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男性与女性人群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对其腰椎间盘退变的影响。方法自2015年1月-2018年1月,共纳入126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人群,按性别分为男性组75例与女性组51例。统计所有患者的椎体BMD值和L_(1-5)腰椎间盘退变Pfirrmann评分情况,并分析男性和女性人群腰椎BMD值与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性。结果 (1)男性组各节段腰椎BMD水平均显著高于女性组,且两组下腰椎段椎体(L_3、L_4)BMD均显著高于上腰椎段椎体(L_1、L_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男性组各节段腰椎间盘退变程度均低于女性组,且两组下腰椎段椎间盘(L_(3-4)、L_(4-5))退变程度均显著高于上腰椎段(L_(1-2)、L_(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男性组L_4BMD水平与腰椎间盘(L_(4-5))退变程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女性组L_3和L_4BMD水平与腰椎间盘(L_(3-4)、L_(4-5))退变程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无论是男性或女性人群,其下腰椎段椎体BMD与相邻的椎间盘退变程度均呈负相关关系,BMD水平越低则相邻椎间盘退变程度越严重;反之,BMD水平提高,则椎间盘退变有减缓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绝经后女性腰椎和髋部骨密度与腰椎间盘退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统计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因腰痛在我院脊柱外科门诊及住院的229例绝经后女性患者,记录患者年龄、身高、体重、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饮酒史、吸烟史等,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检查患者腰椎椎体(L1~L4)骨密度和髋部平均骨密度,记录相应的T值,每例患者同时行腰椎MRI检查。根据骨密度T值≥-1.0为正常,-2.5 T值-1.0为骨量减少,T值≤-2.5诊断为骨质疏松,将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组(n=78)、骨量减少组(n=73)和正常组(n=78)。每个节段腰椎间盘退变程度用Pfirrmann分级系统进行评分,用协方差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来分析腰椎和髋部骨密度与腰椎间盘退变的关系。结果: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和骨量正常组的年龄分别为67.17±9.99岁、65.66±10.71岁、55.29±12.35岁,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年龄显著大于骨量正常组(P0.05);骨质疏松组的体重指数小于正常组(23.38±2.37kg/m~2 vs 24.72±2.96kg/m~2,P0.05);其余一般资料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上腰椎(L1、L2)中,骨质疏松组腰椎间盘退变评分均较正常组低(2.24±0.82 vs 2.60±0.95,2.79±0.95 vs3.18±0.94,P0.05),而与骨量减少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下腰椎(L3、L4)椎体和髋部不同骨密度组之间椎间盘退变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腰椎椎体骨密度分别与腰椎间盘平均退变程度呈正性相关(L1:r=0.185;L2:r=0.157;L3:r=0.180;L4:r=0.132;L1~L4:r=0.180;均P0.05),髋部骨密度与腰椎间盘退变的严重程度无统计学相关性。结论:绝经后女性腰椎间盘退变的严重程度与腰椎骨密度存在正相关关系,提示绝经后女性腰椎骨密度较高者椎间盘退变可能更严重,有必要进一步做腰椎CT或者MRI检查;股骨颈骨密度检查对骨质疏松诊断更有帮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不同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腰椎间盘退变程度差异,并探讨BMD与腰椎间盘退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2017年1月~2020年1月因腰腿痛于本院脊柱骨科门诊就诊的13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基于体质量指数,分为正常组(18.50.05);三组下腰椎椎体(L3、L4)BMD水平、下腰椎椎间盘(L3-4、L4-5)退变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肥胖组L3与L4 BMD水平、L3-4与L4-5段椎间盘退变程度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超重组L3与L4 BMD水平、L3-4与L4-5段椎间盘退变程度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L3 BMD水平与L3-4椎间盘退变程度呈负相关(r=-0.547,P<0.05);L4 BMD水平与L4-5椎间盘退变程度呈负相关(r=-0.741,P<0.05).结论 BMI与腰椎BMD、腰椎间盘退变程度存在关联;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肥胖患者,更易发生下腰椎椎间盘退变,下腰椎椎体BMD与相邻椎间盘退变程度呈负相关,椎间盘退变程度随BMD水平升高有减缓趋势.  相似文献   

4.
