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015篇
  免费   14439篇
  国内免费   10429篇
耳鼻咽喉   777篇
儿科学   2010篇
妇产科学   1339篇
基础医学   13659篇
口腔科学   2451篇
临床医学   16171篇
内科学   19343篇
皮肤病学   1597篇
神经病学   3725篇
特种医学   3040篇
外国民族医学   57篇
外科学   7987篇
综合类   48505篇
预防医学   9802篇
眼科学   1451篇
药学   22181篇
  149篇
中国医学   19569篇
肿瘤学   10070篇
  2024年   1342篇
  2023年   4741篇
  2022年   5126篇
  2021年   5957篇
  2020年   5750篇
  2019年   6463篇
  2018年   3713篇
  2017年   5597篇
  2016年   5766篇
  2015年   6231篇
  2014年   8099篇
  2013年   8398篇
  2012年   11007篇
  2011年   12198篇
  2010年   11858篇
  2009年   10414篇
  2008年   9522篇
  2007年   8853篇
  2006年   8333篇
  2005年   8941篇
  2004年   6920篇
  2003年   5859篇
  2002年   4723篇
  2001年   4436篇
  2000年   3485篇
  1999年   2460篇
  1998年   1860篇
  1997年   1398篇
  1996年   1043篇
  1995年   832篇
  1994年   645篇
  1993年   361篇
  1992年   339篇
  1991年   359篇
  1990年   278篇
  1989年   217篇
  1988年   95篇
  1987年   96篇
  1986年   72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9篇
  197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使用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单克隆抗体治疗后再行肝移植(liver transplantation,LT)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5例在贵州省人民医院器官移植科行肝移植治疗并规律随访的患者临床资料与生存情况,并收集2018年以来的文献相关资料,重点观察急性排斥反应及肿瘤复发情况。结果5例肝移植术式均为原位经典全肝移植,中位随访时间为12个月,无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无肿瘤复发病例。8篇文献报道了38例患者,其中7例出现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18.42%(7/38),其中2例移植物丧失导致死亡,病死率为5.26%(2/38)。2例出现肿瘤复发,复发率为5.55%(2/38)。结论HCC患者等待肝移植手术期间使用PD-1抑制剂作为桥接治疗可使部分患者获益,但也存在少数患者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甚至移植物丧失导致死亡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Regulated cell death predominantly involves apoptosis, autophagy, and regulated necrosis. It is vital that we understand how key regulatory signals can control the process of cell death. Pin1 is a cis-trans isomerase that catalyzes the isomerization of phosphorylated serine or threonine-proline motifs of a protein, thereby acting as a crucial molecular switch and regulating the protein functionality and the signaling pathways involved. However, we know very little about how Pin1-associated pathw...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 明确 F-box富含亮氨酸的重复蛋白19反义 RNA1(F-boxandleucinerichrepeatprotein19antisense RNA1,FBXL19-AS1)与微小 RNA-223(microRNA-223,miR-223)对宫颈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探讨 FBXL19-AS1是 否对 miR-223具有调节作用。方法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 FBXL19-AS1与 miR-223在44例宫颈癌样 本与细胞系的表达。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 FBXL19-AS1的定位。利用寡核苷酸片段干扰 FBXL19-AS1与过表 达 miR-223。应用 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 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蛋白的表达量。应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FBXL19-AS1对 miR-223的调节作用。结果 与 癌旁组织及 End1/E6E7细胞相比,癌组织及 HeLa细胞 FBXL19-AS1表达量上调而 miR-223表达量下调,二者呈负相 关(均P<0.05)。FBXL19-AS1定位于细胞质。