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94篇
  免费   408篇
  国内免费   129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81篇
妇产科学   27篇
基础医学   161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795篇
内科学   830篇
皮肤病学   39篇
神经病学   32篇
特种医学   1955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794篇
综合类   3893篇
预防医学   917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1309篇
  7篇
中国医学   380篇
肿瘤学   46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68篇
  2020年   221篇
  2019年   145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215篇
  2014年   529篇
  2013年   527篇
  2012年   660篇
  2011年   748篇
  2010年   769篇
  2009年   756篇
  2008年   772篇
  2007年   781篇
  2006年   853篇
  2005年   854篇
  2004年   660篇
  2003年   684篇
  2002年   485篇
  2001年   413篇
  2000年   290篇
  1999年   275篇
  1998年   264篇
  1997年   260篇
  1996年   209篇
  1995年   164篇
  1994年   120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5 毫秒
1.
患者女,40岁,因"咳嗽10个月余,咳绿色浓痰伴发热5 d"就诊本院。体格检查:神志清,一般情况可。2018年10月26日外院胸部CT平扫及增强(图1)示右肺上叶肺门旁直径约2.2 cm类圆形结节影,边缘光整,无毛刺及卫星灶,密度尚均匀;增强后明显强化,动脉期CT值约107 HU,静脉期CT值约89 HU,考虑为硬化性肺细胞瘤。于外院行抗炎、止咳、化痰等治疗,症状无缓解。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胸部CT检查联合应用于X线胸片正常咯血患者临床诊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入院诊治的32例X线胸片正常咯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给予其电子支气管镜检查、胸部CT检查及二者联合检查,比较诊断结果。结果:电子支气管镜检查、胸部CT检查、联合检查的确诊率分别为56.25%、53.13%、87.50%,联合检查确诊最高,其次为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结果显示,咯血原因主要为肿瘤(37.50%)、炎症(28.13%)、支气管扩张(15.63%)、结核(6.25%)。结论:选用胸部CT检查联合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方式诊断X线胸片正常咯血患者,可取得更理想的诊断结果。  相似文献   
3.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9,(2):170-173
目的:通过阶梯式减低CT扫描的重要参数——管电压,探讨不同管电压对儿童胸部CT辐射剂量变化的影响,并分别评价肺窗与纵隔窗的图像质量,寻求双肺、纵隔的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的最佳平衡点。方法:选取弋矶山医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因支气管肺炎行胸部CT检查的60例患儿,以20 k V为一阶梯,随机将患儿分成3组,A组为120 k V,B组100k V,C组80 k V。计算各组的有效剂量(ED),并对各组肺窗及纵隔窗图像分别评分。结果:不同分组患儿的辐射剂量E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管电压降低,患儿的辐射剂量明显减低,C组条件下患儿的辐射剂量比A组条件下平均降低约78%,比B组条件下平均降低约64%。不同管电压组患儿的肺窗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适当的降低管电压不影响肺部疾病的诊断。纵隔窗图像各组间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低的管电压影响纵隔疾病的诊断。结论:阶梯式剂量优化方案可以有效地寻找出双肺、纵隔的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的最佳平衡点,做到合理的使用低剂量。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胸部肿瘤放疗中应用头颈肩面罩固定体位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4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需放射治疗的胸部肿瘤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真空面罩固定,观察组应用头颈肩面罩固定,在治疗首次、第10次、末次拍摄验证片,与数字重建放射影像图比较,以中心“十”字点为坐标,比较治疗3次及总体在X、Y、Z轴上的摆位偏移情况。结果:首次治疗,两组在X、Y、Z轴上的偏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0次、末次时,观察组在Y、Z轴上的偏移差异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Y、Z轴上的总体平均偏移差异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胸部肿瘤放疗中应用头颈肩面罩固定体位能明显提高放疗摆位准确率,降低摆位误差,重复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健康体检意识的增强以及磁共振成像(MRI)、PET-CT、CT等现代医疗设备的应用,肺孤立小结节(SPN)的检出率不断增加。由于肺孤立小结节对肺部组织结构及肺功能的影响不大,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表现为轻微的胸痛、咳痰、咳嗽,临床常通过胸部CT、胸片等影像学检查方法来辅助诊断疾病,螺旋CT可显示病灶的形态、大小及内部结构、解剖位置、密度边缘特征以及周围病变等,可为诊断提供较多的信息和依据[1,2]。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鉴别肺孤立小结节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8.
9.
三月龄婴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儿女,3月19日龄,湖北孝感人,因发热4 h住院,外周血白细胞不高,胸X线片示右肺纹理略增粗,似有点片状阴影,咽拭子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呈阳性,2019-nCoV感染诊断成立,符合普通型。经积极治疗15 d后痊愈出院。患儿呼吸道症状出现较晚,症状较轻。患儿父母在患儿发病7d后2019-nCoV检测阳性,提示家庭内传播是2019-nCoV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患儿虽然连续3次咽拭子转阴,同期的痰及粪便仍可检出2019-nCoV核酸。患儿母亲无发热及呼吸道症状,但胸部CT发现左肺及右上肺渗出性病变,提示肺部病变可见于无症状2019-nCoV感染者。  相似文献   
10.
曾敏  胡茂能  含笑  刘亚 《安徽医药》2020,41(10):1147-1150
目的 探讨DR高仟伏成像和胸部CT成像在尘肺病诊断中的差异。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合肥市职业病防治院)住院的40例尘肺病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比较DR高仟伏成像和胸部CT成像对尘肺病患者及其合并症检出率的差异,并评价两种方法在尘肺病分期中的价值。结果 DR高仟伏成像和胸部CT成像对尘肺病检出的一致性较好(Kappa=0.648,P<0.001)。DR高仟伏成像对Ⅰ、Ⅱ、Ⅲ期尘肺病患者的检出率分别为73.1%(19/26)、87.5%(7/8)和100.0%(6/6),而CT成像的检出率分别为92.3%(24/26)、100.0%(8/8)和100.0%(6/6)。对于Ⅰ期尘肺者,CT的检出率明显高于DR高仟伏胸片成像(P=0.003)。CT成像对尘肺病患者肺大泡、胸膜增厚及纵隔淋巴结肿大等合并症的检出率均高于DR高仟伏成像(χ肺大泡2=4.501,P肺大泡=0.034,χ胸膜增厚2=6.275,P胸膜增厚=0.012,χ淋巴结肿大2=4.507,P淋巴结肿大=0.034)。结论 胸部DR高仟伏成像和CT成像对尘肺病的检出率一致,但胸部CT检查更易早期发现尘肺病患者的影像学改变及肺部合并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