椎体终板的凹陷角与腰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性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研究下腰椎椎体终板的凹陷角以及它在腰椎间盘退变时的变化规律.方法129例研究对象依据椎间盘退变情况分成3组对照组27例,共54个椎间盘(L4,5、L5S1椎间盘各27个);腰椎间盘退变102例,共158个椎间盘(L4,5椎间盘84个,L5S1椎间盘74个),按退变程度分为2组腰椎间盘轻度退变组,共99个椎间盘(L4,5椎间盘53个,L5S1椎间盘46个);腰椎间盘重度退变组,共59个椎间盘(L4,5椎间盘31个,L5S1椎间盘28个).所有病例摄腰椎正侧位X线片及腰椎MR检查,将X线片及MR图像输入计算机.在MRI正中矢状面T2加权像上测量终板凹陷角,并观察退变椎间盘相邻椎体骨髓的MRI信号改变;在X线片上测量椎体的相对前高、后高和矢状径.结果①终板凹陷角在男女两性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终板的凹陷角在对照组、腰椎间盘轻度和重度退变组逐渐增大,两两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退变椎间盘的上下位椎体的相对前高、后高在对照组、腰椎间盘轻度和重度退变组逐渐减小,而相对矢状径逐渐增大,两两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④椎间盘轻度、重度退变组的相邻椎体骨髓的MRI信号改变率分别为24%和44%,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腰椎间盘退变时,病变间隙椎体终板凹陷角增大、终板倾向平坦化,其平坦化程度与退变的严重程度有关.终板的平坦化是椎间盘退变时椎体骨重建结果,可能是对椎间盘退变时生物力学变化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骨密度与腰椎间盘退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因慢性腰痛住院的251例绝经后女性患者。收集患者的年龄、绝经年限、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患者腰椎(L_(1~4))及髋部平均骨密度,根据骨密度T值将患者分为骨量正常组(n=45)、骨量低下组(n=71)和骨质疏松组(n=135)。同时患者均行腰椎MRI检查,采用Pfirrmann分级系统评估腰椎间盘退变程度(L1/2、L2/3、L3/4、L4/5、L5/S1)。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骨密度与腰椎间盘退变程度的关系。结果骨质疏松组和骨量低下组的年龄、绝经年限显著大于骨量正常组(P0.05)。骨质疏松组和骨量低下组的BMI明显小于骨量正常组(P0.05)。骨质疏松组和骨量低下组的L1/2、L2/3、L3/4、L1~S1(L1/2~L5/S1的平均值)椎间盘退变评分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P0.05)。骨质疏松组的L4/5、L5/S1椎间盘退变评分高于骨量正常组(P0.05),骨量低下组与骨量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骨密度与BMI呈正相关(P0.05),与年龄、绝经年限、L1/2、L2/3、L3/4、L4/5、L5/S1、L1~S1椎间盘退变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绝经后女性骨密度与BMI呈正相关,与年龄、绝经年限、腰椎间盘退变程度呈负相关。绝经后女性骨密度越低,其腰椎退变程度越严重。  相似文献   

6.
腰椎间盘退变后椎体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腰椎退变时椎体的形态和骨密度的变化规律,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对照组患者31例,腰椎退变组患者94例,通过应用计算机处理其X线片和MRI等影像学资料,测定L4,L5椎体的骨密度和测定腰椎椎体的周径和对角径、相对高度,相对矢状径及对角径等,同时观察MRI上椎体骨髓信号的改变。应用SPSS11.5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结果①对照组L4及L5椎体指数在男女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X线侧位片上男、女L4及L5椎体的形态相似。②L4及L5椎体指数在对照组明显大于退变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L4及L5椎体相对高度在对照组均较退变组高,而椎体的上下矢状径对照组较退变组要小,对角距差别不大;比较具有统计学上的差异显著性(P<0.05)。④椎体骨密度测定结果显示两组间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腰椎间盘退变后,椎体发生改变与否与椎间盘退变的程度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老年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椎体骨密度测量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0例需要行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老年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年龄50岁)进行腰椎后前位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测定椎体包括L1-S1椎体,以BMD表示骨密度值,评价有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病变椎体与非病变椎体骨密度的差别。