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分析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疗效。  方法  总结1962年5月至2008年8月接受治疗的腺泡状软组织肉瘤42例, 男性19例, 女性23例, 中位年龄27岁, 原发肿瘤部位以四肢为主(83.3%), 原发肿瘤中位直径为4.2 cm, 5例病例(12%)就诊时存在远处转移, 38例接受了原发肿瘤的扩大切除。  结果  中位随诊57个月, 全组5、10、1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1.7%、63.6%、31.8%。随诊期间27例(64.3%)复发或转移, 其中单纯局部复发1例, 局部复发合并远处转移3例, 远处转移23例。远处转移病例中21例出现肺转移, 7例脑转移, 5例骨转移。远处转移到死亡的中位时间为36个月。20例转移病例接受了化疗, 6例还接受了肺内转移灶的切除, 有化疗疗效评价的14例中8例进展, 6例稳定。  结论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发病年龄轻, 四肢多见, 病程发展缓慢, 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腺泡状软组织肉瘤远期预后差, 容易出现肺、骨、脑转移。   相似文献   

2.
0引言 间叶性软骨肉瘤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可发生于骨和骨外软组织,其中肾间叶性软骨肉瘤则更是极其罕见的一种,它具有明显的未分化的肿瘤细胞和分化良好的软骨成分。临床上比较少见,需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明确诊断[1]。本文通过分析1例肾间叶性软骨肉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以提高对肾间叶性软骨肉瘤的认识。1病例资料1.1临床资料患者45岁,女,绝经2年。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软组织肉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  收集11例对一线化疗药物耐药的晚期软组织肉瘤患者,应用吉西他滨(剂量为900 mg/m2,第1和第8天)联合多西他赛(剂量为100 mg/m2,第8天)每3周重复给药。如患者曾经接受放疗,吉西他滨剂量减为675 mg/m2,多西他赛剂量减为75 mg/m2。  结果  接受化疗的患者总有效率(CR+PR+SD)为54.5%。中位随访时间为19(1~36)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5.4个月(95%CI:8.012~21.598)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8.4个月(95%CI:7.342~8.768)。12个月和36个月的生存率分别是81.8%和27.3%。吉西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治疗软组织肉瘤最常见的非血液学不良反应是黏膜炎,对症处理明显好转。  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多西他赛作为二线化疗药物治疗晚期软组织肉瘤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有较好的耐受性,本研究结论为该方案的大样本临床试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综合治疗中立体定位放疗技术应用于儿童头颈部横纹肌肉瘤的初治或复发病例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儿科2002年1月至2009年1月应用立体定位放疗技术作为规范化综合治疗措施, 用于儿童头颈部横纹肌肉瘤术后辅助治疗或局部复发、进展的补救治疗, 对总体生存率和肿瘤局部控制率的影响。全部24例儿童头颈部横纹肌肉瘤患儿中22例曾接受立体定位放射治疗(包括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和X刀、射波刀治疗), 放射总剂量28~60Gy, 标准治疗剂量50.4Gy, 中位随访时间为42个月。  结果  22例可分析病例中男12例, 女10例, 中位年龄6.5岁; 临床分期Ⅰ期1例, Ⅱ期6例, Ⅲ期14例, Ⅳ期1例。所有病例治疗后2年总生存率68.18%(15/22), 肿瘤局部控制率77.27%(17/22);局部复发、进展病例再次治疗后2年总生存率55.56%(5/9), 肿瘤局部控制率66.67%(6/9)。6例患儿死于脑或其他部位的转移, 大部分患儿仅出现局部水肿、黏膜溃疡等放射反应, 均未影响放疗进程, 患儿视力、听力等功能无明显影响, 目前未见第二癌的发生。  结论  儿童头颈部横纹肌肉瘤应用立体定位放射治疗安全有效, 对邻近器官的功能保护优于普通放疗技术。   相似文献   

5.
间叶度软骨肉瘤是发生在骨和软组织的罕见肿瘤。特别是软组织更为罕见.本文作者观察治疗7例间叶性软骨肉瘤,其中发生于骨组织的5例,软组织的2例.骨组织肿瘤分别见于胸骨、髂骨、股骨中段、股骨下段、第二蹠骨.发病年令在23~31岁之间,平均26岁。软组织肿瘤见于臂部和三角肌,发病年令分别为27岁、55岁。主要症状:位于骨组织者表现为疼痛和/或肿胀;位于软组织者仅有肿胀。  相似文献   

6.
