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勇 《基层医学论坛》2013,(19):2566-2567
目的探讨乳腺恶性叶状肿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为其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4月—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30例乳腺恶性叶状肿瘤患者,从肿瘤病理形态学特征、肿瘤复发转移与临床预后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0例患者均选择手术治疗,9例行象限切除,21例行乳房单纯切除。共4例发生局部复发,局部复发率为13.3%,患者中肿瘤无远处转移现象发生。结论手术是乳腺恶性叶状肿瘤的主要治疗方式,临床疗效显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张剑辉  张欣  胡锐  张蒲容  田超 《西部医学》2012,24(5):948-949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及住院收治的42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并评估乳腺叶状肿瘤的疗效及预后。结果 42例患者病理诊断良性25例(59.52%),交界性11例(26.19%),恶性6例(14.29%)。单纯肿块扩大切除术术后复发11例,复发时间为上次治疗后3~25个月。单纯乳房切除组1例局部复发,复发时间为术后8个月。单纯乳房切除加低位淋巴结切除术12例,随访4~37个月均未见复发。结论乳腺叶状肿瘤是乳腺疾病中少见的一种纤维上皮性肿瘤,属于潜在恶性肿瘤,具有复发及远处转移的风险,预后较好,目前乳腺叶状肿瘤的治疗首选手术治疗,其余辅助治疗效果仍在探讨中。  相似文献   

3.
黄炽明 《中原医刊》2006,33(8):27-28
目的探讨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原则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5年8月收治的13例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患者中8例行局部切除术,4例行乳房单纯切除术,1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全部患者术后随访,随访时间4~47个月,中位时间13个月,1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3年死于远处转移,2例行局部切除术后复发。结论局部扩大切除术治疗乳腺分叶状肿瘤是可行的,而对肿瘤体积较大、浸润胸肌或局部切除术后复发患者则宜行乳房切除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者中良性10例,交界性3例,恶性2例。根据患者年龄、原发肿瘤大小、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等因素,10例行局部切除术,2例行乳腺单纯切除术,3例行乳腺癌改良切除术。12例获随访,1例远处转移死亡,3例局部复发。结论乳腺分叶状肿瘤发病率低,局部扩大切除是其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特点、外科治疗方法及与乳腺巨纤雏腺瘤的鉴别。方法对11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本组11例中,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良性3例,交界性2例,恶性6例。结果随访1-6年(中位3.4年),5年生存率100%,2例失访外,仅1例局部复发2次。结论乳腺叶状肿瘤发病率低,多数病例病理分化较好,病程进展缓慢,手术切除是其首选的治疗措施,局部切除后反复复发者应行乳房切除。  相似文献   

6.
41例乳腺分叶状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治疗原则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1997年6月至2005年6月收治的41例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1例患者平均年龄35岁,其中良性20例,恶性16例,交界性5例.19例行局部广泛切除术,7例行局部切除术,9例行单纯乳房切除术,6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4例患者给予术后放疗.随访35例,平均随访26个月(5~101个月),1例术后3a死于远处转移,2例行局部切除术后复发.结论合理的手术方式是治疗乳腺分叶状肿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进一步探讨乳腺叶状肿瘤临床治疗体会。方法:笔者收集了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30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加强患者辅助检查,并结合检查结果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结果:20例患者诊断为良性乳腺叶状肿瘤,2例患者为交界性乳腺叶状肿瘤,8例患者为恶性乳腺叶状肿瘤,4例患者经粗针穿刺确诊为乳腺叶状肿瘤,恶性乳腺叶状肿瘤复发率显著高于良性乳腺叶状肿瘤、交界性乳腺叶状肿瘤。结论:钼靶乳腺仪检查无特异指标,不建议使用;超声检查能在良性与恶性诊断上提供帮助,粗针穿刺方式准确率高、简便易行。对于良性肿瘤与交界肿瘤,适合选择肿瘤扩大切除治疗,对于恶性肿瘤适合选择乳房切除治疗。  相似文献   

