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097篇
  免费   5692篇
  国内免费   3618篇
耳鼻咽喉   433篇
儿科学   1625篇
妇产科学   1145篇
基础医学   6788篇
口腔科学   460篇
临床医学   11567篇
内科学   11483篇
皮肤病学   1338篇
神经病学   734篇
特种医学   155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31篇
外科学   3025篇
综合类   26528篇
预防医学   13306篇
眼科学   693篇
药学   13674篇
  99篇
中国医学   5065篇
肿瘤学   3658篇
  2024年   442篇
  2023年   1686篇
  2022年   1957篇
  2021年   2106篇
  2020年   2200篇
  2019年   2182篇
  2018年   1131篇
  2017年   1972篇
  2016年   2195篇
  2015年   2569篇
  2014年   4245篇
  2013年   4290篇
  2012年   5385篇
  2011年   5923篇
  2010年   5322篇
  2009年   5425篇
  2008年   6263篇
  2007年   6059篇
  2006年   5732篇
  2005年   5626篇
  2004年   4548篇
  2003年   4144篇
  2002年   3048篇
  2001年   2870篇
  2000年   2203篇
  1999年   1951篇
  1998年   1702篇
  1997年   1744篇
  1996年   1625篇
  1995年   1419篇
  1994年   1252篇
  1993年   983篇
  1992年   781篇
  1991年   739篇
  1990年   600篇
  1989年   620篇
  1988年   150篇
  1987年   139篇
  1986年   87篇
  1985年   48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明确RHO/ROCK信号通路抑制剂在化疗致施旺细胞(SCs)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化疗所致的周围神经病变(CIPN)预防中的价值。方法将SCs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及抑制剂组,实验组加入奥沙利铂(0.5 mol/mL),抑制剂组细胞加入RHO/ROCK信号通路抑制剂Y27632(10μmol/mL)2 h后加入奥沙利铂;CCK8检测3组细胞增殖状况;流式细胞仪检测SCs凋亡率及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MP)变化;Western blot检测SCs凋亡及线粒体结构功能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细胞凋亡率增加而细胞MMP下降,Western blot检测实验组细胞Bcl2、OPA1和TOM70蛋白表达下调,而Bax、Caspase3及DRP1蛋白表达上调;抑制剂组与实验组比较细胞凋亡率下降,MMP升高,Bcl2、OPA1及TOM70蛋白表达上调,Bax、Caspase3及DRP1蛋白表达下调。结论 RHO/ROCK通路抑制剂通过保护SCs线粒体功能及结构完整性,抑制奥沙利铂诱导的SCs细胞凋亡,RHO/ROCK通路抑制剂在CIPN预防治疗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使用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单克隆抗体治疗后再行肝移植(liver transplantation,LT)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5例在贵州省人民医院器官移植科行肝移植治疗并规律随访的患者临床资料与生存情况,并收集2018年以来的文献相关资料,重点观察急性排斥反应及肿瘤复发情况。结果5例肝移植术式均为原位经典全肝移植,中位随访时间为12个月,无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无肿瘤复发病例。8篇文献报道了38例患者,其中7例出现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18.42%(7/38),其中2例移植物丧失导致死亡,病死率为5.26%(2/38)。2例出现肿瘤复发,复发率为5.55%(2/38)。结论HCC患者等待肝移植手术期间使用PD-1抑制剂作为桥接治疗可使部分患者获益,但也存在少数患者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甚至移植物丧失导致死亡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儿童肝移植术后停用免疫抑制的可行性, 探究影响患儿免疫耐受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儿童器官移植科接受肝移植手术且术后进行免疫抑制剂撤除的14例患儿资料。其中, 男8例, 女6例;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为(20.32±4.65) kg/m2;受者移植时患儿年龄范围为0.58~0.71岁, 中位年龄为0.58岁;纳入研究时患儿年龄范围为2.65~4.52岁, 中位年龄为3.75岁;移植术后至纳入研究时间间隔为(3.08± 1.10)年。供者中, 男6例, 女8例, 供者年龄为(22.84±13.93)岁。14例患儿的移植病因均为胆道闭锁, 10例为活体肝移植, 4例为尸体肝移植。参与撤除免疫抑制剂临床研究的患儿中, 4例为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post transpla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 PTLD)而撤除免疫抑制剂。所有患儿移植术后进行免疫治疗, >6岁的患儿采用激素+他克莫司(tacrolimus, FK506 )+吗替麦考酚酯三联用药方案, ≤6岁的...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SFTS)的相关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探寻近年来的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为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和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CNKI)数据库为文献来源,检索201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有关SFTS的文献,导入CiteSpace.5.7.R2软件,以国家、作者、文献共被引、关键词为节点进行可视化分析,并绘制相关图谱。结果?在WOS核心合集共检索到797篇文献,在CNKI数据库共检索到714篇文献。相关领域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中国发文量居首位,美国和日本之间机构合作密切。