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12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Gamma 3型髓内钉(Gamma 3钉)和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2例高龄(年龄大于75岁)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手术治疗,其中44例采用Gamma 3钉内固定(Gamma 3钉组),38例采用DHS内固定(DHS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和术后1周肌酸激酶、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 Gamma 3钉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7 d血清肌酸激酶含量较DHS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amma 3钉组术后1周、6个月Harris评分较DHS组高,但术后12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amma 3钉较DHS在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时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术后短期恢复快的优点。两种内固定术后都能够获得良好的骨折愈合和远期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采用椎管减压、全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凸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31例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采用后路椎管减压、椎间Vigor植入、全节段椎弓根钉棒矫形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结果平均随访1.5年,31例患者腰椎侧凸矫形良好、腰椎生理前凸恢复满意,神经功能恢复。结论后路减压全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可达到矫形、固定、重建脊柱稳定的目的,有利于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腰背痛及神经根性症状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损伤后腺病毒介导的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AxCA-BDNF)体外转基因成肌细胞移植和静脉内注射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P)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120只Wistar大鼠分为:脊髓挫伤组(A组),脊髓挫伤后AxCA-BDNF基因转染的成肌细胞移植组(B组),脊髓挫伤后静脉内注射大剂量MP治疗组(C组),脊髓挫伤后同时应用AxCA-BDNF和MP组(D组)。手术后1、3、7、14、28d用行为学和电生理检查观察大鼠功能恢复情况,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脊髓损伤区细胞凋亡(TUNEL法)和Bcl-2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四组中均发现凋亡细胞及Bcl-2蛋白阳性表达细胞.图像分析发现四组凋亡细胞核数为A组〉B组〉C组〉D组;Bcl-2免疫反应阳性细胞表达顺序为D组〉C组〉B组〉A组。大鼠后肢功能恢复和电生理检查也有类似的变化趋势。结论:体外转基因成肌细胞移植和大剂量MP都能抑制大鼠脊髓损伤后的细胞凋亡,促进大鼠后肢功能恢复,两者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腰椎侧后方斜向单枚BAK椎间融合器椎间融合及小关节螺钉固定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不稳并椎管狭窄,了解该治疗方法的早、中期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后路腰椎侧后方彻底减压神经根管,由侧后方斜向植入单枚BAK椎间椎骨融合器后,经棘突根部向对侧未减压的小关节植入一枚小关节螺钉固定。结果 全部病人随访6个月以上(6~15月)。随访中X线片示内植物位置良好,节段生理弯曲好。结论 此疗法能尽可能的保留脊柱后部结构,在充分减压的前提下,保持脊柱的稳定性,同时进行植骨融合。对病人早、中期随访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Zielke和中华长城系统对脊柱侧凸畸形进行侧前路矫正的疗效。方法 应用Zielke和中华长城系统对脊柱侧凸畸形进行侧前路矫正,其中采用Zielke系统内固定21例,中华长城系统20例,观察对比其疗效。结果 两种内固定物冠状面侧弯矫正率均达到或超过80%;矢状面的矫正度中华长城系统明显优于Zielke系统。术后随访2年,冠状面、矢状面矫正率中华长城系统丢失明显少于Zielke系统。结论 中华长城内固定系统优于Zielke内固定系统,它既克服了Zielke手术所存在操作复杂的问题,又解决其在生物力学上所存在的缺陷,为侧前路矫正手术开创了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和总结在一次麻醉下行19例双膝人工表面关节置换术的经验,提高手术效果并减少并发症。方法:对19例双膝同时置换手术过程进行分析。结果:术后3个月疼痛消失,关节功能可满足日常生活活动,活动范围平均增加73°。结论:双膝关节同时置换术的并发症可以减少或避免,较分次手术利大于弊,手术方式选择应视患者情况定。  相似文献   
7.
髓内扩张自锁钉在股骨干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髓内扩张自锁钉治疗股骨干骨折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髓内扩张自锁钉治理各型股骨干骨折21例。I、Ⅱ型骨折选用动态钉,Ⅲ、Ⅳ型骨折选用静态钉。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3个月以上随访,骨折全部愈合。1例因局部骨化性肌炎膝关节功能轻度受限;1例术后3个月切口感染,病灶清除后痊愈;余例下肢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髓内扩张自锁钉既可动态固定又能静态固定,临床适应证广,固定牢固,应力蔗挡小,骨折愈合率高,手术  相似文献   
8.
背景:脊柱矫形内固定疗效的好坏与植骨融合技术以及内固定材料的疲劳特性疲劳寿命直接相关。目的:分析成人脊柱侧弯矫形后发生断棒的相关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对9例成人脊柱侧弯矫形后断棒并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出现断棒时间、活动度、植入物位置、植骨融合率、术中矫形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结论:9例患者中6例存在椎板间植骨融合不充分现象,有明显的植骨融合空白区和假性骨岛生成。经相关分析表明,金属疲劳寿命与植骨融合率、矫形率间呈正相关(P<0.01)。提示成年脊柱侧弯患者矫形手术中良好的植骨融合条件可以保证在治疗过程中所应用的金属内固定器材处于相对稳定的抗疲劳强度状态,满足内固定治疗过程所需的条件;保证内固定棒获得低于金属固有疲劳阈值点的疲劳状态,达到有效的弹性固定和持续的矫形的目的,并避免断棒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背景:脊柱矫形内固定疗效的好坏与植骨融合技术以及内固定材料的疲劳特性疲劳寿命直接相关。 目的:分析成人脊柱侧弯矫形后发生断棒的相关因素及临床意义。 方法:对9例成人脊柱侧弯矫形后断棒并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出现断棒时间、活动度、植入物位置、植骨融合率、术中矫形率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与结论:9例患者中6例存在椎板间植骨融合不充分现象,有明显的植骨融合空白区和假性骨岛生成。经相关分析表明,金属疲劳寿命与植骨融合率、矫形率间呈正相关(P < 0.01)。提示成年脊柱侧弯患者矫形手术中良好的植骨融合条件可以保证在治疗过程中所应用的金属内固定器材处于相对稳定的抗疲劳强度状态,满足内固定治疗过程所需的条件;保证内固定棒获得低于金属固有疲劳阈值点的疲劳状态,达到有效的弹性固定和持续的矫形的目的,并避免断棒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新型原位聚合注射性人工髓核假体的遗传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新型原位聚合注射性人工髓核材料的遗传毒性.方法 制备新型人工髓核材料的浸提液,用于遗传毒性检测,包括鼠伤寒沙门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利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进行的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CA)试验和小鼠微核(MN)试验,从对DNA的影响、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三种水平检测新型人工髓核材料的遗传毒性.结果 Ames试验中受试样品各个剂量组中5个试验菌株在加入代谢活化系统(S9)和不加S9条件下,回变菌落数均低于阴性对照组的1/2.因此判定Ames试验结果为阴性.染色体畸变试验中,高、中、低三个浓度的试验组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P<0.01).微核试验中,试验组的微核率和微核细胞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P<0.01).结论 作为一种新型的体内内植物,原位聚合注射性人工髓核假体无明显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