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完善泽泻药材和饮片的质量标准,为《中国药典》2020年版泽泻药材和饮片质量标准的修订提供参考和建议。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对泽泻药材和饮片的水分、总灰分、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农药残留及醇溶性浸出物进行测定;以硅胶GF254板为薄层板,以二氯甲烷-甲醇(15∶1)为展开剂,建立了以23-乙酰泽泻醇B和23-乙酰泽泻醇C及泽泻对照药材为对照的薄层鉴别方法;采用HPLC,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208 nm和246 nm波长下分别对23-乙酰泽泻醇B和23-乙酰泽泻醇C进行定量分析。采用建立的方法,对37批泽泻药材、30批泽泻饮片和19批盐泽泻的质量进行评价,根据实验结果,建立了泽泻药材和饮片的质量标准。该标准具有很好的专属性和重复性,可用于泽泻药材与饮片的质量控制。建议《中国药典》2020年版对泽泻的【来源】、【鉴别】(薄层)、【浸出物】(盐泽泻)、【含量测定】项进行相应的修订。  相似文献   

2.
目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泽泻的炮制工艺。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炮制工艺盐泽泻中23-乙酰泽泻醇B、23-乙酰泽泻醇C含量,结合外观性状、显微观察评价泽泻的炮制工艺。结果:盐泽泻的最佳炮制工艺为生泽泻片先拌盐水后炒药,盐水比2%,渗入均匀后,闷润2h, 150~160℃下炒制20min。结论:该盐炙工艺可为保障我院盐泽泻饮片的质量及制剂稳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前,对于饮片等级的评价主要从外观性状以及指标成分含量2个角度入手,另外可能会增加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所设定的检查项,但存在检测项目较多或者设定指标不够科学等问题。基于此,该研究拟建立泽泻饮片的质量常数等级评价体系,为规范该饮片的市场流通、保证其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提供参考,同时,为其他饮片的等级评价提供参考和借鉴。从不同药厂收集18批泽泻饮片样品,检测各样品的形态参数,测定泽泻饮片中23-乙酰泽泻醇B的含量,计算质量常数与相对质量常数等参数。结果显示,18批泽泻饮片的质量常数为0. 390~2. 076。若将18批泽泻饮片分为3个等级,以最大质量常数的80%为一等,50%~80%为二等,其余为三等来进行饮片的等级划分,确定一等泽泻饮片质量常数≥1. 66,二等泽泻饮片质量常数≥1. 04且1. 66,三等泽泻饮片质量常数1. 04。该文建立的质量常数评价方法客观、可行,且操作非常简便,可用于泽泻饮片的等级划分,为控制该饮片的质量提供了参考方法,并为其他饮片的等级评价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备泽泻饮片标准汤剂,并建立其质量评价体系,为泽泻配方颗粒的研制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8批泽泻饮片,按标准工艺制备泽泻饮片标准汤剂,选择23-乙酰泽泻醇B转移率、pH值、出膏率、指纹图谱相似度等参数为评价指标,建立泽泻饮片标准汤剂的质量评价体系。结果泽泻饮片中23-乙酰泽泻醇B质量分数为0.057%~0.267%,平均值0.156%;水分9.2%~12.8%,平均值10.44%。确定泽泻饮片标准汤剂的检测项目分别为pH值4.11~5.60,出膏率10.25%~17.09%,23-乙酰泽泻醇B的转移率10.49%~17.49%。结论建立的质量评价方法稳定可行,适用于泽泻标准汤剂的研制与质量评价,可为泽泻配方颗粒及相关经典名方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泽泻不同炮制工艺及评价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一辉  余无双  周丽姣  罗金龙 《中成药》2010,32(10):1736-1740
目的:探讨饮片外观色泽作为工艺评价标准的可行性,优化樟帮法和药典法泽泻炮制工艺条件.方法:以泽泻有效成分24-乙酰泽泻醇A和23-乙酰泽泻醇B、饮片外观色泽差和饮片外观色泽均匀性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方法优化各炮制工艺,并用SPSS、数据挖掘工具,分析工艺参数与有效成分含量、饮片色泽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获得各炮制工艺的最优条件;樟帮麸炒盐泽泻各项评判指标都优于其它炮制方法;饮片色度差、饮片色泽均匀性与泽泻饮片的内在质量有显著相关.结论:饮片外观色度差可以作为饮片质量评判指标,樟帮麸炒泽泻最佳炮制工艺为:生泽泻片250 g,麦麸40 g(拌蜂蜜0.25 g),260℃炮制6 min.  相似文献   

6.