研究热点集中在发病机制、抗体、特异性治疗等领域。非结构蛋白、临床预后、血小板减少、SFTS感染的靶细胞等将是未来的研究重点。结论?国内外关于SFTS的研究逐渐成熟,新型布尼亚病毒、免疫功能、预后是研究重点,但是对SFTS发病机制和病毒受体尚不清楚,仍须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评估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 antivirus agent, DAA)治疗肝移植术后HCV感染复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2011年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4例肝移植术后HCV感染复发患者的DAA治疗临床数据,比较患者基线与治疗结束后肝肾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病毒学水平以及无创纤维化评分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比率指数(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platelet ratio index, APRI)的差异。利用电子病历系统和电话随访收集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在治疗结束时达到病毒学清除,12周、24周持续病毒学应答率均为100%,DAA治疗后随访17~44个月,期间均未见病毒学复发。与基线水平相比,治疗终点时ALT、AST、TBIL、γ-谷氨酰转移酶以及无创纤维化评分APRI显著下降,WBC、HGB、PLT、CRE、肾小球滤过率和血糖等指标均未见显著变化。DAA治疗期间共3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均为轻度,可自然缓解。结论?肝移植术后HCV感染复发的DAA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肝病大国,肝硬化仍是临床常见病,其中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硬化最为多见,其具有一定传染性。但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各种疫苗的相继问世,我国病毒性肝炎及其所致肝硬化的发病率也在逐年降低,然而其他病因所致的肝硬化,如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以及脂肪性肝炎等相关的肝硬化患者则越来越多见。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PDCA循环优化医院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流程,提升核酸检测能力,以满足疫情防控和临床患者的需求。方法:应用PDCA循环,分析核酸检测流程存在的问题,建立标准化的核酸检测体系。同时,收集2020年10月至12月(优化前)和2021年10月至12月(优化后)的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评价PDCA循环的优化效果。结果:经过PDCA循环优化后,总检测中位标本数从20 307个增加至71 403个,优化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中位送检时间从224分钟缩短至208分钟,中位检测时间从234分钟缩短至151分钟,中位报告时间从461分钟缩短至371分钟,优化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结论:应用PDCA循环,能够制定并持续完善标准化的核酸检测流程,有助于提高核酸检测能力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8.
Mixed lineage leukemia 1(MLL1)是组蛋白甲基转移酶SET家族的成员之一。MLL1与WDR5、RbBP5、Ash2L和DPY-30组成MLL1甲基转移酶复合物调控组蛋白H3的第4位赖氨酸的甲基化水平,对造血系统的发育和血细胞的更新至关重要。部分白血病患者体内存在因MLL1基因易位而产生的致癌蛋白——MLL1融合蛋白,MLL1融合蛋白在发挥其致癌作用时需要功能完整的MLL1酶复合物,故靶向MLL1-WDR5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成为治疗MLL1融合型白血病的潜在策略。本文对MLL1-WDR5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生物学机制、结构信息以及抑制剂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并结合已报道数据对该领域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含有200多个碱基的RNA分子,不具备编码蛋白质的功能。大多数lncRNA在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细胞中被解除调控,具有增强或阻断抗病毒反应的功能,从而影响HCV复制。现从影响病毒细胞生命周期、调控干扰素(IFN)应答、调控干扰素刺激基因(ISG)表达和转录几方面对HCV感染后lncRNA调节的作用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子宫浆液性癌(uterine serous carcinoma,USC)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子宫内膜癌。有别于常见的子宫内膜样腺癌,USC较为少见,且恶性程度高,侵袭转移风险高,临床上预后较差。随着子宫内膜癌分子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分子学特征被应用于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分型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价中。研究发现USC中存在多种基因的突变,这些相关基因的突变对该病的诊断和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特异性的分子学改变为USC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潜在的治疗靶点。目前,多种靶向治疗手段包括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抑制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抗血管生成治疗、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s,PI3K)通路抑制剂和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 polymerase,PARP]抑制剂等被应用于USC的临床治疗研究中,针对性的靶向治疗有望成为USC治疗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