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下腰椎(L3~S1)终板矢状面形态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7年7月就诊我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和无明确腰椎疾病的志愿者。共纳入LDH患者141例,其中男61例,女80例,年龄61.6±10.1岁(41~79岁),身体质量指数(BMI)为26.3±3.4(18.3~33.2)。对照组纳入志愿者109例,其中男47名,女62名,年龄55.4±12.2岁(40~87岁), BMI为25.3±3.6 (17.6~32.5)。在腰椎CT正中矢状面重建图像上测量LDH患者椎间盘突出节段的终板形态和志愿者腰椎L3下终板至S1上终板的终板形态学参数,包括终板屈曲深度(ECD)、矢状面屈曲角(SCA)和终板屈曲顶点位置(ECA);相应节段椎间盘退变程度在MRI上通过Pfirrmann分级进行评估。应用t检验比较LDH组与对照组终板矢状面形态学参数;选择L4/5和L5/S1两节段中相同退变程度(PfirrmannⅢ级,PfirrmannⅣ级)的椎间盘,比较LDH组患者和对照组志愿者的终板矢状面形态。将LDH组患者和对照组志愿者终板数据合并后按照椎间盘退变程度分组(PfirrmannⅡ级~PfirrmannⅤ级),应用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不同退变程度椎间盘终板形态参数的组间差异。结果:LDH组各节段终板EC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L4上终板P=0.016,其余终板P0.01),SCA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除L3下终板外(P=0.014),所有节段终板ECA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4/5和L5/S1节段中PfirrmannⅢ级和Ⅳ级椎间盘终板,相同节段和退变分级的组间比较结果显示,LDH组终板ECD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SCA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ECA未出现组间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退变程度椎间盘终板形态参数组间比较显示,随着椎间盘退变进展,各节段ECD降低(P0.01),SCA增大(P0.01),ECA未出现一致的组间变化趋势。结论:LDH患者相比对照组志愿者,其下腰椎终板矢状面屈曲程度较低,退变程度较高的椎间盘其终板屈曲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人正常和退变椎间盘髓核中央区、髓核与纤维环交界区、纤维环外层、纤维环内层及软骨终板5个相邻部位的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SDF-1)的表达情况,探讨退变椎间盘SDF-1的表达在上述五个相邻部位是否具有差异.方法:获取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椎间盘(L4/5,病理证实为退变椎间盘组织),并纳入退变组;7例急性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的椎间盘(L3/4)及3例脊柱侧凸患者的椎间盘(L2/3,病理证实为正常椎间盘组织),纳入正常组.HE染色观察两组椎间盘的组织学结构,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blot、rt-PCR检测椎间盘髓核中央区、髓核与纤维环交界区、纤维环内层、纤维环外层及软骨终板5个部位的SDF-1表达情况及分布,并将退变椎间盘上述5个部位的SDF-1免疫组化积分光密度值与供者年龄、椎间盘Thompson分级作相关分析.结果:正常组的上述5个部位SDF-1免疫组化积分光密度值分别为420.87±89.93、407.80±100.76、380.02±85.05、342.89±63.76、344.06±88.97;Western-blot灰度比值分别为0.08±0.03、0.08±0.05、0.07±0.04、0.05±0.03、0.05±0.02;rt-PCR灰度比值分别为0.22±0.06、0.22±0.05、0.20±0.04、0.20±0.04、0.20±0.04.退变组上述5个部位SDF-1免疫组化积分光密度值分别为7355.13±2271.74、5959.58±2436.23、5397.49±3044.80、1605.44±825.31、361.91±104.22; Western-blot灰度比值分别为0.55±0.29、0.52±0.28、0.42±0.18、0.21±0.12、0.06±0.04;rt-PCR灰度比值分别为0.75±0.30、0.71±0.26、0.55±0.22、0.36±0.17、0.22±0.13.退变椎间盘5个部位的SDF-1表达均高于正常组(P<0.05),且SDF-1表达量髓核中央区>纤维环内层>纤维环外层>软骨终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髓核中央区和髓核与纤维环交界区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退变椎间盘上述5个部位的SDF-1表达与椎间盘Thompson分级、年龄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SDF-1广泛表达于退变和正常的椎间盘中,其表达在退变椎间盘中上述5个相邻部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大鼠动静力失衡颈椎退变模型对C4~C7各节段终板磨损面积、椎间高度和椎间盘退变的影响,并分析终板磨损面积和椎间高度与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性.方法:24只3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4只)和对照组(10只).对照组仅做皮肤切口;模型组大鼠横向切断颈背部肌肉以及韧带,制作大鼠动静力失衡颈椎退变模型.术后12周、18周、24周分三次取大鼠颈椎标本.