FBXL19-AS1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宫颈侵袭深度以及 FIGO 分期相关(均P<0.05)。干扰FBXL19-AS1显著降低 HeLa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过表达 miR-223显著降低 HeLa细胞增殖,迁 移 和 侵 袭 能 力。FBXL19-AS1 通 过 海 绵 吸 附 方 式 下 调 miR-223 表 达。干 扰 miR-223 部 分 逆 转 干 扰 FBXL19-AS1对 HeLa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能力的影响。结论 FBXL19-AS1通过下调 miR-223表达增加宫颈癌细胞 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JAK)2、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SOCS1)水平及其与肠道菌群、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AIS患者106例为AIS组,另选取同期在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10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JAK2、SOCS1水平和肠道菌群(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大肠埃希菌、肠球菌)数量及免疫功能指标(CD_(3)+、CD_(4)+、CD_(8)+T淋巴细胞百分比);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AIS患者血清JAK2、SOCS1水平间的相关性及二者与肠道菌群数量、免疫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AIS组血清JAK2水平高于对照组,SOCS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AIS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低于对照组,大肠埃希菌、肠球菌数量高于对照组(P<0.05)。AIS组CD_(3)+、CD_(4)+T淋巴细胞百分比低于对照组,CD_(8)+T淋巴细胞百分比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IS患者血清JAK2水平与血清SOCS1水平呈负相关(P<0.05);AIS患者血清JAK2水平与乳酸杆菌数量、双歧杆菌数量、CD_(3)+T淋巴细胞百分比、C_(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均呈负相关,与大肠埃希菌数量、肠球菌数量、CD_(8)+T淋巴细胞百分比均呈正相关(P<0.05);AIS患者血清SOCS1水平与乳酸杆菌数量、双歧杆菌数量、CD_(3)+T淋巴细胞百分比、CD_(4)+T淋巴细胞百分比均呈正相关,与大肠埃希菌数量、肠球菌数量、CD_(8)+T淋巴细胞百分比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AIS患者血清JAK2水平升高,SOCS1水平降低,且二者间呈负相关;此外,血清JAK2、SOCS1水平均与肠道菌群数量及免疫功能指标存在相关性,即随着血清JAK2水平升高、SOCS1水平降低,乳酸杆菌数量、双歧杆菌数量、CD_(3)+T淋巴细胞百分比、CD_(4)+T淋巴细胞百分比逐渐降低,大肠埃希菌数量、肠球菌数量、CD_(8)+T淋巴细胞百分比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6.
李蓉  黄珊 《四川医学》2022,43(6):555-561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组织细胞质多聚腺苷酸结合蛋白1(PABPC1)mRNA、Rapl GTP酶激活蛋白(RaplGAP)mRNA、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1(Glypicam-1)mRNA表达与病理特征的关联性及预测外科术后复发的效能。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106 例脑胶质瘤手术患者,比较瘤组织、瘤旁组织PABPCI mRNA、Rap1GAPmRNA、Glypican-1 mRNA表达,并根据术后6个月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比较两组脑胶质瘤组织PABPCI mRNA、RaplGAP mRNA、Glypican-1 mRNA表达,分析脑胶质瘤组织各指标预测外科术后复发的效能。结果 瘤组织PABPCI mRNA、Rap1GAP mRNA低于瘤旁组织,Glypican-1 mRNA高于癌旁组织(P<0.05);复发组WHO病理分级、PABPCI mRNA、RaplGAP mRNA、Glypican-1 mRNA 与未复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H0病理分级增高,PABPCI mRNA、Rap1GAP mRNA 逐渐降低,Glypican-1 mRNA 逐渐升高(P<0.05);PABPCI mRNA、Rap1GAP mRNA与WH0病理分级呈负相关,Glypican-1 mRNA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P<0.05);WHO病理分级控制后,脑胶质瘤组织PAB-PCI mRNA、RaplGAP mRNA、Glypican-1 mRNA仍与外科术后复发相关(P<0.05);PABPCI mRNA、RaplGAP mRNA、Gly-ican-1 mRNA联合预测外科术后复发的AUC为0.959,大于单一指标预测(P<0.05)。结论 脑胶质瘤组织PABPCI mR. NA、RaplGAP mRNA、Glypicam-l mRNA表达与病理特征关系密切,且是外科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检测可为临床完善脑胶质瘤术后复发风险评价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Mixed lineage leukemia 1(MLL1)是组蛋白甲基转移酶SET家族的成员之一。