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中医药报》2020年12月28日讯:2020年12月27日,《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临床应用指南》标准化项目首批指南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发布了中成药治疗血管性痴呆、冠心病、室性早搏、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新生儿黄疸、成人流行性感冒等优势病种14部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临床应用指南》是我国首部将使用对象定位为全科医师、西医师的中成药临床应用循证实践指南,旨在指导全科医师和西医师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  相似文献   

2.
《雷公藤多苷/雷公藤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用药指南》(编号T/CACM 1337-2020)已于2020年6月24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办公室正式发布。为了帮助广大医务工作者更加准确地理解和应用该指南,该文将2018年1月立项以来,项目组按照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办公室发布的"中成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的制订流程"对指南研制的整个过程以及相关技术环节进行总结和梳理,形成编制说明,以供指南使用者参考,也可为其他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的研制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3.
中成药的临床应用问题严重,亟需临床实践指南的指导.目前,专家共识法较循证法更适合中成药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但是专家共识法应用到中成药临床实践指南制定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该研究提出了一种衍变的专家共识法——基于临床实践的中成药临床实践指南制定方法,并从研究思路、方法学解析、实施步骤等方面介绍了本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成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形同临床实践指南,以追求文本简洁、一目了然为其实用性的前提条件。因此一份临床专家共识无法承载整个制定过程及其重要的过程文件内容。这需要编制说明对其进行延续和拓展,并加以展现。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办公室于2018年邀请循证医学方法学专家,共同编制了一系列有关中成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制定的指导性文件,其中就包括了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编制说明编写规范,用于共识的读者更好地了解到共识制订的"幕后"工作,也进而使得共识制订过程更加透明化和规范化。该文对编制说明从以下9个方面进行了规定:内容与要求、工作简况、主要技术内容、编制过程、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贯彻共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附件、编制说明格式要求。  相似文献   

5.
自从2015年10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设立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临床应用标准化研究项目(SATCM-2015-BZ[402])之后,承担单位中国中药协会(CATCM)指南工作组在首席专家指导下制定了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临床应用指南的建议(国中药协[2016]96号)。经过首批立项的14个优势病种工作组近一年的实践和探索,这些建议已经被修订和更新,形成了更加统一的指导原则(循证为主、共识为辅、经验为鉴)和报告标准(目的、方法、结果、推荐等12项),以及指南的科学证据类别(Ⅰ、Ⅱ、Ⅲ、Ⅳ类)和推荐水平(A、B、C、D级)。这些指导原则和报告标准应该用于旨在推荐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临床应用指南编制研究的专题小组。  相似文献   

6.
袁普卫 《中医正骨》2022,(2):1-2,11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骨伤科临床常见的慢性退行性疾病,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成药因其疗效确切、服用方便等优点,在KOA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伤科分会制定的《膝骨关节炎中医诊疗指南(2020年版)》(以下简称《指南》),对于中成药治...  相似文献   

7.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发布《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以下简称"2020年版《指南》")阐述了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中的作用.中成药是中医防治糖尿病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2020年版《指南》推荐的中成药品种,分析其组成、功效及循证证据等,就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的定位及研究方向进行探讨,为充分发挥中成药在2型糖尿...  相似文献   

