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各种临床因素及治疗方法对外周原始神经外胚瘤(pPNET)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1年1月至2009年11月间收治的33例病理诊断为pPNET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18例;中位年龄17岁;肿瘤原发于躯干部位21例,非躯干部位12例(10例原发于四肢,2例原发于头皮).25例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其中19例接受根治性手术,6例接受姑息性手术,8例根治术后患者及1例姑息术后患者接受了术后放疗;8例未手术患者中3例接受了局部放疗.手术治疗病例中17例接受了术后化疗,5例接受了术前化疗;未手术病例中5例接受了全身化疗.采用Kaplan-Meier法及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生存的因素,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全组中位生存期为24个月(范围10~38个月),2年生存率为36.4%;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率为31.6%;全组主要转移部位为肺和骨,转移率均为24.2%.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原发部位(P=0.005)、手术方式(P=0.001)可以影响全组患者的总生存期,术后放疗(P=0.039)有可能提高术后患者的生存期;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原发部位(P=0.037)、手术方式(P=0.017)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pPNET临床上恶性程度高,预后差,肿瘤原发部位、手术方式可以影响pPNET患者的总生存期,术后放疗有可能提高术后患者的生存期,肿瘤原发部位及手术方式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伽马刀治疗骨肉瘤肺转移患者的生存情况,并分析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2008-01-01-2012-12-31共40例骨肉瘤肺转移患者接受伽马刀治疗的临床资料,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采用Log-rank进行单因素检验,并通过Cox回归模型分析与患者生存有关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40例骨肉瘤肺转移患者2年生存率为42.5%,中位生存时间为27个月,95%CI为19.4~34.6个月。Log-rank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伽玛刀治疗骨肉瘤肺转移患者的预后与性别(P=0.901)、年龄(P=0.903)、KPS评分(P=0.936)、单/双肺转移(P=0.522)、有无肿瘤原发部位的复发(P=0.985)、有无除肺以外的远处转移(P=0.333)、原发部位的手术方式(P=0.359)及有无行新辅助化疗(P=0.415)均无关,而与肺转移瘤数目有关,P=0.032。Cox模型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肺转移瘤数目是影响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P=0.039。结论伽玛刀治疗骨肉瘤肺转移患者预后较好,值得做进一步临床研究。肺转移瘤数目对接受伽玛刀治疗的肺转移患者的生存时间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盆放疗诱导肉瘤发病特点、治疗方案及预后。方法 2014~2017年收治5例骨盆区放疗后诱导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 5例骨盆放疗诱导后肉瘤,均为女性,原发肿瘤为子宫内膜癌2例、宫颈癌2例、恶性畸胎瘤1例,放疗后至发病时间间隔为(13.6±4.7)年。4例出现肺转移。3例手术及化疗,1例单纯手术治疗,1例化疗。病理结果 4例为骨肉瘤,1例为平滑肌肉瘤。5例随访3~11个月死亡。结论骨盆放疗后肉瘤恶性程度高,血供丰富,常伴远处转移,预后极差,预期发病率上升,建议姑息性手术及化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单纯髂骨切除术治疗髂骨原发恶性肿瘤的手术方法,分析其肿瘤学结果及骶髂关节连续性对患者肢体功能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983年6月至2011年6月,诊断为髂骨原发恶性肿瘤并于我院骨肿瘤科行单纯髂骨切除术且资料完整的患者25例。分析该术式对髂骨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及手术后骶髂关节连续性对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结果25例均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男19例,女6例。病例分布为软骨肉瘤13例,骨肉瘤6例,尤文肉瘤2例,梭形细胞肉瘤2例,未分化多形性肉瘤2例。随访14.2~127.9个月,平均41个月。截止随访期末,18例未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1例骨肉瘤患者于术后9个月出现肺转移,行胸腔镜肺部病灶切除,1例尤文肉瘤患者术后58个月出现肺部转移,行化疗,1例软骨肉瘤患者术后23个月出现局部复发,再次手术切除,此3例目前均存活。4例死亡,1例骨肉瘤患者术后10个月出现肺部转移,术后18个月死亡;1例软骨肉瘤患者术后12个月出现肺部转移,术后15个月死亡;1例术后29个月发现局部复发及肺部转移,术后39个月死亡;1例骨肉瘤患者术后26个月因肝功能衰竭死亡。15例可行MSTS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平均为27.5(24~30)分。其中10例骶髂关节连续性存在,MSTS评分平均为28.8分,5例骶髂关节连续性破坏,MSTS评分为25.0分。结论单纯髂骨切除术是治疗髂骨原发恶性肿瘤的有效术式,骶髂关节失去连续性对行走功能有一定影响。其功能可满足日常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5.
