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运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早期治疗胆囊结石继发细径胆总管结石和轻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分析在发病7 d内(早期手术组)同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十二指肠镜下乳头切开术(EST)40例患者资料,并与在胰腺炎治疗2周后(延期手术组)同期行LC联合EST 17例患者资料,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 同期行LC联合EST手术成功率早期手术组为92.5%,延期手术组为94.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无胆管残留结石、胰腺炎加重.无胃肠穿孔、胆管穿孔、胆漏、大出血等手术并发症,无死亡.但延期手术组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明显高于早期手术组.(P<0.05).结论 只要选择合适的轻型急性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病例,于发病7 d内同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及十二指肠镜下乳头切开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比较胆囊结石性胰腺炎(GSP)病人早期和延期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最佳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科收治185例GSP病人的资料,按施行LC时间不同将其分为早期组(病情稳定72内手术)98例和延期组(GSP治愈后4~6周手术)87例,比较两组的总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延期组待手术期间发病情况。结果早期组总的住院时间明显小于延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上均无显著性差异;延期组在待手术期间发生胆绞痛8例,急性胆囊炎5例,GSP复发8例,发生率随时间延长逐渐上升。结论采取早期LC治疗GSP,在病情稳定后72h内实施手术是安全、可行的,能显著缩短住院时间,不增加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和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轻型非梗阻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5年9月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7例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54例入院约2周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研究组,53例保守治疗后3个月后延期手术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总住院时间及总费用.结果 两组均无死亡病例,无胆道损伤及胆瘘,研究组总住院时间[(19.8±2.6)d]少于对照组[(26.5±3.5)d]、住院总花费[(2.6282±0.2451)万元]少于对照组[(3.2892±0.3982)万元]、胰腺炎复发率(0)低于对照组(9.4%),研究组肝功能好转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轻型非梗阻性胆源性胰腺炎病例,先行积极保守治疗,2周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靠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可促进患者恢复,并有效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轻度胆源性胰腺炎的手术干预时机。方法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CBMdisc、万方数据库,收集2000年1月至2021年1月间公开发表的关于早期和延迟胆囊切除术治疗轻度胆源性胰腺炎随机对照研究(RCT)的中英文文献。主要研究指标为胆囊结石相关并发症复发所致的再入院率,次要研究指标包括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腹腔镜中转开腹率、胆绞痛发生率、手术困难程度、死亡率、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等。上述指标均采用RevMan 5.2 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5项RCT共629例患者,其中318例行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早期组),311例行延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延迟组)。与延迟组相比,早期组患者因胆囊结石相关并发症复发所致的再入院率显著减少(OR=0.15,95% CI:0.08~0.28,P0.001)。然而,在术中并发症发生率(OR=0.57,95% CI:0.17~1.84,P=0.34)、术后并发症(OR=0.77,95% CI:0.38~1.55,P=0.46)发生率、腹腔镜中转开腹率(OR=1.57,95% CI:0.69~3.54,P=0.28)方面,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轻度胆源性胰腺炎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其可以在不增加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情况下,显著降低胆囊结石相关并发症复发所致的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及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时机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8月间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外科收治的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胰腺炎患者41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7例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例应用胆囊切除术对其进行治疗并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切口愈合情况、手术时间、总住院时间及术后至出院时间。结果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至出院时间、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总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均在住院期间一次完成。结论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轻型非梗阻性胆源性胰腺炎病例,先行积极保守治疗,待胰腺炎缓解后,一次住院期间进行手术,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时机。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较胆囊切除术更具有微创、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行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为126例急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患者经脐入路行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根据发病时间分为两组,其中64例发病48 h内(A组),62例发病48~72 h(B组),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可行性、有效性和手术方法。方法:1996~2002年收治急性胆源性胰腺炎39例,对20例有急性胆道梗阻者,行急诊或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小网膜囊腔胰腺区清创引流,术后予腹腔灌洗。对19例无胆道梗阻或经36h保守治疗胆道梗阻缓解者,待胰腺炎缓解后行延期腹腔镜确定性胆道手术。结果:急诊或早期手术的20例,18例胆总管结石取石顺利,2例探查阴性。延期手术19例,腹腔镜手术均予术中胆道造影。5例合并胆总管结石者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14例胆囊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39例均治愈。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体现了微创手术的优点,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外科剖腹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并发胆源性胰腺炎(ABP)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48例胆囊结石并发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或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8例患者经保守治疗3~12天,患者临床症状(腹痛、体温)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淀粉酶)好转,患者病情逐渐稳定,并逐渐恢复半流质饮食,患者腹部体征基本消失,取得满意效果。