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2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外周血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与高脂血症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医院门诊患者28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高脂血症患者162例(研究组),非高脂血症患者120例(对照组); 采集所有患者晨起空腹外周静脉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测定2组外周血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 收集所有患者的相关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影响高脂血症发病的可能相关因素; 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影响高脂血症发病的相关因素; 采用Spearman相关性方法分析高脂血症患者外周血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与影响高脂血症发病因素之间的关系,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外周血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对高脂血症的诊断价值。结果 研究组外周血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BMI≥23 kg/m2、高热量饮食占比高于对照组; 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TC,TG,HDL,TBIL均是影响高脂血症发病的相关因素(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外周血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与TC,TG水平呈正相关(r=0.321,0.334,P<0.05); 外周血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与HDL,TBIL水平呈负相关(r=-0.352,-0.341,P<0.05)。外周血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诊断高脂血症的最佳截断点为9.51%,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95,灵敏度为87.04%,特异度为81.67%。结论 高脂血症患者外周血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较高,是影响高脂血症发病的相关因素,与高脂血症发病风险有关,对于高脂血症具有良好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癌合并冠心病患者行同期外科手术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葫芦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行同期外科手术治疗的肺癌合并冠心病患者,根据预后结局分为预后良好组79例和预后不良组21例,分析影响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探讨癌胚抗原(CEA)与CD4+和CD8+的相关性,分析肌酸激酶MB型同工酶(CK-MB)与NYHA分级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性别、临床分期、病理类型、TG、TC、HDL-C和LD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NYHA分级、CEA、CK-MB、FEV1/FVC、LVEF、CD4+和CD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NYHA分级为Ⅲ~Ⅳ级、CEA阳性、CK-MB>24U/L、FEV1/FVC<70%、LVEF<50%、CD4+和CD8+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EA与CD4+呈正相关,与CD8+呈负相关(P<0.05)。血清CK-MB与NYHA分级和LVEF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年龄、NYHA分级、CEA、CK-MB、肺功能、LVEF及免疫功能是影响肺癌合并冠心病患者行同期外科手术预后的危险因素,临床应制定针对性干预方案,规避不良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喉癌病人围手术期心理变化与健康教育效果。[方法]对我院五官科180例喉癌择期手术病人进行分组,采用回顾性研究和临床护理相结合方法,观察组由有经过培训的专业护士负责病人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对照组按传统功能制护理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对术后心理状态及健康教育调查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喉癌病人疾病及手术知识缺乏认识;观察组病人比对照组术后不良心理状态变化明显减轻,病人对健康教育效果较满意。[结论]根据喉癌病人围手术期心身相关因素,分阶段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有利于减轻围手术期病人心身压力,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万古霉素经验剂量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并制定优化的给药方案。方法回顾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新生儿病房接受万古霉素治疗患儿的资料。收集患儿血浆万古霉素浓度的数据。根据万古霉素的血药浓度(<10 mg/L、10~20 mg/L、>20 mg/L)将患儿分为3组。计算达到目标血药浓度(10~20 mg/L)患儿的百分率和相关药代动力学参数,按照药代动力学模型,确定万古霉素的理想剂量并预测其效果。结果共纳入107例患儿,35例(32.7%)患儿的血药浓度达到了目标水平。本研究推荐万古霉素的给药方案:剂量为20~40 mg/d;胎龄≤29周的给药间隔为12 h,胎龄≥30周的给药间隔为8 h,以期将患儿血药浓度的达标率提高至74%。结论万古霉素经验剂量治疗新生儿的药代动力学结果不理想,需要进行优化。本研究推荐的给药方案可以提高血药浓度的达标率,但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5.
20世纪60年代WEGMANN等开始对血型微量化检测进行研究,如今血型自动化分析已形成了2种技术。即卡式凝胶柱(columncard)法和梯型微板法。梯型微板法采用孔壁呈阶梯状的特殊V型微孔板,阶梯级宽相当于1个红细胞的直径.级高大于1个红细胞的直径。发生相应的抗原抗体反应时,红细胞彼此聚集成凝块,挂在阶梯上.均匀分布于孔底。未发生抗原抗体反应时,红细胞沿阶梯滚落于孔底中央,形成实心圆点,再运用数码成像和电脑数据处理系统判断血型。为了全面地评价梯型微板法用于反定型检测的效果,我们做了大量试验并与U型微板法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HBsAg ELISA试剂对亚型检出能力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查HBsAg ELISA试剂对乙型肝炎病毒(HBV)亚型弱阳性标本的检出能力,减少血站HBsAg弱阳性标本的漏检,提高试剂对弱阳性标本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用国家参考品的HBV亚型定值血清对ELISA试剂进行考核。结果国产和进口试剂对HBV亚型最低检出量的检出能力均符合国家标准,进口试剂对HBV亚型最低检出量的检出能力强、灵敏度高。结论国产与进口HBsAg ELISA试剂的灵敏度存在差距。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预防性置入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和被动紧急置入主动脉球囊反搏在高危急性心肌梗死(AMI)PCI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A组25例为入院时行急诊PCI术治疗前预防性置入IABP;而B组23例为术中或术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心功能不全、低心排综合征等接受IABP紧急置入。分析A、B两组术后临床效果,比较两组术后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心血管活性药物应用、IABP使用时间。结果:A组术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为8.0%和0%,B组为47.8%和0%;术后平均正性肌力药物辅助时间分别为(52.6±15.7)h与(89.8±12.7)h,P0.05;平均IABP使用时间分别为(44.6±17.4)h与(87.1±22.2)h,P0.05。结论:对于高危冠状动脉PCI患者,术前预防性置入IABP能减少正性肌力药物辅助时间,缩短IABP辅助时间,降低术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在所有的护校,讲到关于解剖课,几乎都有一个保留故事:一个患有夜游症的学生,每天夜半到解剖室偷吃解剖尸体,并把吃剩的尸体带回宿舍藏在自己的床底下。一夜被她的室友看见了,室友大叫了一声把她惊醒了,她看到自己的行为,被吓死了。第一次,当我们兴致勃勃的谈到神秘的解剖课时,一个不怀好意的学哥把这个故事添油加醋地讲给我  相似文献   
9.
乳腺病变术中快速病理诊断通常采用冷冻切片法,而细胞印片法不常用。2000年8月-2007年8月,我们在130例乳腺病变术中采用细胞印片与冷冻切片相结合进行快速病理诊断。现将结果分析如下,以探讨细胞印片法的应用价值及其与冷冻切片法的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心络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及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通心络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血脂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确诊的85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通心络组45例(通心络0.79 g,每日3次,辛伐他汀20 mg,每晚1次口服),对照组40例(仅给予辛伐他汀20 mg,每晚1次口服),其他治疗2组无差异,观察治疗前后血脂及血清脂联素水平,并检测患者肝肾功能变化。结果 (1)治疗4周后2组血清脂联素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通心络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下降,通心络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2)血清脂联素变化与LDL-C变化呈负相关(通心络组:r=0.719,P<0.01,对照组:r=0.668,P<0.05)。(3)2组不良反应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升高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TC及LDL-C浓度,加用通心络后效果更加明显,且药物安全性好;LDL-C与脂联素的变化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