结果1.40例患者中,有27例病变节段组椎体骨密度值高于紧邻的非病变节段(相邻组1),但其差异无显著性(P=0.436);而有33例病变组BMD高于与其不相邻的正常节段组(相邻组2),其骨密度值有显著性差异(P=0.025);相邻组1和相邻组2之间骨密度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2.30例L4-5节段有病变的患者,L4-L5椎体骨密度值无显著性差异(P=0.173)。3.其中26例以L4-L3-L2为研究对象者其L(4病变组)和L(3相邻组1)椎体BMD差异无显著性(P=0.06),而L4和L(2相邻组2)间及L3和L2间BMD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1.腰椎退变性疾病病变节段及其紧邻的正常节段骨密度增高。2.病变节段和与其紧邻的节段骨密度值增高,是否有利于安装内固定、防止松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突出椎间盘及相邻椎间盘的术前MRI表现,评估其退变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1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脊柱骨科已行手术治疗的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23~79岁(51.68±5.60岁),将所有患者以10年为一年龄段进行分组。突出椎间盘发生在L4/5节段50个,其相邻椎间盘100个;L5/S1节段50个,其相邻椎间盘50个。观察术前腰椎MRI,椎间盘采用Pfirrmann分级标准进行评估;软骨终板形态以Pappou分级标准进行评估。年龄段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邻椎间盘与退变椎间盘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相邻椎间盘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各年龄段L4/5、L5/S1突出椎间盘的Pfirrmann分级均在Ⅲ级以上、Pappou分级均在Ⅱ级以上,各年龄段间椎间盘退变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各年龄段间软骨终板退变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年龄段间突出椎间盘发生在L4/5、L5/S1的上位相邻椎间盘Pfirrmann分级有统计学差异(P0.05),下位相邻椎间盘Pfirrmann分级各年龄段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邻椎间盘软骨终板退变结果各年龄段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邻的L3/4椎间盘Pfirrmann分级与突出的L4/5椎间盘Pfirrmann分级有相关性(r=0.696,P=0.000),相邻L5/S1椎间盘Pfirrmann分级与突出L4/5椎间盘Pfirrmann分级间无相关性(r=0.214,P=0.136);相邻的L3/4、L5/S1椎间盘软骨终板形态Pappou分级与突出的L4/5椎间盘软骨终板形态Pappou分级均有相关性(r=0.467,P=0.001;r=0.380,P=0.007)。相邻L4/5椎间盘的Pfirrmann分级与突出L5/S1椎间盘的Pfirrmann分级有相关性(r=0.549,P=0.000);相邻L4/5椎间盘软骨终板形态Pappou分级与突出L5/S1椎间盘的软骨终板形态Pappou分级有相关性(r=0.684,P=0.001)。L4/5椎间盘突出的相邻L3/4椎间盘Pfirrmann分级和软骨终板形态Pappou分级评分分别为3.26±0.87分、1.54±0.50分,均高于相邻L5/S1椎间盘的2.96±0.59分、1.23±0.49分(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突出节段的相邻椎间盘及软骨终板的退变与年龄及突出椎间盘退变程度关系密切,且相邻上位椎间盘较下位椎间盘退变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分析椎体后凸成形术术后椎体相邻椎间盘退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79例因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患者,将其分为椎体后凸成形手术治疗组(97例)和保守治疗组(82例),两组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结果手术组与保守组在年龄、性别、体重、Cobb角、骨密度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盘退变病例手术组与保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患者中退变组与非退变组在例数、年龄、体重、骨水泥注入量、Cobb角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可加速邻近椎间盘的退变,其影响程度与患者性别、年龄、体重、骨水泥量无关,可能与手术操作本身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腰椎单节段固定融合术后上位相邻节段退变及其与临床效果的关系,分析退变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2009年5月采用后路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并椎体间cage植骨融合术治疗的49例L4/5退变性失稳患者,男22例,女27例,年龄28~72岁(平均53.4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骨密度检测。