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7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抗CD47单克隆抗体在体外对巨噬细胞吞噬卵巢癌细胞作用的影响。  方法   收集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1年6月至2011年12月手术切除的卵巢组织样本45例(包含卵巢癌组织样本39例, 正常卵巢组织样本6例), 获得的组织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CD47的表达水平, 通过细胞功能学实验观察抗CD47单克隆抗体在体外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卵巢癌细胞的靶向治疗作用。  结果   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 卵巢癌细胞系SKOV-3细胞和卵巢癌组织细胞中CD47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卵巢上皮细胞,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且与疾病的分化程度相关(P < 0.05)。细胞功能学实验结果显示, 抗CD47单克隆抗体在体外可促进巨噬细胞对卵巢癌细胞的吞噬作用, 各实验组(1μg/mL、5μg/mL、10μg/mL、20μg/mL)分别较空白对照组吞噬指数显著增加, 并且随抗体浓度的增加吞噬指数呈浓度依赖性,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统计学分析显示, 10μg/mL浓度组吞噬指数达到峰值, 同20μg/mL浓度组吞噬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 > 0.05)。  结论   CD47高表达于卵巢癌组织细胞, 且与组织分化程度相关。抗CD47单克隆抗体在体外可促进巨噬细胞对卵巢癌肿瘤细胞的吞噬作用, 为卵巢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田菁  肖会廷  冯慧  鞠宝辉  郝权 《中国肿瘤临床》2012,39(21):1619-1622
  目的  研究转移相关基因1(metastasis-associated-gene1, MTA1)表达与卵巢癌发生发展转移的关系, 研究MTA1对卵巢癌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 并探讨抑制卵巢癌侵袭转移的潜在靶点。  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10例卵巢癌组织中MTA1的蛋白表达水平, 分析MTA1蛋白表达与卵巢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与腹腔转移的关系。并通过脂质体介导方法, 将特异性siRNA表达载体psilenter2.0-MTA1-siRNA转染入人卵巢癌细胞系HO-8910PM, 采用RT-PCR以及Western blot检测特异性siRNA对MTA1mRNA及蛋白表达的抑制效果。应用划痕损伤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检测MTA1对卵巢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  结果  MTA1随卵巢癌组织学分化程度的升高而降低, 呈负相关, MTA1的表达随着FIGO分期期别的增加而增加, 呈正相关, MTA1的表达随卵巢癌腹腔转移而增加, 呈正相关。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 siRNA成功抑制卵巢癌细胞系HO-8910PM中MTA1的表达。划痕损伤实验显示转染后划痕损伤愈合明显减慢, 迁移率明显降低, Transwell体外侵袭实验结果显示, 转染后穿膜细胞百分率显著降低(P < 0.05)。  结论  MTA1表达水平的增高与卵巢癌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远处转移密切相关, 体外研究显示抑制MTA1在卵巢癌细胞中的表达, 使细胞生长、侵袭及转移能力均受到抑制, 提示MTA1在卵巢癌的远处侵袭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可能成为卵巢癌基因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研究转移相关基因1(metastasis-assoeiatid-genel, MTA1)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49例子宫内膜组织中MTA1的蛋白表达水平, 其中正常子宫内膜组织100例, 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49例, 子宫内膜癌组织300例, χ2检验分析比较3组MTA1表达水平差异, 分析MTA1蛋白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深度的关系。  结果  MTA1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 在癌组织中呈现显著的过表达, 且与子宫内膜癌不同的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 与不同的肌层浸润深度及临床分期呈正相关, 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MTA1表达水平的增高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肌层浸润深度密切相关, 可能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进一步研究确定其能否成为预测子宫内膜癌发生及浸润转移的有效生物学标志, 为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siRNA(小干扰RNA)抑制MTA1(metastasis associated gene 1)在子宫内膜癌细胞系HEC-1-A中的表达, 研究MTA1对子宫内膜癌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 并探索抑制子宫内膜癌侵袭转移的潜在靶点。  方法  通过脂质体介导方法, 将特异性siRNA表达载体psilencer2.0-MTA1-siRNA转染入人子宫内膜癌细胞系HEC-1-A, 以转染无关序列组psilencer2.0-neg及non-transfected组做对照, 采用RT-PCR以及Western blot检测特异性siRNA对MTA1mRNA及蛋白表达的抑制效果。应用划痕损伤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检测MTA1对子宫内膜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 以及体外实验验证应用RNA干扰技术以MTA1为靶点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侵袭及转移的可行性。  结果  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 siRNA成功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系HEC-1-A中MTA1的表达。