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T淋巴细胞(简称T细胞)是介导和执行细胞免疫应答的淋巴细胞,依据其表达CD分子的不同,分为CD4+T细胞和CD8+T细胞两个亚群.而CD4+T细胞又依据其分化的效应细胞不同,进一步分为Th1细胞、Th2细胞、Th17细胞及Treg细胞(regulatory Tcell,Treg)等亚群.CD4+T细胞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中均发挥重要作用,而肝脏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在机体的免疫中占重要的地位.研究发现,细胞免疫尤其是CD4+T细胞及其亚群的变化参与了一些肝脏疾病的发病过程.本文就CD4+T细胞与肝脏疾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研究尿路感染患者Th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32例尿路感染患者外周血Th细胞亚群(Th1、Th2、Treg、Th17)与10例健康者相比.结果:尿路感染患者CD3+4+T细胞(Th细胞)比例较健康者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3+T细胞、CD3+8+T细胞比例较健康者无显著差异,CD4+/CD8+T细胞比例上升.Th1、Th2、Th17细胞比例较健康者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reg细胞比例较健康者无显著差异.Th1/Th2较健康者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尿路感染患者T细胞亚群和Th细胞亚群的失衡,存在着免疫紊乱.  相似文献   

3.
滤泡辅助性T细胞(T follicular helper cells,Tfh cel1s)是一类特殊的CD4+效应T细胞亚群,位于淋巴滤泡,可辅助B淋巴细胞功能,并促进生发中心的形成,参与体液免疫应答。Tfh细胞发育和功能异常可导致免疫系统紊乱,引起多种风湿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本文主要对Tfh细胞的分化、功能以及对于风湿免疫性疾病发生发展的作用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是最近发现的辅助B细胞新的CD4~+T细胞亚群。趋化因子受体5(C-X-C chemokine receptor type 5,CXCR5)、诱导性共刺激分子(inducible co-stimulator,ICOS)等主要功能分子参与了Tfh细胞的分化。Tfh细胞功能调节异常或Tfh细胞相关分子表达异常,可能与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病和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有关。本文就CXCR5和Tfh细胞的发现、Tfh细胞的起源与Tfh细胞功能相关的细胞因子,Tfh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的迁移和定位、Tfh细胞异常与疾病等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Th1、Th2、Thl7和调节性T细胞(Treg)亚群是CD4+T细胞亚群中的重要成员,其参与了人类及动物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最近研究报道,机体内可能存在着一群新型的具有分泌IL-22能力的Th细胞亚群,称之为“Th22”细胞.该细胞亚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相关性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6.
颜斌  魏锦  陈健  钟国成  匡红  岳伦莉  王奎  廖皓  孙薏 《重庆医学》2013,42(11):1210-1212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CD4+CD25+调节性T(Treg)细胞的表达特点,分析MM与健康者之间的细胞免疫功能差异。方法检测28例初诊的MM患者及22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总T细胞(CD3+)、辅助/诱导T细胞(CD3+CD4+)、抑制/细胞毒T细胞(CD3+CD8+)的比例、(CD3+CD4+)/(CD3+CD8+)、CD4+CD25+/CD4+、CD4+CD25+FoxP3+/CD4+CD25+比值,并比较MM患者与健康者之间细胞免疫指标(Th1/Th2比值、AgNOR比值、TGF-β)的差异。结果初诊MM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总T细胞(CD3+)比例、辅助/诱导T细胞(CD3+CD4+)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制/细胞毒T细胞(CD3+CD8+)比例增加(P<0.05);CD4+CD25+/CD4+、CD4+CD25+FoxP3+/CD4+CD25+比值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血清中Th1/Th2比值、AgNOR比值均明显低于健康组(P<0.05);血清TGF-β含量较健康组上升(P<0.01)。结论 MM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异常、Treg表达增加及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可能与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对判断MM疗效及预后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7.
滤泡辅助性T细胞是2008年被确认的新的CD4阳性T细胞亚群,住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以往认为,Th2细胞在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中起主导作用。那么,这两个细胞亚群在辅助抗体产生过程中到底扮演什么角色呢?本文旨存通过对Tfh细胞亚群发现和分化等方面文献的回顾.与大家共同讨论这两个细胞亚群的功能定位,体味免疫调控的精妙之处。  相似文献   

8.
