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宋涛  韩辉  尹峰  朱静 《黑龙江医学》2009,33(8):573-574
目的探讨弓形虫感染与自发性脑出血的关系。方法选取155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设为研究组,149例急性脑外伤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脑脊液的弓形虫感染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脑脊液中弓形虫特异性抗体IgG和IgM以及循环抗原CAg的阳性率。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脑脊液中,弓形虫抗体IgG的阳性率分别为15.48%和5.47%;弓形虫抗体IgM的阳性率分别为25.81%和6.04%;弓形虫CAg循环抗原的阳性率分别为0和0。研究组脑脊液的IgG、IgM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脑脊液的CAg循环抗原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弓形虫阳性感染者较阴性感染者更易发生自发脑出血,筛查脑脊液中弓形虫IgG、IgM抗体,可能有助于临床自发性脑出血的评估。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育龄妇女进行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TORCH)抗体血清学检测分析.方法应用ELISA方法检测419例孕前妇女血清中的TORCH抗体IgM及IgG.结果弓形虫(TOX)抗体IgM、IgG阳性率为0.72%、11.46%;风疹病毒(RV)抗体IgM、IgG阳性率为1.19%、67.8%;巨细胞病毒(CMV)抗体IgM、IgG阳性率为1.43%、61.3%;单纯疱疹病毒(HSV)Ⅱ型抗体IgM、IgG阳性率分别为0.24%、0.72%.结论 TORCH血清学筛查能够减少不良妊娠的发生,是预防出生缺陷儿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可减少和降低残障儿的出生.及时发现高危因素,对优生优育是非常有用的.  相似文献   

3.
1089例孕妇血清单纯疱疹病毒抗体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桂艳  刘静  穆孜智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3):4148-4149
目的:探讨孕妇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TORCH)感染血清学筛查的意义。方法:应用生物蛋白芯片检测1089例各孕期妊娠妇女血清中的TORCH抗体IgM及IgG。结果:弓形虫(TOX)抗体IgM、IgG阳性率为0.64%、2.75%;风疹病毒(RV)抗体IgM、IgG阳性率为2.20%、87.51%;巨细胞病毒(CMV)抗体IgM、IgG阳性率为1.20%、87.23%;单纯疱疹病毒(HSV)Ⅰ型抗体IgM、IgG阳性率为1.01%、88.89%,Ⅱ型抗体IgM、IgG阳性率分别为0.64%、90.91%。结论:TORCH血清学筛查能够减少不良妊娠的发生,是预防出生缺陷儿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可减少和降低残障儿的出生。  相似文献   

4.
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小儿住院病人弓形虫感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湘西自治州少数民族地区小儿人群弓形虫感染情况。方法 选择本院儿科住院病人 5 2 9例 ,应用血清学ELISA方法检测弓形虫的特异性抗体IgG、IgM和循环抗原 (CAg)。结果 IgG阳性率 1 0 .0 2 % ,IgM阳性率 8.3 2 % ,CAg阳性率 0 .95 % ,IgG +IgM阳性率 1 1 .5 3 % ,IgM +CAg阳性率 1 .1 3 % ,IgG +IgM +CAg阳性率为 0 .3 8%。与动物有密切接触史的患儿感染率高于无密切接触史的患儿(P <0 .0 0 5 )。农村患儿感染率高于城市患儿 (P <0 .0 1 )。结论 本地区儿科临床病人弓形虫感染总感染率为 3 2 .3 3 % ,发现各类临床病人都有感染 ,单纯IgG阳性有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延安市无偿献血人群弓形虫感染和分布情况,为临床安全用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法(ELISA)检测标本血清中抗弓形虫IgG、IgM抗体。结果:共检测368份血清,其中抗弓形虫IgG抗体阳性30例,阳性率为8.15%(30/368);抗弓形虫IgM抗体阳性3例,阳性率为0.82%(3/368);抗弓形虫IgG和IgM抗体阳性33例,阳性率为8.97%(33/368)。献血员的弓形虫感染率年龄、性别和血型之间无显著差异,而不同职业之间虽有显著性差异,但因检测例数偏少,尚不足以说明弓形虫感染与不同职业之间有关。结论:为预防输血后弓形虫病,各地中心血站务须将弓形虫感染指标作为献血员的必检项目。  相似文献   

6.
