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8篇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单孔胸腔镜在孤立性肺结节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施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48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其中单孔胸腔镜手术(uniportal video 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uniportal VATS)组21例,传统胸腔镜手术(conventional VATS)组27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进行比较。结果:单孔胸腔镜组比传统胸腔镜组手术时间短(P<0.05),术后24h、72h疼痛程度减低(P<0.05),术中出血及术后1周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孤立性肺结节安全、可靠,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1年6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行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新辅助化疗的11例男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52.0~79.0(62.0±6.9)岁。对比新辅助治疗前后的影像学资料及病理学改变,记录新辅助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以客观缓解率、主要病理缓解率及病理完全缓解率为主要观察终点。结果 经帕博利珠单抗联合铂类或紫杉醇进行新辅助治疗后,全组患者均成功进行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客观缓解率为72.7%,主要病理缓解率为81.8%,其中,45.5%的患者达到了病理完全缓解。主要的不良反应为低白蛋白血症、食欲下降及恶心。术后30 d内死亡率为0,未观察到肿瘤转移。结论 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安全可行,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结核性脑膜炎(TBM)伴发脑积水是结核病的一种常见发病形式.如何提高治愈率是我们课题组近几年研究和探讨的主要方向,通过研究生理、病理、药理和神经外科手术,改进脑室引流穿刺方法、延长置管时间、增加脑室内注药种类从而提高其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方法 从2002年开始,根据诊断标准选取60例TMB伴脑积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均进行常规抗痨、脱水、激素及营养支持等内科治疗和神经外科钻孔引流加雷米封、卡那霉素、地塞米松等三联药物脑室注入.结果 观察组30例患者21例治愈,6例显效,2例好转,1例无效,总有效率96.7%,而对照组30例,10例治愈,3例显效,9例好转,8例无效,总有效率74.4%.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结论 通过改进的脑室穿刺引流技术及脑室三联注药,脑室引流能迅速的降低颅内压,解除脑疝的发生,排除大量脑室系统的炎性渗出物,减少粘连堵塞,减轻变态反应和进一步感染.同时脑内注药有利的抑制炎症反应,杀灭结核杆菌,减少脑脊液生成,增加脑膜渗透性,有利药物渗入病脑组织,解决了部分药物难透过血脑屏障的难题.是一种治疗TBM脑积水的有效方法,它创伤小,疗效好,既安全又经济,值得我们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膀胱肿瘤抗药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Lipofectin介导的基因转移技术,将人MDR1-cDNA导入EJ膀胱癌细胞,经60、120和240μg/L秋水仙素的逐级筛选,挑出两个耐药的克隆细胞系,分别培养在240μg/L或480μg/L秋水仙素的培养基中,命名为EJ-R240或EJ-R480。对照组EJ膀胱癌细胞在60μg/L秋水仙素的培养基中不能生存。Southen、RNA斑点杂交分析和免疫组化分析显示,人MDR_1-cDNA已整合在转染细胞的基因组中,并有相应的mRNA和蛋白产物P-糖蛋白的表达。药敏试验结果显示EJ-R240和EJ-R480对秋水仙素的耐受性分别是对照组的73.6和84.2倍。资料表明,MDR_1基因及其产物P-糖蛋白的过度表达可赋予转染细胞的抗药表型。因此,本研究不仅从基因水平上证实MDR_1基因及P-糖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是膀胱癌耐药性产生的一个重要途径或机制,同时也为研究MDR_1基因介导的多项耐药以及寻找有效的逆转途径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6.