8.
杨华伟  王征 《海南医学》2008,19(3):1-2,46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原则,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3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21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诊断年龄,临床症状,肿瘤大体及组织学特征,手术方式,术后放射及化学治疗,复发率,死亡率,比较良性、恶性、交界性肿瘤的不同。结果23例患者平均年龄38岁,按WHO分类标准,其中良性11例,交界性4例,恶性8例。14例行局部切除术,5例行乳腺单纯切除术,4例按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式。随访18例,平均随访时间22个月(12~96个月),2例按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1年死于远处转移,4例行局部切除术后复发再次按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手术。结论保证1~2cm切缘的扩大局部切除术是治疗乳腺分叶状肿瘤的首选方案,局部复发的交界性和恶性肿瘤要选择乳房单纯切除术式或按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相似文献   

9.
张永康  刘韵 《海南医学》2010,21(22):117-118
目的探讨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表现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4月至2010年1月期间10例手术治疗后病理检查确诊的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患者术后均随访,随访时间0.5-5年。5例行局部乳腺部分切除术,术后复发1例。1例行单纯乳房切除术。3例行单纯乳腺切除术加假体植入隆乳术。1例反复5次局部乳腺切除术后复发,最终行单纯乳房切除术。本组10例患者均术后生活质量良好,无死亡病例。结论局部扩大部分乳腺切除术在乳腺分叶状肿瘤的治疗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乳腺叶状肿瘤30例诊断与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疗效。方法 对经手术和病理诊断确诊的30例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患者中良性叶状肿瘤16例,交界性叶状肿瘤9例,恶性5例。行局部肿块切除8例,单纯乳房切除术8例,改良根治术13例,姑息性肿块切除术1例。其中20例获随访1~24年,随访期间死亡1例,其余患者均存活,其中4例因肿瘤复发再行乳房单纯切除或改良根治术。结论 手术方式的选择对预后影响较大,扩大的局部切除或单纯乳房切除为推荐术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诊治进行探讨。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60例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临床诊断和治疗,并对患者的预后进行分析和观察。结果60例患者经过病理诊断显示有38例患者为良性,有18例患者为交界性,有4例患者为恶性。其中有26例患者实施肿块切除,有24例患者实施扩大切除,有10例患者实施单纯乳房切除。随访显示,有6例患者出现局部复发,占10%,经再行手术治疗后均无复发现象。1例患者死亡,其余患者均无出现远处转移现象。结论乳腺分叶状肿瘤在临床上需要结合患者病史、肿块大小、病理类型等进行诊断,从而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改善患者的预后。手术首选手术切除,切除需要做到广泛切除包围在病灶周围的正常组织。  相似文献   