48例患者均行胆囊切除术,术后均无大出血,胆管损伤,胆瘘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无胰腺炎的发生,患者均痊愈出院。在3周后实施LC的成功率高于3周内手术患者。术后随访2个月~12个月,均无胰腺炎复发,无胆总管结石发生。结论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胰腺炎患者,首先应针对胰腺炎进行治疗。待患者病情逐渐稳定,3周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并发急性水肿性胰腺炎早期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胆囊结石并发急性水肿性胰腺炎早期手术治疗效果。结果:59例早期行腹腔镜下单纯胆囊切除术,术后恢复满意,平均住院时间为12 d,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胆囊结石并发急性水肿性胰腺炎早期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满意,可降低再次并发急性胰腺炎机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早期腹部CT检查在制定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诊疗方案中的作用。方法: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0日,对连续收治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病人在发病48 h内行腹部CT检查,以明确有无胰周积液、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CT检查无胰周积液(Balthazar CT分级轻症)、无器官功能障碍(Marshall评分2分)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病人,分为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arly laparoscopic cholecystomy,ELC)组和后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te laparoscopic cholecystomy,LLC)组。ELC组腹痛缓解,实验室指标好转,仍处于禁食期,发病7 d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omy,LC)。LLC组发病后经非手术治疗无腹痛,实验室指标正常,进食流质2 d无不适,发病7 d后行LC。影像检查发现胆总管结石,在LC术前行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结果:115例纳入本研究,ELC组56例,LLC组59例。腹部CT检查诊断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的灵敏度均85%,特异度均为100%。44例行ERCP取石、鼻胆管引流。所有病人均治愈出院,无腹腔出血、腹腔感染、胆漏等并发症发生,无术后胰腺炎病情加重。ELC组平均住院时间、入院至手术时间、LC手术时间,均显著短于LLC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胆管损伤,LLC组1例中转开腹。结论:早期腹部CT检查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对有胆总管结石的病人,及时行ERCP取石。对无胰周积液和无器官功能障碍者,可早期行LC,安全并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和比较轻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在入院48 h内(早期组)与入院48 h后(延期组)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上搜索所有相关的英文文献(1990年1月至2015年1月),并运用RevMan5.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纳入5篇 文献(3 篇观察性试验,2 篇随机对照试验),共679 例患者。Meta结果显示,与延期组相比,早期组在ERCP的总共使用上少于延期组(OR =0.54,95%CI:0.36~0.80,P =0.002)。二者在术后并发症、中转开腹率、术后ERCP的使用和再入院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虽然在住院时间上缺乏数据进行Meta分析,但每篇文献均显示早期组少于延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未有死亡病例发生。结论 对于轻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入院48 h内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对于胆石性胰腺炎的正确手术时间是有争议的。为了阐明手术时间对治疗该疾病的影响,作者对165例胆石性胰腺炎的早期和延期手术病例(1975~1987年)进行了前瞻性随机研究。胆石性胰腺炎的诊断是根据以下标准:①有胆绞痛病史;②上腹部压痛;③血清淀粉酶水平超过1000lU/L;④胆囊超声扫描;⑤无酒精中毒,高钙血症或甘油三酯疾病的历史。手术时间是随机分配的,奇数者作早期手术(住院后不超过48小时),偶数者作延期手术(住院后超过48小时)。结果有83例做早期手术,82例做延期手术。在早期手术组有60例(79%)是在症状发生后36小时内手术,而延期手术组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轻中度急性胰腺炎实施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可行性及手术时机。方法:21例胆囊结石伴轻中度胰腺炎在确诊后经保守治疗病情平稳,发病48 h内行LC术(早期LC组),并与58例延期LC组的临床资料作对照研究。结果: LC手术均获成功;早期LC组术后1,3,5,7 d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及碱性磷酸酶与保守延期手术组入院治疗第1,3,5,7天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早期手术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急性胰腺炎复发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明确排除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合并轻中度急性胰腺炎在发病48 h内行LC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为72例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行LC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时机分为早期组与延期组,早期组(n=34)经治疗淀粉酶下降至正常3倍以下,症状缓解,发病一周内病情平稳后立即手术;延期组(n=38)经治疗淀粉酶下降至正常3倍以下,症状缓解,病情平稳后出院,择期(8~12周)手术。观察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淀粉酶、合并症、胰腺炎程度、术前治疗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总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72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总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优于延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经治疗后早期行LC安全、可行,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轻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实施早期腹腔镜微创胆囊切除治疗的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 2010年 1 月—2018 年 3 月期间收治的 82 例急性轻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1 例。给予观察组患者行早期(首次住院时间内,一般为住院 3 至 5 天后)腹腔镜微创胆囊切除术,给予对照组患者行延期(炎症控制后 2 至 3 月, 无胆囊炎或胰腺炎复发)腹腔镜微创胆囊切除术,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和费用以及术后病情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均无病情复发的情况发生;观察组患者手术中使用的时间、术后肝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显著较对照组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急性轻型胆源性胰腺炎的胆囊结石患者实施早期腹腔镜微创胆囊切除术治疗能有效减少住院时间和费用,并减少患者在等待手术过程中所带来的胰腺炎复发隐患,具有临床治 疗意义。  相似文献   

16.
