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545篇
  免费   4843篇
  国内免费   2688篇
耳鼻咽喉   621篇
儿科学   2234篇
妇产科学   1078篇
基础医学   6452篇
口腔科学   330篇
临床医学   14269篇
内科学   10171篇
皮肤病学   1099篇
神经病学   423篇
特种医学   169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5篇
外科学   1751篇
综合类   30580篇
预防医学   17305篇
眼科学   341篇
药学   13509篇
  74篇
中国医学   6707篇
肿瘤学   2234篇
  2024年   316篇
  2023年   1184篇
  2022年   1427篇
  2021年   1713篇
  2020年   2054篇
  2019年   1975篇
  2018年   990篇
  2017年   1879篇
  2016年   2148篇
  2015年   2666篇
  2014年   4755篇
  2013年   4644篇
  2012年   5955篇
  2011年   6404篇
  2010年   6001篇
  2009年   6044篇
  2008年   6914篇
  2007年   6784篇
  2006年   6269篇
  2005年   6415篇
  2004年   5192篇
  2003年   4831篇
  2002年   3351篇
  2001年   3137篇
  2000年   2547篇
  1999年   2295篇
  1998年   2042篇
  1997年   2060篇
  1996年   1847篇
  1995年   1530篇
  1994年   1320篇
  1993年   1049篇
  1992年   835篇
  1991年   767篇
  1990年   602篇
  1989年   648篇
  1988年   160篇
  1987年   141篇
  1986年   89篇
  1985年   52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3.
目的分析维生素D3辅助治疗哮喘合并呼吸道感染对气道重塑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56例哮喘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采取常规治疗为对照组24例,采用维生素D3辅助治疗为观察组32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咳嗽、咳痰、气喘、胸闷以及肺内哮鸣声消失时间,T细胞亚群变化以及气道重塑指标变化,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咳嗽、咳痰、气喘、胸闷以及肺哮鸣音等消失时间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4+、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差异(P>0.05)。 结论使用维生素D3辅助治疗哮喘合并呼吸道感染可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延缓气道重塑纤维化进程,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背景:儿童新型冠状(新冠)病毒Omicron变异株流行期间,免疫抑制状态儿童新冠病毒清除时间定量分析研究较少。 目的:探讨新冠病毒Omicron株感染后免疫抑制和非免疫抑制儿童病毒清除的时间差别,为公共卫生政策制定和精准疫情防控措施提供临床数据。 设计:回顾性队列研究。 方法:以新冠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住院患儿为队列人群,分为免疫抑制组和非免疫抑制组,免疫抑制分为绝对免疫抑制、相对免疫抑制和实施免疫抑制疗法,以免疫抑制组病例的性别、年龄和新冠病毒感染的分型与非免疫抑制组行1∶3匹配。以鼻咽拭子新冠病毒PCR检测拷贝数阈(Ct)值≥35为队列终点。 主要结局指标:新冠病毒清除时间。 结果:2022年4月12日至2022年5月12日在上海市新冠病毒感染定点收治医院符合本文共同纳入和排除标准的连续病例728例。免疫抑制组33例,其中绝对免疫抑制8例,相对免疫抑制23例,接受免疫抑制疗法2例(不包括绝对和相对免疫抑制患儿)。非免疫抑制组匹配后99例。2组临床症状、新冠病毒感染治疗和疫苗接种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免疫抑制组和非免疫抑制组新冠病毒清除时间分别为(16.5±6.8)和(10.3±4.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抑制组和非免疫抑制组新冠病毒感染轻型病例病毒清除时间分别为(14.0 ± 8.3)和(9.7 ± 3.1)d,普通型病例病毒清除时间分别为(18.3 ± 4.9)和(11.2 ± 5.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单日病毒清除率在第9~14天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为0.005~0.039)。2组普通型病例单日病毒清除率在第10~15天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抑制组新冠病毒感染2周后核酸检测再次呈阳性3例(9%),临床分型均较前轻,3例均未接种新冠疫苗。 结论:Omicron株感染的免疫抑制患儿病毒清除时间较非免疫抑制患儿显著延长,主要反映在第9~14天,免疫抑制患儿病毒复阳风险高,提示需要更长的隔离时间和转阴后严格的病毒监测。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联合氨溴索对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60例采用头孢曲松联合氨溴索治疗,对照组60例单用氨溴索治疗。统计两组患儿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时长,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儿治疗前后的相关炎症因子,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进行统计。