标本取材后进行显微CT扫描以及番红O快绿染色.测量C4/5、C5/6、C6/7各个节段椎间高度,计算上述三个节段的终板磨损比例,并对椎间盘退变程度进行评分.应用SPSS 13.0比较不同组相同节段椎间盘的终板磨损率,椎间高度和退变评分,并分析终板磨损率与椎间盘退变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微CT扫描发现模型组术后12周各个节段软骨终板均出现明显的磨损,磨损主要位于终板的腹侧.颈椎节段越高,磨损程度越轻.术后18周、24周,模型组C5/6、C6/7软骨终板磨损比例明显大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个时间点,模型组不同节段终板磨损率情况不同,其中C6/7节段明显大于C4/5节段(P<0.05).组织学切片显示,软骨终板的形态学改变早期以磨损为主,晚期则出现了大量钙化.术后12周,模型组C5/6、C6/7椎间高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18周、24周时高度进一步下降.术后12周,模型组的各节段椎间盘退变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周时,模型组C4/5退变评分为11.5±1.0分,C5/6为11.8±1.0分,C6/7为12.8±0.8分.不同节段椎间盘退变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C6/7椎间盘退变评分最高,明显大于C4/5、C5/6节段(P<0.05).相关分析显示:终板磨损比例与椎间盘高度、椎间盘退变评分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在大鼠动静力失衡颈椎退变模型中C6/7终板磨损比例较大,椎间盘高度降低出现较早,组织学上椎间盘退变程度也较严重,是该模型椎间盘退变的主要节段.软骨终板的形态学改变与椎间高度的降低和椎间盘退变程度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与棘突间动态固定术(Wallis)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合并椎间失稳的临床效果及对相邻节段退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0年7月我科手术治疗L4/5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合并椎间失稳患者61例,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9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32例;采用PLIF术式固定融合患者32例,棘突间Wallis动态固定患者29例.术前、术后1个月、1年以及末次随访时,采用JOA评分及腰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临床疗效;根据UCLA标准对相邻节段L3/4及L5/S1椎间盘进行退变分级;利用T1ρ-MRI技术量化相邻节段椎间盘髓核T1ρ值.结果:随访时间48~77个月,平均61.3个月,其中PLIF组和Wallis组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63.4和59.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构成比、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分级及相邻节段椎间盘T1ρ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PLIF组与Wallis组ODI评分改善率分别为76.1%、78.5%,JOA评分改善率分别为69.2%、75.0%,均无统计学差异(P=0.78,0.85).末次随访时,PLIF组L3/4以及L5/S1节段椎间盘退变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91,0.70).术前、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时,PLIF和Wallis组L3/4椎间盘T1ρ值分别为115.4 ±8.9ms、111.6±12.3ms、91.6±11.1ms和112.4±10.0ms、109.9±9.2ms、103.5±10.8ms,L5/S1椎间盘T1ρ值分别为95.4±7.7ms、94.6±9.6ms、88.1±12.6ms和96.3±9.2ms、95.4±8.5ms、91.3±11.4ms,两组术后1个月L3/4、L5/S1椎间盘T1ρ值与术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LIF组:P=0.67,0.75;Wallis组:P=0.72,0.64);末次随访时,PLIF组L3/4椎间盘T1ρ值明显低于Walli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而L5/S1椎间盘T1ρ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结论:PLIF术式与棘突间动态固定(Wallis)治疗腰椎退变性疾患均可获得满意的中期临床疗效,而后者在减少固定术后上位相邻节段退变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胸腰段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后终板愈合形态对椎间盘退变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接受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87例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不同骨折分型和终板损伤类型与椎间盘退变程度的关系。结果 A1型骨折患者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显著低于A2、A3、B型骨折患者(P<0.05)。无终板损伤患者的Pfirrmann分级显著低于单个终板损伤、两个终板损伤患者,单个终板损伤患者的Pfirrmann分级显著低于两个终板损伤患者(P<0.05)。2级和3级椎间盘损伤患者的Pfirrmann分级显著高于0级和1级(P<0.05)。终板不规则愈合(irregular healing, IH)和创伤性Schmorl结节(traumatic schmorl node, TSN)患者的椎间盘退变程度显著高于终板曲率增大(increased endplate curvature, IEC)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终板损伤的存在和严重程度可影响椎间盘退变,IH和TSN与椎间盘退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15):1370-1374
