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1例喉气管狭窄长度为6cm的患者在全麻下行颈前切开生物人工气管埋植术(Ⅰ期手术),3个月后CT扫描证实埋植气管完好,无排斥和吸收,Ⅱ期手术将埋植的生物人工气管移植至喉气管狭窄处,手术顺利完成。术后第8天经CT扫描证实,移植气管软骨环存活,管腔通畅。随访3个月,患者能经口鼻呼吸。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根据此次手术的特殊性及新颖性,提前与主刀医生做好沟通,了解手术步骤,术中做好体位防护、定时抬举左下肢促进其血液循环、防止电灼伤、做好体温管理等,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黄精丸干预糖脂代谢紊乱的机制。方法:从中医药百科全书(ETCM)等数据库和相关文献搜集成分,根据胃肠吸收、P-糖蛋白底物和成药性模拟筛选活性成分,从SwissTargetPrediction等数据库搜集靶点,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网络,并进行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甾体皂苷类是黄精丸的主要活性成分,作用于由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等69个靶点构成的蛋白网络。靶点富集成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活动、PI3K-蛋白激酶B(PI3K-AKT)等通路。结论:网络药理学初步表明黄精丸调节糖脂代谢可能是通过甾体皂苷类成分,影响PI3K和STAT3等靶点,进一步影响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活动、PI3K-AKT信号等通路。  相似文献   
3.
顾雯 《淮海医药》2015,(2):202-203
目的观察胸腔镜辅助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采用心理支持疗法对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的影响。方法筛选出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50例食管癌患者为观察对象,均在胸腔镜辅助下行根治术治疗,以护理方式为依据分为2组,其中给予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理支持疗法的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评分及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支持疗法对胸腔镜辅助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良好,可显著缓解手术对患者的疼痛刺激,提高护理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纳米氧化铜作用于CHO细胞在连续时间点所产生的细胞毒性效应进行研究,得到准确数据,为进一步毒性机制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RTCA(real-time cell analysis)对不同密度的CHO细胞进行长时间连续测定,绘制不同密度CHO细胞的完整生长曲线。对不同剂量的纳米氧化铜作用于CHO细胞所产生的毒性效应进行实时监测,得到不同作用时间的准确IC50值,绘制连续时间点IC50变化曲线,以判定纳米氧化铜作用于CHO细胞所产生的毒性效应。结果 4种不同密度细胞接种后对数生长期时间有所不同,其中5×10^3个/孔密度最适合进行毒性效应试验。不同剂量纳米氧化铜染毒后,毒性作用起始时间约4~5 h,作用12、24、36和48 h的IC50值分别为0.249、0.207、0.236和0.412 mg/m L。结论纳米氧化铜作用于CHO细胞,毒性作用起始时间约为染毒后3 h开始,作用6 h后,IC50值明显下降,且随着时间延长呈现下降趋势。作用时间达到18 h后,IC50值持续在低于0.2 mg/m L以下,且数值接近。  相似文献   
5.
曹冠华  张雪  顾雯  陈迪  和志伟  陈耔翰  俞捷  贺森 《中草药》2019,50(16):3930-3936
目的调查不同产地滇黄精根系中丛枝菌根真菌(AMF)和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定殖情况,并探讨其与主要功效成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产自于云南省5个样地的滇黄精为研究对象,采用碱解离-酸性品红染色法,调查AMF和DSE在滇黄精须根部位的定殖情况,并对典型形态结构进行拍照分析;采用硫酸苯酚法、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比色法、分光光度法和醇溶热浸法测定滇黄精根状茎中多糖、薯蓣皂苷元、总黄酮和浸出物含量,并通过皮尔森相关系数法分析AMF及其典型结构定殖率、DSE及其典型结构定殖率与4种功效成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5个样地中,AMF和DSE在滇黄精须根中的平均定殖率范围分别为26.25%~57.54%、31.67%~45.19%,其中样地红河州蒙自县(HHMZ)AMF和DSE定殖率均高于其他样地。4种功效成分与AMF、DSE定殖率及典型结构定殖率之间均呈正相关,其中多糖、薯蓣皂苷元和总黄酮含量与AMF、DSE定殖率相关性相对较高,AMF/DSE相关系数分别为0.838/0.887、0.819/0.703、0.785/0.855,且多糖含量与AMF菌丝定殖率、DSE定殖率呈显著相关。此外,AMF及典型结构定殖率与DSE及典型结构定殖率之间、4种功效成分含量两两之间均存有较高的相关性。结论 AMF和DSE在滇黄精须根中有着较高的定殖率,且与主要功效成分含量之间呈正相关。本研究为实施滇黄精生态种植、采用生物手段增产增收提供了数据支持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海水淡化阻垢剂连续作用于CHO细胞的毒性效应。方法应用实时细胞分析(RTCA)技术对不同接种密度(1×10~6、5×10~5、1×10~5、5×10~4、1×10~4和5×10~3个/ml)的CHO细胞的生长曲线进行170 h的连续测定,绘制不同密度CHO细胞的生长曲线。