谢璐  郭卫  杨毅  姬涛  李晓  许婕 《中国肿瘤临床》2017,44(10):502-507
  目的   通过回顾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中心十年以上的肢体骨肉瘤肺转移的病例,对其预后、治疗过程进行总结,以期发现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TO)联合一线化疗药物对早期肺转移病例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肿瘤科自1998年3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肢体骨肉瘤肺转移的连续病例,挑选出治疗过程中出现早期肺转移及初治肺转移曾经使用过ATO长期输液联合一线化疗药物(阿霉素、顺铂、大剂量氨甲喋呤和异环磷酰胺)进行治疗的病例。共计119例符合本研究条件,65例为初治肺转移,54例为治疗过程中发现肺转移。  结果   该组的病例经治疗,2年及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2.6%和30.9%。虽然仅20例接受了肺部切除手术(16.8%),但本中心选择治疗后的病例5年总生存情况和国际上其他区域的的生存情况类似(意大利Rizzoli的5年生存率为37%)。通过比较各项临床病理学因素,发现骨转移、双侧肺转移、出现≥3个肺转移结节以及不完全切除肺内病灶,提示患者预后不佳。  结论  ATO合并一线化疗可能是一种有效且患者可耐受的新的治疗选择。肺切除手术应该严格挑选合适的病例,以获得最大的临床受益。   相似文献   

6.
骨肉瘤肺转移综合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肉瘤肺转移外科治疗的手术指征、方法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14例骨肉瘤肺转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肺转移手术入路有经胸骨正中切口和例方切口2种。结果:随访率100.0%,其中8例生存至今,肺转移术后2年生存率69.6%,3年生存率34.8%。结论:肺转移瘤手术宜采用经胸骨正中切口楔形切除。术前术后的辅助化疗能有效提高肺转移瘤外科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骨肉瘤COSS-96方案综合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化疗联合手术治疗骨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5-04-2007-12收治初诊骨肉瘤患者19例,引用德国骨肉瘤协作组织COSS-96化疗方案行术前新辅助化疗,完成后行保肢手术17例,截肢2例.依据肿瘤标本组织学坏死率评估新辅助化疗效果,制订术后辅助化疗方案,对具备手术治疗条件的肺转移瘤患者行解救性化疗及转移病灶切除.结果:术后肿瘤细胞坏死率组织学评估Ⅰ级2例,Ⅱ级4例,Ⅲ级9例,Ⅳ级4例.17例保肢患者术后5例出现并发症,经对症治疗后恢复;术后功能评定优7例,良5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70.6%(12/17).19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18~92个月,平均随访67.3个月,无瘤生存12例(局部复发2例),带瘤生存1例,死亡6例,5年生存率63.2%(12/19).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和肝功能损害等.结论:应用COSS-96方案联合手术治疗骨肉瘤临床疗效满意,积极治疗肺转移瘤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表达与骨肉瘤肺转移的关系。方法 36例初发骨肉瘤患者,根据患者术后标准化疗12个疗程后随访2年是否出现肺转移分为2组,每组18例,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骨肉瘤组织中的FN蛋白表达。结果转移组FN蛋白阳性率及阳性积分明显高于无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N高表达与骨肉瘤肺转移呈正相关,检测FN蛋白表达有助于了解骨肉瘤细胞生物学行为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一组肺转移瘤行手术治疗的病例。作者认为,对于局限于肺内的转移瘤,应积极进行手术治疗;并建议采用肺楔形切除术,以缩小手术范围,尽可能保留较多的肺组织。作者报告肺转移瘤手术病例167例,共计作207次开胸术。其中女97例,男70例,年龄6~84岁。原发瘤为癌者125例(75%),肉瘤42例(25%)。原发瘤以泌尿生殖系统肿瘤最多见,肉瘤中以骨肉瘤居多。113例为肺实质转移灶,54例为肺外胸内转移灶。所作手术包括135次楔形切除术,49次肺叶切除  相似文献   

10.
