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小切口内侧髌股韧带重建结合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的松解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方法 2005年5月至2010年5月在我院骨科将34例(38膝)髌骨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患者采用小切口内侧髌股韧带重建结合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的松解进行治疗,术后30例(32膝)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6.3个月,对随访的患者根据Kujala髌股关节不稳定症状评分表和Lysholm膝关节日常活动评分表评估手术前和手术后12月的疗效,并同时观察手术前和手术后12月膝关节屈曲30°位时CT扫描髌股关节的适合角(CA)、外侧髌股角(LPA)的变化,通过Spass18.0进行配对t检验统计学处理,数据以(x±s)表示,检验水准P〈0.05。结果 30例(32膝)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1.3个月;手术前和手术后12月膝关节功能评分进行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后12月进行恐惧试验、髌骨倾斜试验、髌股关节研磨试验检查均为阴性;手术前和手术后12月屈膝30°CT测量值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切口内侧髌股韧带重建结合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的松解治疗髌骨复发性脱位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王鹏  纪斌平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6):37-38,44
目的探讨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内侧支持带紧缩联合胫骨结节旋转内移术(改良三联术)治疗髌股关节不稳定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40膝)髌股关节不稳定症患者行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内侧支持带紧缩联合胫骨结节旋转内移术。术后平均随访25.60个月(6~62个月)。手术前后测量Q角,采用Kujala评分表和膝关节日常活动评分表比较髌股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通过屈膝30°的CT检查测量并比较患者手术前后髌股关节对合情况的参数指标。结果Q角术前(23.78±3.76)°,术后(13.78±3.52)°(P〈0.01);Kujala评分术前54.08±15.72,术后80.33±9.74(P〈0.01);膝关节日常活动评分术前54.98±14.96,术后80.20±9.53(P〈0.01);手术前后CT检查结果比较:适合角(CA)、外侧髌骨角(LPA)、髌骨外移率(LS)、髌骨指数(PE)、倾斜角(TA)、髌骨倾斜角(PTA)、股骨滑车凹中心与胫骨结节的距离(TTTD)7项指标的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手术可以纠正髌骨病理运动轨迹,改善髌股关节功能,缓解髌股疼痛,并发症少,矫形可靠,是治疗髌股关节不稳定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选择性股内侧肌电刺激治疗髌骨软化症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采用选择性股内侧肌电刺激方法治疗了364例髌骨软化症患者。通过对其中211例随访结果表明,选择性股内侧肌电刺激能够明显改善CA角(congruenceangle)(P<0.01),显著地改善LPA角(leteralpatellofemoralangle)(P<0.001),对临床症状缓解的有效率达95%,从而为髌骨软化症的非手术治疗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经皮下隧道外侧支持带松解及内侧髌股韧带( MPFL)重建治疗急性髌骨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自2008年9月至2013年5月采用关节镜下经皮下隧道外侧支持带松解及内侧髌股韧带双束重建治疗急性髌骨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23例,男6例,女17例,所有患者均随访11-26个月,无1例脱位复发,CT测量患者术前、术后髌骨适合角( congruence angle CA )、髌骨倾斜角,记录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①髌骨适合角:术前为8.86±1.75,术后为1.27±0.9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髌骨倾斜角:术前为12.53±2.45,术后为5.72±1.4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Lysholm功能评分:术前为69.71±3.02,术后为91.13±1.3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关节镜下经皮下隧道外侧支持带松解及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治疗急性髌骨脱位,创伤小,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小针刀、推拿并用治疗髌骨软化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小针刀,推拿并用治疗髌骨软化症的疗效,以探讨髌骨软化症的新的治疗方案。