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芦曼  陈永权 《浙江医学》2017,39(15):1239-1242
目的探讨TLR4/NF-资B信号通路在异氟醚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中的作用,为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异氟醚预处理组(ISO组)、TLR4抑制剂TAK-242组(T组)、异氟醚+TAK-242预处理组(ISOT组),每组8只。S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只穿线不结扎;IR组只进行缺血再灌注;ISO组:吸入1.0MAC异氟醚30min,停止吸入15min;T组:予尾静脉注射TLR4受体抑制剂TAK-242(10mg/kg);ISOT组:吸入异氟醚前1min尾静脉注射TAK-242(10mg/kg),之后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再灌注完成后取出心脏,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并测定各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心肌组织中TLR4受体在转录和蛋白水平上的变化,以及NF-资B的表达情况。结果与IR组比较,其余各组TLR4mRNA和TLR4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1);与ISO、T组比较,ISOT组TLR4mRNA和TLR4表达显著降低(均P<0.01);与ISO组比较,T组TLR4mRNA和TLR4表达显著降低(均P<0.01)。与IR组比较,其余各组NF-资B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T、ISOT组比较,ISO组NF-资B的表达均明显降低(均P<0.01)。与IR组比较,其余各组心肌梗死面积均明显减少(P<0.01);与ISO组和T组比较,ISOT组心肌梗死面积显著减小(P<0.01);而ISO组和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LR4/NF-资B信号通路参与了异氟醚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缺血预适应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是否由toll样受体4(TLR4)/NF-κB途径所介导,以及是否与促进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释放有关。方法:结扎Sprague-Dawley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60 min,复灌3 h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预适应为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5 min,复灌5 min,共4个周期。RT-PCR分析心肌TLR4 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心肌TLR4和NF-κB蛋白表达。同时,测定心肌梗死面积、血浆CGRP浓度和血清肌酸激酶活性。结果:缺血预适应显著减少心肌梗死面积,降低肌酸激酶活性,增高血浆CGRP水平。心肌缺血再灌注可显著上调TLR4和NF-κB表达,缺血预适应可抑制其作用。结论:缺血预适应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保护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作用与促进CGRP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芦丁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左冠状动脉结扎建立SD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芦丁组、L-NAME(eNOS 抑制剂)组,ELISA 法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免疫抑制法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浓度,实时荧光定量 PCR分析各组心肌组织iNOS 和eNOS mRNA 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芦丁组血清 NO 水平增高(P<0.01),CK-MB 浓度下降(P<0.01),eNOS mRNA 表达升高(P<0.01),iNOS mRNA 表达下降(P<0.01)。结论芦丁缺血预处理对心肌起到了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心肌组织eNOS mRNA 、下调iNOS mRNA 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观察人参总皂昔和异氟醍联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作用,并从TLR-4/NF-kB信 号通路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 选取雄性清洁级SD大鼠50只,分为假手术组、灌注损伤组、异氟醍预处理组、人参总 皂昔组和异氟酵+人参总皂昔预处理组,每组各10只。对应手术处理后处死,收集血液测定炎性因子IL-6及TNF-a 的含量,收集心脏计算心肌梗死面积,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检测NF-kB和TLR4蛋白和mRNA的表达特点。结果 假手术组心肌细胞呈纤维状排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组有明显细胞形态紊乱,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相比,其余各 组均有一定程度的减轻。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心肌NF-kB、心肌TLR4、血清IL-6和TNF-a明显增 加(P<O.05)o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相比,异氟醍组、人参总皂昔组和异氟醍+人参总皂昔组心肌梗死面积、IL-6、 TNF-a、心肌NF-kB和TLR4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此外,异氟醜+人参总皂昔组心肌梗死面积、血清IL-6、血清 TNF-a、心肌NF-kB和TLR4表达低于异氟醍组和人参总皂昔组(P<0.05)。结论 人参总皂昔和异氟酵联合预处理 能有效改善心脏病理学和心肌梗死面积,其作用机理可能是二者联合应用降低了心肌中TLR4和NF-kB蛋白及mRNA 表达,进而改善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丙泊酚后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5组(n=12):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丙泊酚1、2、4mg/kg后处理组(P1、P2、P4组)。