泽泻饮片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泽泻炮制饮片的质量控制指标可行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泽泻饮片中24-乙酰泽泻醇A和23-乙酰泽泻醇B的含量;采用照相机和Adobe Photoshop软件获取饮片外观信息,评判不同产地泽泻炮制饮片的色泽差异。结果:各炮制饮片中24-乙酰泽泻醇A和23-乙酰泽泻醇B总量均大于0.08%,泽泻饮片色泽均匀性在10~2.5,泽泻饮片色度差在2~8个色度单位。结论:所选质控指标可反映泽泻饮片的内在质量,可用于中药泽泻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将质量常数评价方法应用于合欢皮饮片的等级评价中,对所收集的12批合欢皮饮片进行形态指标及成分指标测量,计算各样品的质量常数,并基于百分质量常数对样品进行等级划分。计算12批合欢皮饮片质量常数处于0. 041~0. 167;若以百分质量常数≥80%为一等饮片;80%且≥50%为二等饮片;50%为三等饮片,则一等合欢皮饮片质量常数≥0. 133 6,二等合欢皮饮片质量常数应为≥0. 083 5且0. 133 6,三等合欢皮饮片质量常数0. 083 5。笔者将皮类饮片质量常数评价方法进一步应用于合欢皮饮片的等级评价,证实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可为该饮片的质量等级划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传统性状鉴别与现代科技手段结合的中药质量常数饮片评价方法划分山豆根饮片等级。应用中药质量常数评价方法从饮片外观形态与指标含量测定入手,通过计算得到不同来源批次的山豆根饮片质量常数和百分质量常数等数值,探讨山豆根饮片等级划分情况。结果表明,所收集的15批山豆根饮片质量常数介于0.004~0.063;以百分质量常数≥80%为一等饮片,≥50%且<80%为二等饮片,<50%为三等饮片,则所收集的山豆根饮片中,其质量常数≥0.050为一等饮片;质量常数≥0.032且<0.050为二等饮片;<0.032为三等饮片。通过研究将15批山豆根饮片成功划分为一等1批,二等为4批,三等10批。中药质量常数评价方法科学、客观、其操作简单易行,将其应用于山豆根饮片等级划分,结果合理,具有较好的推广性,有助于促进中药市场对山豆根饮片的分类分级,为该饮片优质应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基于质量常数评价方法划分黄柏饮片等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质量常数评价方法是一种基于传统又优于传统的综合性中药饮片等级评价方法,该文基于质量常数评价方法建立了黄柏饮片等级划分的模式。研究结果显示15批不同质量的黄柏饮片其相对质量常数范围为0.41~0.96。如果把黄柏饮片划分成3等级,则:一级黄柏饮片相对质量常数≥0.77;二级黄柏饮片相对质量常数0.77且≥0.48;三级黄柏饮片相对质量常数0.48。该研究表明,质量常数评价方法能够科学、合理、客观、准确的划分黄柏饮片等级,同时为皮类药材或饮片的等级划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经典名方泽泻汤的HPLC指纹图谱及多指标含量测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经典名方泽泻汤的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技术对其进行分析,并测定泽泻汤中3种成分23-乙酰泽泻醇B、23-乙酰泽泻醇C和白术内酯Ⅲ的含量,为泽泻汤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Waters WAT054275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建立15批泽泻汤的HPLC指纹图谱,并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SPSS22.0及SIMCA14.1软件对15批泽泻汤的HPLC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及聚类分析(C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等化学模式识别。同时测定23-乙酰泽泻醇B、23-乙酰泽泻醇C和白术内酯Ⅲ的含量。结果建立了15批泽泻汤的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均0.94,标定了18个共有峰,指认出3个色谱峰,分别为11号峰白术内酯Ⅲ、15号峰23-乙酰泽泻醇C、16号峰23-乙酰泽泻醇B,CA和PLS-DA将15批泽泻汤样品分为2类,同时15批泽泻汤中23-乙酰泽泻醇B、23-乙酰泽泻醇C和白术内酯Ⅲ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321~0.569、0.075~0.139、0.106~0.142 mg/g。结论 HPLC指纹图谱结合多成分同时测定的方法,快速、简便、重复性好,为泽泻汤及其制剂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李彧  潘馨  肖建平  陈瑜  陈建忠 《中国药学杂志》2007,42(19):1499-1500
