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臂游离皮瓣,以及逆行岛状皮瓣和筋膜瓣已有较广泛的临床应用。但这类轴型血管皮瓣或复合组织瓣都要牺牲肢体的主要干状血管,如前臂的尺、桡动脉。由此,我们通过临床观察研究,设计前臂静脉动脉化岛状皮瓣。于1985年3月始应用于手外科临床,共6例,7只伤手,均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应用解剖前臂皮下有不与动脉伴行的2~3条主要浅静脉干,构成相互交通的静脉网。其桡侧为头静脉干,引流手背、前臂伸侧和部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上肢皮瓣在急诊手外伤修复中应用39例.方法根据手损伤部位不同,应用五大类上肢皮瓣修复缺损:其中指动脉掌侧皮瓣6例,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9例,示指背侧顺行岛状皮瓣合并环指桡侧指动脉顺行皮瓣8例,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10例,前臂以桡动脉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6例.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手功能恢复满意.结论上肢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能最大限度恢复手的功能和外形,临床效果较好,成活率高,宜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带血管蒂前臂逆转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瘢痕挛缩的疗效。方法:术前必须了解尺动脉、桡动脉和掌弓动脉有无变异,以桡动脉远端腕横纹处为蒂,以桡动脉为轴,切取比实际创面轮廓大0.5cm,比实际长度增长0,5—1,0cm的血管蒂皮瓣。切去瘢痕,缝合皮瓣。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5年,平均26个月,皮瓣全部成活,其外观及功能恢复均满意。结论:带血管蒂前臂逆转岛状皮瓣,取材方便,血运丰富,手术方法简便,皮瓣成活率高,是治疗手部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严重手外伤的早期修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评估严重手外伤的早期修复.方法 64例严重手外伤将伤口清创后,掌、指骨骨折复位后用克氏钢针或钢板固定.伸、屈肌腱断裂,缺损Ⅰ期吻合或行肌腱移植.指神经行外膜吻合.对手背侧软组织缺损选用足背游离皮瓣移植,掌侧组织缺损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尺、桡动脉完整可选择前臂桡侧带桡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转位覆盖.手贯通性伤采用带旋髂深动脉髂骨组织瓣游离移植.结果 64例中58例伤口Ⅰ期愈合(90.6%).骨折愈合时间为6~8周,移植组织瓣均成活.结论严重手外伤早期修复可有效防止伤口感染.有利于骨的愈合和手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报道前臂逆行皮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用逆行前臂外侧皮神经及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带蒂岛状皮瓣修复腕部及手背软组织缺损8例。结果8例中6例全部成活,2例远端部分坏死。随访1~13个月,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前臂逆行皮神经营养血管带蒂岛状皮瓣血供可靠,切取方便,不牺牲主干动脉,是修复腕部及手背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供区.  相似文献   

6.
1980年以来,作者应用前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裸露深部结构的大面积软组织缺损23例,其中应用桡动脉皮瓣16例,尺动脉皮瓣6例,正中动脉皮辩1例。转移的皮辫全部成活,治疗结果满意。皮瓣最大者165cm~2,旋转角度最大者180。。逆行动脉岛状皮瓣的血供来源于掌动脉弓逆流来的血液。皮瓣的静脉回流通过血管蒂两条伴行静脉之间分布广泛的交通支迂曲逆流,故血液循环良好,不发生危象。文内对桡尺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主要优缺点、手术适应症以及皮瓣的血供和回流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皮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和足踝部的组织缺损。方法:以前臂外侧皮神经、桡神经浅支和腓肠神经为轴线,分别根据手或足踝部受区大小、部位、供一受区距离设计出逆行岛状皮瓣。结果:腌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4例。前壁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虎口部创面1例,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撕脱伤1例,皮瓣全部成活。结论:根据皮神经营养血管与皮肤血管相互交通的关系设计出的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为手和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提供了血供可靠、简便快捷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前臂桡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各型软组织缺损114例。结果皮瓣皆成活。证明此皮瓣血管粗,位置表浅,皮支丰富,血运佳,可切取面积大,转移方便,与手都缺损肤色基本相同。此法操作简便,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9.
[ 背景] 手和腕部软组织缺损修复方法多种多样.[ 病例报告] 用前臂桡动脉逆行皮瓣治疗3 例手腕部软组织缺损.软组织缺损面积最大10-0cm ×7-0cm ,最小6-0cm ×5-0cm .腕骨和肌腱外露,瘢痕挛缩影响手的功能.术前用多普勒血流仪探查前臂血管、掌浅弓和掌深弓.皮瓣游离后夹闭近侧端桡动脉,观察皮瓣和手指末梢血运10min,如无异常,结扎切断近心侧桡动脉逆行转移皮瓣修复手腕部软组织缺损.3 例皮瓣血运均良好.[ 讨论] 前臂桡动脉逆行皮瓣适合修复手腕部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0.
我科从1982年3月以来,选用前臂轴型血管瓣的二种类型修复手部缺损共6例,获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手术方法: 腕横纹桡动脉搏动点与肱二头肌止点即肘横纹中点远侧之连线(桡动脉体表投影)为皮瓣设计的中心轴。根据受区缺损部位和需要血管蒂(或旋转轴)之长短,画出皮瓣的轮廓。用作前臂游离皮瓣或顺行岛状皮瓣转位,可将皮瓣设计靠近桡动脉干中下段,即以近端血管为蒂;若为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掌或手背侧缺损,皮瓣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大鱼际逆行岛状带蒂皮瓣的血管显微解剖学基础;介绍以拇指桡掌侧动脉为蒂的大鱼际逆行岛状带蒂皮瓣转移修复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显微解剖24例新鲜废弃手标本:经桡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显微解剖观察大鱼际区皮肤的血管来源、走行、分支及吻合情况。在此基础上临床选择18例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病例行以拇指桡掌侧动脉为蒂的大鱼际逆行岛状带蒂皮瓣转移修复术。结果解剖24例新鲜废弃手标本均发现有拇指桡掌侧指动脉恒定存在。临床选择的18例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行转移修复术,转移皮瓣全部成活,皮瓣血运、质地、弹性良好,拇指对掌、对指功能正常,皮瓣感觉达S3~S4。结论应用带血管蒂的大鱼际逆行岛状带蒂瓣修复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操作简单,血供可靠,指神经与皮神经显微吻接后感觉功能恢复好,修复后功能及外形均较满意。  相似文献   