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肝组织中TLR4 mRNA、NF-κB mRNA的表达,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TNF-α的浓度,光镜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S组比较,各组TLR4 mRNA、NF-κB mRNA表达上调,TNF-α升高,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IR组比较,P1、P2、P4组TLR4 mRNA、NF-κB mRNA表达下调,TNF-α降低(P〈0.01);与P4组比较,P1、P2组TLR4 mRNA、NF-κB mRNA表达下调,TNF-α降低(P〈0.01);与P1组比较,P2组TLR4 mRNA、NF-κB mRNA表达下调,TNF-α降低(P〈0.01)。病理检查显示P1、P2、P4组肝组织结构损伤明显小于IR组。结论丙泊酚后处理减轻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可能与下调TLR4、NF-κB的表达,降低肝组织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损伤(IR)组、参附注射液预处理组(SFI)。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应用原位杂交技术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HSP70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缺血再灌注损伤(IR)组比较,参附注射液预处理组(SFI)HSP70 mRNA(P〈0.01)及其蛋白(P〈0.05)的表达显著增加。结论:HSP70是心肌中重要的内源性保护物质,参附注射液可诱导HSP70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而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c(cyt-c)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葛根素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单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葛根素干预组(Pur组)。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免疫组化SP法检测cyt-c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①IR组肺组织细胞cyt-c和caspase-3蛋白表达较C组明显增强,细胞凋亡指数显著升高(P〈0.01);葛根素干预后,cyt-c、caspase-3及细胞凋亡指数均明显下调(P〈0.01)。②cyt-c表达水平与caspase-3和细胞凋亡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cyt-c参与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过程,葛根素可能通过抑制cyt-c通路保护肺组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大鼠缺血性脑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以HSP70蛋白、Fas蛋白表达水平、神经细胞死亡情况等指标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闭夹大脑中动脉制作局部特定区域急性脑缺血大鼠模型,闭夹和重新开放大脑中动脉引起再灌注损伤制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并在损伤前给予葛根素进行干预.对实验标本作HE染色,及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HSP70和Fas表达情况,光镜观察脑组织损伤程度.结果①在急性脑缺血期,葛根素干预组的HSP70蛋白表达明显强于单纯缺血组(P<0.01),两组间Fas表达比较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葛根素干预组的神经细胞死亡率明显少于单纯缺血组,葛根素干预暴露因素与神经细胞死亡呈显著负相关(P<0.01).②在脑缺血再灌注期,葛根素保护组的HSP70蛋白表达明显强于非保护组(P<0.01),而Fas蛋白表达明显弱于非保护组(P<0.01),葛根素保护组的神经细胞死亡率明显少于非保护组,葛根素干预暴露因素与神经细胞死亡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葛根素对急性脑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所致的脑细胞损伤均有保护作用,对急性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主要通过上调HSP70蛋白的表达而实现的,而与Fas蛋白的表达相关不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除上调HSP70表达外,还可能与下调Fas蛋白的表达、减少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
葛根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缺血再灌注对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葛根素对其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技术、流式细胞仪方法观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前后以及使用葛根素后细胞凋亡的情况;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cl-2、Bax蛋白表达情况,并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1)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TUNEL阳性细胞数、流式细胞仪中凋亡指数较假手术组增高(P〈0.05),使用葛根素后下降(P〈0.05);(2)缺血再灌注组Bax、Bcl-2蛋白表达较假手术组增高,加用葛根素后Bcl-2表达增高,而Bax表达则降低。结论:葛根素能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细胞凋亡,增加Bcl-2、降低Bax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饱和氢气生理盐水(hydrogen rich saline)对老龄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的影响并初步研究其相关机制。方法: 将30只20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肾缺血再灌注加氢气生理盐水干预组(H2组),每组10只。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模型建立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肌酐、尿素氮,肾组织中丙二醛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血清8 羟基脱氧鸟苷(8-OHDG)水平,半胱氨酸天冬酸酶 3(Caspase-3)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及mRNA水平并行HE染色光镜观察各组肾组织的变化。结果: 缺血再灌注组尿素氮、肌酐、丙二醛以及8-OHDG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H2组(P<0.05),而SOD含量明显低于H2组和假手术组(P<0.01)。H2组肾组织病理改变较缺血再灌注组明显减轻。缺血再灌注组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和H2组(P<0.01),H2组亦明显高于假手术组;而H2组HO-1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另外两组(P<0.01)。