杜丽娟  黄鼎智  邓婷  韩如冰  李鸿立  巴一 《肿瘤》2013,33(2):190-196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单纯性肺转移患者的生存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结直肠癌单纯性肺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4例接受肺转移R0手术切除,56例接受全身化疗.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进行预后的单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结果:肺转移R0手术切除组和全身化疗组1、2和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7.1%、88.2%和74.9%以及82.1%、55.3%和31.4% (P<0.05),肺转移R0手术切除组1、2和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64.7%、43.9%和33.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肺转移R0手术切除组患者是否伴有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转移(P=0.003)、肺转移肿瘤大小(P=0.007)和术前癌胚抗原水平(P=0.029)与肺转移R0手术切除后的3年总生存率相关;结直肠癌原发肿瘤伴有区域淋巴结转移(P=0.005)、肺转移肿瘤最大径≥4 cm (P=0.006)和术前癌胚抗原水平≥5 ng/mL (P=0.010)与肺转移R0手术切除患者的肿瘤复发有关;全身化疗组患者是否使用过包含所有3种细胞毒药物(氟尿嘧啶类、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P=0.004)是影响3年总生存率的预后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肺转移肿瘤大小(P=0.032)是肺转移R0手术切除患者3年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而结直肠癌原发肿瘤伴有区域淋巴结转移(P=0.030)和肺转移肿瘤最大径≥4 cm (P=0.049)是肺转移R0手术切除患者肿瘤复发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结直肠癌单纯性肺转移患者行R0手术切除可明显提高生存率,尤其是肺转移肿瘤最大径<4cm的患者;全身化疗患者使用包括氟尿嘧啶类、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的3种细胞毒药物可明显延长总生存期.  相似文献   

11.
ⅡB期肢体骨肉瘤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肢体骨肉瘤采取术前新辅助化疗、手术、术后辅助化疗的综合治疗模式已经被广泛接受,但是综合治疗的具体实施目前尚未达成共识.本研究通过分析81例期肢体骨肉瘤的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以期为提高肢体骨肉瘤的综合治疗水平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术前无远处转移的期肢体骨肉瘤81例,接受新辅助化疗45例,其中加用动脉灌注化疗19例,42例接受保肢治疗.化疗主要药物有甲氨蝶呤(MTX)、顺铂(DDP)、异环磷酰胺(IFO)、表柔比星(EP-ADM).结果:全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2.4%、63.6%、32.0%,各年生存率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0,P=0.011).第2年远处转移率(65.9%)较第1年(40.8%)上升,且差异有显著性(P=0.008).新辅助化疗组的中位无病生存时间为24.63个月,非新辅助化疗组为15.01个月,两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08).辅助化疗<6次的患者2年生存率最低(12.5%),化疗>10次组患者2年生存率(76.4%)显著高于化疗6~10次组(42.1%)(P=0.049).保肢治疗组1、2、3年局部复发率(分别为23.1%,52.6%和36.4%)均显著性高于截肢组(分别为2.7%,4.0%和0)(P=0.022,P=0.001,P=0.026),保肢和截肢治疗组1、2年生存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远处转移是骨肉瘤生存率低的主要原因,新辅助化疗及增加术后辅助化疗次数可能提高患者生存率.截肢可降低局部复发机会,但不能减少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 AP化疗方案联合手术治疗四肢原发性骨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08年1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四肢原发性骨肉瘤30例,病例资料及随访完整的2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男12例,女8例;年龄9~38岁,平均19岁.发病部位:股骨远端10例,胫骨近端7例,肱骨近端3例.根据 Enneking 外科分期均为 II B 期,术前穿刺活检病理亚型:成骨细胞型8例,成软骨细胞型6例,成纤维细胞型2例,小细胞性2例,毛细血管扩张型2例.20例患者均采用 AP 化疗方案联合手术治疗.结果随访时间12~55个月,平均35.6个月.20例中,保肢手术病例18例,截肢手术病例2例,手术即时保肢率为90%.7例因肺转移而死亡,其中5例死于术后2年内;2例分别在术后10、12个月复发,复发率为10%,末次随访时1例死亡,1例带瘤生存.Kaplan-Meier 分析患者3年总生存率为66%.