张广健    李益行  范坤  冯锦腾  付军科  刘力 《陕西中医》2022,(11):1560-1562
目的:探究肠功能恢复汤深部保留灌肠对食管癌术后患者肠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50例经胸腹腔镜联合颈部吻合的食管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研究组给予肠功能恢复汤深部保留灌肠,对照组给予甘油灌肠剂灌肠。比较两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腹胀评分、血液生化指标。结果:研究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腹胀评分、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前白蛋白水平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肠功能恢复汤深部保留灌肠可促进食管癌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报道1 例成人ChiariⅠ型畸形伴脊髓空洞自然消退的病例,探讨ChiariⅠ型畸形和脊髓空洞自然消退的原因.方法 复习1 例成人ChiariⅠ型畸形伴脊髓空洞自然消退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并结合相关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男性患者,33 岁,于2000 年开始出现颈部和上肢的麻木和疼痛,有不察觉的烫伤经历,2002 年MRI 检查显示为ChiariⅠ型畸形伴C2 ~T10 脊髓空洞,患者拒绝手术治疗;2010 年MRI 检查显示脊髓空洞有所消退,ChiariⅠ畸形也有所缓解,患者的麻木和疼痛的程度有所减轻,一般状况保持良好,查体发现右上肢和右侧三叉神经分布区轻触觉和痛温觉减退,右手骨间肌有萎缩.结论 小脑组织的萎缩、枕骨大孔区蛛网膜的破裂和脊髓的撕裂可能是成人ChiariⅠ型畸形伴脊髓空洞自然消退现象的原因,当ChiariⅠ型畸形伴脊髓空洞的患者临床症状较轻微或者没有进展时,可先采取观察和随访的方法,一旦出现临床症状进展,再行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皮质体感诱发电位、皮质运动诱发电位和皮质脑电图定位功能区,提高毗邻脑功能区胶质瘤切除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通过影像学检查筛选18例中央回及其毗邻部位的胶质瘤患者,经功能磁共振成像和脑磁图初步定位功能区;术中以皮质体感诱发电位和运动诱发电位进一步确定脑功能区、脑电图明确致痼灶位置,避开功能区切除肿瘤和(或)致痼灶;术后于瘤腔内植入放射性同位素125I和缓释型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结果18例患者中1例肿瘤全切除、13例次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手术后第6、12和24个月疗效评价,无进展生存期平均为11个月;客观有效率分别为13/18、9/18和6/18;疾病控制率15/18、13/18和10/18。手术前和术后第6、12、24个月时的Karnofsky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84.13±12.88)、(78.20±15.13)、(62.35±13.21)和(46.57±16.93),各观察时间点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18例(肌力下降2例、感觉减退3例、肌力与感觉同时减退1例)。结论采用术中神经电生理学监测方法定位功能区及致痼灶,可在保留功能的情况下指导切除中央回及其毗邻部位胶质瘤。术后瘤腔内行间质放化疗对延长患者生存期、减少肿瘤复发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云南白药配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食管癌术后消化道创面渗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66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4例)和对照组(8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云南白药。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术后胃管引流液转清时间。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治疗组胃管引流液转清时间为(2.56±0.83)天,对照组为(4.74±1.15)天;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云南白药配合西医常规疗法用于食管癌术后胃管引流患者,可促进其消化道创面愈合,显著缩短术后消化道创面渗血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麻唤醒联合术中神经电生理技术在涉及语言功能区癫癎手术中的应用及其意义.方法:9例患者术前评估定位致癎病灶和(或)致癎灶和语言功能区及其关系,术中皮层电极(ECoG)监测癎性放电区,全麻唤醒下皮层电刺激(CES)定位语言功能区,在保护好语言功能区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切除致癎病灶和(或)致癎灶,再次行ECoG监测,对仍有癎性放电的区域行皮层热灼(BCFC)或多处软膜下横切(MST)直至ECoG监测满意为止,术后评估患者语言功能和癫癎控制情况.结果:9例患者中有1例术后第1天即出现程度不同的语言障碍并遗留部分运动性失语,3例在术后第2天出现语言障碍并于1周左右开始恢复,2周内恢复至术前.9例患者中7例癫癎控制为EngelⅠ,2例为EngelⅡ.结论:全麻唤醒和术中电生理技术应用有助于安全准确地处理涉及语言功能区的致癎病灶和(或)致癎灶及癎性放电区,降低语言功能损害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