施健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16,30(6):617-618,621
目的:探讨孕期妇女TORCH IgM及IgG联合检测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产前门诊216例孕期妇女进行TORCH IgM及IgG联合检测。结果:弓形虫IgM阳性率为0.46%,IgG阳性率为6.9%;风疹病毒IgM阳性率为0.92%,IgG阳性率为62.9%;巨细胞病毒IgM阳性率为0.29%,IgG阳性率为78.7%;单纯疱疹病毒2型IgM阳性率为0.96%,IgG阳性率为12.0%。结论:TORCH IgM或IgG单项抗体检测对结果易存在不当解释,TORCH IgM及IgG联合检测对鉴别孕前感染或孕中感染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重组SAG1抗原对弓形虫IgG和IgM抗体的检测效果.方法 用rSAG1作抗原建立免疫印迹方法(rSAG1-WB),与玻片虫体过氧化物酶免疫染色试验(TSHE)平行检测不同来源血清.结果 15例病原学检查阳性小鼠血清和5例免疫兔血清的IsG抗体均为阳性,30例正常小鼠血清和10例正常兔血清均未出现阳性反应.rSAG1-WB检测可疑弓形虫病患者血清阳性率为60.3%(38/63),献血员血清阳性率为6%(3/50),与TSHE检测结果(65.1%和4%)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1例IgM强阳性血清和13例IgM弱阳性血清在Western-blot检测中分别出现相应的强阳性与弱阳性反应,50例献血员血清均未出现IgM阳性反应,结果与TSHE一致.结论 rSAG1-WB检测弓形虫IgG和IgM抗体均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TSHE的符合率高.  相似文献   

8.
十堰地区育龄妇女弓形虫血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弓形虫感染对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的影响.方法 采用金标免疫诊断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1 316例育龄妇女血清弓形虫抗体IgG、IgM和循环抗原.结果 1 316例育龄妇女中血清弓形虫抗体或循环抗原阳性171例,阳性率13.0%,阳性组中流产、死胎、畸形发生率高于阴性组(P<0.01);妇科疾病如子宫肌瘤、宫外孕、盆腔炎、不孕症的患病率也显著高于阴性组(P<0.01);饲养宠物者弓形虫阳性率高于不养宠物者(P<0.01).结论 育龄妇女弓形虫感染与异常妊娠结局及某些妇科疾病密切相关,加强对育龄妇女弓形虫血清学监测和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已婚育龄妇女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优生优育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9月之间,接受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已婚育龄妇女2868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项目包括血清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以及弓形虫IgM、IgG抗体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受检的2868名妇女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结果显示,弓形虫IgM阳性率为0.07%,巨细胞病毒IgM阳性率为1.01%,巨细胞病毒IgG阳性率为90.17%,风疹病毒IgM阳性率为0.17%,风疹病毒IgG阳性率为89.16%。结论:对已婚妇女展开孕前优生检查,可以有效降低妊娠风险,不但可以保证生产健康婴儿,同时对孕妇的身心健康也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关注并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风疹病毒抗体检测对预防出生缺陷患儿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孕妇血清中风疹病毒特异性抗体IgM,分析阳性IgM检测率与流产发生的关系。结果 185例妊娠者中检出IgM阳性18例,阳性率为9.73%;初次妊娠者IgM阳性率为5.6%,明显低于多次妊娠者IgM阳性率(27.27%);IgM阳性孕妇的早期流产率为22.22%(4/18),而IgM阴性孕妇的早期流产率为9.58%(16/16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定血清中风疹病毒IgM抗体能够减少不良妊娠的发生,可以降低有缺陷新生儿的出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正常孕产妇弓形虫 (Toxoplasma)、风疹病毒 (Rubellavirus ,RV )巨细胞病毒 (Cytomegalovirus ,CMV)及单纯疱疹病毒 (herpessimplexvirus ,HSV )感染情况及其血清学筛查的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法检测 80 0份孕产妇血清 4种病原体IgG抗体和IgM抗体。 结果 血清弓形虫IgG/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1.98%、0 .13 %;风疹病毒IgG/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82 .75 %、0 .3 7%;巨细胞病毒IgG/IgM抗体阳性率为 70 .5 %、0 .75 %;单纯疱疹病毒IgG/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0 .4%、0。 