选择合适的接种密度,继而对不同剂量(1%、0.5%、0.25%、0.13%和0.07%)不同阻垢剂(聚丙烯酸阻垢剂、马来酸聚合物阻垢剂和改性聚羧酸阻垢剂)作用于CHO细胞所产生的毒性效应进行实时监测,得到不同作用时间的校正细胞指数(normalized cell index,NCI),绘制连续时间点NCI的变化曲线,以判定3种阻垢剂作用于CHO细胞所产生的毒性效应。结果 6种不同密度的CHO细胞接种后,根据细胞达到对数生长期的时间,选择7.5×10~4个/ml的接种密度进行下一步的毒性实验。改性聚羧酸阻垢剂作用于CHO细胞12、24、36和48 h后的IC50值分别为0.26%、0.27%、0.27%和0.27%;聚丙烯酸阻垢剂作用于CHO细胞12、24、36和48 h后的IC50值分别为0.27%、0.26%、0.26%和0.27%;马来酸聚合物阻垢剂作用于CHO细胞12、24、36和48 h后的IC50值分别为0.14%、0.14%、0.13%和0.13%。结论使用RTCA实时动态监测系统测定海水淡化阻垢剂的细胞毒性,马来酸聚合物阻垢剂的毒性要高于其他2种阻垢剂。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度洛西汀与西酞普兰治疗不同症状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126例符合CCMD-3抑郁痘诊断标准的患者,按不同主诉(精神症状或躯体症状)分为两组,每一组再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度洛西汀和西酞普兰治疗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在以精神症状为主的患者中,度洛西汀组与西酞普兰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4%和75%,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以躯体症状为主的患者中,度洛西汀组与西酞普兰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0%和55%,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西酞普兰相比,度洛西汀治疗伴有躯体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体外模型评价纳米氧化铜(CuO-NPs)对气血屏障(ACB)通透性的影响。方法粒径为40、80和100 nm的近球型CuO-NPs用于试验。采用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PCECs)和A549细胞共培养于细胞插板底膜(A549和PCECs分别生长于底膜内外表面)的方式建立气血屏障通透性测试模型,以跨内皮细胞电阻(TEER)评估模型的屏障特点。利用模型进行三种粒径CuO-NPs通透性影响试验,并计算通透系数(Pe)用以表示气血屏障通透性改变大小。结果建立了气血屏障通透性影响测试模型。所建立模型TEER峰值为(114.8±8.7)Ω/cm~2。通透性影响试验测得40、80和100 nm CuONPs对模型Pe分别是(1.82±0.21)×10~(-3)、(1.26±0.19)×10~(-3)和(1.06±0.16)×10~(-3) cm/min,其中40 nm CuO-NPs Pe值高于模型对照组Pe值[(0.96±0.12)×10~(-3) cm/min]。结论拥有小粒经和大比表面积的40 nm CuO-NPs较80和100 nm CuO-NPs对气血屏障通透性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己二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A)灌胃染毒对亲代大鼠的一般毒性、交配行为和对胎仔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120只成年SPF级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玉米油)和低、中、高剂量[分别为28、170、1 080 mg/(kg·d)]DEHA染毒组,每组30只,雌:雄比例2:1,采用灌胃方式给予受试物,每天灌胃1次,雄鼠染毒10周、雌鼠染毒2周后同组动物合笼。各组雄鼠结束染毒后,雌鼠在交配期、妊娠期持续染毒至实验结束,测定亲代大鼠体质量、相关脏器质量及其脏器系数并进行组织病理检查,测定亲代大鼠血清生化指标。记录交配成功天数、怀孕动物数、每窝胎仔数和胎仔体质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在亲代大鼠中,高剂量DEHA染毒组亲代雄性大鼠终体质量减少(P < 0.01)、睾丸脏器系数增加(P < 0.05),谷草转氨酶(AST)水平、肌酐(CREA)水平均升高(P < 0.05);与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组亲代雌性大鼠肝脏和肾脏质量及肝、肾脏器系数均增加(P < 0.01或P < 0.05),低剂量组亲代雌性大鼠AST水平降低(P < 0.05);高剂量组亲代雌性大鼠血清球蛋白(GLO)、总胆固醇(TC)水平均升高(P < 0.05);高剂量组的胎仔体质量降低(P < 0.01)。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DEHA灌胃染毒可影响亲代大鼠体质量增长,对亲代大鼠肝、肾有毒性作用,引起胎仔生长发育障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登革2型病毒(DENV-2)ZS01/01株E蛋白在哺乳动物细胞及昆虫细胞中的分泌表达进行研究.方法 RT-PCR扩增DENV-2 prM/E基因,通过融合PCR在prM基因前添加来自乙型脑炎病毒的信号肽序列,并将E基因羧基末端20%区域缺失或替换为乙型脑炎病毒SA14-14-2株E基因相应序列,将上述基因元件分别克隆入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pcDNA5/FRT及昆虫细胞表达载体pAcUW51-M中,将重组质粒转染293T细胞或S19细胞,利用间接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eence assay,IFA)及Western Blot检测E蛋白的表达与分泌.结果 各重组质粒分别转染293T细胞或Sf9细胞后,E蛋白在细胞内均有效表达,而仅有携带乙脑信号肽且缺失或替换E基因羧基末端20%区域的重组质粒转染293T细胞后,上清中可检测到明显的E蛋白分泌.结论 信号肽及E基因羧基末端20%区域对登革病毒E蛋白的分泌至关重要,宿主细胞对其亦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