8.
为科学评价《中医药单用/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临床实践指南》(简称《指南》)临床应用情况,为修订指南提供参考,从适用性和应用性评价开展问卷调查研究,共获得有效调查问卷1 311份,其中《适用性问卷》717份,《应用评价方案问卷》594份。《适用性问卷》4个方面83个条目,其中反映《指南》应用情况的条目中,8个条目的应用率均> 95%,"内容完整性""与本单位(个人)诊疗方案比较""临床应用的经济性"应用率低于95%,分别是94. 70%,93. 86%,93. 17%;反映《指南》质量水平的条目中,3个条目的合理比例均> 97%,"辨证分类是否合理"合理比例偏低,为95. 26%;反映《指南》推荐中成药情况评价的条目中,大多数认为价格较为适中。《应用评价方案问卷》6个方面56个条目,其中反映《指南》应用合理性的条目中,3个条目的合理比例均> 96%,"辨证分类是否合理"合理比例偏低,为91. 58%;反映《指南》推荐方案临床应用效果的条目中,中药传统汤剂临床应用效果普遍较好,中成药效果偏差;反映《指南》临床应用总体评价的条目中,"总体效果""总体安全性"满意度均> 96%,"总体经济性"满意度偏低,为92. 42%。表明《指南》总体应用性较好,建议修订时完善辨证分型,增加中药汤剂及中成药种类,规范用药时间和疗程,重视医院特色诊疗方案、行业专项科研成果,定期及时更新,加强《指南》的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9.
2020年《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临床应用指南》标准化项目组正式发布了《中成药治疗慢性肾脏病3-5期(非透析)临床应用指南》。该指南基于解决临床关键问题,涵盖了临床常用的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中成药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使用条件、安全性及证据描述,共计8条推荐意见。结合指南,主要介绍该指南的制订背景和方法学,并对临床常用的治疗慢性肾脏病3-5期(非透析)的主要中成药的相关内容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0.
2018年,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办公室邀请循证医学专业背景的方法学专家共同商讨,参考国际上有关共识和临床实践指南制定程序后,制定了有关中成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系列技术规范。这些规范的制订是在充分考虑目前中成药证据现状以及中成药的临床应用历史后制定的。该文重点介绍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报告规范具体要求,旨在为这类共识性指导文件进行规范的编制。该报告规范主要涵盖内容为共识文本的结构框架、内容与格式。具体内容包括了资料性概述要素、规范性一般要素、规范性技术要素、资料性补充要素4部分,由封面、目次、前言、引言、名称、范围、药物基本信息、临床应用建议、安全性、利益冲突说明、附录、参考文献等内容组成。为提高专家共识编写质量,增强专家共识的适用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赵海平  廖正根  罗云  张婧  宋民宪  杨明 《中成药》2012,34(9):1832-1835
"药物警戒"是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的基础。目前中成药与其它药物的联合应用是一种必然趋势,而中成药说明书中有关"药物警戒"的信息,却存在表述抽象、缺失、滞后等诸多问题,难以准确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为此,本文通过综合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促进中成药说明书中"药物警戒"内容的规范化,并推进中成药学术理论发展,进而促成提高品质,带动中成药现代产业化发展,为保障人类健康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关格临床患者进行前瞻性病例观察,对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在临床真实世界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根据符合关格评价指南病种诊断的患者实际情况,由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临床医生填写《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应用评价病例调查表》。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评价关格的指南,收集病例数据60例。分析结果显示总体疗效中,34份病例(56.67%)评价为"很好"及"好";安全性评价中,56份病例(93.33%)评价为"很好"及"好";在经济性评价中,51份病例(85%)评价为"很好"及"好"。结论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效果显著。但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成药》2016,(5)
目的针对我国儿童中药适宜品种少、适宜剂型和规格缺乏、药物临床试验基础薄弱、安全信息阙如、不规范处方行为和不合理用药等问题,提出今后工作建议。方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中儿童中成药为范例,研究分析目前我国儿童中成药用药现状、存在问题。结果建议积极鼓励儿童用药新品种研发,积极开展上市后儿童中成药再评价工作,全面完善儿童用药信息,建立《儿童中成药基本药物目录》、《儿童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搞好《国家基本药物中药饮片儿童中药验方集》的编辑工作。结论该研究可为我国制定中药儿童用药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中成药说明书的现状调查及修订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86种中成药说明书进行项目设置和内容描述的分析,调查当前中成药说明书中存在的问题,为中成药说明书的修订提供建议,更好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中成药说明书普遍存在着缺少药动学、老年患者用药、儿童用药、孕妇及哺期妇女用药、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禁忌症、注意事项、药理毒理等重要项目的描述,项目设置简单,“尚不明确”过多以致难以理解.有关中成药说明书的政策需要修订,中成药说明书需要规范化管理,确保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心血管内科临床中成药使用期间存在的问题,为中成药应用管理提供依据。方法:研究时间为2018年3月~2020年2月。2018年3月~2019年2月为管理前,2019年3月~2020年2月为管理后,总结管理前中成药使用存在的问题,然后采取管理对策,从管理前与管理后收治患者中各随机抽取100例患者予以研究,总结管理前后用药合理性、用药不良反应及患者用药满意率。结果:心血管科在中成药使用方面存在以下问题:违反辨证论治、忽视中成药用药毒副作用、中成药与西药的不合理使用。管理后同管理前相比,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下降、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下降,患者用药满意率提高(P<0.05)。结论:中成药在心血管科临床应用中存在不合理用药问题,同时容易忽视中成药毒副作用,通过加强中成药使用管理,可提升中成药管理效果,提高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在我国的发展及方法研究现状,探析开展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为后续评价工作的推进提供参考。方法:首先通过梳理与药品临床综合评价流程、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流程相关的文献,分析我国临床综合评价的方法研究现状;其次全面总结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相关政策的制定背景及内容要点、进而展示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在国家层面与省级层面的发展现状。结果: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纳入中成药具体评价实例文章32篇,研究剂型主要为胶囊剂(15篇,46.88%)和注射剂(28.13%);涉及神经系统(10篇,31.25%)、消化系统(5篇,15.63%)、呼吸系统(5篇,15.63%)等疾病领域。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领域的研究成果主要来自相关学会和科研机构,目前已有不同学者团队研制了有关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的技术指南或规范,但国家与省级层面均尚未形成由政府机构主导的评价指南。此外,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相关的研究文献主要涉猎评价方法的运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一些已完成的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报告。结论:为体现中成药的独特价值与优势,国家需在药品临床综合评价工作的基础上构建中...  相似文献   