结论: 饱和氢气盐水通过抑制Caspase-3及促进HO-1的表达,从而对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肾损伤起保护作用。老龄大鼠肾脏组织发生退行性改变,对缺血再灌注更敏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3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复方丹参滴丸组。采用在体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以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程度,以链霉菌蛋白-过氧化物酶(SP)P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和Casps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Bax、Bcl-2和Caspsase-3基因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0.01);与模型组比较,复方丹参滴丸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Bax和Caspsase-3基因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Bcl-2基因蛋白表达显著增多(P〈0.01)。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可通 过上调Bcl-2、下调BaxCmCaspsase-3基因蛋白表达,抑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中药是否可增加缺血后适应(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IPoC)保护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大鼠心肌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冠状动脉前降支下置线不结扎,n=15),I/R组(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30 min,再灌注1 h,n=15),IPoC组(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30 min,3次10 s的再灌注/缺血循环,再持续灌注1 h,n=15),益气活血加IPoC组(心悦胶囊0.162 g/kg加芎芍胶囊0.135 g/kg,连续灌胃14 d,末次灌胃后2 h实施IPoC干预,n=15),福辛普利钠加IPoC组(福辛普利钠片0.9 mg/kg灌胃,n=15)。比色法测定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的含量,氯化硝基四氮唑蓝染色检测大鼠左室心肌梗死面积,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组织Toll样受体(Toll-likereceptor,TLR)2、4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心肌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含量。结果:与I/R组比较,IPoC组大鼠血清CK-MB活性和cTnT水平明显降低(P〈0.01),心肌梗死面积显著减小(P〈0.01),心肌组织TLR2、4表达和炎症因子IL-6、IL-1β含量明显下降(P〈0.05,P〈0.01);与福辛普利钠加IPoC组比较,益气活血加IPoC组心肌组织TLR2、4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与IPoC比较,益气活血加IPoC可进一步减小I/R大鼠心肌梗死面积,降低血清CK-MB活性(P〈0.01),减少心肌TLR2、4表达和IL-1β、IL-6含量(P〈0.05,P〈0.01)。结论:益气活血中药可加强缺血后适应对I/R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2、4以及其下游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何泉  雷寒  柳青  覃数  马康华  王曦 《医学争鸣》2009,(17):1545-1548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抑制剂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后无再流及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P-选择素表达调控的影响.方法:将36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及PDTC组.结扎冠脉左前降支3h继而松解2h建立无再流动物模型.再灌注后2h采用病理染色法检测无再流范围;采用免疫荧光组化、RT-PCR方法检测ICAM-1,P-选择素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对照组缺血区ICAM-1,P-选择素蛋白及mRNA表达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1),而PDTC使缺血区ICAM-1,P-选择素蛋白及m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减弱(P〈0.05);PDTC组无再流范围较对照组显著减小(P〈0.05).结论:NF-κB抑制剂PDTC能显著减小大鼠AMI再灌注后无再流范围,其作用可能与抑制再灌注后缺血区ICAM-1及P-选择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及抗氧化应激机制。方法:大鼠心肌缺血30min后再灌注180min造成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灌注24 h,用于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葛根素和生理盐水。收集大鼠心脏,观察大鼠心肌缺血区的心肌细胞凋亡情况;收集血清测定其抗氧化应激的指标。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葛根素剂量依赖性的减少了MIRI大鼠的心肌细胞凋亡、心梗面积和血清中丙二醛的含量,增加了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和谷胱甘肽的含量。结论:葛根素对MIRI大鼠具有抗氧化应激的作用,它能够剂量依赖性的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最终减少心肌梗死面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普萘洛尔对心肌缺血凋亡相关基因Bcl-2及Bax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1)假手术组(I组);(2)手术组分为4个亚组:①1ml生理盐水组(Ⅱ组);②1mgZkg普萘洛尔组(Ⅲ组);④5mg/kg普萘洛尔组(I、Ⅳ组);④25m/kg普萘洛尔组(V组),每组10只。采用RT~PCR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Bcl-2及BaxmRNA表达的变化及用TUNEL法观察心肌细胞凋亡。结果普茶洛尔可显著提高缺血心肌组织Bcl-2mRNA的表达(P〈0.01)及降低BaxmRNA表达(P〈0.01)。