[目的]探讨T_1倾斜角等颈椎矢状力线和颈椎间盘退变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8月~2017年8月60例颈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其中男25例,女35例,年龄51~68岁,平均(61.00±5.30)岁,病程5~13个月,平均(9.60±2.55)个月。所有患者拍摄颈椎侧位X线片以及颈椎MR,依据Pfirrmann分级评定椎间盘退变;测量矢状面位移(SVA)、颈椎前凸角(CL)、颈倾斜角(NT)、胸廓入射角(TIA)、T_1倾斜角(T_1S)。[结果] 60例患者中按T_1S测量结果分为T_1S<25°组27例,T_1S≥25°组33例, T_1S<25°组C_(5/6)和C_(6/7)节段的颈椎椎间盘退变Pfirrmann评级显著大于T_1S≥25°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1S与C_(5/6)椎间盘退变分级呈负相关(R=-0.590,P<0.05),与C_(6/7)椎间盘退变分级呈负相关(R=-0.794, P<0.05)。60例患者按椎间盘退变Pfirrmann评分分为两组,≤15分25例,>15分35例,两组间TIA、T_1S和N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分组的CL显著大于>15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分组的C_(2-7)SVA显著小于>15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L与Pfirrmann分级呈负相关(R=-0.865,P<0.05),C_(2~7)SVA与Pfirrmann分级呈正相关(R=0.791,P<0.05)。[结论]颈椎矢状力线与颈椎椎间盘退变相关,CL与椎间盘退变呈负相关,C_(2-7)SVA与椎间盘退变呈正相关,T_1S与C_(5/6)、C_(6/7)椎间盘退变呈现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在MRI片上观察腰椎间盘退变患者下腰椎终板形态的分布规律,分析终板形态和椎间盘退变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两组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患者的术前腰椎MRI,A组110例为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B组35例为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根据正中矢状面MRI T1像,将终板形态分为凹面、平坦、不规则三型;根据Pfirrmann法评定椎间盘退变程度并将Ⅰ~Ⅴ级分别计为1~5分;按Modic改变分级标准判定各节段终板有无Modic改变。分析下腰椎终板的形态特点及三种分型与椎间盘退变程度、Modic改变等的关系。结果:①435个下腰椎节段中,凹面型终板最多(215/435),A组中占50.6%(167/330),B组中占45.7%(48/105),且主要分布于L3/4(108/215)、L4/5(83/215)节段;平坦型终板占29.0%(126/435),并主要位于L5/S1节段(76/126);不规则型终板最少(94/435),A组中占23.0%(76/330),B组中占17.1%(18/105),也主要位于L5/S1节段(45/94)。②A组患者中,凹面型终板退变程度平均为3.31±0.81分,平坦型为3.66±0.64分,不规则型为4.16±0.67分,两两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椎间盘突出节段以平坦型(37/110)和不规则型(43/110)终板占多数,无突出节段则以凹面型(137/220)终板占多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规则型终板比凹面型和平坦型更容易伴发Modic改变,差异有显著性(P<0.05),凹面型和平坦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B组患者中,凹面型终板的椎间盘退变程度平均为3.23±0.86分,平坦型为3.54±0.85分,不规则型为3.94±0.54分,仅凹面型和不规则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④相同终板形态时A组和B组椎间盘退变程度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终板形态与椎间盘退变、Modic改变之间有相关性。终板形态由凹面型到平坦型再到不规则型,腰椎间盘退变程度逐渐加重。影像学上终板形态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椎间盘退变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观察合并椎间盘突出的退变性腰椎滑脱(lumbar degenerative spondylo-listhesis,LDS)患者的椎间盘影像学特点,探讨椎间盘退变程度、椎间隙角度及高度与退变性腰椎滑脱间的关系。