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儿发热消退、咳嗽消失、喘息消失、肺部啰音平均消失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IL-6、IL-8和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联合氨溴索对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发病的相关影响因素,为降低儿童RRTI患病率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成组对照分析方法,收集RRTI患儿202例和同期体检儿童19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入选儿童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儿童个人及家庭的一般情况、日常活动、居住环境、饮食习惯、合并症等因素。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统计学分析,获得RRTI发病相关影响因素,寻找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结果 多因素分析显示,父亲学历(高中及以上)、室内湿度适中、蛋白质摄入量适中、定期补充维生素D制剂均为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0.321、0.564、0.454、0.598,OR值<1);肥胖(BMI≥20 kg/m2)、常居人口数多(>5人)、室内温度偏高、脂肪摄入量过多、合并症是RRTI发病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365、3.564、2.016、1.236、2.254,OR值>1)。结论 RRTI的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联,科学喂养、适度控制儿童体重、合理使用抗生素等综合措施可以预防RRTI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经典的Richter综合征(Richter’s symdrome, RS)是指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CLL)向侵袭性淋巴瘤转化,其生存时间短,治疗效果差,尚未有统一的治疗方案。现报道一例EB病毒阳性Richter综合征病例并对RS的诊疗进展,特别是靶向药物时代RS诊治变化进行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1)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HIV-1总DNA和RNA定量检测结果对感染细胞内病毒的转录活性进行区分。方法采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感染科就诊的HIV-1感染者血液样本,分离PBMCs细胞,采用PCR荧光探针法对PBMCs细胞内HIV-1总DNA和RNA进行定量检测,并计算两者比值(Ratio)。根据Ratio值筛选出HIV-1转录活跃组样本和相对非活跃组样本,另外选择健康人PBMCs样本作为对照组。对3组样本进行基因转录组表达谱检测以及人口特征差异性检验,并对基因表达谱检测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以验证对3组样本病毒转录活性区分的准确性。结果从60例感染HIV-1患者的PBMCs样本中筛选出HIV-1转录活跃组样本(10例)和相对非活跃组样本(11例),另外选择6例健康人PBMCs样本作为对照组。其中转录活跃组样本Ratio值为165.2~738.93,平均为(339.27±189.68);相对非活跃组Ratio值为4.67~42.39,平均为(17.65±11.78)。转录活跃组和相对非活跃组样本间的CD4+T细胞计数(P=0.049)和Ratio值(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3组样本年龄(P=0.989)和性别(P=0.650)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3组样本的PBMCs基因表达谱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与HIV-1感染者(包括转录活跃组和相对非活跃组)间区分明显。转录活跃组和相对非活跃组间有部分样本重合,同时结果也显示当HIV-1感染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健康人无显著差异时,其细胞内的基因表达与健康人接近。结论基于HIV-1总DNA和RNA定量检测结果及两者间比值可以较好地区分PBMCs内病毒转录活性。HIV-1感染细胞内部病毒的不同转录激活状况可导致其基因表达谱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胃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16(HPV 16)感染情况及其对癌组织真核翻译起始因子5 A2(EIF5 A2)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1年3月枝江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147例为样本进行横断面研究,采集患者基本资料并取胃癌病理标本分别检测病理特征、HPV 16阳性率、HPV载量以及EIF5 A2表达水平,根据是否合并HPV 16感染将患者分为HPV组和非HPV组,比较两组检测结果并分析EIF5 A2表达水平与HPV 16感染的关系。结果 147例胃癌患者合并HPV 16感染82例(55.78%),其中HPV组年龄高于非HPV组(P<0.05);HPV组肿瘤直径、Lauren分型弥漫型、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和EIF5 A2表达水平与非HPV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HPV 16载量增加,EIF5 A2表达水平呈上升趋势,其中样本相对发光单位(RLU)/标准阳性对照临界值(CO)100~1 000和RLU/CO>1 000的患者EIF5 A2表达水平高于RLU/CO<1和RLU/CO 1~100的患者,同时RLU/CO>1 000的患者EIF5 A2表达水平高于RLU/CO 100~1 000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和HPV 16载量为胃癌患者EIF5 A2表达水平升高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胃癌患者HPV 16感染率较高,且HPV 16感染与肿瘤生长、浸润和分型均存在密切联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HPV 16感染可促进EIF5 A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