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199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VEGF单克隆抗体偶联5-FU纳米微粒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为了提高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 5-FU)的抗癌活性,采用抗VEGF单克隆抗体与 5-FU 聚乳酸纳米微粒交联结合制备具有靶向功能的免疫纳米微粒。 方法: 采用抗VEGF单克隆抗体与已制备的 5-FU 聚乳酸纳米微粒(5-FU-NPs)以化学键偶联连接的方法制备具有靶向功能的5-FU免疫纳米微粒(5-FU-Ab-NPs),考察其形貌、粒径分布、体外释放和免疫活性等性能。结果: 5-FU-Ab-NPs仍呈规则球形,粒径约为(202±23)nm,体外释放实验表明该5-FU-Ab-NPs与5-FU-NPs具有相似缓释特性,免疫学检测和电镜检视显示偶联后的抗VEGF单克隆抗体免疫活性保持原活性的80%以上。结论: 5-FU-Ab-NPs保持原5-FU-NPs缓释药物的特点,具有双重活性功能,即免疫导向和缓释药物,有利于提高肿瘤局部药物浓度。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大量涌入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化.尤其是“室内空气的污染”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最重要的因素。综合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主要污染物分为3类;①可吸入颗粒;②微生物;③有害挥发气体。2年前我们研制出纳米光催化空气消毒器,已在各大医院推广应用,收到良好的效果.但仍有一定的缺陷。目前我们利用纳米级二氧化钛的强氧化作用.制作出具有光催化降解和吸附一体化功能的微型空气净化器.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清除空气的污染,是办公室、病房、车内等小环境最有效、携带方便的空气净化器。该产品特点:①材料技术创新:采用新载体装载和单分子层稀土元素装饰纳米级二氧化钛;②结构技术创新:采用紫外LED作为紫外光源,将光波长由360纳米提升到400纳米,使机器体积缩小,寿命延长;③机器外观创新:微型带来创作的人性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骨诱导缓释纳米磁性复合螺钉促进肌腱-骨止点重建手术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3-12~2014-12间我院收治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共106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大腿肌肉萎缩程度,应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并进行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经针对性护理后,研究组较对照组大腿肌肉萎缩程度减轻,膝关节功能评分高,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明显减少,康复时间明显缩短,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康复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性护理能促进骨诱导缓释纳米磁性复合螺钉促进肌腱-骨止点重建术患者更快地康复,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5.
背景:有研究表明局部应用唑来膦酸和局部应用纳米银都可促进骨形成,但两者效果的差异尚未见研究报道。目的:观察局部应用唑来膦酸和局部应用纳米银对兔拔牙窝即刻种植钛螺纹钉骨结合的影响差异。方法: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唑来膦酸和纳米银组,每组12只,在拔除兔上下颌4个切牙后,分别在2组的拔牙窝内填唑来膦酸-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物和纳米银-纳米羟基磷灰石混合物,并均同期植入钛螺纹钉。术后4,8,12周取兔上、下颌骨离体标本,通过一般形态观察、扭矩测试、骨密度检测及组织形态学观察。实验于2015年12月经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Z2015-021-1)。结果与结论:①扭矩力学实验测试结果显示,两组钛钉扭矩峰值的平均值随着时间延长而增加(扭矩峰值平均值数值),均在12周时达到最大(扭矩峰值平均值数值),术后4,8,12周,唑来膦酸组钛螺纹钉扭矩峰值平均值均略高于同期纳米银组,唑来膦酸组钛螺纹钉稳定性略优于纳米银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一般形态和组织学观察发现,术后4,8,12周唑来膦酸组种植体周围骨硬度和结构均明显优于同期纳米银组;③骨密度分析结果显示,术后4,8,12周,唑来膦酸组钛螺纹钉周围骨组织灰度值略高于同期纳米银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结果证实,从植入材料对影响种植体周围骨替代材料成骨的效果来看,用唑来膦酸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物进行即刻种植骨结合的效果略优于纳米银与纳米羟基磷灰石混合植骨。  相似文献   
6.
Nanoknife是一种新型的手术外科器械,国内称为“纳米刀”,然而,这种医疗器械的主要工作原理是电脉冲施加在细胞膜上产生不可逆电穿孔导致细胞凋亡,脉冲时间是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世界卫生组织对医疗器械命名是能正确体现医疗器械特征的命名原则。对这种依靠电脉冲能量释放为特征的医疗器械中文命名进行探讨,建议用“纳秒刀”命名更能反映其技术特征。  相似文献   
7.