 目的采用HPLC-ELSD测定五苓散中泽泻醇A24-乙酸酯、泽泻醇B23-乙酸酯的含量。方法色谱柱:大连依利特Hy-persil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75∶25);检测器:Alltech2000型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流速为0.8 mL·min-1;柱温:室温;ELSD气体:高纯氮气;流速为2.0 L·min-1;漂移管温度:82℃。结果在五苓散中测定出的泽泻醇A24-乙酸酯、泽泻醇B23-乙酸酯分别在0.330~1.980μg(r=0.999 5),0.624~4.680μg(r=0.999 4)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4%,99.6%,RSD分别为1.7%,3.0%(n=6)。结论采用本法测定五苓散中泽泻醇A24-乙酸酯、泽泻醇B23-乙酸酯的含量,方法简便、可靠、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泽泻中泽泻醇C、泽泻醇F、23-乙酰泽泻醇C、泽泻醇L、24-乙酰泽泻醇F、泽泻醇A、24-乙酰泽泻醇A、泽泻醇G、泽泻醇B、23-乙酰泽泻醇B和11-去氧泽泻醇B 11个三萜类成分的RP-HPLC-DAD分析方法。方法采用Ultimate XB-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A)-水(B)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 L/min,检测波长为208、245 nm,柱温30℃。比较25批泽泻中11个三萜类成分的量。结果泽泻醇C、泽泻醇F、23-乙酰泽泻醇C、泽泻醇L、24-乙酰泽泻醇F、泽泻醇A、24-乙酰泽泻醇A、泽泻醇G、泽泻醇B、23-乙酰泽泻醇B、11-去氧泽泻醇B 11个成分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313~17.210μg/m L(r=0.999 9)、0.504~11.880μg/m L(r=0.999 9)、0.284~9.369μg/m L(r=0.999 9)、0.146~2.680μg/m L(r=0.999 9)、0.254~5.596μg/m L(r=0.999 8)、2.500~66.000μg/m L(r=0.999 8)、0.463~10.190μg/m L(r=0.999 9)、1.575~20.475μg/m L(r=0.999 9)、1.525~57.268μg/m L(r=0.999 6)、3.035~118.362μg/m L(r=0.999 9)、0.816~16.880μg/m L(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76%、100.24%、97.97%、100.14%、99.88%、96.54%、97.27%、98.85%、99.45%、98.85%和98.13%。结论该法准确、可靠、分离效果良好,为泽泻药材质量评价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得到23-乙酰泽泻醇B闪式提取的最佳工艺。采用单因素考察法,以23-乙酰泽泻醇B提取率为指标,考察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对23-乙酰泽泻醇B提取率的影响,并结合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方法对闪式提取泽泻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到23-乙酰泽泻醇B闪式提取最佳工艺为80%乙醇、液料比12∶1、提取4次、提取时间114 s/次。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23-乙酰泽泻醇B闪式提取工艺,稳定、省时、高效,且具有可室温提取、无成分破坏的优点,可用于实际大生产。  相似文献   

14.
泽泻药材的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慧娟  龚苏晓  许浚  张铁军  刘昌孝 《中草药》2019,50(19):4741-4751
泽泻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历代本草中多有收载。泽泻主要分布于福建、四川和江西,具利水渗湿、泄热、化浊调脂之效,现代药理活性广泛,其临床研究也逐步深入。从本草考证、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几个方面对泽泻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明确泽泻不同基原的差异,并根据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概念,从生源途径出发,结合药效、新药用途及炮制等的研究,预测泽泻的质量标志物,以期为泽泻有效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和新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张荣展  汤甜甜  黄芳  宋婧  周佳 《中草药》2024,55(11):3705-3715
目的 研究泽泻汤对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hyperlipidemia acute pancreatitis,HLAP)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 雄性C57BL/6J小鼠以高脂饮食喂养,ig泽泻汤干预8周后,ip雨蛙素(50 μg/kg)制备HLAP模型。采用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中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水平及淀粉酶(amylase,AMY)、脂肪酶(lipase,LPS)、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采用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组织脂质蓄积情况,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脏、胰腺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胰腺组织中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核因子E2相关基因(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related factor 2,Nrf2)、免疫球蛋白重链结合蛋白(binding