末次随访时规范化疗组12例中死亡3例,生存率为75%(9/12);不规范化疗组8例中死亡4例,生存率为50%(4/8).13例存活并保留肢体的患者末次随访时 MSTS 评分为23~27分,平均25.3分.结论AP 化疗方案联合手术治疗四肢原发性骨肉瘤患者生存率和保肢率尚可,可以作为一种选择性应用的骨肉瘤化疗方案.04.com编辑部(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原发鼻咽涎腺型癌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1963—2006年本院收治的 54例原发鼻咽涎腺型癌患者资料,其中腺样囊性癌 36例、黏液表皮样癌 11例、腺癌 7例,单纯手术 2例、单纯放疗 30例、综合治疗 22例(手术加放疗 15例,放疗加手术 7例)。8例接受化疗(术后辅助化疗 1例,同期放化疗 1例,复发后化疗 6例)。用Logrank法单因素分析。结果 随访率为89%。2、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5%、61%,无局部区域失败生存率分别为74%、55%,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92%、70%。治疗失败 35例,其中 26例局部区域失败(1例鼻咽复发加颈部淋巴结转移,23例鼻咽复发,2例颈部淋巴结转移)。发生远处转移 13例(4例出现多脏器转移),其中肺转移 10例、肝转移 3例、骨转移 2例、脑转移 1例、皮下转移 1例。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理亚型与总生存率相关(χ2=15.29,P=0.000),而颈部淋巴结转移与无远转生存率相关(χ2=9.08,P=0.003)。结论 鼻咽涎腺型癌是一种局部侵袭性强、病程发展相对较慢的疾病,治疗上推荐手术与放疗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AP化疗方案联合手术治疗四肢原发性骨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08年1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四肢原发性骨肉瘤30例,病例资料及随访完整的20例患者纳人本研究,男12例,女8例;年龄9~38岁,平均19岁。发病部位:股骨远端10例,胫骨近端7例,肱骨近端3例。根据Enneking外科分期均为IIB期,术前穿刺活检病理亚型:成骨细胞型8例,成软骨细胞型6例,成纤维细胞型2例,小细胞性2例,毛细血管扩张型2例。20例患者均采用AP化疗方案联合手术治疗。结果随访时间12~55个月,平均35.6个月。20例中,保肢手术病例18例,截肢手术病例2例,手术即时保肢率为90%。7例因肺转移而死亡,其中5例死于术后2年内;2例分别在术后10、12个月复发,复发率为10%,末次随访时1例死亡,1例带瘤生存。Kaplan—Meier分析患者3年总生存率为66%。末次随访时规范化疗组12例中死亡3例,生存率为75%(9/12);不规范化疗组8例中死亡4例,生存率为50%(4/8)。13例存活并保留肢体的患者末次随访时MSTS评分为23~27分,平均25.3分。结论AP化疗方案联合手术治疗四肢原发性骨肉瘤患者生存率和保肢率尚可,可以作为一种选择性应用的骨肉瘤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对 37例原发性骨肉瘤进行局部介入和放射治疗后全身化疗 ,按不同治疗方式分 3组总结。A组 :局部介入和放疗后加全身化疗 1 8例 ;B组 :局部介入和放疗后 ,无或不足量全身化疗 1 4例 ;C组 :局部介入和放疗均在半量以下 ,无全身化疗 5例。除C组 5例外 ,余 32例连续随访 2 4~ 95个月。结果 :局部肿瘤控制率达 93.8% ( 30 /32 ) ,患肢活动功能障碍率从 93.8% ( 30 /32 )恢复为 4 0 .6 ( 1 3/32 )。 32例中位生存 (无瘤生存 )期为 38个月。A组病例按年度收治至随访截止时间例数计 2 ,3,5和 7年生存率分别为 :94 .4 % ( 1 7/1 8) ,92 .3% ( 1 2 /1 3) ,72 .7% ( 8/1 1 )和 5 0 % ( 3/6 )。 1 9例死于肺转移病例 ,总中位带瘤生存 1 3 6个月。 3组中位带瘤生存期分别为 :A组 1 8个月 ,B组 1 5个月和C组 6个月。A组病例的远期疗效优于B和C组 (P <0 .0 1 )。本治疗方案能提高原发性骨肉瘤的远期疗效 ,并对肺转移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和分析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neoplasma,GTN)合并肾上腺转移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收集2006 年1月至2018年 12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 GTN 合并肾上腺转移患者9例,并对其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9例患者均合并有肺转移。除肺转移外,1个部位转移 1例,2 个部位转移2 例,3 个部位转移6例。9 例患者人院后均接受了多药联合化疗,包括 FAV、FAEV、EMA/CO、EMMEP等.4 例脑转移患者同时接受甲氨蝶呤鞘内注射化疗。4 例患者接受化疗的同时接受手术治疗,包括肺切除3例次,肾上腺切除2 例次,子宫切除 2 例次。6 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完全缓解,1 例部分缓解,2 例疾病进展。结论∶GTN 合并肾上腺转移罕见。由于肾上腺转移患者往往同时合并肝、脑等多器官转移,通常预后较差。化疗是主要治疗手段,部分患者经过化疗后可达到治愈。对于耐药患者,手术切除耐药病灶可明显改善预后。对于难治性 GTN 患者也可考虑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疗效。  