在X线片上测量固定节段及其上位相邻节段椎间盘高度、椎间隙动态角度变化、椎体滑移距离以及固定节段和腰椎前凸角、腰骶关节角,并通过JOA评分及腰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临床效果。根据末次随访时上位相邻节段有无影像学退变,分为退变组与非退变组,比较两组间临床效果及影像学测量结果。结果:随访时间为13~52个月,平均为29.3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均无神经损害加重症状。末次随访时11例患者(22%)出现上位相邻节段影像学退变。两组患者手术时的平均年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骨密度、腰椎前凸角、腰骶关节角、L4/5前凸角和椎体间滑移距离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L3/4椎体间滑移距离、L3/4椎间盘高度以及椎间隙动态成角变化值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ODI和JOA评分改善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年龄与末次随访时固定上位相邻节段椎间盘高度、椎间隙动态成角、椎体间滑移距离变化值存在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353、0.521、0.472,余测量指标与固定上位相邻节段影像学指标变化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单节段腰椎固定融合术后上位相邻节段影像学退变与临床效果之间无显著相关性。此退变与患者年龄相关,而与骨密度和术前腰椎影像学测量指标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退变时椎体形态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111例研究对象分成3组:对照组27例,L4/5椎间盘轻度退变组53例,重度退变组31例。将所有研究对象的X线片及MRI片输入计算机,在侧位X线片上测量椎体的前高、后高及矢状径,并计算椎体矩形指数及相对高度和矢状径,在MRI上观察退变椎间盘相邻椎体骨髓信号改变。结果:(1)对照组L4、L5椎体矩形指数男女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L4、L5椎体矩形指数在对照组、腰椎间盘轻度和重度退变组逐渐减小,两两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3)L4、L5椎体相对前高和后高在对照组、腰椎间盘轻度和重度退变组逐渐减小而相对矢状径逐渐增加,两两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4)椎体骨髓的MRI信号改变区域主要位于外周终板的下方,重度退变组的信号改变率大于轻度退变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腰椎间盘退变时椎体倾向扁平化,其扁平化程度与椎间盘退变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与腰椎退行性变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临床预测疾病的预后、并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阻止或延缓疾病的发展进程提供客观的临床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住院患者180例,测试骨密度,据此分为3组: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及骨质疏松组,分别拍摄腰椎正侧位X-ray片,测量骨赘积分、椎间盘高度及椎体形变。结果 Nathan积分比较,骨质疏松组与骨量减少组及骨量正常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骨量减少组及骨量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之间对应节段椎间盘高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骨质疏松组的椎间盘高度明显小于骨量减少组及骨量正常组;椎体形变在低骨量组与骨量正常组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而骨质疏松组的椎体其畸形变的程度与骨量减少组及骨量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畸形变多发生在L1、L4、L5,以ha/hp减少多见。结论骨质疏松组的腰椎退变程度最重,骨量减少组的腰椎退变程度较轻,骨量正常组的腰椎退变程度最轻,提示骨质疏松与腰椎退变呈正相关,骨质疏松可加速腰椎退变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生物力学的方法分析骶骨倾斜移位与L_5S_1椎间盘退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选取8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合并骶髂关节紊乱的患者,其中男45例,女36例;年龄18~65岁,平均(45.39±1.30)岁;病程1~60个月,平均(12.64±2.19)个月。