方法:以2009年10月~2011年11月我院和石景山医院收治的合并L4/5椎间盘突出的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37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单纯L4/5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8例作为对照组,对L4/5椎间盘退变程度按照Pfirrmann法分级,CT测定L4/5椎间盘正中矢状面的椎间隙角度和椎间隙高度,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L4/5椎间盘MRI退变程度B、C、D、E级分别为1、25、8及1例,对照组分别为2、21、13及2例,两组椎间盘退变程度间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CT测量L4/5椎间隙角度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08°±1.87°和6.48°±2.92°,对照组椎间隙角度明显大于观察组(P<0.05);椎间隙高度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46±1.81mm和9.38±2.46mm,两组间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椎间隙角度减小,可能是退变性腰椎滑脱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建立山羊腰椎双侧终板营养途径阻断的动物模型,观察椎间盘退变(IDD)的情况,研究椎间盘营养途径与ID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只24月龄雌性关中山羊,每只山羊L2~3、L3~4作为实验椎间盘,麻醉后在平行于终板2 mm的椎体骨质处造成骨缺损,并使用骨水泥填塞,阻断椎体和终板之间的营养通路,L1~2、L4~5作为对照椎间盘。分别于术后4、12、24、48周行X线、MRI检查,各时间点随机处死2只山羊,采集椎间盘标本,计算骨水泥有效阻断面积、椎间高度指数(DHI)和Pfirrmann分级,并行HE、Masson三色、蛋白多糖、番红O染色组织学检查。结果术后骨水泥有效阻断面积达49.6%~69.6%(60.7%±5.3%)。术后48周时实验椎间盘DHI百分比为60.5%~81.7%(72.7%±5.6%),椎间高度丢失较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48周时实验椎间盘Pfirrmann分级为3~5(4.0±0.7)分,较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织学检查证实,实验椎间盘术后12周即发生退变,并随时间(24、48周)逐步加重。结论骨水泥填塞阻断双侧终板营养途径可以构建山羊IDD的动物模型,阻断终板营养途径可以导致IDD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并探讨腰椎骨密度和相邻椎间盘退变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同时有腰椎磁共振和DXA腰椎骨密度检查的男性人群224例、女性人群288例。Pfirrmann法评估腰椎间盘退变程度,多因素回归统计分析腰椎骨密度与年龄、体重指数以及腰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性。结果男性人群年龄显著小于女性人群(P0.01),而男性人群体重指数大于女性人群(P0.01);男性人群各节段腰椎骨密度均大于女性人群(P0.01),女性人群各节段腰椎间盘退变程度均大于男性人群(P0.01);下腰椎(L3、L4)的腰椎骨密度和腰椎间盘退变程度均比上腰椎高(L1、L2)。男性人群中,下腰椎L4椎体骨密度与相邻的L4/5椎间盘退变程度呈正性相关(Coef.=0.04,P0.05);女性人群中,下腰椎L3和L4椎体骨密度分别与相邻的L3/4、L4/5椎间盘退变程度呈正性相关(Coef.=0.04,P0.01);其余椎体骨密度与相邻椎间盘退变均未见统计学相关性。结论下腰椎椎体骨密度越大,相邻的椎间盘退变越严重。相对较高的腰椎骨密度可能是腰椎间盘退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观察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的中期疗效。方法2005年11月至2010年5月对16例颈椎病患者行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统计并分析患者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置换节段活动度,观察术后及末次随访时假体松动、移位、异位骨化等并发症。结果1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53个月,平均24.1个月,JOA评分由术前平均(10.4±1.9)分增至术后平均(14.4±1.9)分以及末次随访平均(16.1±0.7)分,术前与术后(t=-12.215,P=0.000)、术后与末次随访(t=-4.273,P=0.001)均有显著性差异。12例患者随访时行颈椎屈伸位x线片检查,随访时间13—53月,平均24.2月,测量屈伸位X线片计算置换节段颈椎屈伸活动度(rangeofmotion,ROM),术前平均7.1°±2.6°、术后平均6.9°±1.9°、末次随访平均6.5°±1.8°,术前与术后(t=0.700,P=0.395)、术后与末次随访(t=2.132,P=0.054)均无统计学差异。无一例发生异位骨化;1例随访时出现假体周围骨吸收。结论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的中期疗效满意,但仍需长时间随访以评估其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2.
人工髓核置换腰椎间盘成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人工髓核置换椎间盘成形术重建椎间盘功能。方法 行人工髓核置换椎间盘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3例,随访8月~12月。结果 部分患者术后出现短暂的剧烈腰痛,口服药物后缓解。所有患者,椎间高度保持,椎间活动存在,远期无腰痛症状,1例患者在植入6周后,髓核脱出,出现下肢疼痛,手术取出。结论 对于在人工椎间盘置换和椎间隙最终行融合之前,人工髓核置换椎间盘成形保留了椎间盘的功能,恢复脊柱节段的运动,减少邻近椎间隙和关节突的退变,是脊柱外科的发展趋势,人工髓核是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3.
