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0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25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0篇
内科学   34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189篇
预防医学   146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71篇
中国医学   49篇
肿瘤学   5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 总结硬脊膜外动静脉瘘(SEDAVF)合并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的复合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合手术治疗的1例SEDAVF合并SDAVF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分析。结果 首先经动脉途径进行ONYX胶栓塞,因胶弥散效果不佳,仅封堵供血动脉,瘘口及引流静脉仍可显影;然后,开放性手术烧灼硬脊膜外扩张迀曲的静脉丛血管,但未剪开硬脊膜探查,术后7 d因并存SDAVF加重血流动力学改变并引起症状加重,再次行介入栓塞时处理SDAVF。术后6个月随访双下肢肌力恢复至4级,大小便功能正常。结论 SEDAVF处理的关键在于闭塞瘘口及近端引流静脉,对于合并的SDAVF,可选择介入治疗。单纯SEDAVF,可选择开放性手术灼闭硬脊膜外扩张迂曲的静脉湖;SEDAVF合并SDAVF,可先行介入栓塞瘘口,解除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及硬脊膜外静脉湖压迫症状;如仍末治愈,可行开放手术灼闭硬脊膜外扩张迀曲的静脉湖,解除对脊髓的压迫。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2002-06月对1例隐匿阴茎合并尿道上裂患者行阴茎包皮旋转、切除纤维条索、尿道沟黏膜尿道成形术,效果满意,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分支远端动脉瘤的治疗方法与策略。方法33例患者经全脑血管造影术证实为椎基底动脉分支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小脑前下动脉与小脑后下动脉之远端动脉瘤,分别为8例、6例、9例、10例。其中血管内栓塞治疗29例,直接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2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与磁共振成像(MRI)三维影像融合数据输入神经导航,在神经导航指引下行开颅动脉瘤灼闭手术1例,1例因血管内栓塞治疗失败未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所有病例无手术相关死亡,2例患者行弹簧圈栓塞术,术后1 d 患者再出血死亡,1例栓塞未成功又未行手术患者病情好转出院,余30例患者未发生术后再出血。结论椎基底动脉分支远端动脉瘤多数手术治疗难度大,应首选血管内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了解广西柳州市辖区内医院主要法定传染病诊断与报告的准确性,为提高和规范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按国家传染病诊断标准判断诊断准确性.结果 调查了9种1349例法定报告传染病,诊断准确966例,准确率71.61%.分类符合710例,分类符合率73.50%;诊断准确率最低的病种为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较高的为肺结核和淋病;分类符合率最低的为伤寒与副伤寒,较高的为甲肝和肺结核.市区医院诊断准确率87.92%,分类符合率67.71%;郊县医院诊断准确率62.82%,分类符合率77.86%.郊县医院诊断准确率明显低于市区医院,而分类符合率则高于市区.结论 虚假信息导致了近年来柳州市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居高不下,影响了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的制定.  相似文献   
7.
microRNA(miRNA)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体内的小分子非编码单链RNA,主要在转录后水平调控靶基因的表达。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它在细胞分化与沟通、机体发育、免疫反应等诸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在疾病相关研究中,miRNA更是具有广泛的用途和美好的前景。本文主要针对miRNA的相关特性、与结核病(tuberculosis,TB)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以及应用前景等做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汉族人群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重庆地区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的关系。方法:选取60例VCI患者,99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技术对BDNF基因G11757C、G196A、C270T进行多态性分析,采用SHEsis在线软件进行连锁不平衡及单体型分析。结果:VCI组G11757C位点基因型GG(30.4%)、GC(53.6%)、CC(16.1%),等位基因G(57.1%)、C(42.9%);对照组G11757C位点基因型GG(30.9%)、GC(47.4%)、CC(21.6%),等位基因G(54.6%)、C(45.4%)( χ2=0.837,P=0.658; χ2=0.180,P=0.671)。VCI组G196A位点基因型AA(23.3%)、AG(51.7%)、GG(25.0%),等位基因A(49.2%)、G(50.8%);对照组G196A位点基因型AA(22.2%)、AG(46.5%)、GG(31.3%),等位基因A(45.5%)、G(54.5%)( χ2=0.744,P=0.689; χ2=0.413,P=0.520)。VCI组C270T位点基因型CC(8.30%)、CT(56.7%)、TT(35.0%),等位基因C(36.7%)、T(63.3%);对照组C270T位点基因型CC(24.2%)、CT(50.5%)、TT(25.3%),等位基因C(49.5%)、T(50.5%),2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68,P=0.035; χ2=4.98,P=0.026)。VCI组GGT单体型频率(14.3%)与对照组GGT单体型频率(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s P=0.025)。结论:BDNF基因多态性可能与重庆地区部分汉族人群VCI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EF2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的相关性研究。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核苷酸测序技术分析90例经冠脉造影检查确诊的CAD患者及130例健康体检正常对照者的MEF2A基因rs325400和rs34851361 SNP多态性位点基因型的分布情况,比较组间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差异及其与CAD发生的关系。结果:rs325400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CAD组和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符合Hard-Wenberg平衡,其结果具有群体代表性。多态性位点rs34851361在两组均只发现AA基因型,不符合Hard-Wenberg平衡,其结果不具备群体代表性。结论:MEF2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rs325400可能与CAD发生有关系,携带A等位基因的人群患CAD的风险性可能较正常人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血管三维影像融合"技术的影像融合方法及其在脑血管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西门子Artis zee biplane双平板DSA机及其所配设备System syngo X-WP三维后处理工作站,双容积重建出数据,利用Inspace-3D3D-Fusion软件分析合并数据,显示两侧颈内动脉或一侧颈内动脉和椎动脉与血管病变的供血关系。结果利用软件能显示双血管供血病变(如脑动静脉瘘、脑动静脉畸形等),清晰显示血管病变与供血动脉、走向等关系,帮助诊断和指导治疗。结论"双血管三维影像融合"对诊断脑血管病血供情况和指导治疗有较大临床价值,并且利用融合Fusion技术改进重建工作流程,因此可以大大扩展双血管融合技术的临床适应症,提高显示的准确性,是判断Willis环的结构和双血管供应的血管病变的新方法,对临床诊断、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对科研与教学增加了新的评估手段与直观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