拍摄患者腰椎侧位X线片81张,测量腰椎曲度,L4-L5或L5-S1椎间隙的距离及腰骶角,然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L_5S_1DH中女性患者的腰椎曲度明显大于男性患者[(22.18±8.62)°vs(16.17±4.97)°,P0.05]。LDH中腰椎曲度与腰骶角呈正相关性(R=0.48,P0.01,y=7.25+0.38x,P0.01);男性患者在L4,5DH中较明显(R=0.55,P0.05,y=5.80+0.43x,P0.01);女性患者在L_5S_1DH中尤为明显(R=0.74,P0.01,y=0.91x-5.30,P0.01)。L4,5DH中腰骶角与L4,5椎间隙之间呈正相关性(R=0.27,P0.05);而在L_5S_1DH中L_5S_1椎间隙与腰骶角无相关性(P0.05)。结论:骶骨倾斜移位与L_5S_1椎间盘退变之间密切相关,为临床治疗慢性顽固性L_5S_1椎间盘突出症提供了一新的认识理念与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下腰椎(L3~S1)终板矢状面形态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7年7月就诊我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和无明确腰椎疾病的志愿者。共纳入LDH患者141例,其中男61例,女80例,年龄61.6±10.1岁(41~79岁),身体质量指数(BMI)为26.3±3.4(18.3~33.2)。对照组纳入志愿者109例,其中男47名,女62名,年龄55.4±12.2岁(40~87岁), BMI为25.3±3.6 (17.6~32.5)。在腰椎CT正中矢状面重建图像上测量LDH患者椎间盘突出节段的终板形态和志愿者腰椎L3下终板至S1上终板的终板形态学参数,包括终板屈曲深度(ECD)、矢状面屈曲角(SCA)和终板屈曲顶点位置(ECA);相应节段椎间盘退变程度在MRI上通过Pfirrmann分级进行评估。应用t检验比较LDH组与对照组终板矢状面形态学参数;选择L4/5和L5/S1两节段中相同退变程度(PfirrmannⅢ级,PfirrmannⅣ级)的椎间盘,比较LDH组患者和对照组志愿者的终板矢状面形态。将LDH组患者和对照组志愿者终板数据合并后按照椎间盘退变程度分组(PfirrmannⅡ级~PfirrmannⅤ级),应用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不同退变程度椎间盘终板形态参数的组间差异。结果:LDH组各节段终板EC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L4上终板P=0.016,其余终板P0.01),SCA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除L3下终板外(P=0.014),所有节段终板ECA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4/5和L5/S1节段中PfirrmannⅢ级和Ⅳ级椎间盘终板,相同节段和退变分级的组间比较结果显示,LDH组终板ECD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SCA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ECA未出现组间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退变程度椎间盘终板形态参数组间比较显示,随着椎间盘退变进展,各节段ECD降低(P0.01),SCA增大(P0.01),ECA未出现一致的组间变化趋势。结论:LDH患者相比对照组志愿者,其下腰椎终板矢状面屈曲程度较低,退变程度较高的椎间盘其终板屈曲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15.
不同程度退变的软骨终板的影像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从影像学角度研究腰椎间盘不同程度退变时终板在矢状面和横断面的形态变化规律,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选取58例L4.5椎间盘呈退行性改变的影像学资料(MRI、CT)进行研究(其中椎间盘突出者34例),分别将其矢状位MRI T2WI成像采用MRI机内Mean/Curve测量软件测量L4.5运动节段退变的椎间盘与相应节段脑脊液平均信号强度比值,判断椎间盘退变程度进行分组。分为3组:轻度退变组17例,中度退变组17例,重度退变组24例。同时采用正中矢状位MRI T2WI成像分别测量相应椎间(L4.5)终板于矢状面上的凹陷角。另外借助L4.5椎间CT平扫成像测量其相邻终板的最大前后径和横径,计算终板的相对曲率,分析椎间盘在不同退变程度下椎体终板凹陷角及其相对曲率的变化规律,并探讨椎体终板的凹陷角与其相对曲率的相关性。结果:①椎体终板(L4下终板,L5上终板)凹陷角均随着相应椎间盘退变程度加重而增大,重度退变组与中度、轻度退变组(L4下终板、L5上终板)凹陷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重度退变组与轻度退变组(L4下终板、L5上终板)相对曲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度退变组与轻度退变组(L4下终板、L5上终板)相对曲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度退变组与重度退变组(L4下终板、k上终板)相对曲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⑧终板凹陷角与其相对曲率呈正相关关系(r:0.786,0.490)。