骨外间叶性软骨肉瘤二例袁怀文广东总队武警医院病理科(510507)间叶性软骨肉瘤比较罕见。一般认为70%的病例发生在骨,30%起源于软组织。现将我们所见骨外间叶性软骨肉瘤2例报告如下。例1.女,35岁。患者在无外伤时感颈右侧胀痛,左侧肢体乏力,右下肢...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难治性骨与软组织肉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同时分析影响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sion free survival, PFS)的可能相关因素。  方法  选取云南省肿瘤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21例晚期难治性骨与软组织肉瘤患者, 予以甲磺酸阿帕替尼片, 主要疗效指标为PFS, 次要疗效指标为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 OS)。根据实体瘤疗效评定标准RECIST 1.1评价临床疗效, 包括总缓解率(overall response rate, 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 DCR), 同时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NCI)4.0标准随访观察安全性。  结果  2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 截至最后1次随访时间2019年3月31日, 无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 CR), 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 PR)患者有2例(9.5%), 疾病稳定(stable dis? ease, SD)患者7例(33.3%), 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 PD)患者12例(57.1%), ORR为9.5%, DCR为(42.8%), 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edian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mPFS)为8个月, 中位总生存时间(median overall survival, mOS)为14个月。患者的性别、年龄、ECOG评分、组织来源、是否手术、是否化疗对患者PFS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只有服用阿帕替尼前是否有放疗史这一因素对患者PFS的影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有放疗史患者的PFS低于无放疗史患者。Ⅲ级及以上不良反应依次为手足综合征(14.3%)、气胸(14.3%)和贫血(4.8%)。  结论  甲磺酸阿帕替尼在治疗晚期难治性骨与软组织肉瘤中显现出一定的疗效, 不良反应总体来说是可预见、可控制和可逆转的, 对于治疗依从性良好、无其他治疗方法可选择的晚期难治性骨与软组织肉瘤的患者可以尝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肝肉瘤样癌的临床特征,提高对本病诊断与治疗的认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9年1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8例肝肉瘤样癌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  结果  患者发病年龄平均为56.6岁,男女之比为3:1,患者术前CT或MRI有一定特征,术后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均表达上皮样表型。8例患者的肿瘤局部侵袭性较强,淋巴结转移率较高。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手术为主的治疗,中位生存期为10.8个月(3~35个月)。  结论  肝肉瘤样癌的诊断主要依靠术后病理,免疫组织化学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很有帮助。手术切除是唯一能够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治疗手段,但总体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9.
乳腺癌肉瘤23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云翔  陆苏  王彤  刘红 《中国肿瘤临床》2012,39(10):656-659
  目的  分析乳腺癌肉瘤的临床特点和病理特征, 了解其生存状态, 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并探讨乳腺癌肉瘤最佳治疗方案。  方法  复习23例乳腺癌肉瘤的临床病理资料, 总结手术前后治疗经过和随访结果。  结果  23例乳腺癌肉瘤女性患者年龄30~83岁, 中位年龄51岁。术前乳腺钼靶和B超检查误诊率高, 诊断主要依据术后病理检查。淋巴结转移者8例(34.8%)。在接受激素受体检查的14例患者中, ER阳性1例(7.1%), PR阳性4例(28.5%), 其中12例接受了HER-2检查, 2例阳性(16.7%)。5年生存率为61.5%。  结论  乳腺癌肉瘤发病率低, 临床特征缺乏特异性, 确诊主要依据术后病理。其生物学行为不同于一般乳腺癌, 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 术后辅以放化疗, 预后较一般乳腺癌差。通过加强对乳腺癌肉瘤的认识, 或许能够提出新的潜在的有效治疗方案, 最终改善该类肿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龙斌  谭兵  周宪  樊春波  吴府容  王颖 《中国肿瘤临床》2012,39(20):1556-1558
