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1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8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总结尼龙绳结扎装置在内镜下荷包缝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事件并分析其原因,从而改进和探索尼龙绳结扎装置使用过程中的技巧及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20年12月该院消化内镜中心99例行上消化道内镜下荷包缝合患者的手术过程,总结尼龙绳结扎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事件及其原因。结果 共总结出问题事件21次,包括外鞘管前端褶皱10次、结扎环脱钩5次、结扎环无法释放2次、结扎环断开2次、结扎环塞向前移动2次。结果显示,内镜类型和缝合镜式是问题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且单腔镜操作、倒镜缝合比双腔镜、正镜缝合更容易发生问题事件,病变的位置不是问题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通过分析人为因素、创面位置因素、装置质量因素等问题事件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问题事件,提高手术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尼龙绳治疗Dieulafoy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2014年我院消化内镜中心经胃镜确诊的上消化道Dieulafoy病并出血的16例患者,均采用金属钛夹联合尼龙绳的方式进行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早期止血成功率为100%,随访6个月,无1例患者发生再出血.结论 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尼龙绳治疗Dieulafoy病手术时间短,疗效显著,无再出血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静脉输液中,我科采用计算机打印输液卡片,以回形针固定于一长17 cm、宽8 cm的蓝色塑料板上,通过蓝色塑料板上缘的环形尼龙绳(周长18 cm)挂于输液专用天轨的挂钩上,但100 ml、250 ml输液瓶完全被塑料板遮挡,500 ml输液瓶亦被遮挡4/5,  相似文献   
4.
2006年7月至2008年7月我院对部分经超声内镜检查明确位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的胃肠道隆起性病变患者行内镜下尼龙绳套扎联合高频电凝切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内镜下套扎治疗胃肠道隆起性病变(附67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内镜下尼龙绳套扎治疗宽基底或粗蒂胃肠道隆起性病变的疗效。方法 采用内镜下尼龙绳套扎法,对67例宽基底或粗蒂胃肠道隆起性病变进行套扎治疗。结果 67例71枚胃肠道宽基底或粗蒂隆起性病变均一次性套扎成功,15例同时加高频电切除;术后60例复查示49例隆起病变完全脱落消失(含已电凝切除者),9例部分脱落,2例未脱落;7例失访。1例同时加高频电切后并创面小动脉出血。治愈、有效、无效率分别为81.7%(60/49)、15.0%(9/60)、3.3%(2/60)。结论 尼龙绳套扎法对宽基底或粗蒂胃肠道隆起性病变的治疗效果满意,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操作简便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内镜下尼龙绳套扎治疗消化道隆起性病变--附49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内镜下尼龙绳套扎治疗宽基底或粗蒂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内镜下尼龙绳套扎法对49例宽基底或粗蒂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进行套扎,观察其疗效.结果:49例53枚消化道宽基底或粗蒂隆起性病变均一次性套扎成功,其中12例同时加行高频电凝切除;术后45例复查37例隆起性病变完全脱落消失(含已电凝切除者),7例部分脱落,1例未脱落;4例失访.1例同时加行高频电凝切除后并创面小动脉出血.治愈37例(82%)、有效7例(16%)、无效1例(2%).结论:尼龙绳套扎法对宽基底或粗蒂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治疗效果满意,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操作简便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ESD在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tumor,SMT)又称上皮下肿瘤,指消化道黏膜层以下的病变。随着超声内镜的广泛应用,消化道SMT的诊断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以往临床治疗消化道SMT广泛采用内镜下高频圈套电切、尼龙绳套扎及结扎器结扎。但高频电切时圈套器容易滑脱,难以一次性完整切除病灶,且肿瘤残留和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镜下尼龙绳套扎联合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消化道大息肉的使用方法 ,并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0枚消化道大息肉(〉10mm)先行尼龙绳套扎,再行高频电凝切除;2周后内镜复查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40例中38例一次性套扎并切除成功,成功率为95%;2例无法套扎而改其他方法治疗。术中发生渗血2例,均微波和钛夹止血成功,无大出血及穿孔病例。2周后复查发现31例创面完全愈合,5例创面处形成浅溃疡,2例创面仍有残留组织。结论内镜下尼龙绳套扎联合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消化道大息肉是一种有效、安全的好方法 。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镜下尼龙圈套扎法联合高频电切治疗结直肠巨大息肉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85例结直肠巨大息肉(直径≥2cm)患者采用结肠镜下尼龙圈结扎装置将尼龙圈套扎于大息肉根部,再行高频电凝切除治疗。结果本组85例共105枚亚蒂或粗蒂大肠息肉均一次性成功套扎并同时行高频电切除术,一次性切除息肉81枚(77.14%),分次切除24枚(22.86%),其中即刻出血2例(2.35%),立即给予内镜下电凝和(或)钛夹,即时止血,术后3例有蒂息肉渗血,原尼龙圈下方再次套扎1枚尼龙圈后出血停止。所有患者均未见迟发性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术后1、3、6个月、1年复查胃肠镜,未见复发。结论内镜下尼龙圈联合高频电切治疗结直肠巨大息肉的方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内镜下尼龙绳套扎治疗大肠息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内镜下尼龙绳套扎法治疗宽基底或粗蒂的大肠息肉的价值。方法 将尼龙绳圈通过肠镜操纵把手套扎于息肉根部。结果 本组32例共40枚大肠宽基底或粗蒂息肉均一次性套扎成功,11枚同时加高频电切除。术后2周复查示30枚息肉完全脱落消失(含已用切除者),6枚部分脱落,治愈率、有效率、无效率分别为78.9%、15.8%、5.3%。所有病例未见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尼龙绳套扎法对宽基底或粗蒂的大肠息肉治疗效果满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