方法:以针刀,推拿并用治疗髌骨软化症66例共90个患髌,并与单纯针刀组,单纯推拿组进行对照。结果:三组疗效有显性差异(χ^2=31.267,P<0.005),针刀推拿并用组的疗效显地高于单纯针刀组和单纯推拿组,分割χ^2=35.16,P<0.005。结论:小针刀及推拿并用疗法优于单纯针刀或推拿,是目前治疗髌骨软化症的最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关节镜下综合方法治疗髌骨软化症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更为良好地治疗中重度髌骨软化症的方法。方法重度髌骨软化症患者59例79膝随机分为3组,分别以单纯传统外科手术方法(胫骨结节抬高手术组,n=23),单纯关节镜下打孔减压方法(单纯关节镜组,n=25),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内侧支持带紧缩加关节面打孔减压综合治疗方法(关节镜综合手术组,n=31)进行治疗,随访比较疗效。结果胫骨结节抬高手术组疗效优良率64.3%,有效率85.5%;单纯关节镜组优良率60.6%,有效率82.6%;关节镜综合手术组疗效优良率88.7%,有效率97.4%。关节镜综合手术组疗效明显优于胫骨结节抬高手术组和单纯关节镜组(P均〈0.05)。结论关节镜下综合治疗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髌骨软化症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膝关节髌骨支持带调整和胫骨结节内移抬高(改良Maquet术)三联手术治疗髌骨不稳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7年以来26例髌骨不稳定患者行外侧支持带松解、内侧支持带紧缩、胫骨结节内移抬高三联手术,术后随访平均16个月(6-28个月),分析疗效。结果术前Q角(17.2±3.8)°,术后(8.9±2.6)°(P〈0.01),Lysholm膝关节评分(Lysholmkneescorescale,LKSS)术前(46.5±7.6)分,术后(91.3±4.2)分(P〈0.01),髌股关节关系改善,髌骨轨迹良好。结论本手术方法具有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矫形可靠,疗效确切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氟西汀用于老年高血压并发抑郁症的临床降压疗效。方法 将70例老年高血压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降压治疗: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口服,bi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抗抑郁治疗:氟西汀20mg,口服,qd。疗程共8周。分别于8周内对两组的血压、抑郁症状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收缩压及舒张压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P〈0.01;对照组:P〈0.05),两组间收缩压及舒张压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92.29%)要高于对照组(45.71%)(P〈0.05),其中治疗组显效率(54.29%)要明显高于对照组(17.14%)(P〈0.05);治疗组HAMD评分逐渐减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8周后HAMD-24减分率为57.29%(〉50%),具有临床疗效;对照组HAMD-24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HAMD-24评分于4周及8周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及总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氟西汀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抑郁症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髌骨软化症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探索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总结近年来我科对髌骨软化症研究的初步结果。髌骨软化症的普查结果发现,患病率达36.2%。对病变区的软骨及软骨下骨标本进行超微结构研究和免疫组分分析,发现关节软骨坏死与所受到的不正常压力负荷的大小成正比,而局部软骨细胞的修复能力与病变程度及所受压力大小成反比。髌骨软化症是由于髌股关节顺列的生物力学关系紊乱,髌骨半脱位或侧倾,髌股外则小关节压力过度集中和磨损,而内侧则缺乏应力刺激,从而导致髌股关节面的软骨水肿、软化,进而碎裂;软骨逐渐脱落,软骨下骨质裸露、增生硬化。晚期软骨结构遭到完全破坏,无自身修复能力。因此,应早期诊断和治疗。采用的膝关节轴位“胫骨结节定位”投照法准确、易操作,有助于早期诊断。研制成功的JKY-伤风败俗康复仪,通过选择性电刺激股四头股内侧头使肌力增强,可缓解症状及矫治髌骨半脱位。该法用于髌骨软化症的保守治疗,其有效率达90%(优良率63%)。对晚期患者应采用人工髌股关节置换术,治疗优良率达86.3%。