结论:椎体终板的凹陷角与相对曲率随着椎间盘退变程度加重而发生相应变化,这种变化是腰椎间盘退变突出、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重要因素,且椎体终板的凹陷角与其相对曲率存在着相关关系,故可以通过凹陷角的变化判断其相对曲率的改变,评估椎间盘突出的概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成都地区健康人群腰椎面积骨密度(aBMD)、体积骨密度(vBMD)的变化规律;探讨体重指数(BMI)、体表面积(BS)与腰椎aBMD、vBMD的关系.方法 ①用LUNAR公司生产的EXPERT-XL双能X线骨密度仪,按常规的骨密度检测方法,测定成都地区健康体检者636例(男性247例,女性389例),年龄20~90岁,测定部位包括腰椎正位、侧位L2-4.计算出体积骨密度.②统计学处理:用SPSS 13.0统计软件,按年龄、性别分别输入数据,以10岁为一年龄组,分别计算各组骨密度值,结果以±s表示.BMI、BS与aBMD、vBMD相关性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①男性腰椎aBMD、vBMD峰值骨密度出现在30~39岁;女性腰椎aBMD、vBMD峰值骨密度出现在20~29岁;随着年龄增加,骨密度逐渐降低.②男女腰椎aBMD累积最高丢失率分别为11.2%、30.1%,女性累积丢失率明显高于男性.男女腰椎vBMD累积最高丢失率分别为14.2%、30.4%,女性累积丢失率明显高于男性.③男性BMI、BS与aBMD骨密度呈正相关,r=0.241~0.371(P<0.01);与vBMD L2-4无明显相关性(P>0.05).女性BMI、BS与aBMD呈正相关,r=0.143~0.425 (P<0.01);与vBMD L2-4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①男、女腰椎aBMD、vBMD分别在30~39岁,20~29岁达峰值;女性更应注意预防骨质疏松.②健康人群BMI、BS与腰椎aBMD呈正相关,与vBMD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峡部裂型腰椎滑脱是脊柱外科常见病,当腰椎峡部断裂后会引起腰椎不稳定,相应节段的椎间盘将承受较大的剪切力,从而加速椎间盘退变,尤其是下方的椎间盘[1].同时,因滑脱节段失稳及剪切力的增加,相邻节段也承受更多的应力及剪切力,从而加速椎间盘的退变.笔者对82 例 L5 椎体峡部裂滑脱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其上方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及突出与患者年龄、体重指数、脊柱矢状位参数及滑脱节段椎间盘退变程度等的关系,为临床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退行性腰椎不稳发病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性别、年龄、相应节段椎间盘退变、小关节突骨关节炎以及椎体滑脱与退行性腰椎不稳的相关性。方法行腰椎MRI及站立位过伸过屈侧位片检查,观察L1-S15个运动节段的椎间盘退变、椎间小关节退变以及有无椎体滑脱。腰椎不稳分为前水平位移不稳.后水平位移不稳和角度不稳。椎间盘退变分四度。小关节突退变分为4级。腰椎滑脱分四度。将结果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前向水平不稳与椎间盘退变呈正相关,与椎间小关节骨关节炎呈负相关,与椎体滑脱呈正相关;后向水平不稳与年龄呈正相关,与椎间盘退变呈正相关。与椎间小关节骨关节炎呈正相关,与椎体滑脱没有明显相关性。结论退行性腰椎不稳与多种因素具有显著相关性,但腰椎滑脱不一定有不稳。  相似文献   

19.
冯宇  郭伟  孙鹏  卫杰  高燕 《颈腰痛杂志》2005,26(2):131-131
目的探讨胸12腰1段椎体楔形变在腰椎间盘退变发病中的意义,为预防青少年腰椎间盘早发退变 提供临床及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腰痛青少年患者40例,均行腰椎X线和MRI检查,其中有胸12腰1段椎 体楔形变19例,无椎体楔形变21例;并根据T2加权像信号强度强弱将椎间盘分为以下三型:Ⅰ型:椎间盘呈强 信号;Ⅱ型:椎间盘呈不规则信号;Ⅲ型:椎问盘呈低信号。测量青少年腰骶角统计各型病例数,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青少年胸12腰1段椎体楔形变组下腰椎间盘(L4-5、L5-S1)Ⅱ型、Ⅲ型椎间盘例数明显多于无椎体楔形变组 青少年患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胸12腰1段椎体楔形变患者较无楔形变患者腰骶角明显增大,具有显著性 差异(P<0.01)。结论胸12腰1段椎体楔形变是青少年下腰椎间盘早发退变的重要诱因,防止胸12腰1段椎体楔 形变,是预防、减缓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临床病例腰椎间盘退变分级、MRI-T1ρ值与相应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相关性分析,推断腰椎间盘退行性变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的相关性关系。方法 2014年4月-2015年4月我院骨科病例共338例,并对其进行腰椎影像学检查和骨密度检查,测得所有病例的腰椎间盘退变的Pfirrmann分级、椎间盘MRI-T1ρ值及相应骨密度(T值),并行前两者与骨密度的统计学相关性分析,进而分析探讨腰椎间盘退变与相应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 Pfirrmann腰椎间盘退变MRI分级与相应骨密度存在显著相关关系(r=-0.206,P0.01)。腰椎间盘MRI-T1ρ值与相应骨密度存在显著相关关系(r=0.312,P0.01)。结论腰椎间盘退变与原发性骨质疏松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