划痕损伤实验显示转染后划痕损伤愈合明显减慢, 迁移率明显降低, Transwell体外侵袭实验结果显示, 转染后穿膜细胞百分率显著降低(P < 0.05)。  结论  体外实验显示, 应用脂质体介导的RNA干扰技术, 可有效抑制MTA1在子宫内膜癌细胞中的表达, 使之生长、侵袭及转移能力均受到抑制, 提示MTA1在子宫内膜癌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可能成为子宫内膜癌基因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肿瘤的发生与发展是基因组不稳定性逐渐积累的结果, 表现为染色体数值异常、结构重排(基因缺失、扩增和染色体异位)、点突变和表观遗传学改变等。本研究使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Duo-Colour 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yzation, D-FISH)对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腹水肿瘤细胞c-myc和Rb1基因的拷贝数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  方法  收集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卵巢癌患者的腹水标本61例, 使用染色体核型分析选取二倍体的病例58例。同时检测细胞核中c-myc和Rb1基因的拷贝数变化。  结果  在58例二倍体上皮性卵巢癌中, 41例出现c-myc基因扩增(70.69%), 24例出现Rb1基因缺失(41.38%)。20例同时出现c-myc基因扩增和Rb1基因缺失(34.48%)。与卵巢良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Rb1基因缺失与FIGO分期和病理分级(P < 0.01)均相关。  结论  上皮性卵巢癌中同时存在着癌基因c-myc的扩增和抑癌基因Rb1的缺失, 多基因发生拷贝数变化可能在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卵巢癌腹水微环境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浸润情况及其表型特征和TAM的Tol样受体表达情况。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卵巢癌及妇科良性病变腹水中CD68+TAM及其亚型的比例情况。应用Real-timePCR检测不同亚型TAM的Tol样受体的表达情况。  结果  23例卵巢癌腹水细胞CD68+TAM平均值为73.6个/HP, 20例良性病变平均计数为50.2个/HP。两组间CD68+TAM浸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CD68+TAM在卵巢癌及对照组腹水中所占比例无差异, 分别为31.7%和18.8%(P > 0.05)。卵巢癌腹水中M2型TAM占全部巨噬细胞54.3%, 明显高于对照组10.0%(P < 0.05);对照组M1型TAM占优势, 为53.3%, 明显高于卵巢癌组的30.5%(P < 0.01)。不同亚型巨噬细胞Toll样受体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卵巢癌腹腔微环境中同时存在M1和M2型TAM, 但M2型TAM在卵巢癌中占优势, 而M1型TAM在良性病变中占优势。Toll样受体不能区分M1-TAM与M2-TAM。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培美曲塞联合奥沙利铂作为二线化疗方案对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的疗效及临床安全性。方法 将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49例复发性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3例患者第1天iv培美曲塞500 mg/m2,iv奥沙利铂135 mg/m2,3周为一疗程;对照组26例患者第1、8天iv吉西他滨1 000 mg/m2,第2天iv奥沙利铂135 mg/m2,3周为一疗程。所有患者均接受4个以上疗程,每2个疗程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明显减轻(P<0.05),患者可以耐受。结论 培美曲塞联合奥沙利铂作为二线化疗方案治疗复发性卵巢癌不良反应较轻,患者能够耐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鞠宝辉  田菁  黄宇婷  陈春燕  冯慧  郝权 《山东医药》2013,53(24):1-5,103
目的分析卵巢癌干细胞共有的差异基因表达特征。方法将NCBI GEO数据库中获取的细胞系及患者来源的卵巢癌干细胞与各非干性癌细胞的全基因组表达谱进行整合比对分析,运用GeneSifter软件解析出卵巢癌干细胞共有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其共同涉及的生物学特性及信号通路进行富集分析。结果卵巢癌IGROV1细胞系和进展期患者腹水来源的干性侧群细胞相比各非干性侧群细胞,以及OVCAR3细胞系来源的多细胞球相比其他非干性卵巢癌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数分别为1 347、509、6 495个;其中,NAB1、JAK1、PIK3R1、TMOD1和S100A6等为共同上调的关键基因,而PROS1、GREB1、KLF9、CRABP2、GADD45B、Notch1、LATS2和SLFN11等为共同下调基因(差异>1.5倍;P均<0.05)。这些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于表观遗传修饰、细胞周期调控、跨膜信号转导及化学排斥蛋白通道活性等分子功能,共同参与了细胞干性维持、细胞增殖调控、细胞分化程度降低及迁徙能力增高、细胞耐受及抗性增强等生物学进程,以及与卵巢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ECM、ErbB和Hedgehog等信号通路。结论各卵巢癌干细胞中存在共有的干性差异表达基因、共同富集的生物学特性及特异信号调控网络。  相似文献   
10.
培美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培美曲塞联合奥沙利铂作为二线化疗方案对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的疗效及临床安全性.方法 将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49例复发性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3例患者第1天iv培美曲塞500 mg/m2,iv奥沙利铂135 mg/m2,3周为一疗程;对照组26例患者第1、8天iv吉西他滨1000 mg/m2,第2天iv奥沙利铂135 mg/m2,3周为一疗程.所有患者均接受4个以上疗程,每2个疗程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明显减轻(P<0.05),患者可以耐受.结论 培美曲塞联合奥沙利铂作为二线化疗方案治疗复发性卵巢癌不良反应较轻,患者能够耐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