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手术疗效.方法 手术治疗游离型LDH患者24例,记录其发病情况、临床表现、MRI特点,均行后路减压游离间盘取出术,记录手术情况并采用数字疼痛评分(NRC)和Oswestry量表(ODI)评估患者疼痛和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24例均获随访,时间8个月~4年.平均手术时间(1±0.3)h,平均出血量(300 ±30)ml.24例患者术前腰NRC、腿NRC、ODI评分分别为(7.34±1.63)分、(7.26±2.16)分、(52.35±6.49)分,术后8个月随访时分别为(3.26±1.14)分、(3.65±2.73)分、(73.78±8.60)分,术前和术后8个月随访时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患者手术满意程度:优19例,良2例,可3例.结论 游离型LDH临床症状较重,MRI扫描有助于明确诊断,腰椎后路减压游离间盘切除一般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反复手术的疗效;对单纯椎间盘切除术与后路椎间盘切除并融合术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41例患者进行椎间盘切除术或椎间盘切除并融合术,平均随访时间为88.7个月(60~134个月),临床症状评分用JOA评分。数据包括无疼痛节段,术中失血、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80.5%的患者临床结果为优,其中包括78.3%仅进行椎间盘切除术的患者和83.3%椎间盘切除并融合术的患者;恢复率为82.2%,融合组和非融合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799)。术后下腰部疼痛评分也无显著性差异(P=0.461);两组患者的年龄、无疼痛节段以及术后随访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仅进行椎间盘切除术组患者的术中失血、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融合组患者。[结论]再手术对于椎间盘突出复发所致坐骨神经痛是有效地治疗方法,仅进行椎间盘再切除术治疗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5.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间盘疾患的早期观察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间盘疾患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自2004年1月起,对20例单节段或多节段以颈椎间盘退变为主的颈椎病患者进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男12例,女8例,年龄38~55岁,平均47岁;其中单节段置换14例,两个节段及以上(含两个)置换6例,共28个节段;术后随访6个月至1.5年,对术后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情况进行JOA评分,对颈椎曲度、人工颈椎间盘及相邻节段的高度、人工颈椎间盘的活动度以及人工颈椎间盘与椎间隙终板界面间的稳定性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均获得满意改善,影像学随访消失的生理弯曲、后凸畸形均获得满意纠正.置换间隙高度与上下相邻间隙高度相等,颈椎过伸过屈位时置换间隙前高后高变化与相邻椎间隙一致,人工间盘与上下终板间紧密贴合,无透光区、无位移,随访中人工间盘活动度良好,无失稳及脱位发生.结论:颈椎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手术操作简单,在减压的同时可重建椎间隙高度及生理弯曲,恢复椎间活动度,早期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6.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报告39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L1-22例,L2-33例,L3-434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平均随访4年5个月,疗效优25例,良10例,可3例,差1例。从发病机理、解剖结构及临床特点讨论了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治疗,并提出了术中的注意点及二次以上手术的预防。  相似文献   

17.
椎间盘镜治疗中央型腰间盘突出症附38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日趋增高,治疗中央型间盘突出以手术为主,传统术式是全椎板切除,经硬膜囊内(或牵开硬膜囊)摘除突出变性的间盘组织,手术破坏了脊柱后柱,增加了脊柱的不稳定性,以致后期腰椎不稳,再次出现腰腿疼症状.随着微创技术引入脊柱外科,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的应用避免了后期脊柱不稳的发生,我院2001年初开展此技术,治疗中央型间盘突出38例,取得满意效果,初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附6例临床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出胸腰段椎间盘出突症概念,并探讨其诊治要点。方法:对近年来收治的6例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例中4例有外伤史,其临床表现多样,确诊靠MRI检查,侧后方或侧前方手术后效果良好。结论:早期诊断,及早手术是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人工髓核置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介绍一种骨科新技术,人工髓核置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通过其适应证与禁忌证、型号大小和手术方法,结合作者手术经验和短期观察进行讨论,部分患者术后出现短暂的剧烈腰痛,口服药物后缓解。在人工椎间盘置换和椎间隙最终行融合之前,恢复脊柱节段的功能,是脊柱外科的发展趋势,人工髓核是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20.
腰椎间盘病的人工椎间盘置换2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人工椎间盘置换治疗腰椎间盘病的疗效。[方法]对23例24节段腰椎间盘病,采用人工椎间盘置换,其中男13例(14节段),女10例;平均年龄45.2岁,累及L1、21例,L4、55例,L5S117例。以椎间盘突出症为主的椎间盘病19例,骶椎类肿瘤1例,因原椎节段椎间盘摘除术后6~8.5 a复发3例。[结果]23例平均随访4.2 a,患椎伸6.8°、屈6.7°,左右旋转17°,比术前患椎活动度伸4.1°、屈4.7,°旋转6.8°,有明显进步(P<0.05)。结合患者的满意度和JOA评价,疗效优(31~40)21例,良(21~30)1例,可(16~20)1例,无失败(<16),优良率96.2%。[结论]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是替代腰椎间融合术和治疗腰椎间盘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