12.
5种带皮神经的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腹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5种带皮神经的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腹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拇指尺或桡背侧皮神经伴行血管岛状皮瓣、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中指尺侧或环指桡侧指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腹缺损28例,皮瓣均含有感觉神经,皮瓣切取的最大面积5.5 cm×3 cm。结果28例皮瓣全部成活,经6~12个月随访,拇指指腹外形及感觉功能恢复优良,指腹两点辨别觉5~12 mm。结论严格选择适应证,5种带感觉神经的皮瓣血供可靠,操作简单,可较好的恢复拇指指腹的外形和感觉。  相似文献   

13.
前臂背桡侧逆行筋膜蒂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介绍一个新的皮瓣供区一一前臂背桡侧逆行筋膜蒂岛状皮的瓣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骨间后动脉桡侧支为轴型血管设计前臂背桡侧逆行的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8例,皮瓣面积6cm×3cm~14cm×6cm.结果8个皮瓣全部成活,创口一期愈合.结论前臂背桡侧皮具有血供丰富,切取方便,损伤小,皮瓣质地佳,可制成感觉皮瓣等优点.逆行转位可修复腕、手部的皮肤缺损,其旋转弧可达近指关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应用掌背六种类型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方法采用拇指桡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第一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示指及中指近节,第二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中指。第四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环指,小指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小指及环指近节。皮瓣切取的最大面积达5.0cm~3.5cm。结果本组皮瓣全部成活,效果满意。结论该类皮瓣血供可靠,创伤小,操作简单,易被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应用掌背六种类型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方法 采用拇指桡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第一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示指及中指近节,第二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中指.第四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环指,小指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小指及环指近节.皮瓣切取的最大面积达5.0cm~3.5cm.结果 本组皮瓣全部成活,效果满意.结论 该类皮瓣血供可靠,创伤小,操作简单,易被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前臂游离皮瓣移植报导的启发下,设计应用前臂動脉逆行皮瓣,修复手部烧伤瘢痕挛缩与创伤后畸形,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兹介绍如下: 手术方法前臂動脉逆行皮瓣与前臂游离皮瓣相同。不同之点是切断结扎前臂某一動静脉的近侧端,保留在皮瓣内之動脉,静脉的远侧端与掌弓的血管,使血液由侧支和掌弓返流  相似文献   

17.
前臂桡侧远端蒂岛状筋膜皮瓣修复手部缺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前臂链式血供远端蒂筋膜组织瓣的解剖特点及其在手外科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14具新鲜前臂标本的血管灌注与显微解剖,观察了前臂筋膜皮肤的血供特点,并以此为基础设计远端蒂岛状筋膜皮瓣和筋膜皮下组织瓣,修复手部创伤缺损24例。结果:前臂桡侧筋膜皮肤的血供来自桡动脉发出的数目众多的细小肌间隙穿动脉,这些穿动脉在深筋膜表面和浅筋膜的皮神经、皮静脉周围,形成环环相扣的纵向链式吻合血管丛。临床以桡骨茎突  相似文献   

18.
拇指功能占全收功能的50%以上,烧伤后虎口瘢痕挛缩畸形严重影响拇指的功能活动。探讨前臂桡动脉岛状皮瓣逆行修复烧伤后虎口瘢痕挛缩畸形及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虎口瘢痕松解后采用前臂桡动脉岛状皮瓣逆行修复能更好地保持虎口的宽度,且外形美观,皮瓣厚薄适中,有良好的弹性、耐磨,有利于拇指的功能活动,皮瓣内有桡神经的感觉支,术后具有良好的感觉。  相似文献   

19.
拇指功能占全收功能的50%以上,烧伤后虎口瘢痕挛缩畸形严重影响拇指的功能活动。探讨前臂桡动脉岛状皮瓣逆行修复烧伤后虎口瘢痕挛缩畸形及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虎口瘢痕松解后采用前臂桡动脉岛状皮瓣逆行修复能更好地保持虎口的宽度,且外形美观,皮瓣厚薄适中,有良好的弹性、耐磨,有利于拇指的功能活动,皮瓣内有桡神经的感觉支,术后具有良好的感觉。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11例前臂岛状皮瓣转位术用以修复手、肘部皮肤缺损。本组11例中,男性9例,女性2例。年龄为14~42岁、平均26岁。其中5例为急性创伤,5例为外伤后瘢痕挛缩,1例为慢性溃疡。向远侧转位至手7例,向上转位至肘3例。带双血管蒂滑移至腕1例。结果全部成活,功能恢复满意,前臂岛状皮瓣的优点是手术简单不需吻合血管,疗效可靠,手术时间短。我们认为在一定条件下前臂岛状皮瓣转位可以代替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肘部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