结论 对孕产妇进行 4种病原体感染血清学筛查 ,了解孕产妇对这 4种病原体的免疫状态 ,在优生优育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尤其妊娠前确定风疹的免疫状态对孕妇风疹筛查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良孕产史妇女弓形虫IgM抗体感染的情况。结果:抽取被检者外周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进行检测。结果:实验组不良孕产史妇女426例,弓形虫IgM抗体阳性26例,阳性率6.1%,对照组正常孕前查体妇女390例,弓形虫IgM抗体阳性6例,阳性率1.54%,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不良孕产史妇女弓形虫IgM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孕前查体妇女,说明弓形虫感染是造成不良孕产史的重要原因,与不良孕产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对2052名孕前妇女TORCH感染后IgM抗体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落实出生缺陷干预项目,减少出生缺陷发生率。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方法,对我市2052名孕前育龄妇女进行TORCH感染后IgM抗体调查。结果 2052名孕前妇女中,弓形虫(TOX)-IgM抗体阳性3例,阳性率0.14%;风疹病毒(RV)-IgM抗体阳性7例,阳性率0.341%;巨细胞病毒(CMV)-IgM抗体阳性25例,阳性率1.218%;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IgM抗体阳性23例,阳性率1.121%。结论 TORCH感染后IgM抗体阳性在孕早期可导致流产、死胎和胎儿畸形等。  相似文献   

14.
SARS患者血清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及临床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估临床诊断SARS患者血清特异性抗体产生规律对疾病诊断的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不同病程临床诊断为SARS的患者 15 6例 ,通过酶联免疫吸附的方法分别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IgG型和IgM型抗体水平 ,分析SARS特异性抗体的产生与疾病病程的关系及对临床诊断的意义。结果 :血清IgG型抗体阳性 118例 ,阳性率为 75 .6 %。IgM型抗体阳性 6 5例 ,阳性率为 4 1.7%。IgG、IgM均为阴性 37例 ,占 2 3.7%。IgG型抗体产生阳性率随病程延长而逐渐增高 ,病程为 5 0~ 6 0d组阳性率最高达到了 94 .5 %。IgM型抗体阳性率也随病程延长而逐渐增高 ,但在病程 4 0~ 5 0d抗体阳性率即达最高 ,随后迅速下降。IgG与IgM抗体阳性率在其各自不同病程差异均十分显著 (P <0 .0 1)结论 :SARS患者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可以作为SARS临床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但目前尚不宜作为诊断的金标准 ,SARS特异性IgG、IgM抗体同为阴性不能完全排除SARS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孕妇孕期中单纯性疱疹病毒2型(HSV-2)的感染情况及感染的危害。方法采用迈康准优生五项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孕期妇女血清中HSV-2的IgM和IgG抗体,然后运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各组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分别检测健康对照组(60例)、孕产组(1224例)和不良妊娠组(34例)的HSV-2 IgM,其阳性率分别为0%、0.8%、8.8%。分别检测健康对照组(60例)、孕产组(421例)和不良妊娠组(34例)的HSV-2 IgG,其阳性率分别为10%,15.4%,5.9%。健康对照组、孕产组和不良妊娠组的HSV-2 IgM、IgG同时检测例数分别为60例,399例和34例,其阳性率分别为0%,0.25%,5.88%,健康对照组的IgM抗体与孕产组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产组的IgM抗体与不良妊娠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的IgG抗体与孕产组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产组的IgG抗体与不良妊娠组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我院就诊孕期妇女HSV-2的感染率较低,HSV-2的感染率不因妊娠而改变,但孕期感染HSV-2可引起流产、早产和胎儿畸形,是引起不良妊娠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本地区儿童弓形虫病及蛔虫病的感染情况,为今后的预防工作提供一定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对357名小学生血清弓形虫IgM、IgG抗体进行了检测,同时采用生理盐水涂片法对蛔虫卵进行检测.结果 在357名小学生中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为5.32%(19/357),其中IgM阳性者6例,IgG阳性者13例;蛔虫卵( )58例,阳性率为16.25%(58/357).结论本地区还存在弓形虫病及蛔虫病病人及传染源,应给予有效重视.  相似文献   

17.
