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心络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及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通心络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血脂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确诊的85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通心络组45例(通心络0.79 g,每日3次,辛伐他汀20 mg,每晚1次口服),对照组40例(仅给予辛伐他汀20 mg,每晚1次口服),其他治疗2组无差异,观察治疗前后血脂及血清脂联素水平,并检测患者肝肾功能变化。结果 (1)治疗4周后2组血清脂联素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通心络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下降,通心络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2)血清脂联素变化与LDL-C变化呈负相关(通心络组:r=0.719,P<0.01,对照组:r=0.668,P<0.05)。(3)2组不良反应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升高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TC及LDL-C浓度,加用通心络后效果更加明显,且药物安全性好;LDL-C与脂联素的变化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国产Firebird支架在2型糖尿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我院2005年3月至2006年12月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2型糖尿合并冠心病患者共90例,其中Firebird支架组47例,普通支架组43例,术前术后除常规使用阿司匹林和波立维外,同时给予严格的内科强化治疗,术后进行随访,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显示2支以上血管病变占71.11%,一共植入Firebird支架74枚,普通支架55枚,所有患者均获得成功.平均随访(10.2±3.3)月,其中药物支架组复发心绞痛3例(6.4%),主要心脏不良事件2例(4.2%);普通支架组复发心绞痛13例(30.2%),主要心脏不良事件13例(30.2%).国产Firebird支架组心绞痛复发率以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普通支架组,差异显著(6.4%比30.2%,P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T and small Protrusion(TAP)技术植入药物洗脱支架对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冠脉造影结果确诊冠心病分叉病变患者50例,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25例),其中A组采用边支球囊扩张,B组边支球囊扩张后采用TAP技术植入药物洗脱支架,随访12个月,记录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部分患者在手术后6个月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不同的介入治疗策略对冠心病分叉病变患者的即刻效果有差异,TAP技术效果更佳,且手术成功率高;随访1年两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TAP技术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安全性好,短期疗效佳,长期疗效亦满意,但有待进一步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血管重建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从开展到现在已经有二十余年的时间,其间的新技术、新器械、新思想及新观点层出不穷,其中支架内血栓形成和再狭窄是当前热点。血小板激活是导致PCI围术期血栓形成的重要机理之一,PCI损伤处胶原暴露,血管内皮释放von Willebrand因子等粘连蛋白,与血小板结合后使之活化、变形、聚集,启动白血栓形成过程。因此,血小板激活是PCI围术期血栓形成过程中最关键的成分之一,采用有效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有助于降低其血栓发病率。抗血小板药物在PCI中的应用与PCI发展同步,1977年Gruentzig进行世界首例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时提前3天使用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至今阿司匹林与噻氯匹啶、氯吡格雷等广泛应用于临床。笔者现就氯吡格雷在PCI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心元胶囊治疗顽固性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蒋芳勇  孙立平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10):1178-1179
目的观察心元胶囊治疗顽固性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34例住院期间确诊为顽固性心绞痛患者在门诊接受常规治疗,8周后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心元胶囊;疗程8周。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患者硝酸甘油耗量、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缺血发作次数及ST段最大下降幅度、总缺血时间均有所减少,运动至ST段压低1mm所需时间明显增加。结论心元胶囊治疗顽固性心绞痛效果明显,安全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右心室临时心脏起搏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冠状动脉压力的影响.方法 对4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常规置入起搏导线到右心室进行临时心脏起搏器,连续记录起搏前后冠状动脉压力变化.结果 40例患者起搏后冠状动脉压力显著下降,以收缩压下降最为明显.结论 右心室临时起搏显著降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压力,对冠状动脉血流灌注产生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性,28岁。因畏寒、发热、咳嗽、咳痰、气促于1997年6月9日入院。起病后在当地诊断“支气管炎”、“肺炎”,予青霉素治疗2周,症状进行性加重,出现右侧持续性胸痛伴气促,并出现1次晕厥,时间短暂。平素健康。入院查体:急性重症病容,呼吸30/min...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预防性置入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和被动紧急置入主动脉球囊反搏在高危急性心肌梗死(AMI)PCI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A组25例为入院时行急诊PCI术治疗前预防性置入IABP;而B组23例为术中或术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心功能不全、低心排综合征等接受IABP紧急置入。分析A、B两组术后临床效果,比较两组术后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心血管活性药物应用、IABP使用时间。结果:A组术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为8.0%和0%,B组为47.8%和0%;术后平均正性肌力药物辅助时间分别为(52.6±15.7)h与(89.8±12.7)h,P0.05;平均IABP使用时间分别为(44.6±17.4)h与(87.1±22.2)h,P0.05。结论:对于高危冠状动脉PCI患者,术前预防性置入IABP能减少正性肌力药物辅助时间,缩短IABP辅助时间,降低术后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