结论在心肌缺血性损伤中,普萘洛尔通过对大鼠心肌Bcl-2及BaxmRNA表达调控作用,防止心肌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胰岛素抵抗状态下Wistar大鼠心肌细胞内葡萄糖转运蛋白-4mRNA的变化及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取雄性Wistar大鼠30只,以随机的方式分成对照组、高脂组、高脂高糖组,分别给予基础饮食:蛋白质21%、脂肪19%、碳水化合物60%;高脂饮食:蛋白质21%、脂肪60%、碳水化合物19%;高脂高糖饮食:蛋白质21%、脂肪60%、碳水化合物19%、额外加蔗糖40g;喂养8周以建立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以"钳夹技术"检测胰岛素抵抗的存在,并计算出葡萄糖摄取率。取心肌标本,以4%多聚甲醛固定,时间在24h之内,经系列脱水、透明、浸腊后常规石蜡包埋,进行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心肌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大鼠葡萄糖的摄取率(GIR)明显高于高脂组和高脂高糖组(P<0.05),而高脂组的葡萄糖摄取率又高于高脂高糖组(P<0.01);对照组游离脂肪酸(FFA)明显高于高脂组、高糖高脂组(P<0.05),但高脂组与高糖高脂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1);在对照组大鼠心肌细胞Glut4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高脂组和高脂高糖组(P<0.05),高脂组的Glut4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高脂高糖组(P<0.01)。结论:高脂饮食可导致雄性Wistar大鼠发生胰岛素抵抗(IR),在IR状态下雄性Wistar大鼠心肌细胞内的Glut-4mRNA表达下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38抑制剂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的影响。方法将44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9只)、缺血组(15只)、缺血再灌注组(10只)和干预组(10只)。对照组大鼠只暴露心脏,缺血组大鼠制备心肌缺血模型,缺血再灌注组大鼠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干预组大鼠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前30 min注射p38抑制剂SB20358(100μg·kg-1),其余操作均与缺血再灌注组一致。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及心肌组织中p38、c-Jun氨基端激酶(JNK)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水平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大鼠心肌组织中未检测到p38、ERK1/2和JNK蛋白。缺血组缺血60、90 min时大鼠心肌组织中p38蛋白水平显著高于缺血30 min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个时间点,干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p38蛋白水平显著低于缺血组和缺血再灌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缺血再灌注组和干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p38蛋白水平逐渐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缺血和再灌注时间延长,缺血组大鼠心肌组织中ERK1/2和JNK水平略有升高,缺血再灌注组和干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ERK1/2和JNK水平略有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APK中p38参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但JNK和ERK1/2的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TLR4蛋白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大鼠肾缺血再灌注后TLR4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参与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理。方法SD雄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简称C组),缺血再灌注组(Ischem ia-reperfusion组,简称Ir组)两个实验组,每组各4个时相(6小时、12小时、24小时、72小时)。采用切除右肾,夹闭左肾动脉45m in后恢复灌流建立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大鼠肾组织中TLR4蛋白的表达情况,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血清肌酐(Scr)水平以反映中性粒细胞浸润及肾功能损害的程度。结果C组大鼠肾组织形态结构正常,TLR4蛋白几乎无表达;Ir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见不同程度的损伤及炎细胞浸润,TLR4蛋白高表达(p<0.01)。与C组比较,Ir组血清肌酐(Scr)水平明显升高,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显著增加(p<0.01)。结论缺血再灌注后肾组织中TLR4蛋白表达增强,提示TLR4蛋白可能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血塞通软胶囊对大鼠心肌梗死后不同时间血流动力学及不同区域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血塞通组。治疗48h和5周时,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短轴缩短分数,多导生理记录仪检测主动脉和左心室血流动力学改变,病理切片观察心肌病理学改变,外源性荧光标记的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不同区域心肌组织中的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心肌梗死后各个时期,血塞通组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短轴缩短分数均显著升高,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下降(P〈0.01,P〈0.05)。心肌梗死后48h,血塞通组左室收缩压、左心室压力最大上升速率有显著升高,而心脏质量指数、左室舒张末压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肌梗死5周后,血塞通组左室舒张末压明显降低,左心室压力增高率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塞通软胶囊可能通过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功能,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从而有效治疗和预防心肌梗死后的心肌重塑和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