SARS病人SARS冠状病毒核壳抗原抗体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监测SARS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抗体水平,阐明SARS冠状病毒感染机体免疫应答的机制并探讨血清学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基因重组SARS冠状病毒核壳抗原(N)建立间接ELISA法,检测健康人和SARS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多点血清中特异性IgG和IgM抗体。以D450值=2.1×200例健康人血清中特异性IgG和IgM抗体均值作为抗体阳性判断的临界值。结果IgM和IgG的阳性临界值分别为0.233 和0.239。以此对13例SARS病人急性期和恢复期IgM和IgG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判断,结果发现:发病1周内,IgM和IgG抗体检测均为阴性;发病第2周,IgM和IgG检出阳性率分别为83.3%和66.7%;第3周均为100%;发病第2个月,IgM检出阳性率为61.5%,至第3个月,IgM检出阳性率为38.5%;IgG至第1个月时达到高峰,第3个月仍维持在高水平。结论机体产生针对SARS冠状病毒核壳抗原的抗体持续时间长,提示SARS冠状病毒核壳抗原具有强免疫原性,在SARS冠状病毒致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在SARS的血清学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对18~45岁的育龄妇女191人及各期妊娠妇女237人进行巨细胞病毒(CMV)IgG 和 IgM 检测,特异性 CMV-IgM 检测采用细胞核涂片法,结果育龄妇女和妊娠妇女的 CMV-IgG 阳性率分别是97.9%和99.6%,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1∶177.9和1∶184。特异性 CMV-IgM 阳性者(>1∶10)有19例,其中妊娠妇女14例(5.9%),育龄妇女5例(2.6%)。实验证明用细胞核涂片法检测特异性 CMV-IgM 具有快速、特异和敏感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用外周血人巨细胞病毒(HCMV)IgG抗体亲和力指数判断人巨细胞病毒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感染的情况。方法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LISA)检测12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85例非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自身免疫病患者,137例正常人血清中人巨细胞病毒特异性抗体IgM和IgG,并对人巨细胞病毒IgG阳性的血清样本进行IgG抗体亲和力指数(a-vidity index,AI)的检测。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人巨细胞病毒IgM抗体阳性率为11.48%;IgG抗体阳性率95.08%,其中低亲和力样本占8.62%。非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病患者血清中IgM抗体阳性率为1.18%;人巨细胞病毒IgG抗体阳性率95.29%且均为高亲和力抗体。而在137例正常样本中未检测到人巨细胞病毒IgM抗体阳性的样本;IgG抗体阳性率93.43%全部为高亲和力抗体。SLE患者相比非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自身免疫患者和正常人,其人巨细胞病毒IgM阳性率显著升高,且人巨细胞病毒IgG抗体低亲和力样本在IgG阳性样本中的比例也显著升高。因此,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人巨细胞病毒初次感染后期[IgM(-)/IgG(+);AI<45%](10例)和再次或复发感染[IgM(+)/IgG(+);AI>55%](14例)的比例比非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自身免疫病患者和正常人都显著增多。结论综合HCMV IgG亲和力指数与HCMV IgM的检查结果发现,SLE患者相比正常人或非SLE自身免疫患者,表现出显著上升的原发性HCMV活化感染率与继发性HCMV活化感染率。因此,SLE的罹患与HC-MV感染有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AIDS合并弓形虫脑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对云南省传染病专科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76例AIDS合并弓形虫脑病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76例患者CD4+T淋巴细胞平均值为(71±18.23)个/μL,76例患者中血液IgG抗体阳性18例(23.7%),IgM抗体阳性6例(7.9%),脑脊液中IgG抗体阳性9例(1 1.8%),IgM抗体阳性5例(6.6%).影像学检查示多发低密度病灶,增强扫描后呈环状或螺旋状增强影像.结论 CD4+T淋巴细胞水平明显低下的AIDS患者易发生弓形虫脑病,IgG、IgM检测阳性率较低,影像学检查有一定的特征性.尽早开始HAART以及在CD4+T淋巴细胞<200个/μL的AIDS患者中预防性用药可减少弓形虫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