顺铂长循环纳米脂质体的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顺铂长循环纳米脂质体(LDDP)的体外及体内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逆相蒸发法制备LDDP,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脂质原料、普通顺铂(CDDP)和LDDP对肺癌A549细胞株的毒性。以近交系C57BL/6N小鼠为受试动物,接种Lewis肺癌细胞株2 wk后,尾静脉分别注射CDDP和LDDP,剂量均为6 mg·kg~(-1);每周3次测量肿瘤体积,直到小鼠死亡或者满60 d,观察肿瘤生长为治疗前体积5倍的时间(t_(5v))和肿瘤生长延迟(TGD)时间以及生存时间。结果脂质原料体外无细胞毒性;LDDP对A549细胞株毒性大于CDDP(P<0.01),其IC_(50)为1.72 mg·L~(-1),约为CDDP(3.25 mg·L~(-1))的1/2;LDDP能显著抑制Lewis肺癌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其TGD时间明显长于CDDP组[(12.79±3.8)d vs (3.84±1.97)d,P<0.01];同时,LDDP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1.5 d,显著长于CDDP组(25 d),P<0.01。结论本研究所采用的脂质无细胞毒性,用其制备的LDDP对肿瘤细胞的毒性高于CDDP,并可延缓Lewis肺癌荷瘤鼠的肿瘤生长,延长小鼠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合成聚乙二醇单甲醚接枝壳聚糖(monomethoxy poly(ethylene glycol)-grafted-chitosan,mPEG-g- CS),并制备自组装纳米球。方法:利用甲醛连接法将聚乙二醇单甲醚(monomethoxy poly(ethylene glycol),mPEG)接枝干壳聚糖(ehitosan,CS)分子,得到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改性的壳聚糖衍生物,并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核磁共振仪(prot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NMR)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采用超声透析法制备自组装纳米球,并通过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动态激光粒度分析仪(dynamic laser light scattering,DLLS)表征了纳米球的形态和粒径;以芘为荧光探针,通过荧光检测分析测定了mPEG-g-CS的临界胶束浓度(critical micellar concentration,CMC)。结果:通过FT-IR,~1H- NMR确证了接枝产物的存在;mPEG-g-CS在水溶液中能够自组装形成球状纳米胶束,平均粒径为250 nm。结论:通过甲醛连接法制备mPEG-g-CS,具有制备方法简捷、反应周期短、易操作的优点。利用该产物制备的纳米球有望成为长循环纳米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纳米硒对大鼠急性胃粘膜损伤是否有保护作用。方法将50只健康Wister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纳米硒低、中、高剂量组,含纳米硒剂量分别为4.17、8.33和16.67μg/kg,用无水乙醇诱导大鼠急性胃粘膜损伤(AGML),然后进行胃粘膜组织病理学检查,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胃粘膜损伤指数(UI)、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纳米硒各剂量组的损伤指数显著降低(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血清中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1),MDA含量下降(P<0.05,P<0.01),粘膜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结论纳米硒对无水乙醇诱导的急性胃黏膜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载端粒酶反义核酸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的表征及生物学效应。分析其粒径范围、载药量及生物相容性。方法 以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纳米粒的粒径分布及平均粒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反义核酸装载量,双室扩散法研究纳米粒的体外释药特性,核酸酶解法检测纳米粒对反义核酸的保护作用,MTT法研究纳米粒的细胞毒性。结果 纳米粒的平均粒度为201nm;包封率为67.3%,栽药量为3.66%。纳米粒体外释放开始阶段存在突释期,5d后释放量开始稳定,15d后仍有核酸释放。纳米粒中的核酸在37℃,经核酸酶消化1h后。仍然保持结构的完整、未被降解,而裸核酸在同样条件下30min即被完全降解。纳米粒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与空白对照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制备的端粒酶反义核酸-PLGA纳米粒稳定性、生物相容性好,以PLGA纳米粒作为载体可保护反义核酸免受核酸酶的降解。但PLGA纳米粒的反义端粒酶核酸载药量偏低,需进一步改进制备方法,提高载药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