  目的  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根治性放疗联合紫杉醇、顺铂化疗中, 分析同步治疗与序贯治疗对治疗疗效的影响。  方法  144例局部晚期鼻咽癌病例进行随机分组, 同步治疗组: 放疗联合TP同步化疗; 序贯治疗组: 一疗程TP诱导化疗+根治性放疗+3疗程TP辅助化疗。放疗采用三维适形技术, 化疗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放疗及化疗方案联合治疗与同步治疗相同。  结果  全部病例至少随访2年, 同步治疗组与序贯治疗组: 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1.2%与76.3%;远处转移率分别为9.7%与19.4%;2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6.4%与66.7%。  结论  研究表明局部晚期鼻咽癌接受同步放化疗, 无瘤生存率提高, 远处转移率降低; 不良反应与序贯治疗相比, 主要是放射性黏膜炎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增加, 但经对症处理, 患者一般都能耐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胃原发性绒毛膜癌(primary gastric choriocarcinoma, PGC)少见, 汇总分析国内报道的病例, 探讨PGC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策略。  方法  报道本院2例患者, 同时以"胃原发性绒毛膜癌"、"胃绒毛膜癌"、"异位绒毛膜癌"为检索词, 电子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总结分析纳入文献的临床资料。  结果  纳入14篇文献, 结合本院2例患者, 共报道PGC患者16例, 男性12例, 女性4例, 发病年龄42~79岁, 平均年龄57.69岁; 临床表现主要为腹部不适(12例); 11例患者肿瘤标志物检测, HCG-β均升高; 13例患者可见器官或淋巴结转移, 6例患者可见2个或2个以上器官转移, 转移主要器官为肝、胃周淋巴结、肺、脑、腹腔; PGC以溃疡型为主, 12例表现为溃疡, 伴坏死、出血, 4例表现为肿物, 病变可发生在胃小弯(5例), 胃窦(6例), 贲门(2例), 胃体(3例); PGC在组织学上常与多种肿瘤成份共同存在, 其中合并腺癌7例, 腺、鳞癌2例, 腺癌及印戒细胞癌1例, 6例为单纯的绒毛膜癌成分; 手术切除联合化疗是PGC的主要治疗  方法  , 14例患者经历了手术治疗, 7例患者手术后行全身化疗, 1例患者行单纯化疗; 10例患者进行随访, 8例患者在确诊后6个月内死亡。  结论  PGC是一种罕见的胃恶性肿瘤, 多发于老年男性,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HCG-β均升高, 病理检查可确诊, 早期以手术切除联合化疗为首选, 晚期患者以全身化疗为主, 预后极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乳腺血管肉瘤是一种少见的、异质性的疾病,约占原发性乳腺癌的0.04%和乳腺肉瘤的8%。回顾性分析1975年10月至2009年6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13例乳腺血管肉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  方法  使用Kaplan-Meier方法统计分析不同肿物大小、肿物切缘状态及组织学分级对OS和DFS的影响。通过Log-rank单因素检测分析患者的预后。  结果  患者确诊时的中位和平均年龄分别为48岁和44岁。随访中位时间50(7~98)个月,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2例进行化疗,8例死于复发或转移。  结论  乳腺血管肉瘤预后极差,中位DFS和OS分别为28个月和45个月。肿瘤大小和手术切缘与预后密切相关(P < 0.05),组织学级别高的乳腺血管肉瘤存在OS较短特征(P>0.05),且具有较高的局部复发和转移的风险(P < 0.05)。   相似文献   

13.
潘战和  苏安  王馨  蔡清清  高岩  卜庆  吕霞 《中国肿瘤临床》2012,39(20):1552-1555
  目的  探讨晚期胃癌草酸铂/卡培他滨一线化疗后继续卡培他滨维持化疗的疗效与不良反应。  方法  62例初治晚期胃癌患者, 采用草酸铂/卡培他滨化疗; 最多6个周期化疗后疗效评价无疾病进展的患者中, 32例进行卡培他滨维持化疗(2 000 mg/m2/d, d1~14, 21 d重复), 维持化疗持续到疾病进展或出现不能耐受毒性为止。  结果  62例患者共接受315个周期初始化疗, 均可评价疗效, 总有效率51.6%。初始化疗后49例疗效评价无疾病进展, 其中17例随访观察, 32例继续卡培他滨维持化疗。维持化疗组总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28.1%、78.1%, 均好于随访观察组(总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0、47.1%, P < 0.05)。维持化疗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7.9个月, 较对照观察组5.7个月延长(P < 0.05), 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4.9个月和13.4个月(P>0.05)。主要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腹泻、骨髓抑制、手足综合征等, 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 无治疗相关死亡。  结论  草酸铂/卡培他滨一线化疗后卡培他滨维持治疗晚期胃癌可增加有效率、延长疾病进展时间, 并有延长总生存期的趋势, 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儿童颅内幕上胚胎性肿瘤的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提高对儿童颅内幕上胚胎性肿瘤的认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放疗科2011年5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的27例年龄18岁以下行术后放疗的儿童颅内幕上胚胎性肿瘤的患儿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以及预后进行分析。  结果  27例患儿均完成术后全脑全脊髓放疗。全脑全脊髓放疗剂量为27.0~30.6 Gy,瘤床区加量照射至55.8~60.0 Gy。22例患儿放疗结束后行化疗,化疗方案为伊立替康+长春新碱+依托泊苷+奈达铂。中位随访时间22(4~93)个月,27例患儿死亡18例,9例生存。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9.4%、50.2%、36.5%。死亡患儿中颅内播散8例,脊髓播散10例。  结论  儿童颅内幕上胚胎性肿瘤是临床少见的高度恶性神经系统肿瘤,治疗上应采取手术、术后辅助放化疗的综合治疗手段,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患者的放射治疗策略和预后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病理确诊为食管癌且经R0切除后出现复发转移的66例患者,肿瘤中位复发时间10.6个月;50例患者局部区域复发,16例患者复发合并远处转移;全组患者中,单纯放疗10例,单纯化疗23例,放化联合治疗33例;联合放化疗组:先行化疗者22例,先行放疗者11例。