MLL1与WDR5、RbBP5、Ash2L和DPY-30组成MLL1甲基转移酶复合物调控组蛋白H3的第4位赖氨酸的甲基化水平,对造血系统的发育和血细胞的更新至关重要。部分白血病患者体内存在因MLL1基因易位而产生的致癌蛋白——MLL1融合蛋白,MLL1融合蛋白在发挥其致癌作用时需要功能完整的MLL1酶复合物,故靶向MLL1-WDR5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成为治疗MLL1融合型白血病的潜在策略。本文对MLL1-WDR5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生物学机制、结构信息以及抑制剂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并结合已报道数据对该领域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辛弗林是存在于枳实中的天然小分子生物碱,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但其衍生物研究较少。基于多靶点药物设计策略,采用分子拼接法,对辛弗林酚羟基和仲胺基进行结构修饰,设计并合成了5个中间体和15个目标分子,所得化合物测试了抗人致病菌和抗真菌活性,发现2个中间体IM4和IM5抗大肠杆菌活性和阳性对照8种氟喹诺酮药物相当; TM1n对耐药热带假丝酵母菌和耐药白色念珠菌抑制活性强于氟康唑, TM1d和TM1f对白色念珠菌ATCC90023、TM1o及TM1f对耐药白色念珠菌以及TM1f对近平滑念珠菌ATCC2019的抑制活性均和氟康唑相当,都具有深入研究的潜力。本研究首次发现了对人致病真菌具有高抑制活性的辛弗林衍生物,为辛弗林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菊花总黄酮在体外条件下对泪腺上皮细胞中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的调控作用及对下游的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1,TGF-β1)的表达影响。方法 以过氧化氢(H2O2)诱导泪腺上皮细胞凋亡,建立细胞模型,设立无雄激素培养空白对照组、含雄激素培养对照组、无雄激素培养黄酮治疗组。以MTT法摸索含药血清最佳干预加入量;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检测泪腺上皮细胞中AR、NF-κB及TGF-β1的表达情况;并应用雄激素受体阻断剂氟他胺进行AR阻断后再次检测上述指标 。结果 MTT法检测后计算得出含药血清干预细胞的最终浓度为13.2%;无雄激素培养黄酮治疗组及含雄激素培养对照组中AR、NF-κB及TGF-β1的表达增强,与空白对照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1);无雄激素培养黄酮治疗组中NF-κB表达量比含雄激素培养对照组表达量低,两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氟他胺及含药血清干预后,无雄激素培养黄酮治疗组及含雄激素培养对照组中AR及NF-κB的表达未见提高,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菊花总黄酮对泪腺上皮细胞可能存在拟雄激素效应,从而使AR、NF-κB表达增加,并通过上调TGF-β1的表达,可能起到在泪腺局部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脑脊液胰岛素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 precursor,PGRN)对新生儿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感染性化脓性脑膜炎预后价值。 方法 选取平阳医院2017年5月—2020年6月收治的74例新生儿GBS感染性化脓性脑膜炎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情况分组,预后良好组54例,预后不良组20例。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常规感染标志物[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脑脊液IGF-1、MMP-9、PGRN水平,分析脑脊液IGF-1、MMP-9、PGRN与常规感染标志物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价脑脊液IGF-1、MMP-9、PGRN对新生儿GBS感染性化脓性脑膜炎预后的预测价值,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脑脊液IGF-1、MMP-9、PGRN与新生儿GBS感染性化脓性脑膜炎预后的关系。 结果 预后不良组脑脊液常规感染标志物PCT、CRP及IGF-1、MMP-9、PGRN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知,新生儿GBS感染性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IGF-1、MMP-9、PGRN水平与常规感染标志物PCT、CRP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评价脑脊液IGF-1、MMP-9、PGRN对新生儿GBS感染性化脓性脑膜炎预后的预测价值,发现三者联合预测曲线下面积最大,具有良好预测效能;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脊液IGF-1水平>截断值患儿预后不良风险是≤截断值的5.547倍,脑脊液MMP-9水平>截断值患儿预后不良风险是≤截断值的6.258倍,脑脊液PGRN水平>截断值患儿预后不良风险是≤截断值的5.487倍。 结论 脑脊液IGF-1、MMP-9、PGRN对新生儿GBS感染性化脓性脑膜炎预后具有良好预测效能,临床可监测其水平,积极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