17.
徐琴 《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9):131-133
目的:调查医院门诊中成药应用情况,提出相关建议,促进临床安全、合理、规范应用中成药。方法:从医院门诊药房2013年10—12月的处方中,每月随机抽取1天的处方,共计549张处方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中成药处方占总处方数的37.70%,76.81%的中成药处方由西医师开具,有几种中成药联用、中西药联用现象,有11.60%的中成药处方不合理,存在临床诊断空白、规格错误、用法用量错误、药物联用不合理等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结论:虽然目前中成药应用总体情况尚好,但为了防微杜渐,建议医院通过举办相关业务讲座、编制中成药简明手册、定期分析处方、配备中药师审核中成药处方等措施促进医院中成药的应用安全、合理、规范。  相似文献   

18.
中成药具有疗效显著、稳定性较大、携带和使用方便的特点。中成药在临床的使用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但是在使用中成药过程当中,尚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因此,本文对合理应用中成药做一分析以期中成药在临床治疗中更好的发挥疗效。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医院中成药的临床应用中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发现临床用药中存在着不辨证用药、临床用药不合理、忽略中成药产生的不良反应等问题,根据中成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规范中成药临床使用的管理路径,如药品信息化管理、分类管理、处方点评管理等方式,确定多元规范化管理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临床中成药的规范化管理需求,从而促进中成药的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0.
对《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进行临床应用评价,为《指南》修订提供依据。评价分为适用性评价和应用性评价两部分,前者采用调查问卷方法,由中医师独立填写《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适用性调查问卷》;后者采用前瞻性病例调查分析方法,由主管医生填写《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应用评价病例调查表》。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完成适用性评价调查问卷151份,应用性评价观察了1 016例患者。结果显示:88.74%熟悉《指南》,45.70%使用过《指南》;《指南》的质量、应用相关项目在适用性和应用性评价中比较一致,除"调摄预防"外,其他项目好评度均超过85.00%。提示《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质量较高,并且能够较好指导和应用于临床。未来《指南》修订过程中,应改进"调摄预防"部分内容,并纳入循证医学证据,以最终提高临床使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