immunoglobulin protein,BIP)、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2α,eIF2α)、p-eIF2α、Bcl-2相互作用蛋白(Bcl-2 interacting coiled-coil protein-1,Beclin-1)、自噬蛋白5(autophagy-related protein 5,ATG5)、自噬蛋白12(autophagy-related protein 12,ATG12)、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II/I(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light chain 3-II/I,LC3-II/I)及溶酶体相关膜蛋白1(lysosomal associated membrane protein 1,LAMP-1)表达。采用棕榈酸(200 mmol/L)和雨蛙素(10 nmol/L)处理胰腺腺泡AR42J细胞构建HLAP细胞模型,给予泽泻汤干预后,采用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LPS、T-SOD活性;采用DCFH-DA荧光探针、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及MMP水平;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及自噬变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HO-1、Nrf2、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lch-like ECH-associated protein 1,Keap1)、BIP、eIF2α、p-eIF2α、Beclin-1、ATG5、LC3-II/I和LAMP-1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泽泻汤能够降低小鼠血清中TC、TG水平及AMY、LPS活性(P<0.05、0.01、0.001),抑制肝脏组织中的脂滴蓄积,减轻肝脏及胰腺组织病理损伤,同时上调血清及胰腺腺泡细胞中SOD、CAT活性(P<0.05、0.01),下调ROS水平(P<0.001),上调胰腺组织及细胞中HO-1、Nrf2、LAMP1表达(P<0.05、0.01、0.001),下调Keap1、BIP、eIF2α、p-eIF2α、Beclin-1、ATG5、ATG12及LC3-II/I表达(P<0.05、0.01、0.001)。结论 泽泻汤可以防治HLAP,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内质网应激诱导的过度自噬、恢复自噬通量有关。  相似文献   

16.
泽泻炮制过程中23-乙酰泽泻醇B的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云枫  朱玉岚  彭国平 《中草药》2006,37(10):1479-1482
目的分析泽泻中三萜类成分在炮制加工过程中的变化。方法采用超临界流体色谱分离技术(SFC)及HPLC测定方法,对泽泻加工炮制前后的三萜类成分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在泽泻药材加工成生泽泻饮片的烘干(70℃)过程中,有少量23-乙酰泽泻醇B转化成了24-乙酰泽泻醇A和泽泻醇B;而在泽泻盐制(190~200℃)及麸制(160~170℃)过程中,23-乙酰泽泻醇B则大量转化为24-乙酰泽泻醇A和泽泻醇B,两者又进一步转化成了泽泻醇A。结论在高温炮制过程中,泽泻药材中三萜类主成分23-乙酰泽泻醇B出现两条转变途径,一条是氧环开裂并重排生成24-乙酰泽泻醇A,进一步脱乙酰基转化成泽泻醇A;另一条是先脱乙酰基生成泽泻醇B,继而氧环开裂转化成泽泻醇A。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不同大小泽泻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选取8种不同质量梯度的泽泻药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23-乙酰泽泻醇B含量,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测定其指纹图谱。结果8种不同质量梯度泽泻中23-乙酰泽泻醇B含量均在0.06%以上,并且其大小与23-乙酰泽泻醇B含量没有相关性(P>0.05),红外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9以上。结论不同大小泽泻的化学成分基本相同,其23-乙酰泽泻醇B含量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  相似文献   

18.
黄锦芳  李小艳  黄小强  吴婷婷  许文  吴水生 《中草药》2016,47(23):4160-4165
目的研究泽泻中6种主要三萜成分(泽泻醇A、24-乙酰泽泻醇A、泽泻醇B、23-乙酰泽泻醇B、泽泻醇F和24-乙酰泽泻醇F)及其组分配伍对体外抗草酸钙结石的作用。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设计不同泽泻三萜组分配伍组,应用标准钙离子种晶技术分别检测不同配伍组对草酸钙结晶生长的抑制指数。结果 6种成分及其不同比例配伍组溶液均能抑制草酸钙晶体生长(P0.05),其中泽泻醇A-24-乙酰泽泻醇A-泽泻醇B-23-乙酰泽泻醇B-泽泻醇F-24-乙酰泽泻醇F(2.2∶3.8∶1∶3.5∶2.2∶1)组分配伍时体外抑制草酸钙结石效果最佳(P0.05),抑制指数为188.29%。结论泽泻三萜成分是泽泻抑制草酸钙结晶的重要药效物质基础,泽泻醇A、24-乙酰泽泻醇A、泽泻醇B、23-乙酰泽泻醇B、泽泻醇F和24-乙酰泽泻醇F均具有体外抑制草酸钙结石生长的作用,且6种成分合用作用更强,其最佳组分配比为泽泻醇A-24-乙酰泽泻醇A-泽泻醇B-23-乙酰泽泻醇B-泽泻醇F-24-乙酰泽泻醇F(2.2∶3.8∶1∶3.5∶2.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