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9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32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6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204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59篇
  1篇
中国医学   595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泻浊化瘀汤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7例尿毒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两组患者均常规采用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透析治疗的过程中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给予基础治疗+泻浊化瘀汤,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液透析后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PTH)、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oll样受体4(TLR4)的水平。结果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Scr、BUN、血钙、血磷、PTH、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血磷、PTH、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Scr、BUN、血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清IL-2、IL-6、TLR4和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血清IL-2、IL-6、TLR4和CRP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泻浊化瘀汤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有利于降低血磷、降低患者的炎症反应程度及TLR4的水平,对于改善血透患者的治疗质量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解毒方干预后对Sorafenib获得性耐药人肝癌QGY7702细胞(QGY7702/Sora)增殖及MRP、GST-π和Topo Ⅱ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QGY7702/Sora细胞和QGY7702细胞,利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Sorafenib对细胞的半数抑制率浓度(IC50值),计算耐药指数RI;观察益气化瘀解毒方对耐药细胞的增殖影响;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药物干预前后2种细胞中MRP、GST-π和Topo Ⅱ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亲本细胞和耐药细胞Sorafenib的IC50值分别为(7.993±0.522)μmol/L和(19.651±1.216)μmol/L,RI约为2.5。益气化瘀解毒方可抑制耐药细胞的增殖活性。2种细胞的MRP、GST-π、Topo Ⅱ表达量无明显差异(P>0.05)。Sorafenib组可促进耐药细胞MRP 、GST-π基因的过表达(P<0.05),益气化瘀解毒方组可抑制GST-π基因的过表达(P<0.01),且联合Sorafenib可显著提高Topo Ⅱ基因的表达量(P<0.01)。结论 QGY7702/Sora细胞MRP、GST-π和Topo Ⅱ的表达水平与亲本细胞无显著差异。耐药细胞对Sorafenib敏感性降低与MRP、GST-π过表达相关,而益气化瘀解毒方拮抗Sorafenib耐药与抑制GST-π过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方法 ,入选年龄 18~ 65岁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试验药 (扶正化瘀胶囊 )和对照药 (和络舒肝胶囊 ) ,均为每次 5粒 ,3次 /d口服 ;疗程 2 4周。疗程结束后进行 12周的随访。观测指标 :(1)于治疗第 0、2 4周观察肝组织病理学、HBV标志物 ,第 0、12、2 4周检测肝纤维化血清指标 (HA、LN、P Ⅲ P、Ⅳ C)、B超肝脾检查 ,第 0、6、12、18、2 4周观察肝功能 (随访期评价肝功能、血清肝纤维化指标 )。 (2 )安全性指标 :治疗前、后检测血、尿常规 ,肾功能 ,心电图。结果  (1)受试者入组情况及人口学资料 :试验组 110例 ,对照组 10 6例 ,两组病例人口学特征、生命体征、病程、药物过敏史、既往治疗史、肝功能、纤维化血清学指标、肝组织病理学 (试验组 99例 ,对照组 96例 )、HBV标志物、肾功能等各项指标比较 ,无显著差异。 (2 )肝组织病理学 :治疗前后作活检肝组织学观察 93例 ,试验组 50例和对照组 43例治疗前纤维化分期 (S)均值分别为 2 .3 3和 2 .11。试验组治疗后S均值为 1.80 ,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对照组治疗后S均值为 2 .14 ,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改善。试验组活检肝组织纤维化分期判断  相似文献   
4.
化瘀解毒汤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细胞外基质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化瘀解毒汤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细胞外基质(ECM)作用.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法诱导肾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肾间质组织4种ECM成分(FN及Ⅰ、Ⅲ、Ⅳ型胶原),并作统计学分析,且作相关肾组织学检查.结果模型组及各治疗组大鼠4种ECM成分面积比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各治疗组大鼠ECM面积比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各治疗组中中药预防组大鼠ECM面积比最低(P<0.05);中药低剂量组大鼠ECM面积比最高(P<0.05);中药高剂量组、苯那普利组大鼠ECM面积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治疗组大鼠肾组织学检查较模型组有改善.结论化瘀解毒汤可抑制肾间质ECM的增生和积聚,防止肾间质的纤维化.  相似文献   
5.