放疗采用6MV-X线,中位放疗剂量60 Gy。  结果  全组患者1、2、3年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61.9%、25.9%、16.5%和14.3个月(95% CI=2.4~16.2个月)。三种治疗模式中单纯化疗、单纯放疗和联合放化疗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1.4、25.5和14.3个月(P= 0.037)。复发合并远处转移的联合放化疗患者,先行化疗较先行放疗生存有获益(P=0.032)。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初治时的肿瘤分段、术式、复发是否合并转移、复发后治疗方式以及复发后是否放疗与患者预后相关(P <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初始治疗时的肿瘤分段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 < 0.01)。  结论  术前食管癌分段或许能提示复发的预后;对于有远处转移的患者,先行化疗后再放疗,对延长生存更有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了解无糖尿病病史的乳腺癌患者系统治疗后糖耐量异常状况。  方法  对121例系统治疗(手术治疗和/或化疗)结束后3个月以上无糖尿病病史的乳腺癌患者行OGTT检测, 检测空腹及OGTT餐后2 h血糖值以明确此类患者有无伴随糖耐量异常, 同期6例有糖尿病病史的乳腺癌患者未行OGTT检测。  结果  患者平均随访年龄为50.4岁, 系统治疗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9个月。在121例无糖尿病病史的乳腺癌患者中:糖尿病(即未知晓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发生率分别为19.8%(24/121)和45.5%(55/121), 糖耐量相对正常仅占34.7%(42/121);在所有127例系统治疗后的乳腺癌患者中已知晓糖尿病、未知晓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发生率分别为4.72%(6/127)、18.9%(24/127)和43.3%(55/127), 其中糖尿病的未知晓率高达80%。约80%的糖尿病及74.5%糖尿病前期的诊断需经OGTT餐后2 h血糖检测确诊而非空腹血糖检测。  结论  系统治疗后的乳腺癌患者存在明显的糖代谢紊乱, 伴有高比例的未知晓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 对此类患者建议行OGTT检测, 以利于早期诊断和防治糖尿病的发生, 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原发性卵巢小细胞癌(Small Cell Carcinoma of the Ovary,SCCO)临床病理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  方法  对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4例SCCO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4例SCCO患者平均发病年龄43.75(17~57)岁;绝经后2例, < 30岁l例。Ⅰ期1例,Ⅲ~Ⅳ期3例。除1例无法分型外,余3例均为肺型。4例患者中1例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3例行减瘤术;4例患者术后均给予铂类为基础的多药联合化疗,3例行TC方案化疗,无术后放疗者。本组治疗后随诊7~30个月,2例于初次诊断后的9、12个月死于本病,2例治疗后分别生存7、30个月,无复发迹象。  结论  SCCO较罕见,预后差,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可用于鉴别诊断。治疗上以减瘤术及术后铂类为基础化疗为主要手段,最优化疗方案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张艳琦  张丽娜  顾林 《中国肿瘤临床》2013,40(24):1548-1552
  目的  探讨年轻患者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治要点和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10年1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77例25岁以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对患者年龄、是否哺乳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分期、免疫组化指标及治疗等因素与预后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Kaplan-Meier法比较生存差异,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结果  77例患者平均年龄(22.94±1.94)岁,均经病理组织检查确诊。随访中27例患者出现复发或转移,其中18例患者因肿瘤复发转移死亡。中位总生存时间为39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36个月,Ⅰ、Ⅱ、Ⅲ、Ⅳ期患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2.44%、59.97%、0,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6.84%、59.97%、0。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病理分期及雌激素受体状态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是否为哺乳期、PR、HER-2、p53、分子分型、化疗、放疗与预后无关。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情况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结论  年轻乳腺癌发病率低,其生物学行为、病理及预后等方面有其特点。淋巴结转移情况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与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是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