+T细胞数量。利用羧基荧光素乙酰乙酸(CFDA-SE)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OMT对小鼠淋巴结T细胞增殖的影响。实验数据以SPSS 10.0以及CELL Quegt软件进行处理。结果体外实验证明,在500、125和31μg/mL组的OMT对小鼠淋巴结T细胞增殖呈剂量依赖性抑制,而在16、8、4和2μg/mL组的OMT对小鼠淋巴结T细胞增殖起促进作用,但其剂量依赖关系不明显。腹腔注射OMT能明显提高小鼠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的数量,与HCT组比较(P〈O.01),与PBS组比较(P〈O.01)。结论OMT对小鼠淋巴结T细胞的增殖呈双向作用;腹腔注射OMT能明显提高小鼠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的数量;即OMT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呈双向作用,OMT是一种双向免疫调节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adultadiposetissue?derivedmesenchymalstemcells,AMSC)治疗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graft-versus-hostdisease,aGVHD)的机制。方法:3例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发生aGVHD患者,以每公斤体重2×106个细胞剂量静脉输注AMSC;首先应用尼龙毛柱分离外周血T淋巴细胞,再经CD4或CD8免疫磁珠分选出CD8+或CD4+T淋巴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生aGVHD患者使用AMSC前后外周血CD8+及CD4+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与输注AMSC前相比,输注AMSC后,CD8+T细胞中的CD8+CD28CD25--亚群显著上调,CD4+T细胞中的CD4+CD25+亚群并无明显变化,同时,患者的aGVHD得以有效控制。结论:AMSC治疗aGVHD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上调CD8+CD28-T细胞亚群有关,而与CD4+CD25+亚群可能并无直接关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CD4+T和CD8+T细胞上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66例RA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4+T和CD8+T细胞上PD1表达(平均荧光强度和百分率),比较RA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CD4+T和CD8+T细胞上PD1表达水平,分析其与RA实验室检查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①RA患者CD4+T、CD8+T细胞PD1表达的平均荧光强度(MFI)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A患者CD4+ PD1+T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RA患者外周血CD4+T、CD8+T细胞PD1表达的MFI与DAS28评分呈正相关性(r =0.49,P<0.000 1;r =0.40,P=0.0008).③RA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PD1表达的MFI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呈正相关性(r=0.45,P<0.000 1;r=0.39,P=0.001);RA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PD1表达的MFI与CRP呈正相关性(rx=0.40,P=0.0009);RA患者外周血CD4+ PD1+T细胞百分率与CRP呈正相关性(r =0.24,P=0.048).④RA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PD1表达的MFI与类风湿因子(RF)呈正相关性(rs=0.32,P =0.009);RA患者外周血CD4+ PD1+T细胞百分率与RF呈正相关性(r=0.27,P=0.030).结论 RA患者外周血CD4+T和CD8+T细胞PD1表达异常,与疾病的活动性及抗体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SLE患者与正常人外周血CD8+CD25+T细胞亚群的数量、比例变化,研究其与疾病活动性、临床病理改变的相关性,探讨CD8+CD25+T细胞亚群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利用三色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CD3+T细胞中CD8+CD25+、CD8+CD25-、CD8-CD25+和CD8-CD25-亚群的比例,并计算其细胞数量。结果:SLE患者外周血T细胞中CD8+CD25+亚群较正常人显著减少,并导致CD25-/CD25+比值异常增高;并且CD8+CD25+亚群的百分率的降低和CD25-/CD25+比值的增高与肾损相关。结论:CD8+CD25+亚群的减少可能在SLE的发生上较CD8-CD25+细胞亚群减少具有更重要的病理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系统评价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TC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及与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的关系。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2000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公开发表于Medline(检索平台PubMed)、Embase(检索平台Ovild)、Central(检索平台Ovild)、维普、万方、知网等数据库所有关于CHB患者外周血TC细胞亚群变化的相关中英文文献。由2位评价人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CHB患者外周血CD3+、CD4+T细胞和CD4+/CD8+比值均低于健康人群(P<0.01),而CHB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百分率高于健康人群(P<0.01)。HBeAg阳性组与HBeAg阴性组比较,外周血CD4+T细胞百分率显著降低,CD8+T细胞百分率显著升高(P<0.01),CD4+/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阳性组与HBV-DNA阴性组比较,外周血CD3+、CD4+T细胞百分率和CD4+/CD8+均显著降低(P<0.01),而CD8+T细胞百分率显著升高(P<0.01)。HBV-DNA定量高拷贝组与HBV-DNA定量低拷贝组比较,外周血CD4+T细胞百分率和CD4+/CD8+显著降低(P<0.01),而CD8+T细胞百分率升高(P<0.05);2组CD3+T细胞百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B可导致人体外周血TC细胞亚群的改变,其变化与HBV-DNA含量呈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邵亮  刘昆  张铀  杨红 《医学综述》2008,14(11):1633-1635
目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已广泛应用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但其产生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影响其治疗效果的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近来有研究表明,CD4+CD2+5调节性T细胞具有预防和治疗GVHD的作用。现就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特性以及在GVHD中的作用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