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下侧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胸腰段或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伴椎体后缘骨软骨病(vertebral osteochondrosis,VO)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采用胸腔镜辅助下侧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胸腰段或高位LDH伴VO 1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男6例,女4例;年龄37~65岁,平均49.2岁。手术节段均为单节段,累及T12L1节段5例、L1,2节段2例、L2,3节段3例。4例患者为单纯胸腰段或高位LDH伴VO;6例患者合并黄韧带增生、骨化致椎管狭窄或后凸畸形,联合后路减压内固定术或矫形手术。主要观察指标为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椎间隙前、后缘高度,根据改良MacNab标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在胸腔镜辅助下能清晰显露并彻底去除突出的椎间盘和骨化物,脊髓、神经根和硬膜囊得到充分减压。手术时间(115.4±23.8)min(范围70~180 min);术中失血量(122.6±21.3)ml(范围40~310 ml)。术后随访时间为12~36个月,平均21.6个月。末次随访时10例患者VAS评分由术前(7.2±1.9)分降至(1.8±1.1)分,ODI由术前64.3%±13.9%降至16.3%±5.1%,椎间隙前缘高度由术前(7.8±1.5)mm改善至(11.9±2.3)mm,椎间隙后缘高度由术前(4.5±1.1)mm改善至(7.4±1.6)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改良MacNab疗效评定为优9例、良1例。结论胸腔镜辅助下侧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胸腰段或高位LDH伴VO,可提供清晰的手术视野,能够充分显露、彻底去除突出的椎间盘及骨化物,术后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Ivor-Lewis食管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3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胸外科行胸腹腔镜联合Ivor-Lewis食管癌根治术146例(腔镜组)以及开放右胸上腹两切口食管癌根治术168例(开放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开放组相比,腔镜组的出血量少[(181.8±60.7)mL vs (205.7 ± 105.9)mL, t=-2.396],术后住院时间短[(11.5±5.5) d vs (13.0±7.4)d, t=-2.023],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较低[8.2%(12/146) vs 22.0%(37/168),χ2=11.3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循环和消化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二次手术率、近期总复发率及总生存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胸腹腔镜联合Ivor-Lewis食管癌根治术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且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低和住院时间短等优势;但其远期疗效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利用临床及内科胸腔镜下特征对胸腔积液患者构建诺谟图(nomogram),探讨其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价值。 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收集2015—2018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99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67例)、北京积水潭医院(16例)及北京医院(24例)收治的206例胸腔积液患者。其中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的患者129例,作为结核性胸膜炎组;确诊为其他原因胸腔积液的患者77例,作为其他原因胸腔积液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胸腔积液实验室检查结果、胸腔镜下形态学特征和病理形态学特征信息,按照4∶1的比例通过SAS随机分组过程,将206例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训练集(162例)和验证集(44例)。利用套索(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筛选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因素,构建辅助诊断诺谟图,分别验证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及收益,综合评价诺谟图的辅助诊断能力。 结果 训练集162例胸腔积液患者中,共104例(64.2%)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经LASSO回归,共7个高诊断价值因素被筛选出,分别为病理形态学上的干酪样肉芽肿、坏死表现、不典型肉芽肿,胸腔镜观察下的粟粒样结节状病灶、胸膜粘连带、孤立结节状病灶,以及胸腔积液检查指标中的腺苷脱氨酶水平。训练集中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7,敏感度为92.31%,特异度为93.42%,在验证集中模型AUC为0.89,敏感度为80.44%,特异度为100.00%。 结论 诺谟图能够在胸腔积液患者中有效诊断结核性胸膜炎,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单肺通气时应用不同水平的呼气末正压(PEEP)对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患者术中血气分析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78例行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26例:Ⅰ组双肺通气后仅给予单肺间歇正压通气(IPPV),Ⅱ组双肺通气后给予单肺IPPV加PEEP5 cmH2O(1 cmH2O=0.098 kPa),Ⅲ组双肺通气后给予单肺IPPV加PEEP 10 cmH2O.记录并比较三组平卧位双肺通气、侧卧位双肺通气、单肺通气10和30 min的血气分析和血流动力学.结果 三组患者脉搏血氧饱和度均维持在0.99~ 1.00.三组各时间点pH值、剩余碱、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HCO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组单肺通气10,30 min动脉血氧分压(PaO2)明显高于Ⅰ组[(336.2±113.2),(348.5±109.7) mmHg(1mmHg=0.133 kPa)比(285.0±103.5) mmHg,(357.6±104.0),(358.9±103.2) mmHg比(276.0±107.2)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在正常范围内,Ⅱ组和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各时间点心率、平均动脉压、左心室射血时间、体循环血管阻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和Ⅲ组单肺通气10,30 min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明显低于本组平卧位双肺通气、侧卧位双肺通气及Ⅰ组同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在正常范围内,Ⅱ组和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肺通气后给予单肺IPPV加PEEP 5 cmH2O在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中能维持满意的PaO2和PaCO2,血流动力学变化不明显;但PEEP 5 cmH2O较仅IPPV能进一步提高PaO2,而PEEP 10 cmH2O却没有进一步提高PaO2.