血瘀证与血管内皮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目的:研究血瘀证与血管内皮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关系,观察不同复方(活血化瘀复方、益气活血复方、理气活血复方)对血内皮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方法:以大鼠为研究对象,给予高胆固醇和高脂饲料喂养建立血瘀证动物模型,分为6组,观察组分别给予硝苯地平、活血化瘀复方、益气活血复方、理气活血复方。下腔静脉取血,测血清钙、血清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Fura-2/Am标记,荧光测定血管内皮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结果:①造模组与对照比较,血清钙明显升高(P<0.05)。②所有复方均具有钙通道阻断剂样作用,能增加细胞外钙浓度,与造模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③造模组与对照组比较,胞内游离钙浓度明显升高(P<0.05),益气活血复方能使造模运动血管内皮细胞内游离钙浓度降低,与造模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①血瘀证血管内皮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升高,血瘀证的形成可能与血管内皮细胞的屏障功能下降有关。②益气活血复方能降低胞内游离钙浓度,具有血管内皮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化瘀补肾方对卵巢切除小鼠骨折愈合的作用。方法 3月龄雌性C57BL/6小鼠48只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化瘀补肾方组各16只。模型组和化瘀补肾方组小鼠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术(OVX)建立骨质疏松症模型。术后12周,各组小鼠建立左侧胫骨中段骨折模型。术后给予化瘀补肾方组小鼠化瘀补肾方灌胃,给予假手术组与模型组小鼠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至骨折术后4周取材。检测各组小鼠血清雌二醇水平,采用Micro-CT检测小鼠第4腰椎及左侧胫骨的骨密度,检测左侧胫骨最大应力,对左侧胫骨石蜡切片进行阿尔辛蓝/橙黄G染色,观察骨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OVX后4周开始,模型组小鼠体重明显升高,并持续高于假手术组(P0.01)。骨折术后4周,模型组小鼠血清雌二醇和第四腰椎骨密度(BMD)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化瘀补肾方组小鼠血清雌二醇水平和第四腰椎BMD高于模型组(P0.01)。Micro-CT三维重建显示,模型组左侧胫骨仍有明显的骨折线,骨痂生长不明显,化瘀补肾方组骨折线模糊,骨痂形成明显。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BV/TV(P0.01)、Tb.Th(P0.05)和Tb.N(P0.01)均明显降低,Tb.Sp明显升高,化瘀补肾方组小鼠的BV/TV(P0.05)、Tb.Th(P0.05)相较于模型组则显著升高,但Tb.N、Tb.S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胫骨的最大应力在骨折术后28 d时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1),化瘀补肾方组小鼠胫骨的最大应力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阿尔辛蓝/橙黄G染色显示,假手术组和化瘀补肾方组骨痂组织处于塑形期,可见明显骨小梁结构,而模型组骨痂组织内见大量脂肪组织,骨小梁稀疏。结论化瘀补肾方能有效促进去卵巢小鼠的骨折愈合,改善愈合骨组织的生物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7.
泄浊化瘀行气利水汤治疗痛风性肾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泄浊化瘀行气利水汤治疗痛风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痛风性肾病患者 62例随机分为 2组 ,中西医组 32例予泄浊化瘀行气利水汤及一般内科治疗 ,西医组30例只予一般内科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肾功能、尿蛋白、尿 β2 -微球蛋白、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中西医组总有效率为 90 .6 % ,明显高于西医组 (63 .3 % ) ,两组比较P <0 .0 1 ;且中西医组在改善临床症状、肾功能、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降低血尿酸、尿蛋白及尿 β2 -微球蛋白方面均优于西医组。结论 在一般内科治疗基础上 ,用泄浊化瘀行气利水汤治疗痛风性肾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化瘀胶囊对冠心病血瘀证患者血液流变学及体外血栓形成的影响,以进一步探索虫类活血化瘀药治疗血瘀证的微观实质及客观量化标准。方法 将80例冠心病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化瘀胶囊组和复方丹参滴丸组各4 0例并进行相应治疗,对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及体外血栓形成的改善状况进行比较。结果 化瘀胶囊组全血黏度高切变率(ηbH)、全血黏度低切变率(ηbL)、血浆比黏度(ηP)、全血还原黏度(ηh)、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刚性指数(IR)、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以及体外血栓湿质量、湿长及干质量明显降低,与复方丹参滴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或0 .0 1)。结论 化瘀胶囊可明显改善冠心病血瘀证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对血栓的形成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9.
扶正化瘀胶囊抗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正虚血瘀是肝纤维化的基本病机,扶正化瘀胶囊是针对此基本病机制成的抗肝纤维化药物。十多年来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发现,该药可通过保护肝细胞、减轻肝损伤、抑制肝纤维化的形成等多种作用机制,来发挥其在抗肝纤维化、逆转肝纤维化、改善肝功能等方面的临床疗效。扶正化瘀胶囊是一个作用机制明确,值得临床大力推广的安全有效的抗肝纤维化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药物治疗外伤性前房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外伤性前房出血患者回顾分析并分两组进行对照治疗,对照组用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用西医治疗并活血化瘀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8% ,对照组为87.0%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活血化瘀药物有迅速止血,改善血循环,促进毛细血管代谢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迅速恢复视力很有功效。结论:活血化瘀药物可能成为治疗3、4级前房出血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