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抗CD47单克隆抗体在体外对巨噬细胞吞噬卵巢癌细胞作用的影响。  方法   收集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1年6月至2011年12月手术切除的卵巢组织样本45例(包含卵巢癌组织样本39例, 正常卵巢组织样本6例), 获得的组织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CD47的表达水平, 通过细胞功能学实验观察抗CD47单克隆抗体在体外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卵巢癌细胞的靶向治疗作用。  结果   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 卵巢癌细胞系SKOV-3细胞和卵巢癌组织细胞中CD47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卵巢上皮细胞,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且与疾病的分化程度相关(P < 0.05)。细胞功能学实验结果显示, 抗CD47单克隆抗体在体外可促进巨噬细胞对卵巢癌细胞的吞噬作用, 各实验组(1μg/mL、5μg/mL、10μg/mL、20μg/mL)分别较空白对照组吞噬指数显著增加, 并且随抗体浓度的增加吞噬指数呈浓度依赖性,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统计学分析显示, 10μg/mL浓度组吞噬指数达到峰值, 同20μg/mL浓度组吞噬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 > 0.05)。  结论   CD47高表达于卵巢癌组织细胞, 且与组织分化程度相关。抗CD47单克隆抗体在体外可促进巨噬细胞对卵巢癌肿瘤细胞的吞噬作用, 为卵巢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方式在婴儿发育影响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部分新生儿随机分配至早期综合发展组和常规体检组,每组各80名.于出生后开始做保健指导,至6月龄时测量婴儿体格和智能发育状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早期综合组婴儿智力发育商(112.71±12.64分)高于常规组(103.93±11.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身长、头围、体重等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方式对婴幼儿发育的促进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肿瘤的发生与发展是基因组不稳定性逐渐积累的结果, 表现为染色体数值异常、结构重排(基因缺失、扩增和染色体异位)、点突变和表观遗传学改变等。本研究使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Duo-Colour 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yzation, D-FISH)对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腹水肿瘤细胞c-myc和Rb1基因的拷贝数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  方法  收集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卵巢癌患者的腹水标本61例, 使用染色体核型分析选取二倍体的病例58例。同时检测细胞核中c-myc和Rb1基因的拷贝数变化。  结果  在58例二倍体上皮性卵巢癌中, 41例出现c-myc基因扩增(70.69%), 24例出现Rb1基因缺失(41.38%)。20例同时出现c-myc基因扩增和Rb1基因缺失(34.48%)。与卵巢良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Rb1基因缺失与FIGO分期和病理分级(P < 0.01)均相关。  结论  上皮性卵巢癌中同时存在着癌基因c-myc的扩增和抑癌基因Rb1的缺失, 多基因发生拷贝数变化可能在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至今病因不明确,其发病机制有子宫内膜种植学说、体腔上皮化生学说、免疫学说等多种学说。随着干细胞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多项研究均证明子宫内膜内存在着干,祖细胞,可能来源于胚胎残留干细胞或骨髓来源干细胞,这些干,祖细胞介导了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再生。进一步提出EMs干细胞起源学说,认为子宫内膜干,祖细胞异常分化增殖可能导致EMs发生,即EMs是一种干细胞相关疾病。各种来源的干细胞是“种子”,而逆流经血及局部微环境提供“土壤”,只要局部组织中同时存在“种子”和“土壤”,EMs就会发生。为EMs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诊疗研究提供新思维。  相似文献   
5.