方法  总结1962年5月至2008年8月接受治疗的腺泡状软组织肉瘤42例, 男性19例, 女性23例, 中位年龄27岁, 原发肿瘤部位以四肢为主(83.3%), 原发肿瘤中位直径为4.2 cm, 5例病例(12%)就诊时存在远处转移, 38例接受了原发肿瘤的扩大切除。  结果  中位随诊57个月, 全组5、10、1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1.7%、63.6%、31.8%。随诊期间27例(64.3%)复发或转移, 其中单纯局部复发1例, 局部复发合并远处转移3例, 远处转移23例。远处转移病例中21例出现肺转移, 7例脑转移, 5例骨转移。远处转移到死亡的中位时间为36个月。20例转移病例接受了化疗, 6例还接受了肺内转移灶的切除, 有化疗疗效评价的14例中8例进展, 6例稳定。  结论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发病年龄轻, 四肢多见, 病程发展缓慢, 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腺泡状软组织肉瘤远期预后差, 容易出现肺、骨、脑转移。   相似文献   

18.
祁伟祥  何爱娜  汤丽娜  沈赞  林峰  姚阳 《肿瘤》2012,32(4):263-268
目的:探讨影响局部复发性骨肉瘤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2002年1月-2009年12月本科共收治并确诊骨肉瘤患者339例,回顾性分析其中56例局部复发性骨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预后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13~130个月,平均45.1个月.以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手术方式、新辅助化疗、第1次术后辅助化疗次数、肺转移、其他部位远处转移和局部复发后治疗这10项因素作为变量,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总生存率和复发后生存率,应用log-rank检验进行预后的单因素分析,应用COX回归模型进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结果:56例局部复发性骨肉瘤患者局部复发后的中位生存时间29个月(95%可信区间:24.5~33.5),总的中位生存时间为51个月(95%可信区间:29.3~72.7),累计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78.6%和46.4%.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肿瘤大小、肺以外其他部位转移和局部复发后治疗方案是局部复发性骨肉瘤的预后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肺以外其他部位转移和局部复发后治疗方案是影响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年龄、肿瘤部位、手术方式、新辅助化疗、第1次术后辅助化疗和肺转移与复发性骨肉瘤的预后无关(P>0.05).结论:肺以外其他部位转移和局部复发后治疗是影响局部复发性骨肉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对局部复发灶和远处转移灶采用积极的外科治疗能够有效地提高局部复发性骨肉瘤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10例肺原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肺原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治疗方法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原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0例,其中5例单纯手术切除,3例术后放射治疗,2例术后化疗。结果10例患者中,6例生存1年以上,其中4例生存均超过2年,且3例超过3年。1年生存率为60%,2年生存率为40%。局部复发1例,远地转移1例,局部复发加远地转移3例,复发时间1~18个月。结论肺原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预后较差,主要治疗手段为外科手术,术后放射治疗和化疗的疗效尚不肯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和分析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neoplasma,GTN)合并肾上腺转移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收集2006 年1月至2018年 12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 GTN 合并肾上腺转移患者9例,并对其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9例患者均合并有肺转移。除肺转移外,1个部位转移 1例,2 个部位转移2 例,3 个部位转移6例。9 例患者人院后均接受了多药联合化疗,包括 FAV、FAEV、EMA/CO、EMMEP等.4 例脑转移患者同时接受甲氨蝶呤鞘内注射化疗。4 例患者接受化疗的同时接受手术治疗,包括肺切除3例次,肾上腺切除2 例次,子宫切除 2 例次。6 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完全缓解,1 例部分缓解,2 例疾病进展。结论∶GTN 合并肾上腺转移罕见。由于肾上腺转移患者往往同时合并肝、脑等多器官转移,通常预后较差。化疗是主要治疗手段,部分患者经过化疗后可达到治愈。对于耐药患者,手术切除耐药病灶可明显改善预后。对于难治性 GTN 患者也可考虑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