探讨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行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诊治的110例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早晚分为两组,研究组在确诊后48小时内开展LC,对照组在非手术治疗控制病情后8~12周内开展LC,观察早期LC对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后4、7 d实验室指标与术后1 d比较均发生明显改善(P0.05);此外,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均发生显著改善,但是研究组改善幅度更大(P0.05)。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行早期LC对疗效及生活质量均具积极影响,具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肝功能异常病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手术时机选择及早期行LC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2011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106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功能异常病人,根据病人行LC的手术时间距病人发病时间72h界限分组为早期手术组(47例)和延期手术组(59例),通过收集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术前以及术后第3、5天的血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早期手术组与延期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早期手术组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与延期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肝功能异常的病人早期行LC可以减轻病人经济负担,同时可以有效避免部分病人的过度治疗,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70例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手术时机的不同分为观察组(确诊后48小时内接受手术)和对照组(经治疗病情稳定后8~12周再接受手术),比较两组术中指标、住院时间、实验室指标、术后并发症、胰腺炎复发情况及术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天和7天的实验室指标含量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组内比较术后7天各指标显著下降(P0.05);两组手术后急性胰腺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两组经治疗后,躯体健康、健康感觉、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态度评分均有所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评分相比于对照组治疗后升高更加显著(P0.05)。结论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胰腺炎患者接受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可缩短住院时间,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分析胆囊结石所致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病后48小时以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优点。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胆囊结石伴急性胰腺炎(轻型或中型)患者共68例作为研究对象。治疗医师根据数字表法将68例患者平分为两组:其中A组34例,在发病48小时以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B组34例,在急性胰腺炎治愈后1~2个月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记录并比较A组与B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中转开腹比例、死亡例数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分析A组与B组患者术后1天、4天、7天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血淀粉酶值、ALT(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值及碱性磷酸酶值。结果 A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少于B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死亡者,A组患者术后复发者2例(5.88%),B组患者术后复发者3例(8.82%),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无明显差异(χ~2=0.6921,P0.05);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71%)与B组患者(20.59%)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比较,A组与B组患者术后1天、4天、7天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血淀粉酶平均值、尿淀粉酶平均值,ALT+AST值、碱性磷酸酶平均值无明显差异(P0.05);组内比较,A组、B组患者术后4天、7天的上述各项指标均较术后1天明显改善,证明了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P0.05)。结论对于胆囊结石伴急性胰腺炎(轻型或中型)患者,在排除存在胆总管结石的情况下,应在发病48小时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减少,有利于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20.
复杂类型胆囊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复杂类型胆囊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350例复杂类型胆囊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血吸虫肝硬变伴症状性胆囊结石135例,胆囊结石嵌顿并急性胆囊炎、胆源性胰腺炎177例,腹部手术史38例.对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手术并发症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血吸虫肝硬变伴症状性胆囊结石,胆囊结石嵌顿并急性胆囊炎、胆源性胰腺炎,腹部手术史3组手术时间分别为63 min(45~250min),68 min(30~220min),45min(30~120min);出血量分别为15.6 ml(10~350ml),80ml(50~350ml),35 ml(25~80ml);住院时间分别为1.2 d(1~4 d),4.5 d(1~26d),3.5 d(1~6 d).中转手术共18例(占5.1%),血吸虫肝硬变伴症状性胆囊结石6例,急性胆囊炎及胆源性胰腺炎10例,经胆囊管总胆管造影及网篮取石失败2例;另有胆总管电凝伤致迟发性胆漏,通过非手术治疗鼻胆管引流后痊愈1例.结论 对复杂类型胆囊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准确掌握手术适应证,采用正确的手术操作方法,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