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VATS)联合胃镜在食管平滑肌瘤治疗中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电视胸腔镜(VATS)联合胃镜行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36例,位于食管下段24例,食管中段10例,食管上段2例.肿瘤大小1.0 cm×1.2 cm~ 4.0 cm×4.5 cm.结果 本组36例患者均在全胸腔镜下完成手术.1例术中发生食管黏膜破裂,全组患者术中手术时间(62.7±16.2)min,出血量(60.5±24.6)ml.术后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2.1±1.3)d,开始进食时间为术后(2.4±1.8)d,术后住院时间(5.4±1.8)d.术后36例患者病理均为平滑肌瘤.除l例术中发生食管黏膜破裂外,余患者均无手术并发症和死亡发生.结论 胸腔镜联合胃镜治疗食管平滑肌瘤的方法安全、有效,可作为食管平滑肌瘤外科治疗的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在小儿外科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全胸腔镜心脏手术方法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年龄3~7岁,平均年龄(5.4±2.1)岁,房间隔缺损16例,室间隔缺损6例,采用全胸腔镜下经股动脉、股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完全在胸腔镜下行房间隔和VSD修补。结果22例患儿体外循环时间58~142min,平均(87.9±21.3)min,主动脉阻闭时间17~52min,平均(20.2±18.3)min;开放升主动脉后心脏均自动复跳。术后均无重要并发症,5~7d痊愈出院。结论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方法在小儿心脏病的治疗安全可靠,切口美观。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肺支气管血管CT三维重建(3D-CTBA)在单孔胸腔镜(VATS)解剖性肺段或肺亚段切除术前定位中的可靠性与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2020年1月—2022年2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胸外科行3D-CTBA辅助单孔VATS解剖性肺段或肺亚段切除术的肺结节患者207例。其中男78例、女129例,年龄27~93(57.4±11.7)岁,肺结节最大径0.2~4.3(1.1±0.6)cm。依据术前3D-CTBA影像解剖的定位和设计进行手术。观察指标:(1)围术期及术后随访情况;(2)评价3D-CTBA无创定位肺结节的可靠性。结果 (1)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均R0切除,无中转开胸。手术时间(131.4±59.7)min,术中出血量(92.6±76.6)mL。引流管留置时间(4.5±2.4)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8%(12/207),其中持续肺漏气(>7 d)6例、切口脂肪液化2例、乳糜胸2例、迟发性胸腔积液2例。术后30 d无二次手术。患者均获随访2~34(16.1±7.3)个月,无肿瘤复发或死亡。(2)术中解剖观察与术前3D-CTBA对比,切除的肺结节所在肺段或肺亚段的血管、支气管及其分支均与影像所示的解剖结构匹配。所有靶区肺结节完整切除且有明确的病理诊断,与影像定位相符。结论 3D-CTBA用于单孔VATS解剖性肺段或亚段切除术的手术前定位精准可靠,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内科胸腔镜微创冷冻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1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通过内科胸腔镜微创检查并对胸腔内纤维粘连的包裹病变采用冷冻探针清除并进行胸腔药物灌洗治疗。结果患者胸腔内均见大量包裹粘连形成,采用冷冻探针与纤维组织粘连后的冻切法可清除胸腔内病变,经治疗后患者症状改善,胸腔积液吸收明显。显效15例(18.52%),有效65例(80.25%),无效1例(1.23%),总有效率98.77%。结论内科胸腔镜能及时发现胸腔内纤维粘连包裹,在胸腔镜直视下能对病变进行清除,冷冻疗法是内镜下治疗胸腔病变的又一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胸腔镜辅助下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合并椎间盘损伤的下胸椎椎体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5年 12月至 2008年 5月, 应用胸腔镜辅助下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合并椎间盘损伤的下胸椎椎体爆裂骨折患者共 11例。男 10例, 女 1例;年龄 17~56岁, 平均 34岁;T12 5例, T11 4例, T10及 T8各 1例。骨折按 AO分型: A2.2型 4例, A3型 7例。脊髓神经功能按 Frankel分级: A级 5例, C级 2例, D级 2例, E级 2例。术后第 1年随访 3次, 分别是 3、6和 12个月, 其后每 12个月随访一次。随访项目包括症状、体征、X线或 CT检查以及 Frankel评分。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 手术时间 3.5~8h, 平均(5.2±1.6) h, 术中出血量 600~3800 ml, 平均(1195±576) ml。术后 1例患者出现肋间神经痛, 经对症处理后消失。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 随访时间 36~65个月, 平均(49.5±5.9)个月。 24个月随访时摄 CT片均证实植骨已获得骨性融合。随访期内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 Frankel分级: A级 5例, D级 2例, E级 4例。结论胸腔镜辅助下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是治疗合并椎间盘损伤的下胸椎椎体爆裂骨折的有效方法, 但该方法技术要求高, 具有较长的学习曲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与小切口开胸手术在肺癌微创外科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行手术治疗的9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完全胸腔镜组(n=47)及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直视下手术组(n=43).比较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放置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率、术后疼痛评分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全胸腔镜组术后放置引流管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明显少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组(P<0.05).术后疼痛评分及镇痛药物使用量亦明显低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组(P<0.05).结论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相比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可获得同样根治切除效果、安全可行,且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