尚梅  李占全  冀林华  马晓静 《海南医学》2016,(23):3897-3899
CD4+T细胞亚群中最早被发现且研究的是Th1和Th2细胞,近年来不仅对调节性T细胞(Treg)和辅助性T细胞亚群17(Th17)的研究显著增加,还报道了一种新型Th细胞亚群,即辅助性T细胞亚群9(Th9).新近研究表明,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存在着不同于Th1、Th2和Th17的CD4+Th细胞亚群,即Th9.它有着独特的分化机制和免疫应答机制,可以产生大量的IL-9.Th9细胞已被证明其不仅参与了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还参与了包虫病感染后的免疫应答过程,并且有利于棘球蚴继续寄生在宿主体内.包虫病的"免疫逃避"机制与辅助性T细胞的免疫应答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细胞因子激活T细胞受体后,引起原始T细胞分化各种CD4~+T细胞亚群,包括:Th1、Th2、Th17、Th22、卵泡辅助T细胞(Tfh)和调节性辅助T细胞(Treg),它们能产生不同细胞因子和转录因子。虽然Th17细胞最近已经被确定是一个独立的T细胞谱系,但以往研究IL-17与人类疾病的联系只局限于Th17细胞。研究发现除了Th17细胞分泌IL-17外,CD8~+T细胞、γδ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T-17、淋巴组织诱导(LTi)-17和固有淋巴细胞(ILC)-17以及其他一些潜在的细胞均可以分泌IL-17。研究还发现T淋巴细胞产生的IL-17在上皮细胞、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炎性反应形成中有重要的作用。IL-17是固有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相互联系的桥梁,既能产生有益作用,又有危害作用。文章对分泌IL-17淋巴细胞在COPD慢性炎性反应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CD4+T细胞亚群:辅助T细胞(Th,包括Th1、Th2、Th17)及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表达、平衡关系的变化,以及在卵巢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卵巢癌疾病组及20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Thl、Th2、Thl7、Treg表达占CD4+T细胞的百分率,并计算Th1/Th2、Th17/Treg的比值.结果 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Th2、Th17及Treg亚群占CD4+T细胞的百分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Th1百分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各亚群变化与临床分期相关,但与组织类型及细胞分化无关(P>0.05).卵巢癌组Th1/Th2比值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患者存在Th2方向极化;卵巢癌组Treg/Th17比值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存在CD4+细胞亚群表达异常,存在Th1/Th2、Treg/Th17比值失衡,为卵巢癌临床免疫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刘国芳 《医学综述》2013,19(6):1009-1011
CD4+T细胞亚群在人类和动物模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重要的免疫应答作用,包括辅助性T细胞1型(Th1)、Th2、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近几年,随着对CD4+T细胞研究的逐渐加深,新的细胞亚群不断被发现。最近新增加一群CD4+T细胞亚群Th9细胞,以分泌白细胞介素9为主要的细胞因子,在炎性疾病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该文就Th9细胞的研究进展及其与炎性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以及分析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细胞免疫状态即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评估ITP患者免疫功能状态及大剂量地塞米松冲击治疗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初治ITP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观察大剂量地塞米松冲击治疗对ITP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结果 ITP组的Th细胞(CD3+、CD4+),Th/Ts比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s细胞(CD3+、CD8+)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Th细胞(CD3+、CD4+)、Th/Ts比值、Ts细胞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TP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导致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大剂量地塞米松冲击治疗可改善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  相似文献   

13.
<正>在机体的适应性免疫应答中,CD4+T细胞作为效应T细胞的重要成分,参与免疫应答的各个阶段,并在免疫调节中发挥关键作用。Th17细胞是新的CD4+T辅助细胞亚群,是独立于Th1和Th2细胞之外的第三类效应T细胞亚群,其产生的多种相关细胞因子(如IL-17和IL-17F)在防御胞外细菌感染、[1]  相似文献   

14.