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经髌骨内侧入路与正中入路空心钉加张力带固定治疗对老年髌骨粉碎性骨折临床疗效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1月~2011年11月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82例,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内侧(入路手术)组与正中(入路手术)组各41例。2组患者手术主导医师及麻醉方式相同。髌骨内侧入路手术组采用髌骨内缘1cm 纵弧形切口,髌骨外翻90°,暴露髌骨内关节面,空心钉加钢丝张力带环扎固定。正中入路手术组采用传统髌骨正中上下纵切口,暴露髌前腱膜,采用大髌钳对髌骨碎块复位后,空心钉加钢丝张力带内固定。结果:内侧组与正中组患者手术时间[(54.82±6.71)min 比(70.93±5.38)min,t =2.984]、术中出血量[(63.29±5.18)mL 比(84.28±8.17)mL,t =2.871]、术后开始康复时间[(4.37±0.38)m 比(5.98±0.41)m,t =2.276]明显减少,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髌骨内侧入路结合空心钉加钢丝张力带环扎固定治疗老年髌骨粉碎性骨折可以明显减少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提高髌骨稳定性。与传统正中入路手术比较,可以增加膝关节康复功能,减少创伤性膝关节炎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中药复方制剂毒素清颗粒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以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痰热壅肺和(或)气阴两虚的患者200例分为两组,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中医证候、临床症状体征、胸部正位片、痰细菌学检查厦生存质量(采用WHOQOL-BREF和WHOQOL-SF36两个生存质量表)的变化情况。结果:临床中医证候咳嗽、咯痰症状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阳性细菌清除率治疗组(85.7%)较对照组(80.0%)有增高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综合评分、生理领域评分、心理领域评分和环境领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显著(P〈0.05);社会关系领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综合评分、躯体功能评分、躯体角色评分、情感角色评分和心理健康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提高(P〈0.01~0,05):治疗组肌体疼痛评分、一般健康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和生命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毒素清颗粒对老年下呼吸道感染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临床疗效显著,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针刀治疗髌骨外侧高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髌骨外侧高压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应用针刀为主行髌周组织减压松解,配合手法调整力线和挤压综合治疗,疗程3周;对照组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疗程5周。两组均予美洛昔康片口服。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及膝关节Lysholm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80%(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下降,Lysholm评分均上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VAS评分下降和Lysholm评分上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治疗髌骨外侧高压症,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临床应用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青少年复发性髌骨半脱位的CT诊断方法。方法:从1986年11月~2002年5月共收治复发性髌骨半脱位的患者31例。另选50例年龄在15~18岁之间的正常青少年女性作为对照。两组人群均经仔细询问病史、全面的临床查体、X线检查及屈膝20度的髌股关节CT扫描,并在CT扫描片上测量外侧髌股角、髁间沟角、和谐角;比较两组CT扫描结果。结果:(1)屈膝20度的髌股关节CT扫描上,两组股骨髁间沟角的平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7,P〉0.05);两组外侧髌股角的平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8,P〈0.05);两组和谐角的平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t=30.62,P〈0.05);且3个指标相互独立无相互关联关系,说明这3个指标尤其是后二者是CT诊断青少年RSP的重要指标。结论:屈膝20度的髌股关节CT扫描是诊断青少年复发性髌骨半脱位的重要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4.