在课题组前期研究成果及文献总结基础上,以姜炭饮片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化学物质组辨识、效应机制、药效学及药动学研究,以期确定姜炭炮制前后差异质量标志物(Q-marker)。课题组前期物质基础研究明确了姜炭炮制前后差异成分;药效学研究确定了姜炭温经止血作用;效应机制研究明确了姜炭温经止血作用的潜在靶点与通路及其内源性生物标志物;药动学研究明确了姜炭炮制前后入血成分在体内的动力学过程;并采用HPLC-DAD-ESIMS建立质量标志物的含量测定方法。综合研究结果,文章最终确定以姜酮、6-姜烯酚、二乙酰基-6-姜酚作为姜炭饮片质量标志物,以6-姜酚、8-姜酚、10-姜酚作为干姜饮片的质量标志物,旨在为姜炭炮制前后饮片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丹那唑对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种植的抑制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丹那唑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小鼠异位内膜的影响,以初步探讨子宫馁膜异位症中丹那唑对小鼠异位内膜粘附的作用。方法 用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转基因和野生型C57BL/6J小鼠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丹那唑组给予丹那唑灌胃,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2周后处死动物,成像并比较两组小鼠荧光表达的强弱; Western blot和real time RT-PCR等技术对异位内膜的粘附因子ICAM-1、CD44进行检测。结果 镜下可见模型小鼠肠管间、腹壁下、肝叶下或脾周形成绿色团块状或星点状内膜异位病灶,丹那唑组异位灶体积及荧光表达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丹那唑组和对照组的凋亡率显著高于空白组(P值均<0.001),而丹那唑组的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丹那唑组CD44、ICAM-1 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1),以2-△△Ct计算CD44、ICAM-1 mRNA表达量(空白组为1),对照组、丹那唑组的CD44 mRNA表达量分别是空白组的16.34、3.43倍;对照组、丹那唑组的ICAM-1 mRNA表达量分别是空白组的1.53、1.12倍。结论 丹那唑可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小鼠异位内膜的粘附和病灶的产生,这种作用主要可能是通过促进细胞凋亡达到降低粘附因子ICAM-1、CD44的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至今病因不明确,其发病机制有子宫内膜种植学说、体腔上皮化生学说、免疫学说等多种学说.随着干细胞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多项研究均证明子宫内膜内存在着干/祖细胞,可能来源于胚胎残留干细胞或骨髓来源干细胞,这些干/祖细胞介导了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再生.进一步提出EMs干细胞起源学说,认为子宫内膜干/祖细胞异常分化增殖可能导致EMs发生,即EMs是一种干细胞相关疾病.各种来源的于细胞是"种子",而逆流经血及局部微环境提供"土壤",只要局部组织中同时存在"种子"和"土壤",EMs就会发生.为EMs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诊疗研究提供新思维.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是妇科最常见的良性疾病之一,发病率高达10%~15%,但现有治疗效果都不令人满意.EM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的学说均不能完全解释临床上多种类型EM的发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影像学表型个体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2012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1],选取符合C、D组稳定期COPD患者75例,收集入组者胸部高分辨率CT资料,将患者分为A型、E型、M型三型,分别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160μg/4.5μg,2次/d)治疗。分别于用药前,用药3个月后测定:肺功能指标(FEV1、RV/TCL、FEV1%Pre);检测C反应蛋白(CRP),并做COPD评估测试问卷(CAT评分)评价。结论 A型、E型、M型经ICS+LABA治疗后,A型对ICS+LABA反应优于M和E型,M型的患者对ICS+LABA的反应优于E型。A型、M型对激素的反应优于E型。提示E型患者的病情较重、生活质量差、肺通气明显减退,单一支气管扩张剂改善患者疗效不佳,对于E型患者需要更大剂量或多种作用途径药物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10.
鞠宝辉  田菁  黄宇婷  陈春燕  冯慧  郝权 《山东医药》2013,53(24):1-5,103
目的分析卵巢癌干细胞共有的差异基因表达特征。方法将NCBI GEO数据库中获取的细胞系及患者来源的卵巢癌干细胞与各非干性癌细胞的全基因组表达谱进行整合比对分析,运用GeneSifter软件解析出卵巢癌干细胞共有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其共同涉及的生物学特性及信号通路进行富集分析。结果卵巢癌IGROV1细胞系和进展期患者腹水来源的干性侧群细胞相比各非干性侧群细胞,以及OVCAR3细胞系来源的多细胞球相比其他非干性卵巢癌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数分别为1 347、509、6 495个;其中,NAB1、JAK1、PIK3R1、TMOD1和S100A6等为共同上调的关键基因,而PROS1、GREB1、KLF9、CRABP2、GADD45B、Notch1、LATS2和SLFN11等为共同下调基因(差异>1.5倍;P均<0.05)。这些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于表观遗传修饰、细胞周期调控、跨膜信号转导及化学排斥蛋白通道活性等分子功能,共同参与了细胞干性维持、细胞增殖调控、细胞分化程度降低及迁徙能力增高、细胞耐受及抗性增强等生物学进程,以及与卵巢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ECM、ErbB和Hedgehog等信号通路。结论各卵巢癌干细胞中存在共有的干性差异表达基因、共同富集的生物学特性及特异信号调控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