12.
罗蓉  李麟  吴嘉瑜 《中国现代医生》2014,(16):90-92,F0003
目的探讨乳腺恶性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收集2009~2013年东莞市人民医院及东莞市莞城人民医院收治的6例乳腺恶性叶状肿瘤,对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患者确诊恶性前有多次手术治疗史及复发史,2例为首诊。末次手术乳腺区段切除1例,单纯乳腺全切除加前哨淋巴结探查2例,改良根治术3例;术后化疗2例,术后双肺转移及死亡1例,其余5例术后随访5个月~4年无复发和转移。结论乳腺恶性叶状肿瘤诊断主要依据病理学,免疫组化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和鉴别诊断作用。大部分由良性或交界性反复复发后恶变,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方式,手术切除范围和复发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原则。方法总结17例乳腺分叶状肿瘤的诊治状况及预后。结果所有患者均施行术中冰冻病理切片及术后病理检查,其中良性11例,交界性4例,恶性2例。3例行局部切除术,5例行乳腺单纯切除术,8例行局部扩大切除术,1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全部患者获随访;复发4例,1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2年半死于肺转移。结论乳腺分叶状肿瘤术前诊断困难,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及术中冰冻切片诊断价值有限,合理的手术方式是避免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治疗原则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平均年龄47岁,其中良性12例,恶性4例,交界性5例。11例行局部广泛切除术,4例行局部切除术,6例行单纯乳房切除术,恶性中2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例给予术后化疗,1例给予术后放疗。随访18例,平均随访23个月(6~66个月)。1例术后3年内死于远处转移,2例行局部切除术后复发。结论:合理的手术方式是治疗乳腺分叶状肿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原则。方法:总结15例乳腺分叶状肿瘤的诊治状况及预后。结果:所有患者均施行术中冰冻病理切片及术后病理检查,其中良性11例,交界性2例,恶性2例。3例行局部切除术,3例行乳腺单纯切除术,8例行局部扩大切除术,1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全部患者获随访:复发3例,1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2年半死于肺转移。结论:乳腺分叶状肿瘤术前诊断困难,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及术中冰冻切片诊断价值有限,合理的手术方式是避免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特点、治疗原则。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40例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的治疗资料。结果:40例中良性27例,交界性11例,恶性2例。行肿块切除19例,扩大切除17例,单纯乳房切除4例。所有患者随访至今,其中一例交界性行局部切除的患者产生复发。结论:手术切除为本病的首选治疗方式,应广泛切除包围在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临床须结合病史、肿块大小及病理类型等,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r,P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2007年1月~2014年9月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经手术切除的48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48例PT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41岁。均以乳腺肿块就诊,肿块直径从1.5~25 cm不等,平均6.7 cm。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22例行肿块单纯切除术,14例行肿块扩大切除术,12例行乳房切除术。参照2003版WHO标准将组织学分级分为良性PT 27例,交界性PT 15例,恶性PT 6例。其中30例获随访3~48个月,随访期间肿瘤复发4例。结论:PT是一种较少见的乳腺肿瘤,准确把握PT的临床病理特点,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乳腺叶状囊肉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方法 回顾本科1995年4月~2010年5月收治的8例乳腺叶状囊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良性4例,交界性2例,恶性2例.扩大局部切除术4例,单纯乳房切除术4例.随访6例,平均随访时间21个月(13~144个月),1例恶性患者术后2年半,死于远处转移.结论 乳腺叶状囊肉瘤不适当的局部切除易复发,首次治疗时应采用局部扩大切除术或乳房单纯切除术.  相似文献   

19.
钟镇铧  范凤凤  李占文 《浙江医学》2022,44(19):2081-2084,2088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旋切术(VAE)与局部扩大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叶状肿瘤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影响乳腺良性叶状肿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乳腺良性叶状肿瘤患者198例,其中134例患者行VAE治疗,为VAE组;另64例患者行局部扩大切除术治疗,为局部扩大切除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复发情况。以乳腺良性叶状肿瘤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为自变量,以肿瘤复发与否为因变量,多因素分析乳腺良性叶状肿瘤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血肿、皮肤淤斑、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12~80(46.4±14.5)个月,VAE组患者复发率11.94%(16/134),局部扩大切除组患者复发率10.94%(7/64)。生存分析显示,两组患者5年无复发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7.21%比81.82%,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最大径>3cm是乳腺良性叶状肿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乳腺良性叶状肿瘤术后复发与患者年龄、BMI、手术方式、肿瘤细胞核分裂像等因素无明显关系(均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VAE是治疗乳腺良性叶状肿瘤的有效方法,肿瘤最大径>3cm是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乳腺叶状肿瘤6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复发、转移因素,为术式的选择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1998年1月-2009年10月间经手术并经病理诊断的66例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诊断治疗情况。结果66例中,恶性11例,交界性3例,良性52例。初次手术即在我院者57例,随访39例,6例局部复发(15.4%),其中良性2例,交界性1例,恶性3例。复发后来我院诊治9例,随诊7例,再次复发4例(57.1%)。因肺转移死亡3例,均为多次局部复发的恶性叶状肿瘤患者。结论再次局部扩大切除术后仍复发的良性病例,及初次复发的恶性病例,应尽早行乳腺切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