髌骨软化症又称髌骨软骨软化症,是髌骨软骨面及与其相对的股骨髌面的关节软骨由于损伤而引起的退行性变,好发于运动员及体力劳动者。究其原因是髌股关节压力分布不均,尤其是髌骨内外侧支持带的应力失衡而导致髌股外侧小关节压力过度集中和磨损,而内侧则缺乏应力刺激,导致髌股关节面的软骨水肿、软化,进而碎裂、脱落,软骨下骨质裸露、增生硬化。髌骨软化症发病率高达36.2%,且女性高于男性。手术治疗适用于晚期患者,对于早、中期患者仍以保守治疗为主,方法多样,但多以局部治疗为主。笔者采用中药配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髌骨软骨软化症患者47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曹阳 《现代实用医学》2010,22(5):523-523,526
目的观察养阴平肝方治疗高血压病的证候学变化及降压、降脂疗效。方法将106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治疗组用养阴平肝方治疗,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降脂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降压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1.13%和86.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阴平肝方在降压的同时能改善高血压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脂。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股薄肌肌腱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30例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目标,采取计算机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为15例患者,为其提供常规的疗法进行治疗,研究组为15例患者,采取股薄肌肌腱重建内侧髌股韧带进行治疗,对两个组别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完成后,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括髌股适合角、膝关节功能评分与髌骨外移率以及外侧髌股角等指标进行比较,存在明显的优势,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薄肌肌腱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MECT)合并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TRS)阴性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收治的71例TRS患者按随机系统抽样法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6例),研究组给予MECT合并利培酮治疗,对照组单用利培酮治疗,观察12周。采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F)评定治疗前、治疗4周末、8周末和12周末时疗效,采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各脱组5例。两组治疗前比较,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4、8、12周末PANSS总分及阴性症状量表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治疗8、12周末PANSS阳性症状量表分、一般精神病理量表分及GAF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8、12周末PANSS总分和阳性症状量表及GAF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12周末阴性症状量表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4、8、12周末PANSS总分、阴性症状量表分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8、12周末PANSS阳性症状量表分、一般精神病理量表分及GAF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治疗12周末,研究组总有效率53.33%。对照组总有效率25.81%,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点TE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ECT合并利培酮治疗TRS阴性症状较单用利培酮治疗更为有效,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髌外侧支持带松解内侧支持带紧缩联合Fulkerson截骨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手术效果,为该疾病的手术治疗提供有效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2010年3月,我院采用髌外侧支持带松解内侧支持带紧缩联合Fulkerson截骨术治疗的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23例(26膝)。手术前后均采用Fulkerson评分表和膝关节日常活动评分表比较髌股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此外,通过髌骨轴位X线片的检查,对反映髌股关节对合情况的相关参数指标进行测量并比较,其中包括:适合角(CA)、外侧髌股角(LPA)、髌股指数(PFI)、髌骨外移率(LS)。结果术后23例(26膝)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7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45.6个月。Fulkerson评分手术前后分别为58.36±12.90和83.25±8.36;膝关节日常活动评分手术前后分别为52.16±6.80和80.15±8.2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髌股关节功能有显著改善。手术前后通过对18例(20膝)患者髌骨轴位X线片相关参数指标测量比较:外侧髌股角(LPA),适合角(CA),髌股指数(PFI),股骨滑车沟角(FEA),髌骨外移率(LS)四项指标的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髌外侧支持带松解内侧支持带紧缩联合Fulkerson截骨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可纠正髌股关节的异常对合关系,减小髌股关节间的压力,对保护软骨、缓解膝前区疼痛起到了积极作用,极大地改善了髌股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9.
武豪杰 《重庆医学》2015,(14):1976-1978
目的:探讨单隧道自体腘绳肌肌腱移植固定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髌骨脱位不稳的手术技术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9月本院收治经临床确诊的14例(16膝)髌骨外脱位及半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和术后末次随访用Kujala和Lysholm评分进行功能评估。结果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42个月,平均18.6个月。患者术后均无髌骨再脱位;无髌骨不稳及髌骨骨折。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K ujala评分为(68.6±4.9)分和(91.8±5.7)分,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735,P=0.007);术前和末次随访时Lysholm评分为(69.0±5.2)分和(92.0±5.0)分,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68,P=0.031)。结论单隧道自体腘绳肌肌腱解剖位移植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髌骨脱位,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显著,对维持髌骨稳定和恢复其生物力学性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密集型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髌骨软化症引起的膝关节疼痛的疗效。方法将髌骨软化症引起的膝关节疼痛患者150例,随机分为银针组和口服药物组。前者采用密集型银质针导热疗法,后者单纯应用口服药物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的2周、2个月和4个月时,进行视觉模拟评分,并记录疼痛对患者工作和生活的影响程度。结果银针组治疗后不同时点视觉模拟评分及对患者工作和生活的影响程度均小于口服药物组(P〈0.05)。结论密集型银质针导热疗法对髌骨软化症引起膝关节疼痛的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