AIHA患者外周血Th1/Th2、Tc1/Tc2亚群的研究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haemolyticanaemia,AIHA)患者外周血Th1/Th2、Tc1/Tc2亚群极化状态,分析AIHA的免疫学发病机制,为AIHA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收集AIHA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外周抗凝静脉血,分离纯化T细胞。以Cy5标记的抗CD4、CD8单抗和PE标记的CD30单抗作双色流式细胞术,分析AIHA患者Th/Tc、Th1/Th2、Tc1/Tc2亚群的比例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IHA患者外周血CD4+细胞百分率显著降低(P<0.05),CD8+细胞百分率无明显变化(P>0.05),CD4+/CD8+比例明显降低(P<0.05),CD4+CD30-T、CD4+CD30+T细胞百分率明显下降,CD4+CD30-T/CD4+CD30+T和CD8+CD30-T/CD8+CD30+T比例均明显升高(P<0.05),而CD8+CD30-T及CD8+CD30+T细胞百分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AIHA患者外周血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失调,T细胞亚群极化状态发生改变,呈明显Th1/Tc1型细胞优势;Th1/Tc1型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可能与AIHA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DCD4基因对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DCD4基因缺失小鼠脾细胞和淋巴结细胞中的CD8+T和CD4+T,及其亚群Th1、Th2、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的特异性标记分子,并分析各细胞亚群的比例变化。结果 pdcd4-/-小鼠脾脏和淋巴结中CD8+T细胞数量较野生型C57BL/6小鼠有所下降(P<0.05),CD4+T细胞及Th1细胞也呈下降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DCD4基因缺失后Th2和Th17的分化比例无显著变化(P>0.05);进一步分析CD4+T细胞群体中CD25+Foxp3+Treg的表达,发现pdcd4-/-小鼠CD25+Foxp3+Treg比例明显上调(P<0.05)。结论 PDCD4基因能够影响部分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化,PDCD4基因敲除小鼠中CD8+T细胞数量下降和CD25+Foxp3+Treg比例升高,提示PDCD4基因有可能在免疫调节方面起到一定作用。而PDCD4基因对于CD4+T以及Th1、Th2和Th17的分化并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氩氦冷冻治疗对软组织肉瘤病人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36例软组织肉瘤病人行氩氦冷冻治疗,采用流式细胞仪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病人治疗前及治疗后1、2、4周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T细胞比值及IL-2、IL-4、IL-10、IL-12水平变化;选择同期健康查体者30例为正常对照组。结果软组织肉瘤病人治疗前CD3+、CD4+、CD4+/CD8+T细胞比值及IL-2、IL-12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t=7.24~16.01,P0.01),CD8+T细胞和IL-4、IL-10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t=5.78~13.44,P0.01);治疗后CD3+、CD4+、CD4+/CD8+T细胞比值和IL-2、IL-1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增加(F=10.61~40.92,q=3.29~14.80,P0.05),CD8+T细胞明显下降(F=7.83,q=3.71~6.25,P0.05),IL-4、IL-10水平无明显变化(F=0.95、1.06,P0.05)。结论软组织肉瘤病人免疫功能低下,Th1/Th2亚群向Th2方向漂移;氩氦冷冻治疗后短期内病人的免疫功能上调,Th1/Th2亚群转向Th1。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人们依据产生的细胞因子和生物功能的不同将CD4+T细胞分为Th1和Th2两类细胞亚群,直至2005年,Th17细胞(产生IL-17的CD4+ T细胞)的发现使得传统的Th1/Th2亚群分类模式被打破[1-2].Th17细胞能特异性地产生IL-17效应因子,并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是近几年免疫学的研究热点.然而近来研究发现,γδ T细胞也是IL-17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来源.IL-17+γδ T细胞在多种病原微生物感染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对IL-17+γδ T细胞的发育、分化和调节机制以及在病原微生物感染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滤泡辅助性T细胞是近年来在研究中发现的一种比较特殊的辅助性T细胞( Th细胞)。 Tfh细胞有明显区别于其他Th细胞亚群的特征性标志,但是其中最主要的标志物是CXCR5+。 Tfh细胞主要的功能是通过产生IL-21,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而间接参与适应免疫应答,从而对机体起到保护作用[1]。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复发性生殖器疱疹 ( RGH)患者外周血中 T细胞亚群及 Th1/Th2型细胞因子网络的偏移及其在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三色和双色荧光抗体染色技术经流式细胞仪检测 2 0例 RG H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 T细胞亚群及 CD4 + T、CD8+ T细胞内 4种细胞因子染色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 RGH患者 CD3+ T细胞、CD4 + T细胞、CD4 + T/CD8+ T明显低于正常对照水平 ( P<0 .0 0 1) ;IL- 2、IFN- r、IL- 12阳性细胞百分率均显著降低 (分别为 CD4 + T:P<0 .0 0 1,CD8+ T:P<0 .0 5) ;IL- 4阳性细胞则明显升高 ( CD4 + T:P<0 .0 5,CD8+ T:P<0 .0 0 1)。结论 RGH患者存在 T细胞亚群和 Th1、Th2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交互作用失衡 ,后者表现为 Th2型细胞因子( IL - 4)产生过多 ,而 Th1型细胞因子 ( IL - 2、IL - 12、IFN - r)产生过少 ,Th1/Th2失衡在 RGH的发病机制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岳睿 《医学综述》2015,21(1):12-14
Th17细胞是近些年来发现的不同于Th1、Th2细胞的新CD4+T细胞亚群。它与Th1、Th2、调节性T细胞是构成CD4+T细胞的4个主要亚群。Th17细胞参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及肿瘤的发病过程,并在机体防御反应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对Th17细胞在疾病发生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的进一步研究,其在免疫相关血液系统疾病发病中的作用也渐露端倪,该文就此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